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脾生血颗粒对大鼠生殖能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76只SD大鼠按性别分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健脾生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健脾生血颗粒0、1.16、3.48、5.80 g/(kg·d)给予雌鼠2周及雄鼠4周连续灌胃给药后,雌雄大鼠以1∶1合笼,雌鼠持续给药至妊娠第7天,雄鼠持续给药至剖检前,雄鼠整个给药周期为59~63天。剖检所有亲代动物,观察亲代动物体征形态,检查组织病理情况进行一般毒性检测;称重睾丸、附睾,计数附睾尾精子数并行精子活力检查检测生殖力毒性;计数黄体、活胎、死胎、吸收胎并计算着床数以观察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结果 (1)一般毒性:健脾生血颗粒高剂量组雄鼠体重增长减缓。中低剂量组则无异常;(2)生育力毒性:健脾生血颗粒各剂量对雄鼠睾丸、附睾及附睾尾精子数量均无明显影响;(3)早期胚胎发育毒性:健脾生血颗粒各剂量组对早期胚胎形成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健脾生血颗粒一般毒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胃肠毒性作用,未见毒性反应剂量为3.48 g/(kg·d)。健脾生血颗粒各剂量组均未见明显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粉对SD大鼠的致畸毒性。方法:孕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铁皮石斛粉低、中、高剂量组(0.63 g/kgBW、1.25 g/kgBW、2.50 g/kgBW,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25倍、50倍、100倍),阳性对照组(250 mg/kgBW阿司匹林)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于孕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试验期间称孕鼠体质量,第20天处死,剖腹检查子宫连胎重、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胎鼠体重和体长、胎鼠雌雄比例、胎鼠外观、骨骼和内脏发育情况。结果:铁皮石斛粉低、中、高剂量组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阳性对照组大鼠有明显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铁皮石斛粉对SD大鼠无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柿叶提取物对SD大鼠致畸作用的影响。方法:SD孕鼠随机分为5组:柿叶提取物三个剂量组(0.6、1.8、3.84g/kg)、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5~20只。各受试组均于受孕第7~16天(胚胎器官形成期)灌胃给予1.0ml/100g的柿叶提取物。受孕的0、7、12、16、20 d称量体重,在妊娠的第20天,颈椎脱臼处死,计数活胎数、死胎数和吸收胎数;观察胎仔外观、称量其体重后,将每窝1/2的活胎鼠乙醇固定、茜素红染色、甘油透明后检查骨骼发育情况。另1/2活胎仔经Bouins液固定后,检查内脏发育情况。结果:在实验剂量范围内,柿叶提取物各剂量组孕鼠体重、活胎数、吸收胎数及死胎数,胎鼠形成和胎鼠外观、骨骼及内脏生长发育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实验条件下未发现柿叶提取物(0.6~3.84 g/kg)对大鼠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口服给予云南白药对妊娠SD大鼠的母体毒性、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和致畸性。方法:将交配成功后的雌性SD大鼠于孕期第6-15天连续10天经口给予云南白药,剂量为4、1.4和0.5 g/(kg·d),阴性对照组给予超纯水。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一般反应、定期记录体质量及摄食量;于妊娠第20天解剖孕鼠,记录黄体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着床数及子宫连胎重、胎盘的质量;观察胎仔的外观形态,记录体质量、身长、尾长,并检查骨骼和内脏。结果:云南白药对孕鼠有一定的母体毒性,主要表现为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出现流涎、活动减少,部分打嗝、打喷嚏、挠嘴巴、呼吸音加粗等可逆性的异常反应;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减缓;高、中剂量组摄食量偏少;高、中剂量组胎鼠体质量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但胚胎形成、胎鼠外观形态、内脏发育和骨骼发育均无明显生物学影响。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云南白药对SD大鼠有一定的母体毒性但未见其他明显胚胎-胎仔发育毒性,无明显致畸作用。云南白药大鼠的胚胎及胎仔的发育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0.5 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SD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云南白药4.0、1.4、0.5g.kg-1剂量和超纯水(以下简称"阴性对照")1.5mL.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和2周后将雄鼠和雌鼠按1∶1合笼,交配14d,记录交配情况。雄鼠给药至交配结束,雌鼠给药至妊娠第6天。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反应,定期称量大鼠体重和摄食量。雌雄大鼠分别于妊娠第15天和交配结束后进行解剖检查,计算孕鼠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检查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睾丸、附睾、前列腺或卵巢、子宫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云南白药3个剂量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雄鼠体重增长缓慢,有剂量和时间关系,雌鼠体重增长无异常;仅高剂量组大鼠的摄食量略少于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给药后出现流涎、活动减少、闭眼等症状,少数大鼠出现打喷嚏、挠嘴等反应;各组大鼠解剖脏器均未发现肉眼可见的异常;各剂量组交配率、妊娠率、合笼天数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连胎重、黄体数、着床数、着床前丢失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胚胎形成指标与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睾丸系数、附睾系数、前列腺系数,中、低剂量组附睾系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SD大鼠从交配前到交配期直至胚胎着床期间灌胃给予云南白药,对雌雄大鼠有一定的亲代毒性作用,但并不影响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4.0g.kg-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葫芦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致畸作用,为临床使用葫芦茶提供参考。方法:急性毒性孕鼠随机分为5组,按3个剂量灌胃给予葫芦茶水煎液,并设阴性及阳性对照组,阳性组给予环磷酰胺0.002 g.g-1。妊娠18 d处死孕鼠,计数胚胎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和吸收胎数。观察胎仔外观、称量其体重后,将每窝1/2的活胎仔用试剂固定、软化、染色、透明后检查骨骼发育情况,另1/2活胎仔检查内脏发育情况。结果:葫芦茶的最大耐受量>240 g.kg-1,相当于人临床每天口服用量480倍。孕鼠体重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剂量组出现吸收胎、死胎数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组的胎鼠均无畸形。结论:葫芦茶毒性极小,对小鼠无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桉叶油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25只健康性成熟的昆明种小鼠孕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分别在小鼠妊娠第12~16天用100,200,400 mg/kg·d的桉叶油进行灌胃,每天一次,同时设花生油对照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观察孕鼠的体质量增长情况;于妊娠第16天处死各组孕鼠,检查母体妊娠及胎鼠发育及畸形情况.结果 桉叶油各实验组胚胎植入总数、活胎数、死胎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桉叶油高、中剂量组孕鼠增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桉叶油各剂量组活胎鼠平均体质量、身长、尾长均较溶剂对照组高,但只有中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对照组胎鼠平均体质量、尾长明显低于溶剂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鼠骨骼骨化情况、前肢芽软骨发育Neubert评分在3个桉叶油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该实验条件下,桉叶油对小鼠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在中剂量下对胎鼠的生长发育似有促进作用.环磷酰胺对小鼠有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8.
王玮  张云  刘昆  龚华云  何家林  龚立 《中成药》2012,34(10):1869-1873
目的 观察坤泰胶囊(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对SD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雌鼠于交配前2周连续给予坤泰胶囊成品粉溶液至妊娠第7日.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5.0 g/kg、高剂量组10.0 g/kg,对照组给予双蒸水.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雌鼠的质量、摄食量.于妊娠第14天解剖雌鼠,记录孕鼠的怀孕子宫质量、黄体数、着床数、吸收胎数、活胎数和死胎数.记录雌鼠交配率和妊娠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坤泰胶囊成品粉低、中、高剂量组雌鼠怀孕第0~第14天的质量、怀孕雌鼠黄体数、着床数、活胎仔数、吸收胎数、胎窝总质量、卵巢质量、子宫质量、胚胎死亡率、雌鼠平均性周期天数和平均性周期数、交配率、雌动物受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坤泰胶囊成品粉在10.0g/kg剂量下,对SD雌性大鼠无明显生育力和早期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叶油对小鼠胚胎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用昆明种孕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设置阴性对照组(花生油)、艾叶油实验组(高剂量组2 ml/kg、中剂量组1 ml/kg、低剂量组0.5 ml/kg)、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12.5 mg/kg).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自孕12 d开始灌胃,1次/d,连续5d;阳性对照组于孕13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2.5 mg/kg)1次.各组孕鼠均于孕第16天处死后取出1/2数量胎鼠行阿利新蓝和茜素红骨骼双染,对前肢芽进行Neubert评分,观察胎鼠主要骨骼骨化点的发育.结果 在胎鼠肢芽和骨骼发育时,艾叶油高、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艾叶油对胎鼠肢芽和骨骼发育无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器官发生期对怀孕大鼠连续给予环维黄杨星D,观察是否有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方法:环维黄杨星D2、1、0.1mg/kg于妊娠第7~17d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孕鼠饮水、摄食、生长等一般状况。每周称重2次,妊娠第20d处死孕鼠,记录黄体数、胎盘重、着床数、死胎数、活胎数、胎仔性别及体重等,观察活仔外观异常。各窝1/2胎仔作骨骼畸形检查,另1/2胎仔作内脏检查。结果:环维黄杨星D2mg/kg组,母体出现中毒症状,对胎鼠身长、体重均有影响,肾脏畸形发生率高,但对胎儿骨骼发育影响较小.环维黄杨星D1mg/kg组的着床总数、活胎数、子宫总重、胎盘重量均有明显改变。结论:环维黄杨星D对母体一般状况和子代发育均安全的剂量为0.1mg/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地上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地上部分各部位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学组分。结果:花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氧化石竹烯(26.590%),2,6,6-三甲基双环[3.1.1]-2-烯(13.605%);果中为石竹烯(34.589%),1R-α-蒎烯(14.444%);叶柄中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萘(33.671%),[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22.474%%),1R-α-蒎烯(11.479%);茎中为1R-α-蒎烯(15.544%),[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14.212%),石竹烯(11.551%)。结论:白花前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石竹烯类、1R-α-蒎烯含量较高,茎和叶柄挥发油中萘类成分含量较高,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同时,应防止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