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徐瑞玲 《中国康复》2006,21(3):174-175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喜普妙)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P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喜普妙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并配合功能康复指导,喜普妙组每天增加1次口服喜普妙片20mg。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喜普妙组的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喜普妙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9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片治疗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2、4周后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2、4周后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黛力新治疗PSD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李金贤  莫煊  谢荣 《中国康复》2011,18(6):434-435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PSD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1例和干预组39例,均在软瘫期、痉挛期及恢复期给予相应康复治疗。干预组治疗过程中配合服用抗抑郁药及心理疏导。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Fugl—Meyer(FMA)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且干预组较对照组表现更显著(P〈0.05)。结论:PSI)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抗抑郁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龙浩文  吴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1-320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64例初发脑卒中患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研究,4周后比较简式Fugl_Meyer(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认知功能(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CNS评分无显性差异(P>0.05),而MA和BI,MMSE评分有显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PSD对患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应重视PS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闫桂芳  李娜  侯慧卿 《中国康复》2011,26(4):279-280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61例脑卒中后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和系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服艾地苯醌30mg,每日3次;对照组加服氟西汀20mg,每日1次。结果: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观察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MBI)评分明显增加(均P〈0.05);对照组CSS及MB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较好疗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对脑卒中抑郁患者不同时期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体格检查、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将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随机分成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治疗组予氟西汀治疗。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时给每一位入组患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脑卒中患中的44.7%出现抑郁症状;抗抑郁药物PROZAC(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ADL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结论:抗抑郁治疗能使PSD患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显提高ADL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罗媛玲  甘萍  胡梅 《天津护理》2007,15(4):188-18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加常规护理,对照组单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定,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及NF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HBO治疗 ,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变化。结果 1个月后 ,治疗组的HAMD评分和C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余新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90-4291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中风部位、次数的关系.以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按CCMD-3抑郁症的标准,对70例老年人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观察HAMD评分以及ADL评分。结果70例老年人脑卒中出现抑郁29例(41.43%),且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左侧半球病变PSD发生率高于右侧(P〈0.05)。多次卒中发病HAMD评分高于首次发病。PSD与ADL呈负相关(P〈0.05)。结论PSD与脑卒中发出的部位、反复卒中有关,同时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有关,PSI)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缓解程度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但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6周HAMD评分、CN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SIE-30评分方面治疗后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和病情估计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和改善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电磁场与超短波疗法治疗运动系统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运动系统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低频电磁场组和超短波组各34例,对两组间治愈率作比较。结果低频电磁场组治愈27例,占79%;超短波组治愈18例,占53%。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磁场疗法治疗运动系统损伤疗效优于超短波疗法,且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是治疗运动器官损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AL-3型低频电磁综合治疗机,分交变磁场、脉动磁场和脉冲磁场三组,治疗不同疾病669例,经4 ̄25次治疗,痊愈401例、显效158例、好转76例,总有效率95%。交变和脉动磁场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炎性疾病,交变和脉动磁场组分别与脉冲磁场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在临床上治疗炎性疾病时,以选用交变和脉动磁场为宜。  相似文献   

13.
陈燕  李桃梅  范星 《护理研究》2011,25(33):3043-3045
[目的]探讨喜疗妥联合电磁疗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炎症的效果。[方法]AVF局部炎症病人42例,随机分喜疗妥联合电磁疗组22例和喜疗妥组20例,分别采用喜疗妥联合电磁疗治疗和喜疗妥治疗。记录两组病人疗效、治愈时间、合并使用抗生素情况,治疗后首次使用AVF行血液透析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喜疗妥联合电磁疗组病人治愈率明显高于喜疗妥组(P<0.01),治愈时间短于喜疗妥组(P<0.01),抗生素合用率明显少于喜疗妥组(P<0.01),后续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喜疗妥组(P<0.05)。[结论]喜疗妥联合电磁疗治疗起效快、疗程短、费用低,能有效用于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F炎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厉群  陈明敏  吴桂昌 《护理研究》2006,20(16):1458-1460
[目的]探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对原发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护理按常规进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给予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检测两组病人卒中后2个月的临床精神状态,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实验组PSD发生率(26.42%)低于对照组(52.83%),且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11.32%)也低于对照组(28.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可减少PSD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选择性脑亚低温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外伤后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与常规组各34例。2组均接受常规营养脑血管和抗抑郁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同时增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高压氧组汉密尔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及听觉0ddball刺激序列P3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压氧可改善脑外伤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情感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种新理疗技术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手外伤术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醋疗、静电磁场疗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手功能康复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外伤术后患者结合应用新理疗技术能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ice therapy and/or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 reducing pain and swelling after the immobilization period following a distal radius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83 subjec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receive 30 minutes of either ice plus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group A); ice plus sham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group B);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alone (group C), or sham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for 5 consecutive days (group D). All subjects received a standard home exercise programme.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was used for recording pain; volumetric displacement for measuring the swelling of the forearm; and a hand-held goniometer for measuring the range of wrist motions before treatment on days 1, 3 and 5. RESULTS: At day 5,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cumulative reduction in 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s as well as ulnar deviation range of motion was found in group A than the other 3 groups. For volumetric measurement and pronation, participants in group A performed better than subjects in group D but not those in group B. CONCLUSION: The addition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to ice therapy produces better overall treatment outcomes than ice alone, or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alone in pain reduction and range of joint motion in ulnar deviation and flexion for a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fter an immobilization period of 6 week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交变电磁疗法对脑梗死并发焦虑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梗死后焦虑患者103例,分为对照组50例,服用多虑平片,每日150mg;磁疗组5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交变电磁疗法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S)评定患者的精神状况,美国芝加哥州大学修订和补充的20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的ADL和社会行为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HA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间比较,磁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辅以低频交变电磁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并发焦虑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赛乐特)进行抗抑郁治疗。方法: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每天口服赛乐特20 mg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治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Fugl-Meyer、Barthel指数及生活满意指数A(LSIA)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抑郁评分,观察组(55.3±13.3)与治疗前(70.6±14.2)及对照组(63.8±13.9)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Fugl-Meyer、Barthel指数及LSIA评分,治疗后2组均有提高,观察组更显著(P<0.01)。结论: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表明,电磁疗与中药热敷分别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但电磁疗与热敷相结合疗法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观察电磁疗与中药热敷相结合疗法促进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置入治疗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固定后按照不同的康复疗法随机分成3组,电磁疗组、中药热敷组和电磁疗与中药热敷结合组,每组19例。于康复治疗8周后进行X射线摄片检查,根据股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对各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电磁疗与热敷结合组患者下肢活动改善明显,局部疼痛感较轻或消失,X射线摄片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愈合程度显著好于单纯电磁疗组或中药热敷组患者(P〈0.05),电磁疗组与中药热敷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电磁疗与热敷结合疗法促骨折愈合作用优于单纯电磁疗或中药热敷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