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选择85例老年病人于术后作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获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5例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65~78岁,均ASAⅠ~Ⅱ级。其中,上腹部43例,下腹部21例,开胸11例,乳房手术10例。硬膜外麻醉后直接按PCEA镇痛泵52例,先作硬膜外穿刺,注入试验量证实在硬膜外腔后再上全麻者33例。1.2 方法 术后病人痛觉未恢复时接英国GRASEBT9300型镇痛泵,以持续给药加PCA方式给药,持续1.5~2天。药物配制:吗啡5mg加0.5%布…  相似文献   

2.
我科1992年10月至1994年3月对食管及肺部肿瘤病人开胸术后行硬膜外镇痛治疗,结果不但获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而且改善了病人的通气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康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病人,术前ASA分级为Ⅰ~...  相似文献   

3.
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引起多系统器官的功能紊乱,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增加,对病人恢复不利,尤其是冠心病病人。对该类病人,术后最大限度地降低心梗发生串并使心梗范围缩小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胸科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开胸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后血压、心率、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心前区疼痛不适等自觉症状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术后未使用PCEA的同类病人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4例有冠心病史的胸科肿瘤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年龄35~72岁,男16例…  相似文献   

4.
开胸术后闭式引流中吸引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7年,我科对开胸术后患者均应用吸引器吸引胸腔引流液,在帮助患者术后肺复张和引流胸腔积液两方面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A组:1993~1995年病例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20~78岁。其中,食管肿瘤42例,肺肿瘤...  相似文献   

5.
来比林经硬膜外腔给药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腔给药用于术后镇痛,其疗效肯定,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我院近年来试将来比林注入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无心肺疾病,凝血功能正常,ASAⅠ~Ⅱ级患者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20...  相似文献   

6.
赵艳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7):108-109,118
目的比较开胸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与传统镇痛效果.方法 48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自控镇痛组和传统镇痛组,应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结果自控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有较好的阵痛效果.结论自控镇痛可以较好缓解开胸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伤口愈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注射胃复安布比卡因用于术后镇痛黄鲁铨,纽芳勤,蒋克泉,唐建国我院采用胃复安、布比卡因合剂(简称胃布合剂)行硬膜外术后镇痛173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4例、女109例。年龄18~81岁。ASAⅠ~Ⅲ级,术时45min至5...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联合麻醉硬膜外腔注药对开胸术后进行镇痛 ,并对镇痛效果、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等项目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 78例开胸手术患者 ,男 6 1例 ,女17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年龄 (5 5 4 1± 14 88)岁 ,ASA分级Ⅰ~Ⅱ级 ,包括肺癌、肺大泡破裂、食道癌、血气胸等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行常规术前准备 ,A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术后根据疼痛情况随时肌注度冷丁等药物镇痛。B组采用联合麻醉 ,即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在T6~T8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并注入 1 5 %利多卡因加 1…  相似文献   

9.
陈文博 《中原医刊》1999,26(9):38-39
我们对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并在术后施行硬膜外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8例,ASAⅠ~Ⅱ级,女6例,男22例,年龄41岁~69岁,均为食管癌患者,需开胸进行手术,术前检查心、肝、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正常,无呼吸系统疾患。1.2 麻醉方法:麻醉前给药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肌注。术中监测BP、MAP、HR、ECG、SpO2。先选择T6-7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向头端置管,固定导管,封闭穿刺部位,硬…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4年4月~1998年12月采用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用于1642例病人的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642例手术病人,男784例,女858例,年龄6~62岁,ASA分级为Ⅰ-Ⅲ级,采...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有效镇痛时间及副作用尚不能令人满意。我院应用吗啡复合液于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后止痛,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86例,ASA均Ⅰ级,年龄20~55岁。其中妇科手术50例,主要为子宫...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已多见报道,但对剂量各家报道不一[1~3]。我科1998年间采用双盲法探讨盆腔术后硬膜外注入氯胺酮镇痛的最佳剂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90例,年龄18~5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初量、术中镇静、镇痛药剂量均无明显差异,见表1。表1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x±s)组别年龄(岁)体重(m/kg)麻醉初量(V/ml)手术时间(t/min)Ⅰ35.6±8.444.3±5.511…  相似文献   

13.
开胸术后呼吸道超声雾化50例治疗体会林武英,张杰,彭国宏,阎苏莉(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郑州450065)对50例全麻下行开胸术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采用超声雾化法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6例,女14例。年龄30~...  相似文献   

14.
陈实  李德川  刘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407-408,411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患者胸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采用胸膜外镇痛60例为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留管接泵镇痛60例为对照组。对比术后应用2种镇痛方法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h、12h、24h、48h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胸术后应用胸膜外镇痛,临床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 sia,PCIA)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外科手术后病人 ,但是由于选择的药物及剂量不同。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也不尽相同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 (fentanylF)与曲马多(tramadolT)配伍用于术后PCIA的效果 ,以寻求较为合适的药物配伍及剂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胸科病人 90例 ,ASAⅠ -Ⅱ ,年龄 2 8~ 74岁 ,体重 5 2~ 70公斤 ,男性 47例 ,女性 43例。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 30…  相似文献   

16.
(1)目的 证人病人自控镇痛方法(PCA)用于开胸手术后的效果,并探讨氟哌利多对哌替啶作用的影响。(2)方法 选择40例在全麻下开胸手术的ASA1~2级病人,手术后随机双盲分为哌替啶组(P组)和哌替啶、氟哌利多组(PD)组,采用英国Graseby-9300便携式PCA注射泵及一次性药盒行PCA,对比观察至术后48h;(3)结果 两组均得到较好镇痛效果且VAS疼痛评分相仿,咳痰效果好;镇静评分PD组  相似文献   

17.
开胸患者术后氟比洛芬酯和吗啡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开胸患者术后氟比洛芬酯和吗啡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术后分别采用氟比洛芬酯、吗啡静脉镇痛,观察其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药物镇痛效果均较满意,而吗啡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高于氟比洛芬酯组(P<0.05~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开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剖宫产病人术后镇痛,其效果已得到肯定,但同时也延缓了肠功能的恢复[1],产妇常常因术后镇痛引起的肠功能恢复延迟而影响早期进食。笔者目的在于探讨新斯的明复合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对剖宫产病人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8年6月~1999年4月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病人60例,ASAⅠ~Ⅱ级,年龄26.9±1.8岁(25~30岁),体重68.3±4.9kg(60~80kg),手术时间40~60min。1.2 方法 全部病例选择L1~2椎间隙穿刺置管行连…  相似文献   

19.
业已证明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有效减轻和防止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 ,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稳定 ,减少术后并发症( 1) 。近年我们对 2 4例开胸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无心脑疾病 ,ASAⅠ~Ⅱ级 ,年龄 4 0~ 6 0岁 ,体重 50~ 6 8kg的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或肺叶、单肺切除术的病人 2 4例。随机分为两组 ,即PCA组 (Ⅰ组 )和肌注镇痛组 (Ⅱ组 ) ,每组各 1 2例。术前常规用药 ,于全麻前行T7~ 8硬膜外穿刺 ,头向置管 3.5cm ,平卧后给予 1 %利多卡因和 0 .2 %丁卡因混合液 3ml,依…  相似文献   

20.
术后疼痛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直接影响手术预后。为了减轻和消除术后疼痛 ,我们对 6 6例各种疾病所致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 ,关胸前均在直视下行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 2 4小时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使患者的痛阈提高 ,平稳的度过术后 2 4小时 ,极大程度地防止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6 6例患者中 ,男 43例 ,女 2 3例 ,年龄 19~6 7岁 ,平均年龄 43岁。左侧开胸 37例 ,右侧开胸 2 9例。肺部疾病开胸 30例 ,胸腔疾病 2例 ,食管疾病 11例 ,胸外伤 2 3例。1.2 方法 关胸之际在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