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将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CH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48h、72h、120h、7d、15d八个时间点,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表达。结果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24h~48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9,P<0.01)。结论大鼠ICH后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ICH后2天组和应用MMP-9抑制剂BB-94处理组,每组各10只,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率,同时对ICH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大鼠ICH后2天、MMP-9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应用MMP-9抑制剂BB-94后MMP-9表达下降的同时,神经细胞凋亡率也明显下降(P〈0.01),但是神经功能评分并未同时好转。在大鼠ICH5~10天后,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于ICH组(P〈0.01)。结论神经细胞凋亡与神经功能缺损有关,而MMP-9的高表达则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陈小平  永星  李小刚 《四川医学》2010,31(9):1229-1231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脑出血(ICH)后脑组织炎症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尼美舒利治疗组、ICH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0只。术后每组分5个时间点(各10只)。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动态表达,测定血肿周边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ICH组各时点COX-2和M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CH组各时点含水量与COX-2和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COX-2蛋白表达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尼美舒利组治疗COX-2、MMP-2蛋白表达低于ICH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低于ICH组。结论尼美舒利能抑制COX-2蛋白表达,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MMP-2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抗炎治疗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安宫牛黄丸治疗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48h时点各组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RT.PCR分析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后MMP-9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后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48hMMP-9阳性细胞数及伊文思蓝渗出量增多,MMP-9mRNA及MMP-9蛋白表达增加;安宫牛黄丸处理后,MMP-9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伊文思蓝渗出量降低(P〈0.01),MMP-9mRNA及MMP-9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脑出血后MMP-9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密切相关,安宫牛黄丸能够有效抑制大鼠脑出血后MMP-9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变化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脑出血组(ICH组)。ICH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测定血肿周边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外渗量,以EB外渗量反映BBB通透性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脑出血后3d内,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第3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对照组与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及BBB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60.42%(29/48),对照组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HIF-1α蛋白表达于出血后3d达到高峰并维持到第7d,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表达变化与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BBB通透性改变及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大鼠脑出血后MMP-9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湿重-干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MMP-9在ICH后6 h开始表达,24~48h最明显(P<0.01),6 d仍有较低水平表达.脑组织含水量ICH后6 h开始增加,24~72 h达高峰(P<0.01),6 d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MMP-9可能参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相关x蛋白基因(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及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亚低温组、七叶皂苷钠组和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组。选择术后1、3、7d 3个时间点,每点5只,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后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检测出血灶周围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血肿周围Bax、Bcl-2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于1d出现,3d达最大值,7 d仍有表达(P<0.01);②亚低温组和七叶皂苷钠组与同时间模型组比较,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升高(P<0.01);③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组在1、3 d时,Bax蛋白表达低于亚低温组或七叶皂苷钠组(P<0.01),在3、7 d时Bcl-2表达高于亚低温组或七叶皂苷钠组(P<0.05)。结论Bax、Bcl-2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过程,前者诱导和加重了神经元凋亡,后者有抑制凋亡作用;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可以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新生大鼠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7日龄Wistar大鼠108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HIB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36只。根据造模后处死时间,各组又分6个亚组:6h、1d、2d、3d、5d、7d组,每亚组各6只。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低氧混合气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动物只分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亦不做低氧处理。治疗组于缺氧缺血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依达拉奉注射液(2mg/kg,每24h1次,连续5d。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相应时点断头处死各组动物,取脑,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MP-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IB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缺氧缺血后逐渐上升,2d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MMP-9mRNA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呈相应逐渐上升改变,MMP-9mRNA表达量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依达拉奉治疗组与HIBD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MMP-9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 MMP-9参与了HIBD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依达拉奉可降低脑组织MMP-9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安脑平冲汤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和MMP-2/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Ⅳ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120 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MMP-2/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脑组织含水量:模型组术后各时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各时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2)MMP-2/9水平:模型组术后各时点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MP-2蛋白表达在24~120h时点降低(P<0.05),12 h时点差异不明显(P>0.05);MMP-9蛋白表达在24 h、48h、120 h时点降低(P<0.05),12h和72h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安脑平冲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MMP-2/9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级大鼠5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EGB治疗组(EGM组,8mg.kg-1.d-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诱导大鼠造成糖尿病模型,EGB组用银杏叶提取物进行腹腔注射8周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MMP-2、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DM组大鼠肾小球MMP-2和MMP-9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EGB组MMP-2和MMP-9较DM组表达升高(P〈0.01)。结论:EGB可通过上调MMP-2和MMP-9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而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损伤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晓英  付华  李小刚  袁平  谭华 《西部医学》2013,25(6):818-820,82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小时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12、24、48、72h和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72h最明显,且与6、12、24h和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CAR)对大鼠颈动脉损伤血管组织MMP-9、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卡维地洛防治再狭窄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CAR组,后两组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三组均于术后1 d、3 d、7 d、14 d、28 d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MMP-9、TIMP-1在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损伤组比较,术后14 d CAR组内膜面积、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显著减少,管腔面积显著扩大(P〈0.05);与损伤组比较,CAR组术后3-14d MMP-9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TIMP-1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卡维地洛有效抑制大鼠颈动脉损伤后MMP-9表达,抑制了VSMCs迁移、增殖,改善了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从而减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髁状突软骨早期生长阶段改变食物负荷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在髁状突软骨发育中的意义。方法:100只14d龄雌性大鼠同时哺乳与喂食粉末样食物,在21d龄断奶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改为极硬块状食物,对照组仍然喂粉末样食物,大鼠分别于食物改变后第6、12、24、48小时以及第9天被处死,取完整髁状突软骨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MMP-13表达的变化。结果:MMP-13主要表达在髁状突软骨增殖层和上层肥大层的软骨细胞。半定量分析表明,在开始实验后,整个髁状突软骨MMP-13的表达在软、硬食物组6h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食物组的表达高于硬食物组。但是在随后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MMP-13的表达在软食物组6h与9d、12h与9d、24h与9d、48h与9d的时间点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硬食物组,MMP-13的表达在6h与9d、12h与9d、24h与9d、48h与9d以及6h与12h、6h与24h、6h与48h的时间点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变食物负荷后极早期MMP-13表达变化的时间和负荷呈依赖性,提示MMP-13表达差异是一种在生理范围内的,对负荷改变的一种敏感、暂时、适应性的软骨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其中脑出血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又分为3h、6h、12h、1d、2d、3d、5d、7d8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大鼠尾动脉自体不凝血50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依达拉奉治疗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2h开始腹腔内注射3mg/kg依达拉奉。1次,d。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脑出血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于出血后6h、12h、1d、2d、3d、5d、7d血肿周围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或P〈0.01)。结论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作用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为防治HSP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4例HSPN、54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和尿液,用ELISA法检测血清、尿液MMP-9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PN组和HSP组患儿血清β2-MG,以双缩脲比色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1)HSPN组血清MMP-9为(259.32±78.38)ng/ml,显著高于HSP组(134.09±49.93)ng/ml(P〈0.05)和对照组(46.25±12.87)ng/ml(P〈0.01),HSPN组尿液MMP-9为(54.11±15.74)ng/ml显著高于HSP组(30.83±8.73)ng/ml(P〈0.05)和对照组(23.60±4.59)ng/ml(P〈0.01);(2)根据24 h尿蛋白含量将HSPN组患儿分成三个亚组:A组(尿蛋白〈0.15 g/24 h)、B组(尿蛋白0.15-1.0 g/24 h)、C组(尿蛋白〉1.0 g/24 h),C组患儿血清和尿液MMP-9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1)和B组(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SPN组血清MMP-9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呈正相关(r=0.564,P=0.031;r=0.676,P=0.026),尿液MMP-9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呈正相关(r=0.787,P=0.023;r=0.536,P=0.015)。结论HSPN患血清及尿液MMP-9增高,可能参与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邵杰 《中国医疗前沿》2013,(23):24-25,76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其防治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和Sch-B干预组,每组16只,采用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给染矽尘组和Sch-B干预组大鼠一次性染矽尘(50mg/只),同法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ml/只)。染尘后第1d开始灌胃给药,Sch-B干预组给予Sch-B(80mg·kg^-1d^-1),其他组给予等体积的橄榄油。不同处理7d和28d后,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取其肺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RCR)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MMP-9及TIMP-1基因的表达。结果大鼠染矽尘后,MMP-9mRNA表达升高,在两个时间点,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IMP-1mRNA表达仅在第7d时有所升高(P〈O.05)。五味子组与染矽尘组相比,MMP-9mRNA表达仅在第7d时有所下降(P〈0.05),TIMP-1mRNA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Sch-B对染矽尘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早期降低MMP-9mRNA的表达和各个时段在一定程度上对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量进行调整,从而使MMP-9/TIMP-1趋于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