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24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焦虑患病率及焦虑评分,并对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收入状况、体重指数、病程、降糖方案、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并发症等因素对焦虑患病率和评分的影响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5.18±7.66,患病率为22.4%(n=54),均高于国内一般人群的29.94±8.20和6.1%(P=0.000,P=0.001)。年龄亚组分析显示,40~49岁组焦虑评分和患病率最高,与≥7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18)。在职脑力组焦虑评分最高,与退休体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文盲组焦虑评分最低,高中组焦虑评分最高,其次为初中以下组,均显著高于文盲组(P=0.027,P=0.038)。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焦虑评分最高,与病程2~5年组比较,P=0.034。焦虑患病率比较,病程〉5年组最高为26.2%,显著高于病程2~5年组的14.1%(P=0.044)。血糖控制越差焦虑评分和患病率则越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焦虑评分和患病率均高于无并发症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焦虑评分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3),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老年患者更为严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血糖控制差及患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焦虑评分及患病率较高。中年、在职脑力劳动、中等文化水平和初发的患者焦虑评分及患病率升高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治疗6个月末评定血糖控制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6个月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两院的2型糖尿病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4例(腔隙性脑梗死组)和2型糖尿病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4例(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均行头颅MRI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收集病史,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比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年龄大、病程长、高血压患病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厚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分别为年龄(68.3±7.5)岁vs(57.6±8.3)岁、糖尿病病程(10.12±6.44)年vs(7.00±5.16)年、高血压患病率83.0%(78/94)vs 50.0%(42/84)、CIMT(1.07±0.19)mm vs(0.83±0.15)mm,颈动脉斑块阳性率51.1%(48/84)vs 23.8%(20/84)(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CIMT及斑块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IMT为0.925 mm时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敏感度为80.9%、特异度为76.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病程长及颈动脉硬化是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树霞 《全科护理》2010,(23):2145-2146
[目的]调查淮南矿区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对1963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男、女患病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淮南矿区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男、女相近(P〉0.05);糖尿病、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的患病率、3级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超重、肥胖者伴高血压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情况女性高于男性(P〈0.05),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情况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社区要更加关注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以便进行有的放失的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血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8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以及随机选取非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分别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并测定患者的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的充分性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营养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营养良好者(P〈0.01)。血清白蛋白、标准化氮出现率相当蛋白、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蛋白质摄入量、尿素清除指数和肌酐清除率等指标与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焦虑评分(P〈0.05)及抑郁评分(P〈0.05)呈明显负相关。而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热量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应激因素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8例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及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8.6%和56.2%,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及肥胖健康教育是其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BMI、糖尿病并发症情况是其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其焦虑情绪主要受BMI、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及肥胖健康教育影响;抑郁情绪主要受BMI、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影响。医务人员应着重关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糖尿病及肥胖健康教育,尤其是运动和饮食教育,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性治疗和康复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调查123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所得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男女患者SCL-90评分的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患者SCL-90总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4个因子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女性患者躯体化、抑郁及敌对因子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较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老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血压伴随状况及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压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52例60岁以上居民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老年空腹血糖受损者血压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41.31%,女性(22.95%)高于男性(18.36%)(P〈0.05);高血压前期患病率46.56%,女性(25.25%)高于男性(21.31%)(P〈0.05)。Lo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人群血压升高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年龄和腰围。结论:老年空腹血糖受损阶段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总患病率为87.87%,其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10.
Ⅱ型糖尿病负性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负性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测度子68例Ⅱ型糖尿病患抑郁及焦眠评,贫时调查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ic)、并发症,化水平对其的影响。结果Ⅱ型糖尿病患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规模组,血糖控制不良,有并发症以及化水平低,其抑郁、焦虑评分显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Ⅱ型糖尿病患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血糖控制状况、并发症、化水平及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联素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8名分别进行脂联素和baPWV检测,分析各组间脂联素和baPWV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脂联素为(7.6±2.4) mg/L,糖尿病组为(9.1±3.8)mg/L,健康对照组为(13.9±4.2) m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53,P<0.0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baPWV分别为(2 196.1 ±218.6)、(2 010.9±231.7)、(1 617.4±198.2) cm/s,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9.41,P<0.0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水平和baPWV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629、-0.561、-0.528,P值分别为0.027、0.034、0.029).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同时baPWV升高,且二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不同。方法将85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2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44例。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比较组间差异,检测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102.15±32.48)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为(148.62±80.99)μg/L,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206.28±92.99)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合并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有关,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监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能对于预防血栓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抵抗素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153例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7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83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55例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抵抗素水平,分析抵抗素与其他各项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2hPG、BMI、FBG、FINS、HOMA-IR、HbA1c、TG及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组HOMA-IR、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MI、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 =0.278,P=0.034;r =0.492,P=0.000).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清抵抗素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和途径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进程,促发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不同降糖药物控制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口服降糖药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同时,采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喹酮片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2 h 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56±1.20)、(6.60±2.20)mmol.L-1比(10.37±1.60)、(7.95±1.60)mmol·L-1.,均P<0.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8.4% 、94.7%比41.7%、75.0%,均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抗生素治疗疗效优于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的患者,且胰岛素降血糖更适合于老年2型糖尿病,也利于合并肺部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TM)对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血糖监测行为中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单纯的糖尿病血糖监测知识教育,干预组接TTM干预方法,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6个月干预组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得分为(17.89±2.67),(23.76±3.74)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5.27±2.35),(12.36±2.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92,8.863;P〈0.01);干预3,4,5个月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1~6个月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7.031,26.573;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血脂代谢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BG、P2hBG分别为(5.83±1.45),(10.29±4.42)mmol/L,均低于对照组(7.63±1.64),(12.95±4.7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972,2.036;P〈0.05);其他血脂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对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有促进作用,建立良好的自我血糖监测行为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脂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6.
帕罗西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2型糖尿病并发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66例2型糖尿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应用抗焦虑抑郁剂;帕罗西汀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每日一次,每次20 mg,疗程为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症症状改善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 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焦虑自评量表,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8周后FBG、2hPBG HbA1c测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焦虑抑郁症患者服用帕罗西汀8周后其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糖代谢紊乱状况也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抑郁症原因.方法 对180 例T2DM 患者的糖尿病(DM )以及DM 并发症进行相关项目检查.根据检查所得数据,应用SDS 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其抑郁情况,并对患者不同情况分析心理状况.结果 180 例T2DM 患者中108 例(60% )无抑郁症,72 例(40% )患抑郁症,其中轻度抑郁症38 例(21.2% )、中度抑郁症22 例(12.5% )、重度抑郁症12 例(6.3% ).患有抑郁症患者与无抑郁症患者比较,抑郁症患者DM 病程长,餐后2h 血糖及24h 尿白蛋白明显升高.T2DM 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与DM 并发症、运动治疗、DM 无法根治、服药麻烦以及饮食控制、DM 病程、尿白蛋白、HbA1c 呈正相关.结论 导致T2DM 患者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是DM 无法根治的心理因素、DM 慢性并发症和DM 复杂的治疗方法,DM 病程越长,并发症越多,并且难以控制性增加,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117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其他癌症患者156例(对照1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对照2组),对比各组糖尿病的例数及病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胰淀粉样多肽(IAPP)的含量,分析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依据。结果胰腺癌组有22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组),对照1组有3例糖尿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病程≤2年者高于对照2组[86.3%(19/22)比16.7%(21/126),P〈0.05];合并糖尿病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血清 IAPP 分别为(21.2±11.4)、(7.3±3.2)和(3.7±2.8)pmol·L^-1),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发现肿瘤占位病灶之前可能已有糖代谢异常,尤其是病程≤2年的2型糖尿病,联合检测患者血清IAPP的含量,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患者踝臂指数(AB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DM:病史存在与否,1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即DM组和非DM组。测量ABI及血糖、血脂、腹围、体重指数等指标.比较各组间ABI的差异,根据高血压危险分层将所有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四组.比较四组间ABI的差异。[结果]DM组患者ABI(0.62±0.16)明显低于非DM组(0.88±0.23)(P〈0.01)。不同危险分层间ABI比较,极高危组低于高危组,高危组低于中危组,中危组低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DM患者具有更低的ABI,ABI可间接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