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SCRC)的DNA倍体异常和染色体畸变的数目、部位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40例SCRC肿瘤标本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经染色后进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分析肿瘤细胞DNA倍体;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在全基因组水平对40例SCRC进行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 40例SCRC患者标本中,二倍体的比例为42.5%,异倍体为57.5%,DNA倍体与TNM分期有密切关系,分期越高,异倍体的比例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H检测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染色体畸变,平均每例畸变数为7.55,常见的染色体扩增区域有:20q、12q、13q、7p等,常见缺失区域有18q、5q、4q、8p等.TNM分期中Ⅲ~Ⅳ期SCRC的染色体畸变数高于Ⅰ~Ⅱ期(6.00±2.76 vs 8.70±2.84,P<0.05).不同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SCRC的DNA倍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倍体肿瘤的染色体畸变数明显少于异倍体肿瘤(6.35±3.35 vs 8.43±2.59,P<0.05).结论 染色体不稳定在SCRC中普遍存在,是SCRC病情进展的基础,染色体畸变比DNA倍体异常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老年患者(≥60岁)的发病率相对更高[1].迄今,根治性切除术(rcs)仍是治疗直肠癌最好的方法,但术后感染是影响rcs愈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我们对近3年施行手术的258例老年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3.
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靶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miRNA可调节约30%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参与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调控[1]。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居所有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CRC甚至跃居第二,仅次于肺癌),且发病年龄亦有年轻化趋势[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特异性miRNA的异常表达在CRC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与CR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附74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期间我院行腹腔镜TME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T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87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9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0 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6 h.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平均为3.1 cm,清除淋巴结数平均为19.7枚.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以上患者保肛率为97%(29/30).随访时间2~44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无戳孔肿瘤细胞种植或远处转移发生;1例盆腔复发,带瘤生存;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TME能够达到和符合TME的原则,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8-2007年收治的47例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和20例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多原发大肠癌中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47例(占70%),其中直肠癌占39%.Dukes分期(以病理分期最晚的一个为准):A期6例,B期22例,C期15例,D期4例.67例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0例,肠腔内伴有息肉者21例,无息肉者26例.行全结肠切除术3例,结肠次全切除术10例,根治性手术加肠段联合切除术34例.异时性多原发癌20例(占30%),共有癌灶44个,以结肠癌多见,共31例(占70%),二原发癌17例,三原发癌2例,四原发癌1例.与原发癌间隔时间7个月至19年,其中<2年者7例,2~5年者5例,>5年者8例.20例异时性多原发癌的初发癌均行根治性手术,14例二次癌和2例三次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初发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4%和78%.结论 治疗大肠癌切忌满足于单一肠段或单个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应利用结肠镜对全肠道进行仔细地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大肠的多原发肿瘤;在根治性切除肠道肿瘤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保留残存的正常肠道,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Miles术后会阴开放切口处理的改进方法,总结其疗效。方法29例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切口渗液直接开放引流,骶前渗液13例经尾骨前烟卷引流(A组),16例经右髂部乳胶管引流(B组)。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无任何与骶前或会阴切口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会阴切口不需内置引流条换药,A、B两组会阴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73.2±6.5)d和(71.4±3.3)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Miles术后会阴开放切口渗液予直接开放引流、骶前渗液经右髂部乳胶管引流,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且极大地节省了外科医师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 iles术后骶前引流和会阴缝合切口的处理方法。探索M iles术后会阴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109例直肠癌M 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57例,行经会阴切口旁骶前引流;B组52例,联合行经右髂部合并经会阴切口旁骶前引流。如术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A组拔除经会阴切口旁引流管行开放换药;B组除拔除经会阴切口旁引流管行开放换药外,同时保留经右髂部引流管进行主动引流。结果A组会阴切口感染率为19.3%(11/57),与B组的17.3%(9/5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会阴切口感染后,A组换药时间为35~50 d,平均(42.8±5.4)d;B组换药时间为21~35 d,平均为(27.8±4.9)d,A组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M iles术后联合经右髂部合并经会阴切口旁骶前引流有利于盆腔创面的愈合;一旦会阴切口发生感染,拔除经会阴切口旁引流管,保持经右髂部引流管进行主动引流,会阴切口经换药可较快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的染色体变异及其与S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检测40例SCRC的染色体变异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0例SCRC患者CGH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染色体臂发生扩增或丢失,平均每例变异数为7.55,扩增数为4.73,丢失数为2.83。染色体扩增区域有20q、12q、13q、7P、7q和16q;缺失区域有18q、5q、4q、8P和17P。结直肠癌TNM分期中Ⅲ、Ⅳ期患者的染色体总变异数和扩增数、缺失数均高于Ⅰ、Ⅱ期患者。本组患者染色体总变异数、扩增数和丢失数在不同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q的扩增与TNM分期有关。结论染色体变异在SCRC中普遍存在,SCRC的染色体变异数及20q的扩增与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基础,构建早期筛查结直肠癌的血液Septin9甲基化检测体系。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查找Septin9甲基化的CpG岛位点,设计相应的PCR引物。提取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DNA,PCR扩增并测序确认Septin9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位点。针对高甲基化位点,设计荧光PCR和Taqman探针检测技术构建血浆标本甲基化检测体系,并对该检测体系的准确度、特异度、重复性及最低检出量进行评估分析。在5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标本中进行Septin9甲基化检测,验证该检测体系的可靠性。结果组织标本中经测序确认Septin9基因高甲基化位点。以该位点为靶点设计荧光PCR检测体系,经评估,该检测体系的准确度为100%,特异度和重复性均为100%,最低检出量可达0.1ng/μL。在57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标本中,Septin9甲基化位点检测的阳性率为71.92%(41/57),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Ⅰ和Ⅱ期阳性率达64.2%;而健康人群血浆中Septin9基因均无甲基化。结论以Septin9基因甲基化位点为靶标的血浆荧光PCR检测体系具有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的特点,是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可靠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生分析自1988年~1998年浙江省肿瘤医院654例结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术后其造口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结果〕结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狭窄的发生率为1.7%,术后肠梗阻2.6%,造口周围皮肤炎3.1%,腹总切口感染5.7%,无造口坏死、回缩及脱垂发生。总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1%。其中17例肠梗阻中13例由肠粘边所致,4例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