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脑血管病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故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该病无论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等诸方面均取得了极大进展,尤其医学影像设备如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均提出了新的理念。比较景仰学的概念,即指应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临床应更多地应用循证医学的概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极大地增加了医生诊断和评价脑血管病的能力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脑血管病的治疗。不断涌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一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过多的选择有时也会给临床医生带来一些困惑。不同文献对同一种诊断方法的评价褒贬不一 ,不同的研究对同一种治疗所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面对一个具体病人 ,临床医生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 ,这个病人该不该作脑血管造影 ?这个病人该不该使用溶栓治疗 ?这个病人该不该行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 ?解决这些具体…  相似文献   

3.
由Harold P.Adams Jr教授主编、樊东升教授主译的《脑血管病手册》(第2版)已于2009年2月出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解剖和血管支配、影像学榆查、诊断和预后等;以循证医学的方式系统地论述了国际上各研究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神经保护剂治疗、脑血管阻塞性病变的经皮扩张与支架辅助成形术的研究成果;并详细地介绍了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内科与外科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动脉瘤、动一静脉畸形和其他血管异常的处理;并论述了脑静脉血栓、脊髓血管病、脑血管炎、儿童与青年脑卒中、孕期脑血管病等特殊情况的诊断与处理。该书还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脑血管病的发展前沿和新技术,适合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医师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OCSP分型与TCD用于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尚无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随着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和CT、MRI、SEPCT、PET、TCD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治疗观念,如时间窗内溶栓复流,保护半暗带、个体化综合治疗等。如果能将现有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判断结合起来,在尽可能细致分析卒中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亚型诊断,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将有一个较大的进展。Bamford等[1]提出的OCSP临床分型方法与通行的WHO和美国的脑血管疾病分类方法不同,它在CT、MRI等影象学检查尚不能发现病…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血流成像对脑血管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维时间飞跃和/或相位对比磁共振血流成像技术,对22例脑血管病的成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动静脉畸形15例,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Wilis环发育不良和椎动脉狭窄各1例,均得到了能定性和定位诊断的显像结果,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再发率均高,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脑血管病的危害在逐渐上升。虽然静脉使用阿替普酶及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低治疗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发病时间不能确定或就诊时间的延误造成的。醒后卒中患者因发病时间无法界定,因而无法行再灌注治疗。随着一些重要研究的开展及成功,使我们重新思考简单按时序表达的"时间窗"概念,认识到即使在超过指南推荐的时间窗,仍有可能存在可挽救有梗死风险的脑组织,逐渐形成了"组织窗"的治疗理念。这一转变,离不开先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项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医师可以根据临床评估及影像成像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可挽救组织的存在,可能会使更多的卒中患者获得再灌注治疗的益处。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试图通过影像学和临床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寻找缺血半暗带存在的证据。在这篇综述中,将探讨目前接受再灌注治疗的醒后卒中患者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7.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8.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9.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0.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1.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2.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3.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4.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5.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6.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7.
影像学方法的恰当应用以及将影像学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首先要对各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如CT对骨性病变(包括钙化)显示优于NRI,但后颅窝结构常常因为伪影而显示不清,且有X线暴露的潜在风险.MRI虽然成像质量优越,但费时较多,颅内有金属物时检查受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ACT)在脑斑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0例脑血管病病人采用GE公司Innova3100平板血管造影机进行InnovaCT扫描,图像经过AW工作站后处理.获得InnovaCT图像,并结合3D—DSA及螺旋CT图像等进行分析。结果InnovaCT在发现颅内新鲜出血方面和螺旋CT具有很好的一致性;InnovaCT还可以将血管病变影像和CT图像融合在一起,了解其与颅底骨质、颅内结构等的关系:有助于判断不同血管内栓塞材料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结论InnovaCT可以提高医生对脑血管病的认识,提高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一类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脑血管病本身可以出现相应的脑影像学改变,这些病变和认知损伤的关系研究结论尚不统一。VCI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主要采用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别从卒中位置、大脑形态学及大脑白质结构等方面研究VCI引起的大脑微观结构变化及其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利用结构影像学对VC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氙-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0%,且大约20%的患者在病后1~2年内会再次复发,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不断提高其诊治水平,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溶栓、支架等介入方法治疗及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在挽救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认为,发病3h内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最迟可以延长到病后6h.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在时间窗内溶栓疗效不佳,而一些学者进行了6h外延迟溶栓研究,部分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1],表明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时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上迫切的需要一种能迅速准确判定缺血半暗带的检测方法,为溶栓时间窗的个体化选择提供客观根据.氙~CT(Xe-CT)技术是一种可以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进行定量测定的先进的影像学方法,近几年发展很快,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