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PFNA与DHS比较治疗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半随机对照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结果PFNA与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共纳入了6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其中1个研究方法质量学为A级,4个B级,1个c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与DHS固定比较,PFNA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是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式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股骨骨折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内翻及内固定的移位、切出或断裂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尚不能判定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结论与DHS固定比较,PFNA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尚不能判定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口的最佳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肘内侧切口或辅助肘外侧小切口(双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从临床功能、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美容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18例单纯内侧切口病例穿短袖上衣看不到切口瘢痕.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1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肘内侧切口或辅助肘外侧小切口(双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显露充分、并发症少、美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脉冲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数控脊髓损伤打击器制备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7d后,从大鼠自身股骨上采集并标记MSCs.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MSCs移植组(A组)、电刺激组(B组)、电刺激联合MSCs移植组(C组)和PBS对照组(D组).应用BBB评分法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脊髓损伤前后定期进行功能评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检测脊髓的修复情况;免疫组化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MSCs的存活情况. 结果 术后4周,BBB评分C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D组(P<0.01),提示肢体功能恢复显著.移植后第8周,SEP检测C组潜伏期及波幅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快,DTI成像在移植后第8周也有明显修复.免疫组化显示术后8周C组脊髓损伤部位有大量Brdu标记的MSCs细胞,其阳性细胞数量和比率明显增加. 结论 电刺激疗法能够显著提高脊髓损伤后移植MSCs的存活能力及其联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脊髓电刺激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行脊髓电刺激,对照组行假治疗.观察不同时期两组大鼠DRG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计数和超微结构;测定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及传导速度(NCV).结果 术后1、4、8周,实验组DRG神经元计数为15.74±1.47、14.17±1.20、13.33±0.47;对照组为10.99±1.38、10.33±0.78、9.20±0.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脊髓神经元计数为17.16±0.50、15.86±1.27、11.55±0.95;对照组为12.16±0.92、10.27±0.44、9.24±0.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后DRG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陈允震 《山东医药》2002,42(15):59-59
锁骨骨折为常见骨折,但锁骨外端骨折并锁骨移位者较少见.常规治疗因制动时间长,常影响肩关节功能.2000年7月至2001年10月,我们应用锁骨钩内固定术治疗该类患者6例,取得很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第五腰椎横突骨瘤1例附属医院骨科陈允震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外科阚金庆患者女,19岁,因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一年半,以腰4-5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并向左下肢放射,卧床后短时间内疼痛减轻,但3~4h后疼痛加剧,经各种治疗,效果不佳。查...  相似文献   
8.
指数曲线电刺激对周围神经移植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指数曲线电刺激对周围神经移植修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 1 2 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制成坐骨神经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A组 (对照组 )、B组 (弥可保组 )、C组(指数曲线电刺激组 ) ,给予不同的治疗 ,在不同时段观察步态、毛发、展爪反射 ,测定SFI、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等指标。结果 :指数曲线电刺激有助于神经传导的恢复 ,减慢小腿三头肌失神经的废用 ,加快SFI及神经远段变性的恢复。结论 :指数曲线电刺激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9.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好发于老年人,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因卧床时间长,全身并发症在临床上多见。目前多主张早期复位内固定及功能锻炼,恢复其行走功能。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0~2003年应用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的粗隆问粉碎性骨折患者共90例,评价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优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稳定性的X线三柱评分标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61例,女217例;年龄为60~97岁,平均72.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09例,31-A2型188例,31-A3型81例。内固定术后即刻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稳定性评估采用自行制定的三柱评分标准:内侧柱4分,中间柱2分,外侧柱2分;单柱满分为柱稳定,三柱均稳定为优,二柱稳定为良,一柱稳定为可,三柱均不稳定为差。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优者早期完全负重,良者早期部分负重,可或差者早期禁止负重。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内固定失效率等,并计算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78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0.4个月)随访。365例患者骨折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3~7个月);内固定失效13例,失效率为3.4%(13/378)。术后X线三柱评分标准评定为优的129例患者无一例失效;193例评定为良的患者中,4例失效;56例评定为可的患者中,9例失效。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柱评分密切相关(r=-0.986,P=0.006),与柱稳定密切相关(r=-1.000,P=0.033)。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X线三柱评分标准能够准确反映骨折的稳定性,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