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内阻塞与肝外阻塞两大类。前者称肝内型门静脉高压,较为多见,占门静脉高压症的85~95%,主要由于肝硬化所致。后者称肝外型门静脉高压,仅占5~15%,主要由门静脉栓塞、畸形等肝外因素所造成。肝内型与肝外型也可同时存在,称复合型,肝硬化病员有11%合并门静脉栓塞。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症之间关系密切,互为因果。概括地说,门静脉高压症绝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病员中22.5~63%伴有食管静脉曲张,而食管静脉曲张则基本上继发于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2.
肝后腔静脉阻塞通常引起肝静脉回流障碍或伴有肝静脉主干阻塞,又称为Budd-Chiari综合征。病人发生下腔静脉压升高和下肢静脉郁滞、肝脏淤血性肿大和门静脉高压症等临床征象。病情复杂,治疗困难。198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大口径人工血管,在右心房与下腔静脉或门静脉系之间行旁路转流术,取得初  相似文献   

3.
布-加氏综合征(BCS)即肝静脉或(和)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阻塞引起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丰要是下腔静脉高压症(下肢水肿、色素沉着、腹壁及腰部可有静脉扩张,血流方向从下到上)和门静脉高压症(顽固性腹水,肝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病因复杂,不同地区病因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犬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动物模型并加以评价,为下一步探索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将下腔静脉血流完全转流入门静脉系统,并分两步阻断门静脉入肝血流,造成高血流量高阻力动物模型,促进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同时采用一系列的检查方法加以评估。结果:存活的12条模型动物全部形成食管静脉曲张,轻度7条,中度4条,重度1条,术后肝肾功能均正常,肝组织学结构无变化,无肝性脑病发生,无食道曲张静脉出血,无腹水形成,门脉高压性胃病达58%,结论:该方法可形成稳定的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模型,可用于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结扎狗胆总管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前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较实验前均明显增加;实验前或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中血浆5-羟色胺的相互比较,均以门静脉中最高。本实验为应用5-羟色胺二型受体阻滞剂治疗门脉高压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ar.Syndrome)是一种少见疾病,是指肝静脉阻塞或同时伴有相邻部位的下腔静脉阻塞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肝脏肿大、大量腹水、门静脉高压及胸背部静脉曲张为其特征。急性者临床诊断困难,慢性者易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相混淆。本病自1857年 Budd 首次报告,1899年 Chari 又结合自己病案加以描述,此后世界各地有不少的散在报告。国内至今先后约报告了11例,但均未提及外  相似文献   

7.
<正>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各种原因引BCS起的肝静脉(HC)和肝段下腔静脉(IVC)部分或完全梗阻,血液的回流障碍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症(P4T)、下腔静脉高压症(IVCHT)两大征候群。其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顽固性腹水、静脉曲张、下肢浮肿、色素沉着等。本病药物治疗效果差,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1]。由于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围手  相似文献   

8.
布卡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患者的临床表现首先与阻塞部位有关,肝静脉阻塞引起肝静脉高压,继而使门静脉回流受阻,造成淤血性肝肿大和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腹疼、肝脏肿大、压痛及腹水,下腔静脉阻塞者在肝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基础上常伴有下肢水肿、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等.以往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治疗学的进展,其  相似文献   

9.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较大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完全梗阻性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淤血性门静脉高压症和下腔静脉高压症两大综合征[1].我科确诊布加综合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阶段最主要的并发症,门静脉高压最主要的并发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那么我们如何认识门静脉高压症呢?门静脉高压指门静脉系统内任何部分的门-体静脉压力梯度升高。门脉高压可以有肝前病变,如门静脉或者脾静脉血栓;肝后病变,如布-加综合症;非肝硬化的肝内病变,如血吸虫性肝病或者肝窦阻塞综合症。但是肝硬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吴晓俊  周俊  何毓椿 《浙江医学》2010,32(4):535-536
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用最广泛的术式,其近期止血效果良好,而且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然而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率仍可以达20%。嘉兴地区是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其中较多患者并发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造血管H型分流术(MCS—H)治疗断流术后再出血1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梗阻,血液回流障碍所致淤血性门静脉高压症和下腔静脉高压症,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疑难病.我们在临床中用介入方法治疗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62例门静脉高压症的MRI特点。(1)门静脉主干内径为13.4±3.1mm,脾静脉内径为10.2±2.8mm,与正常对照组门静脉主干内径9.3±1.4mm和脾静脉内径6.1±2.1mm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0/62例)以及腹膜后侧枝循环(14/62例),脐静脉重开(8/62例)、肝内侧枝循环(3/62例)等侧枝循环征象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症的可靠征象。(3)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以肝静脉、下腔静脉的血栓形成或狭窄和肝内侧枝循环为特点,而肝硬化则主要表现为肝叶比例失调及肝表面呈结节状。  相似文献   

14.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简称TIPSS)是由颈内静脉插管经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肝静脉,再经肝静脉分支穿入门静脉分支在肝内门静脉及肝静脉间置入网状金属支架形成人工管道达到分流,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治疗方法。我院对21例患者采用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效果显著,现将护理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报告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3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支架的特点,置入过程的操作要点.3例患者均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前3例患者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0.1、32.4、42.6 mmHg,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至21.3、17.7、26.5 mmHg.随访期间均无肝性脑病发生,彩超检查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使用Viatorr支架可以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16.
布—加综合征是指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血液流出道受阻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和/或下腔静脉高压。其病情复杂多变,手术方式也较多。此类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现将我院200例布—加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男115例,女85例,年龄最大者47岁,最小者17岁,平均35.5岁。病史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1年。病人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色素沉着、部分病人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方式包括:布—加综合征根治性隔膜切除术、球囊导管或手指…  相似文献   

17.
Budd-chiari综合征长期误诊原因分析王庆宝,王亚力,金培勇,韩国新,施宝民(附属医院外科)BuM─chiari综合征(BCS)系由于肝静脉或肝静脉入口以上下腔静脉阻塞所致的一种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常常既有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又有下腔静脉高压的表...  相似文献   

18.
1肝门静脉的解剖学基础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于胰头后汇合而成,收集腹腔内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注入肝后经下腔静脉流入心。肝门静脉吻合支多且细小,血流量少。当肝门静脉循环障碍时,血液可通过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网三条吻合途径回流入心,此时,吻合部位的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迂曲和充血,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出血。2肝门静脉高压的原因肝门静脉高压主要是由肝硬化而引起的,其次肝癌、先天性门静脉畸形和肝门区肿瘤压迫也是形成肝门静脉高压的原因。肝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约占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19.
赵开飞  石荣书 《海南医学》2014,(18):2720-2722
肝硬门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乙肝后肝硬化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窦毛细血管化、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隔交通吻合,再生结节压迫肝内静脉分支,使肝内血管阻力增加,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随着病情的发展,门静脉血液可通过其属支进入食管胃底静脉丛汇入上腔静脉,当食管-胃交界区域静脉曲张到一定程度,极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现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及其开口以上段的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所引起,是一种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的肝后性门脉高压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水、肝大、脾大、胸腹部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布加氏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临床发病率低,但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无特异性,极易误诊[1-2]。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