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卵巢切除组(n=10)、对照组(n=30)和用药组(n=30)。卵巢切除后4周处死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大鼠,测量右股骨骨密度。卵巢切除4周后,对照组和用药组行右股骨中段骨折,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降钙素(16 IU/kg),隔日1次,于骨折后3、6、9周处死大鼠取右股骨测骨密度,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 HE染色:骨折后3周,两组骨折愈合以软骨内成骨过程为主,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折后6周,两组骨小梁排列较有序,用药组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骨折后9周,两组均以骨性骨痂为主,骨小梁排列紧密,骨密度在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用药组在骨折后3、6、9周骨痂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钙素治疗能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对骨痂组织VEGF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3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骨折组(A组)、卵巢切除+骨折组(B组)、卵巢切除+骨折+辛伐他汀缓释干预组(C组),每组10只.A组仅暴露腹腔,其余2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6周,实验大鼠均制作右侧股骨骨折模型.A组行无涂层的髓内固定,B组行高分子涂层髓内固定,C组加入辛伐他汀高分子涂层髓内固定.骨折造模术后6周处死大鼠收集右侧股骨,行放射影像学检测及骨密度测量,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和BMP-2的表达.结果 A、C组完全桥接骨痂与不完全桥接骨痂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股骨全长骨密度及骨痂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A、C组VEGF、BMP-2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在高聚合物生物涂层内固定物上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可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其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骨痂组织中BMP-2、VEGF表达并提高骨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卵巢切除小鼠的骨折早期愈合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于OVX组小鼠卵巢切除术后4周,两组分别建立右侧股骨骨折模型。建模后2周,X线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M icro-CT测定骨痂体积和骨密度,观察血管灌注后骨折部位血管化情况并测定血管体积和血管体积分数;制作骨组织标本,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骨折愈合进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痂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 X线片观察和骨折标本组织学检查显示:OVX组小鼠早期骨折愈合明显较假手术组延迟。M icro-C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骨痂体积较小,骨密度较低,血管灌注后骨折部位新生血管少且血管体积和血管体积分数较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OVX组骨痂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少于假手术组。结论卵巢切除后股骨骨折小鼠的骨折早期愈合明显延迟,可能与骨痂组织新生血管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柳  刘锋  梁春雨  赵文国 《医学争鸣》2007,28(15):1372-137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50只雌性、12 wk龄SD大鼠共分成5组,每组10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G1),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G2),假手术 骨折 生理盐水组(Sham F V,G3),卵巢切除术 骨折 生理盐水组(OVX F V,G4),卵巢切除 骨折 辛伐他汀药物组(OVX F SV,G5),所有需制造骨折的大鼠均采用右股骨中段横行骨折,髓内针固定;辛伐他汀给药组采用大鼠灌胃,隔日1次(5 mg/kg),于术后4 wk处死,取大鼠右侧股骨标本.分别进行CR摄片、组织形态学染色,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右股骨整体骨密度(tBMD)、远段骨密度(dBMD)和中段骨密度(mBMD)以及BMP-2免疫组化观察,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对BMP-2免疫组化进行光密度测量.结果:(1) OVX组与Sham组比较BMD下降.(2) OVX F V组与Sham F V组比较骨痂mBMD降低;骨痂组织存在大量软骨岛、软骨细胞发育不成熟,骨小梁发育不良,破骨细胞多见.BMP-2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3) OVX F Sv组与OVX F V组比较:骨痂mBMD和BMP-2的表达增高;积分光密度值显著增高,骨小梁较宽、排列整齐板层骨形成,软骨组织较少见.结论:①骨质疏松不仅延缓骨折愈合过程,而且降低骨折愈合质量.自软骨痂向骨性骨痂演变过程减缓.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与BMP-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②辛伐他汀对OVX大鼠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形成,明显加快骨折愈合的作用,加速编织骨向板层骨的演变.而且与BMP-2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MSCs组,每组20只,均采用切除卵巢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组,模型组和MSCs组大鼠全部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14和21天给予MSCs组大鼠MSCs移植,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于细胞移植后2、4和6周,取骨痂,采用PCR法测定骨形成保护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RANKL)的mRNA表达水平;评估移植8周后骨折愈合情况、骨折侧胫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P-2、VEGF、OPG和RANK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OPG/RANKL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MSCs组大鼠BMP-2、VEGF、OPG和RANK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OPG/RANKL比值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MSCs组大鼠骨折愈合明显增加(P0.05),骨密度显著提高(P0.05),生物力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刚度和最大挠度)显著改善(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密度,促进骨组织再生,加快骨折愈伤组织的生长,对大鼠骨折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亚胺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促进老年大鼠骨折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作为基因载体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20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BMP-7 PEI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BMP-7对照组(n=20).所有大鼠建立右股骨干骨折模型,BMP-7 PEI治疗组于骨折断端经皮注射pcDNA3.1-BMP-7/PEI混合试剂,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及pcDNA3.1-BMP-7.治疗后2、4、8周观察X线片、H-E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生物力学和骨密度检测结果,判断骨折愈合情况.结果:X线及H-E染色结果表明,3组老年大鼠骨折后第8周均未获得愈合,但BMP-7 PEI治疗组骨痂生长情况优于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断端间出现部分骨性连接.Ⅰ型胶原染色表明,与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相比,BMP-7 PEI治疗组Ⅰ型胶原染色深、分布范围较大.抗弯曲强度和骨密度检测结果表明,BMP-7 PEI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PEI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可有效促进老年大鼠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尼酸锶对骨质疏松股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和骨折手术方法建立骨质疏松股骨折(OPF)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雷尼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X线观察骨折断端愈合情况,检测二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骨痂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结果①OPF术后6周实验组骨折断端骨痂较大,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断端;对照组骨折断端骨痂较小;②OPF术后2周,实验组BMP-2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明显,BMP-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OPF术后6周时,实验组骨小梁面积比和骨小梁平均宽度高于对照组,骨小梁平均间隔小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⑤OPF术后2、6周,实验组BM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雷尼酸锶可促进骨质疏松股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抑制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雷奈酸锶(SR)对卵巢切除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24只,分别接受假手术(Sham组,n=8)和双侧卵巢切除(OVX,n=16)手术,术后8周OVX大鼠分为2组,分别接受安慰剂(OVX+V组)或SR(0.9g· kg-1· d-1,OVX+ SR组)治疗3个月.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第4腰椎骨密度、最大载荷、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性能,取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第25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P-2的表达及分布,第28天提取细胞RNA及蛋白,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BMP-2的表达,细胞培养第32天yonkossa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矿化能力.结果 (1)骨密度:OVX+V组显著低于Sham组和OVX+ SR组(P<0.05),OVX+ SR组显著低于Sham组.(2)最大载荷:OVX+V组显著低于OVX+ SR组(P<0.05),OVX+ SR组显著低于Sham组(P<0.05);弹性模量:OVX+V组显著低于Sham组和OVX+ SR组(P<0.05).(3)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BMP-2的表达及胞内分布无明显差异.(4) 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BMP-2在各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von kossa染色观察各组矿化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可部分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量丢失和力学性能,对其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能力及BMP-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骨折+生理盐水组(Sham+F+NS);卵巢切除+骨折+生理盐水组(OVX+F+NS);卵巢切除+骨折+甲状旁腺激素组(OVX+F+PTH),每组10只。实验组切除双侧卵巢,术后4周选取股骨中段制备开放性骨折模型,髓内钉固定,于骨折部位给予PTH(20μg/kg),3次/周,间断骨折局部皮下注射4周后,处死动物并收集样本,采用X线摄片、骨密度检测、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给予PTH干预后,骨痂骨量较OVX+F+NS明组显升高(P〈0.05);X线观察显示OVX+F+PTH组得分明显高于OVX+F+NS组(P〈0.05);HE染色可见OVX+F+PTH组骨小梁数量增多,板层骨排列整齐有序;同时,OVX+F+PTH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免疫组化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TH能够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痂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橄榄多酚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卵巢切除大鼠模型,研究橄揽多酚对其骨密度和骨钙舍量的影响.方法 试验共设5组,假手术纽,高、中、低剂量组及溶剂对照组.观察包括生长发育/骨钙含量、骨密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卵巢切除各组大鼠体重及增童显著大于假手术组:各组之间右股骨干重差异无显著性:在大鼠骨密度低下造模成功的前提下,试验末3个剂量组左股骨密度及中、高剂量组右股骨骨钙含量显著高于溶剂畸对照蛆.结论 橄榄多酚可显著增加卵巢切除大鼠股骨密度及骨钙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去势大鼠骨折后骨痂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45只SD雌性大鼠分为骨质疏松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15只),骨质疏松组雌性大鼠被切除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仅给予假手术;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后,将骨质疏松组30只大鼠再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5只)和唑来膦酸组(15只);对两组大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唑来膦酸进行干预;在药物干预4周后,比较生理盐水组和唑来膦酸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痂和骨微结构情况.结果 卵巢切除术后8周,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分别为(0.197±0.028)g/cm2和(0.128±0.037)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干预4周后,两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均有骨痂形成,而唑来膦酸组大鼠骨痂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且骨折线较为模糊;与生理盐水组大鼠比较,唑来膦酸组大鼠骨小梁间隙较小,排列也较为整齐致密,更接近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论 唑来膦酸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并提高其骨密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雷奈酸锶对骨质疏松大鼠股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3月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骨折组(A),骨质疏松性骨折组(B)、雷奈酸锶干预组(C),每组各12只.B、C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行假手术,术后8周,所有大鼠于行骨密度检测确认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后,制作股骨中段骨折模型,克氏针固定,C组给予雷奈酸锶干预(1g/kg/day).骨折6周后取材,每组半数标本骨痴组织研磨提取RNA,Realtime PCR法检测BMP-2 mRNA的表达,另半数标本常规脱钙、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A组大鼠骨痂组织较成熟,部分标本可见板层骨形成,B组大鼠骨折愈合进程较正常延迟,软骨性骨痂成分居多,C组优于B组,但仍较A组延迟;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提示C组BMP-2表达显著高于A、B组;A、B组间BMP-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质疏松大鼠较正常大鼠骨折愈合进程延迟,雷奈酸锶可促进骨质疏松性大鼠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溶液对于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3月龄健康雌性大鼠45只分为5组(n=9),手术组(A);卵巢切除组(B);骨质疏松骨折组(C);骨质疏松性骨折+辛伐他汀1组(D);骨质疏松性骨折+辛伐他汀2组(E),A组大鼠仅实施假手术不切除双侧卵巢,其余B~D组均要求切除双侧卵巢。C、D、E组在切除双侧卵巢8周后,制左侧股骨中段横行骨折模型,D组在骨折局部注射5mg/(kg·d)辛伐他汀溶液,E组注射10mg/(kg·d)辛伐他汀溶液,C组注射不含辛伐他汀的空载体,A、B组在术后8周处死,取出完整左侧股骨,其余3组在骨折造模后4周处死,并取出全部左侧股骨,测定左侧股骨的骨密度、HE染色并光镜下观察。结果 (1)切除卵巢8周后,测定B组骨密度显著低于A组(P〈0.05)。(2)骨质疏松骨折3组,C、D、E组的pBMD、mBMD、dBMD、tBMD均显著高于C组(pBMD:F=16.94,P=0.001;mBMD:F=15.57,P=0.001;dBMD:F=24.77,P=0.001;tBMD:F=23.46,P=0.001),D、E 2组中E组各部分骨密度值均高于D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形态学观察:HE染色后观察,D、E组较C组而言有较多的板层骨形成,并且D、E组中有较多量的软骨细胞存在,C组中几乎不可见板层骨存在,软骨细胞数量较少,提示D、E组较C组愈合快。结论 辛伐他汀溶液皮下注射可以明显加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进程,而且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溶液对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影响不同。高剂量明显比低剂量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地仙壮骨汤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只6月龄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自拟地仙壮骨汤组、仙灵骨葆组,每组10只,经去势手术2周后,仙灵骨葆组每天每只2ml(0.1g/kg),自拟地仙壮骨汤组每天每只2ml(0.5g/kg),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3周后处死大鼠,取左侧股骨,置入冰箱保存,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股骨骨密度,并测量大鼠用药前后的体质量。结果:(1)自拟地仙壮骨汤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仙灵骨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自拟地仙壮骨汤组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仙灵骨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地仙壮骨汤可有效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密度值,为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有益的实验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股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痂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二组,每组8只,A组为单纯骨折组,B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组。3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各组摄X线片后截取骨痂,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BMP-2、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X线片示A组骨折端有较少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较清晰;B组骨折端有较多骨痂形成,骨折线已模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A组BMP-2阳性细胞数量少于B组,并且显色强;分析显示A组BMP-2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1.35%±0.29%,B组2.37%±0.46%,A组VEGF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93%±0.34%,B组1.58%±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VEGF的mRNA表达量B组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其刺激BMP-2、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卵巢切除手术对SD大鼠骨质水平的影响,探讨骨质疏松模型的评价标准。方法:将1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势组,每组各8只,均于术后第2周起用阴道脱落细胞学测定大鼠动情周期,术后第4周起每2周用DXA测量骨密度(BMD),术后1个月起每月测定血清骨转换指标(OC、PINP和I-CTX)。术后3个月行大鼠骨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术后第9周起,去势大鼠失去节律性动情周期。术后10周,去势大鼠腰椎骨BMD较对照组下降>20%,较股骨降低程度更为显著。术后3个月,去势大鼠血清OC(529.5±19.29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INP为3310±216.4pg/ml,低于对照组;I-CTX为144.1±1.44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切除后3个月,腰椎骨小梁结构明显塌陷,骨间距增宽,骨小梁变细。结论:卵巢切除手术后腰椎较股骨更早出现骨质疏松改变,对雌激素的缺失更为敏感。腰椎BMD下降20%可作为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的一个评价指标。血清骨转换指标变化迟缓,变异性大,可作为判断骨质疏松的次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摘除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中BMP-2蛋白表达变化,探究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治疗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实验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方组、阳性药物福善美组和骨疏康组,术后2 d开始给药干预,6次/周,持续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股骨中BMP-2蛋白表达水平及骨密度。结果:补肾活血组和骨疏康组、福善美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股骨密度都得到了一定提高(P0.01);BMP-2蛋白表达水平也都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股骨组织中BMP-2的水平,进而抑制骨组织的吸收,促进骨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右归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去卵巢骨质疏松骨折大鼠影像学、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分为右归饮治疗组、PRP治疗组和右归饮联合PRP治疗组(每组37只),其中PRP治疗组和右归饮联合PRP治疗组大鼠于骨折造模术前眼眶采血3mL,制备PRP,在大鼠双侧胫骨近端骨折模型建立术中将预先制备好的PRP凝胶注入骨折端。右归饮治疗组及右归饮联合PRP治疗组给予右归饮灌胃,骨折术后第1、2、4、6周分批处死动物。正常对照组(37只)不做处理。观察双侧胫骨骨折端影像学、骨痂骨密度(BMD)、生物力学,比较四组大鼠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从X线可见,在术后第6周,正常对照组和右归饮组骨折线非常模糊,隐约可见,PRP组和联合组大部分骨折端骨折线消失,骨折断端、髓内骨性骨痂较第4周密度更高,骨痂塑型较好,PRP组和联合组骨折处骨痂塑形基本完成,髓腔基本贯通;从Micro-CT的骨痂图中可见,右归饮组、PRP组及联合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第1、2、4周骨痂的骨量较正常对照组高,第4周时PRP组及联合组骨痂骨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右归饮组;从Micro-CT软件的定量分析结果中可见,联合组、PRP组、右归饮组骨性骨痂体积(BV)及骨性骨痂和总骨量的体积比(BV/TV)在骨折术后第1、2、4周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每个时间点都是联合组BV最高,其中术后第1、2、4周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生物力学分析图可见,在术后第4、6周,右归饮组、PRP组及联合组大鼠的骨痂最大扭力值和硬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与右归饮组、PR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2周,四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归饮联合PRP对去卵巢骨质疏松骨折大鼠的疗效较单纯的右归饮和PRP治疗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骨折愈合质量,明显缩短骨折愈合周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新型β-链蛋白(β-catenin)结合药物SAHPA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C57雌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骨质疏松模型组(模型组)、骨质疏松模型治疗组(治疗组),每组5只小鼠.假手术组仅暴露卵巢后缝合切口;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治疗组在切除卵巢后即刻开始每日肌注β-catenin结合药物SAHPAl (1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利用骨组织切片HE染色、micro-CT等方法观察小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形态并进行形态学计量分析,评估SAHPA1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AHPA1治疗后,小鼠骨密度和骨小梁数量增高(P<0.05),骨小梁厚度与模型组比较虽有一定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β-catenin结合药物SAHPA1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变化,分析骨有机质-骨胶原含量及形态学变化对其改变的意义。   方法 取7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去卵巢组,C组为去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骨质疏松模型完成后,分别给予干预,20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股骨,应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股骨生物力学检测及股骨粗隆部位骨密度测定;HE染色观察骨小梁,用Masson三色染色法显微镜观察骨胶原形态。用SAS 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去卵巢大鼠术后20周A、B、C 3组股骨粗隆骨密度值分别为(0.264±0.004)、(0.179±0.004)、(0.249±0.005)g/cm2。羟脯氨酸含量A、B、C组分别为(0.227±〖JP〗0.046)、(0.194±0.032)、(0.217±0.044)mg/kg。3组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测量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羟脯氨酸含量与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参数呈正相关。 结论  骨质疏松大鼠骨胶原含量及质量、股骨生物力学改变明显。骨胶原的变化是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改变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骨胶原的含量及质量来改善骨质的生物力学性能,可有效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