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帆  申丽君  刘昭  刘跃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0):1279-1283,1292
  目的  通过对2011-2018年武汉市1.7万例肺结核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肺结核患者疾病医疗负担,为结核病患者相关保障政策优化提供依据。  方法  对125万条医保结算信息使用秩和检验,对住院、门诊直接医疗费用分组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广义线性估计模型,对患者单次住院及年费用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次均门诊、次均住院、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依次为147.51元、8 849.57元、9 607.01元,次均门诊报销比6.36%,住院报销比为67.56%。患者性别、年龄、医保类型、医院级别、是否进行手术、是否使用中药及就医发生年份为直接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均有P < 0.01)。  结论  现有肺结核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在可负担范围内,贫困结核患者疾病负担较重,结核治疗周期长,门诊保障不足,亟待出台有针对性的门诊报销统筹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10-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中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情况,探讨合理应用新农合经费,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夷陵区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相关文件、夷陵区2010-2011年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含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结算资料、夷陵区2010-2011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统计报表资料,经Excel统计分析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及报销情况。结果2010-2011年共有住院肺结核患者444例次,住院医疗费用2 538 530.08元,新农合报销目录内费用2 220 064.19元,除去门槛费117 100.00元后,农合可报销费用2 102 964.19元,按不同级别医院分段报销比例,实际报销医疗费用1 091 016.43元,占农合可报销费用的51.88%。结核病门诊治疗肺结核患者715例,落实国家免费政策后医疗费用280 388.00元,新农合报销86 494元,报销比例30.85%。结论科学制定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总额控制标准和不同级别医院的报销比率,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属地管理,严格把握肺结核患者的住院标准,认真执行结核病临床诊疗路径,让门诊和住院肺结核患者同样享有较高的医疗费用报销比率,鼓励轻症患者门诊隔离治疗,这些办法将有助于在减少农合费用开支的同时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让有限的农合经费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下,肺结核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为完善结核病控制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抽取了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某市的3个县市区内的共81例全程完成治疗疗程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定量问卷调查,系统收集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数据,对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医疗费用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患门诊医疗费用均数为1 935元,中位数为2 008元,住院医疗费用均数为5 663元,中位数为4 358元,不同地区患者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意义;3个地区县市区医疗费用的报销率平均在70%以上.西药费和诊断费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在目前的筹资和支付水平上,该市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西药费和诊断费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相应的医保政策来保障该人群的最主要的医疗过程.该市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且地区差异较大,但整体报销率高于其他地区,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原闸北区2004—2015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的减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该区肺结核患者治疗减免政策、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区2004—2015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减免档案。结果 2004—2015年,闸北区共减免肺结核患者2,734人次,减免金额3,551,843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299元/人次。历年各项减免项目中,检查费及护肝药物占比较重,分别为47.80%和26.23%;二线药物占比最少,为7.11%。流动自费患者人均减免金额较本市医保患者多(分别为1342元及1115元,Z=-5.331,P=0.000)。结论该区目前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减免政策对缓解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建议根据不同患者类型,扩大部分检查项目及药物的减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定点医院结核病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其构成,为优化结核病防治经费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级抽样方法,选择慈溪等7个县(市、区)为研究地区,在每个地区连续纳入50例初治满疗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350例;同时查阅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病案和住院部病历等获取相关医疗费用信息。结果初治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人均4086元,占其家庭年总收入的12.69%,20.17%的患者因患结核病发生借贷;患者在结核病定点医院人均医疗费用3020元,其中78.31%(2365元)在结核病门诊完成DOT治疗。结核病门诊的费用中,检查费用占25.24%(其中CT费用占8.57%);非免费药品占74.76%(其中保肝药费用占41.94%)。结论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较重,建议调整现有的结核病防治经费使用和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某农村地区结核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江苏某县级市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抽取34个样本村,以2010年1月~2011年5月期间登记报告且已完成规定的抗结核疗程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和治疗经过、因结核病所支付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结果共316例肺结核患者完成调查,人均支出费用6 598.3元,中位数2 263.4元(四分位数间距982.6~6 687.5元),其中直接费用人均3 524.8元(中位数931.6元),间接费用人均3 073.5元(中位数900元)。影响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包括既往结核病史、不良反应、服用保肝药、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结核病诊断延误时间长等。结论尽管国家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治疗服务,但患者仍需支付很高的医疗费用,给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必要规范结核病管理,以病人为中心,切实降低病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综合改革针对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和新型补偿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查阅某医院会计报表,比较综合改革前后患者医药负担。利用数据测算,分析医疗服务收费的增加和政府专项补助是否能够弥补药品差价收入。结果门诊费用略有下降,住院费用略有上升,患者医疗负担未能降低。医疗服务收入的增加弥补了药品差价收入的减少,新型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结论药品零差价降低了患者药品费用,但是病人总医疗费用不降反升,加强医疗总费用控制才能减轻病人负担。政府对医院药占比的考核,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总体医疗费用的增加。医院对于医药价格调整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区域医疗市场的医疗价格对于医院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吕梁山区4个国家级贫困县大病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为制定合理的大病救助政策,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个贫困县2015年42 532位患者、70 011份新农合住院报销明细,分析项目地区参合住院患者年人均住院医疗费用负担、大病患者大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和大病患者总住院医疗费用负担。结果:住院大病患者人数占参合住院患者的48.30%;大病患者年人均住院总医疗费用负担(14 194.55元)高于所有参合患者年人均住院总费用负担(9 963.86元);大病患者年人均住院总医疗费用负担比仅大病所致住院费用负担高约1倍。结论:项目地区新农合大病患者比例高、多合并其他疾病、医疗费用负担重。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肺结核病人的医疗经济负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肺结核病人的医疗经济负担,为结核病控制的政策制定、实施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落后的农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当地经济条件下,大部分肺结核病人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越是贫困家庭,医疗经济负担越重;肺结核涂阳病人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在确诊前比确诊后高,涂阴病人在确诊后支付的费用比确诊前大幅度上升;初治涂阴病人确诊后的医疗费用明显比涂阳病人高。结论加强政府承诺,增大筹资幅度,扩大优惠范围,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肺结核病人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门诊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疾病负担,为客观评估定点医院诊治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根据人均GDP标准分层,将所有县区分发达与欠发达两类,从每个县的结核病定点医院抽取50例已经完成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开展结核病疾病负担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首次就诊到结束治疗的过程中花费的医疗费用人均为4086元,其中31%的费用用于住院治疗,患者为治疗肺结核花费的医疗费用占了其家庭年总收入的13%。在结核病定点医院的治疗费用人均3020元。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此次调查的20%的患者家庭因治疗结核病而负债,近三分之一患者认为治病负担重。结论调查发现初治肺结核患者在结核病定点医院抗结核治疗费用与2005年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住院率却有了明显下降,所以不必过分担忧将结核病诊疗职能转移至综合性定点医院后结核病患者的疾病负担会大幅度增加,但是充分利用医保来切实降低结核病患者的疾病负担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病人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两家医院2005—2010年6年共计6 168例肝癌患者进行通径分析研究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日是直接影响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因素,出院情况、住院年份和有无并发症影响住院费用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而且存在间接效应,且出院情况影响住院费用的效应为负相关。年龄、费用负担形式通过住院日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住院日和出院情况是影响住院费用作用较大的因子,政府、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应协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患者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肥西县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总体负担水平、住院医疗费用负担机构分布情况和不同社会特征人群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情况,以及住院间接费用负担水平并得出:肥西县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特别是人均纯收入较低人群;不同医疗单位住院费用差异显著,县外医院住院费用比例过高;不同特征人群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不均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医院感染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条件1 ∶1 配比后筛选出对照组,采用中位数描述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等,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支付模式下CRO医院感染的直接医疗费用。结果 共有75例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成功配对75例为对照组。感染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日数延长24.4 d,住院均次费用高10.4万元,日均住院费用高0.6万元,自费金额高7.1万元,抗菌药物费用高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支付类型的感染组患者与其对照组的住院均次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市级城镇职工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住院均次费用最多,为14.5万元;全自费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住院均次费用12.2万元。城镇居民医保、省级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自付费用分别为5.5万、1.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省级城镇职工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日均住院费用0.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CRO感染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数、日均住院费用、人均自付金额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对市级城镇职工、农村合作医疗及全自费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某院平均住院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方法:利用某院2007年出院患者信息,对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日与治疗结果、年龄、有无院内感染、有无并发症等因素相关。结论: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5.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和地区肿瘤单病种的费用控制管理提供参考数据信息.方法 利用某院2004-2009年住院首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病例的数据,分析住院费用的构成,对影响人均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手术病例人均住院费用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日、出院年份、伴有其他非肿瘤疾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等.1 537例病例人均住院费用的中位数为40 162元,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男性病例人均住院费用比女性高.年龄分布高峰在50~64岁,人均住院费用随着病例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在65~74岁到达最高.平均住院天数为25.4天,30%病例住院天数大于25天,人均住院费用随着病例住院天数的增加而上升.发生院内感染和手术后并发症的病例人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没有发生的病例费用,伴有其他疾病的人均住院费用比没有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例多.结论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可采用规范合理用药,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院内感染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措施来达到控制单病种费用及最大效率利用卫生资源的医疗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蔡乐  王军 《中国医院统计》1999,6(4):206-209
目的 对云南省两所地级医院的住院费用的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云南省两所地级医院1995年~1998年4年间共收治的54 554例住院病人的病案资料,分析5种费用的构成比例,并对影响费用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u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在医院的住院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的比例最高,其它依次为治疗费、其他费用、检查费和手术费。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有:医疗待遇、职业、病种、性别和年龄。结论 应合理调整住院费用结构,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为进一步制订控制卫生费用增长的措施提供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病例的住院费用,了解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南通市两家医院2004~2009年的2 020份有效病历,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住院年份、是否手术、转归情况、年龄和费用负担形式,住院天数、转归情况、费用负担形式直接影响住院费用,其中住院天数是最主要因素;住院年份、是否手术、年龄既可直接影响住院费用,又可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可通过合理缩短住院天数、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等方式控制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某部队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内部影响因素及变动情况,为住院费用结构调整、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新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5年间住院医疗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结构变动.结果 5年间住院患者的各项费用中,药品费用的关联度最大(1.000),其次是手术费(0.831);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50.0%),其次是药品费(18.17%),两者的累计贡献率为68.17%.结论 药品费和手术费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合理支配药品费用和降低不必要的手术相关费用能够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东省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4-5月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对不同型别肝炎的分布进行统计推断,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病毒性肝炎的次均住院费用为17 045.77元,其中戊型肝炎费用最高,为20 452.08元,其次为乙肝(20 047.24元)、丁肝(11 584.11元)、丙肝(9 158.56元),费用最低为甲肝(8 258.35元);药品费在住院费用中占最大比例,为57.5%(9 806.82元),其次为检查费19.9%(3 393.91元);住院天数、户口性质、支付方式、诊断分类均对住院费用均有影响。结论有效预防、合理缩短住院天数、控制药品费用可降低肝炎病人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住院费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的住院费用和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将广州市7家三甲医院2002年度2 465例糖尿病患者按国际疾病分类分组,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组别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结果:糖尿病住院患者中,无并发症的比例为42.6%,而57.4%的患者发生一种以上并发症;不同并发症之间的平均住院费用存在统计学差异,以糖尿病足病的平均费用为最大;糖尿病的药费占医疗费用的比例平均为40%.结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给患者家庭和社会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加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糖尿病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