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在不稳定型下颈椎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是近几年应用到颈椎外科的一项新技术。自1999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68例下颈椎外伤,经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叙述三种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固定系统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CSCP、Orion和国产颈椎前路自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颈椎肿瘤等共33例,随访3.5~14个月。结果 33例患者均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钢板螺钉无松动,植骨块无移位。手术总有效率95%。结论 脊髓功能的恢复与脊髓损伤程度、病变情况和手术减压是否彻底有关,与采用何种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无关。  相似文献   

3.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颈椎侧块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先行颅骨牵引且均不复位,采用切开复位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根据颈椎侧块进钉点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本组8例,随访10个月3年,植骨处已达骨性愈合,复位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其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手术ZEPHIR钢板内固定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ZEPHIR钢板在前路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28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及ZEPHIR钢板内固定,其中颈椎骨折脱位16例,颈椎间盘突出12例。结果28例中26例随访4~15个月,1例14个月后钢板下极螺钉松动,余25例钢板螺钉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块无移位,26例均已达骨性融合。结论ZEPHIR钢板有优良植入物设计和力学性能,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无需外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5.
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下颈椎损伤(附3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前路带锁钢板在下颈椎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4月-2002年4月止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38例,其中单节段22例,双节段12例,三节段4例;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2例,C级16例,D级6例。结果:术后随访6-12月,平均10.5月,38例植骨块于3月内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6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4级,无1例有骨不连、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脱出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带锁钢板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中较为安全、有效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Aline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系统在颈椎伤病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Aline颈椎前路钢板治疗颈椎伤病25例的效果。结果 2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植骨均于术后3个月内融合,钢板及螺钉位置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好。结论 Aline钢板固定系统操作简单,术后能提供即刻稳定性,不影响影像效果,但价格较昂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外科术式选择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34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压缩型骨折脱位13例,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9例,单侧小关节脱位2例,双侧小关节脱位10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8例,C级12例,D级5例,E级3例。其中单纯颈椎前路钢板固定28例,单纯后路侧块钢板固定3例,前后路联合固定3例。结果随访4-25个月,平均11.2个月,植骨于术后3-4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和骨不连发生。94.1%患者术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恢复,平均Frankel分级提高1-2级。结论采用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大部份的病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颈椎损伤机制、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上世纪60年代Bohier首先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治疗颈椎疾病,之后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有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常用的是带锁钢板螺钉系统,该系统为植骨提供了可靠的固定,有利于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避免植骨块脱出。我科自1999年12月-2002年5月应用带锁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颈椎病86例,发生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7例。  相似文献   

9.
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86例C3-4、C5-6或C6-7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及C3-4椎间融合器和C5-6、C6-7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 术后进行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愈合良好;症状明显改善者75例(占87%);无椎间融合器下沉、脱位,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 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颈椎可获得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0.
下颈椎是指C3~7,包括C7~T1的连接部位。颈椎损伤指的是颈椎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或颈椎问盘突出,常合并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或损伤。自1999年1月~2002年6月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5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从Roy—Camille 1964年首先采用钢板及螺钉固定颈椎侧块的方法来治疗不稳定的颈椎以来.越来越多的同仁认识到植骨块的融合与坚强的内固定有紧密的关系。之后相续出现了Louis、Magerl、Anderson、An等各种不同的侧块固定方法及改良方法。本院自2002年10月至20HD7年06月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AXIS钢板治疗20例颈椎疾病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叙述三种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固定系统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CSCP、Orion和国产颈椎前路自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颈椎肿瘤等共33例,随访3.5~14个月。结果 33例患者均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钢板螺钉无松动,植骨块无移位。手术总有效率95%。结论 脊髓功能的恢复与脊髓损伤程度、病变情况和手术减压是否彻底有关,与采用何种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髋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应用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可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治疗颈椎伤病中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采用颈椎侧块钢板治疗各种颈椎伤病12例,采用Maged技术植入侧块螺钉。结果:12例均获得牢固固定。合并脱位的获得完全复位,合并完全性截瘫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不全截瘫Frankel评分平均改善1.6级。发现螺钉松动1例,无钢板、螺钉断裂。结论:在治疗颈椎伤病的后路手术侧块固定有手术安全、操作简牢固定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植同、Orion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外伤的作用。方法:对35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前路骨折椎体依次全切除、植骨及Orion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月,30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结论:颈前路减压、植内、Orion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损伤的有效方法。Orion钢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稳定和颈椎曲度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5例,摔伤5例。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Orion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大部分症状获得改善.植骨在3个月内牢固融合,11例恢复正常工作.13例生活自理。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生原因、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2月,借助椎体间撑开器经颈前路整复脱位椎体、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以及颈后路整复脱位椎体联合应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伴脱位42例患者。其中,18例患者单纯经颈前路完成脱位颈椎椎体复位,24例前路整复失败病例联合颈后路整复脱位椎体并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解剖复位,颈椎生理弧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术中无神经损害加重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性。经6~48个月随访,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螺钉无松动、退出或断裂,颈椎脱位矫正度无丢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应先行前路整复,如失败再行后路手术整复脱位椎体并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仍强调恢复颈椎解剖对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 Orion钢板内固定手术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16例颈椎疾病患者,其中颈椎病5例,颈椎骨折11例。行颈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并采用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14例中12例获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移植骨均完全愈合,术后恢复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 Orion钢板内固定手术,在颈椎外伤及退行性变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评价Orion及Zephir两种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外科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3例颈椎疾病与损伤患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采用Orion或Zephir内固定。结果:13例中1例颈椎骨折脱位术后第10d死于呼吸衰竭,余12例获半年以上平均8.6个月随访。除3例Frankel A组脊髓损伤患截瘫无恢复外,余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块在3个月时获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Orion及Zephir钢板操作简便,能提供固定节段的有效稳定,利于植骨块合。对颈椎外伤,退行性变及椎体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手术ORION钢板内固定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Orion钢板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颈椎疾病患者予行颈椎前路手术及Orion钢板内固定,其中颈椎骨折脱位9例,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34例,颈椎肿瘤2例,颈椎结核1例。结果:46例中33例随访3-13个月,平均随访7个月,1例钢板下极螺钉松动,余32例钢板螺钉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块无移动,均已达骨性愈合。结论:Orion钢板有较优的材料和力学性能,内固定于颈椎体前有维持术后近期颈椎生理前凸,稳定植骨块,利其达到骨性融合,防止颈椎间隙高度丢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