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聚乙烯亚胺复合碳点(CDs)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和氧化应激等的影响,阐明抗坏血酸-聚乙烯亚胺复合CDs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以抗坏血酸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料,用微波法合成抗坏血酸-聚乙烯亚胺复合CDs。采用MTT法检测MG63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周期MG63细胞百分比。将MG6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GOLPH3-siRNA组、CDs组、转染阴性对照+CDs组、转染GOLPH3-siRNA+CDs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MG63细胞中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GOLPH3)的基因表达水平并计算基因沉默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G63细胞凋亡率以及MG63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CDs浓度的增加,MG63细胞的增殖率降低;在24和48 h时,CDs浓度大于40 mg·L-1时,MG63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在72 h,CDs浓度大于20 mg·L-1时,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40 mg·L-1CDs组G0/G1期MG63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S期MG63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倒置荧光显微镜下CDs具有一定的光致发光特性;与非碳点组(空白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GOLPH3-siRNA组)比较,碳点组(CDs组、转染阴性对照+CDs组、转染GOLPH3-siRNA+CDs组) MG63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ROS水平升高(P<0.05)。结论:CDs具有低毒性和光致发光特性,可以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和ROS生成。GOLPH3具有抗凋亡和抑制ROS生成的作用,对细胞的存活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周期、ROS自由基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培养人A375黑素瘤细胞,分别采用10,20,40 μmol/L NCTD预处理,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CTD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CTD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蛋白Cyclin D1和P21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CTD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ROS及凋亡水平的影响。 结果10,20,40 μmol/L NCTD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0,40 μmol/L NCTD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10 μmol/L NCTD组,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低于10 μmol/L NCTD组,40 μmol/L NCTD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20 μmol/L NCTD组,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低于20 μmol/L NCTD组(P<0.05)。40 μmol/L NCTD组处理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A和CDK2低于对照组,P21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10,20,40 μmo/L NCTD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20,40 μmol/L NCTD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10 μmol/L NCTD组,40 μmol/L NCTD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20 μmol/L NCTD组(P<0.05)。10,20,40 μmol/L 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20,40 μmol/L 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10 μmol/L NCTD组,40 μmol/L 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20 μmol/L NCTD组(P<0.05)。NAC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NCTD组和NAC+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NAC+NCTD组细胞凋亡率低于NCT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CTD通过阻滞细胞G1周期、减少S期抑制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通过诱导ROS水平升高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对人骨肉瘤M G‐63细胞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 T T法检测一定浓度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MG‐63细胞作用6、12、24、48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PCR(RT‐PCR)检测细胞内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白花蛇舌草注射液能明显抑制MG‐63细胞增殖,浓度为100μL/mL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Bax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Bax基因表达诱导人骨肉瘤M G‐6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为临床白血病的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FTY720处理组,FTY720处理组细胞分别采用6 μmol•L-1 FTY720诱导3、6和12 h,或采用2、4、6和8 μmol•L-1 FTY720处理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周期。采用WST-1 还原法检测FTY720作用下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 μmol?L-1 FTY720诱导细胞3、6和12 h后,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4、6和8 μmol•L-1 FTY720诱导细胞24 h 后,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FTY720浓度增加,K562细胞内ROS水平增加(P<0.01),同时其MMP下降(P<0.01)。细胞周期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FTY720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而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减少(P<0.05)。WST-1 还原法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TY720处理72 h后,2、4、6和8 μmol?L-1FTY720处理组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24.0±4.1)%、(46.4±3.9)%、(67.0±4.8)%和(88.2±5.6)%]明显升高(P<0.01),FTY720对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5 μmol•L-1。结论:FTY720可通过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和激发ROS而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 μg·L-1 EGF+OGD组、10 μg·L-1EGF+OGD组和20 μg·L-1EGF+OGD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L6成肌骨骼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OGD24 h时骨骼肌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势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比较,不同浓度EGF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10和20 μg·L-1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浓度EGF组骨骼肌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明显增加,10和20 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10和20 μg·L-1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GF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OGD诱导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MY(5μg·mL-1,20μg·mL-1,80μg·mL-1)预处理保护HUVECs 12 h,再用0.5 mmol·L-1 H2O2干预12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Hoechst33258进行细胞核染色;并取上清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活性氧(ROS)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结果:DMY能明显提高H2O2(0.5 mmol·L-1)损伤后HUVECs存活率(P<0.05),增加上清液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细胞内ROS表达,下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其中DMY 5μg·mL-1时效果最明显。结论:DMY对H2O2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细胞内ROS,抑制细胞内钙离子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浓度以DMY 5μg·mL-1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 ROS)对耐他莫西芬( TAM)的乳腺癌细胞MCF-7/TAM体外生长的影响,及对其耐药性的逆转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ROS作用于MCF-7/TAM细胞后的抑制率及逆转耐药的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OS作用MCF-7/TAM细胞后的凋亡率;采用实时定量荧光 PCR 技术检测ROS作用MCF-7/TAM细胞后对FOXA1、ERα、ErbB-2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ROS干预MCF-7/TAM细胞后,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抑制其增殖。半数抑制浓度(136μmol/L)的ROS对MCF-7/TAM细胞具有明显的逆转耐药效果,逆转耐药倍数为2.05倍。高浓度可诱导MCF-7/TAM细胞凋亡。半数抑制浓度(136μmol/L)的ROS作用MCF-7/TAM细胞后,能够上调FOXA1、ERα和P53基因表达水平(P<0.05),下调ErbB-2基因表达水平(P<0.05)。结论ROS可抑制MCF-7/TAM细胞增殖,高浓度ROS可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P53基因表达有关。 ROS 可逆转MCF-7/TAM细胞的耐药性,逆转机制可能与上调FOXA1和ERα基因表达,下调ErbB-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对比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50,100,150mgI/ml)碘普罗胺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孵育1h;10mmol/L NAC预处理细胞1h后,加入100mgI/ml碘普罗胺共孵育1h。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内质网功能调节蛋白GRP78、内质网源性转录因子CHOP表达水平。结果:对比剂呈浓度依赖性诱导NRK-52E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诱导NRK-52E细胞内ROS生成及GRP78、CHOP蛋白表达上调(P<0.05);经NAC预处理后,细胞内ROS生成及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且GRP78、CHOP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碘普罗胺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生成增加,诱发ERS,上调GRP78、CHOP蛋白表达有关。抗氧化剂NAC通过降低NRK-52E细胞内ROS介导的ERS,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纳米氧化铈在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铈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1μmol/L阿霉素)、纳米氧化铈组(10μg/ml纳米氧化铈)、实验组(1μmol/L阿霉素+10μg/ml纳米氧化铈)、阳性对照组(1μmol/L阿霉素+10μmol/L右丙亚胺)。建立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生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Bax、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LDH、MDA含量上升,细胞内ROS水平和凋亡率增加,Bax和P53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且Bcl-2/Bax比值下降(均P<0.00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上升,细胞LDH、M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牛磺酸(Tau)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植物凝集素(PHA)刺激T细胞体外活化增殖模型。实验设置对照组(control组)、PHA刺激组(PHA5μg/mL组)及Tau处理组(PHA+Tau 80 mmol/L组、PHA+Tau 160 mmol/L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瑞—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及计算转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Th1转录因子T-bet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转录因子GATA-3及白介素-4/6(IL-4/6),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HA 5μg/mL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殖率、增殖标志物Ki67、Th1相关因子T-bet、IFN-γ、TNF-α、凋亡相关因子Fas基因表达及胞内ROS水平升高(P<0.05),凋亡相关因子FasL基因,Th2相关因子GATA-3、IL-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H596细胞发生凋亡,初步阐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经TRAIL诱导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H596细胞,设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01、0.03、0.10、0.30、1.00、3.00、10.00、30.00和100.00 μg•L-1) TRAIL组,TRAIL作用H596细胞24 h后,酸性磷酸酶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RAIL相关蛋白caspase-8、Bcl-2及Fas 相关死亡结构域(FADD)的表达情况。结果:TRAIL浓度为0.01~0.03 μg•L-1时,对H596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出现增殖趋势;从0.10 μg•L-1开始,随着TRAIL浓度升高,细胞开始出现凋亡,至10.00 μg•L-1时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8、Bcl-2和FADD蛋白表达正常。结论:高浓度的TRAIL可以诱导H596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TRAIL相关蛋白表达正常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 )联合顺铂(DDP)对人肺癌PLA-801D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取生长良好的人肺癌PLA-801D细胞株,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5d-PGJ2(0、5、10、20、40、80 μg•L-1) (单纯使用15d-PGJ2各组)和联合加入15d-PGJ2与DDP (3 mg•L-1)(15d-PGJ2+DDP各组)(0 μg•L-1 为对照组),作用24 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每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15d-PGJ2联合顺铂对人肺癌PLA-801D细胞增殖抑制作用;DPA 法检测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变化。结果:当低浓度15d-PGJ2(5、10和20 μg•L-1),作用于人肺癌PLA-801D细胞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DNA 片段化比率和caspase-3 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当浓度为40 μg•L-1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DNA 片段化比率和caspase-3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当 15d-PGJ2(10 μg•L-1)和DDP(3 mg•L-1)联合应用时, 即可使人肺癌PLA-801D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DNA 片段化比率和caspase-3 活性均较单独使用15d-PGJ2明显增高(P<0.01)。当15d-PGJ2(40 μg•L-1)作用人肺癌PLA-801D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S和 G2/M 期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1)。结论:单独使用15d-PGJ2在高浓度时可以诱导人肺癌PLA-801D细胞凋亡, 15 d-PGJ2与DDP联合应用时,前者低浓度即可诱导人肺癌PLA-801D细胞凋亡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PPD)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转录表达的影响,以及caspase-3的活化形式cleaved caspase-3含量的变化,阐明其诱导Siha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乙醇)和实验组(20  μgL-1 PPD),分别用乙醇和PPD处理体外培养的宫颈癌Siha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峰,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PD处理后Siha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0  μg?L-1 PPD处理48 h后,Siha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Siha细胞中caspase-9与caspase-3转录水平升高(P<0.01),表达上调(P<0.01),caspase-3的活化形式cleaved caspase-3含量增加(P<0.01)。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可见实验组细胞出现棕色颗粒。 结论:PPD可促进人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激活caspase家族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NGF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NGF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实验分为10、20、50和80 μg•L-1 NGF组及含10%胎牛血清的对照组。不同浓度的NGF组均诱导PC12细胞72 h,在24、48和72 h分别观察细胞的突起长度和细胞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在诱导72 h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不同剂量NGF作用后PC12细胞向MAP2阳性细胞分化的情况。 结果: 20、50和80 μg•L-1 NGF组MAP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50 μg•L-1 组最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入NGF组分化的细胞其突起和细胞直径明显增长和增大,以50 μg•L-1 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NGF能够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50 μg•L-1 的NGF浓度是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质膜型唾液酸酶(hmSD)对丁酸钠(NaBT)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前列腺癌细胞PC3和稳定转染hmSD的前列腺癌细胞(PC3-hmSD)为靶细胞,分别设对照组、NaBT 2.5 mmol•L-1组、NaBT 5.0 mmol•L-1组、NaBT 10.0 mmol•L-1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内ROS,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XL、P65和Caspase 9蛋白表达。结果:① NaBT作用48和72 h时,PC3-hmSD细胞的生存率明显高于PC3细胞(P<0.05);② NaBT 5.0 mmol•L-1作用4 h,PC3-hmSD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PC3细胞(P<0.05);③ NaBT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PC3-hmSD细胞与PC3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 NaBT作用下,与PC3细胞比较,PC3-hmSD细胞Bcl-XL、P65蛋白表达水平增强,而 Caspase 9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5)。结论:① hmSD具有抵抗NaBT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② hmSD对NaBT诱 导活性氧产生无抑制作用;③ hmSD抗凋亡作用可能与Bcl-XL和P65表达上调、Caspase 9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格尔德霉素(GDM)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引起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 MG和U87 MG,应用HGF作用24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DM再处理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抑制,分组为:正常细胞组、HGF组、GDM组、HGF+GDM组和紫杉醇组,其中HGF为终浓度30 μg•L-1,GDM为50、250、500与1 000 nmol•L-1,紫杉醇为60 μg•L-1;RT-PCR法检测HGF及c-Met基因的表达,分组如上,GDM为1 000 nmol•L-1。结果:HGF作用U251 MG与U87 MG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139±0.070与0.242±0.167,而50、250、500与1 000 nmol•L-1 GDM对U251 MG和U87 MG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0.029±0.028、0.027±0.017、0.312 ±0.084和0.339±0.047与0.116±0.069、0.222±0.191、0.269±0.056和0.276±0.031;而紫杉醇对U251 MG和U87 MG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075±0.062与0.071±0.044;RT-PCR结果显示,HGF组HGF与c-Met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HGF+GDM组则较HG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GDM能抑制HGF诱导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且能从基因水平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bFGF对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对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寻求最佳影响浓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规组织块培养法体外获得牙髓细胞,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分别加入bFGF,使其终浓度为0.1、1.0、10.0及100.0 μg•L-1,无bFGF组作为阴性对照。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各组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观察bFGF对牙髓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人牙髓细胞在不同浓度bFGF的作用下,除0.1 μg•L-1bFGF组外,其他实验组RGR均高于对照组 (P<0.01);组间比较显示10.0 μg•L-1 bFGF组RGR最高,与1.0 μg•L-1bFGF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与100.0 μg•L-1bFGF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FGF能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bFGF的最小显效浓度是1.0 μg•L-1,最佳增殖浓度是10.0 μg•L-1。 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基化硒酸(MSA)对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1.25、2.50和5.00 μmol•L-1MSA对DU145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观察MSA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并计算细胞平均凋亡指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5、2.50和5.00  μmol•L-1MSA处理48 h后,DU145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35%、38.10%和73.54%,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MSA浓度升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经1.25、2.50和5.00  μmol•L-1MSA处理后的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并随药物剂量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1.25、2.50和5.00  μmol•L-1MSA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4%、8.71%和13.60%,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MSA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随着MSA剂量增加,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MSA对DU145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的caspase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FLS-RA)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其控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FLS-RA,采用TNF-α及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处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0μg·L-1TNF-α)、模型对照组(10.0μg·L-1TNF-α)及12.5、25.0、50.0、100.0μmol·L-1红景天苷组(10.0μg·L-1TNF-α+相应浓度红景天苷)。MTT法检测HFLS-RA的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Cyclin-D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HFLS-RA增殖活力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2.5和25.0μmol·L-1红景天苷组HFLS-RA增殖活力虽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和100.0μmol·L-1红景天苷组HFLS-RA增殖活力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中β-catenin、MMP-7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2.5和25.0μmol·L-1红景天苷组细胞上清液中β-catenin、MMP-7和Cyclin-D1表达水平虽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和100μmol·L-1红景天苷组细胞上清液中β-catenin、MMP-7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模型对照组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2.5和25.0μmol·L-1红景天苷组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虽低于模型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和100.0μmol·L-1红景天苷组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HFLS-RA的增殖,其控制RA的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