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超声衰减特性研究对了解肝脏组织特性有重要价值,以往的报告多为离体研究,较难应用于临床,因此国内外有关正常肝脏声衰减系数测定的报告甚少,更未见对正常肝脏声衰减特性进行大组例数的研究,本文采用中国科技大学和福建医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超声双定标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肝衰减系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乳腺癌(Ⅰ期)术后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3次、化疗6次后分别用超声双定标分析软件计算得出每次的肝衰减系数,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AST及ALT),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间参数的差别,并计算衰减系数变化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衰减系数和肝功能相关指标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衰减系数与AST及ALT成正相关(r=0.544,0.597,P<0.05)。结论:超声双定标方法可以客观量化肝衰减,对于肝衰减的分度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科技大学周康源副教授和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林礼务副教授及他们的课题组近三年的通力合作,成功地研制出能和各种类型B型超声诊断仪相连接,测出体内组织超声衰减系数的KX—Ⅰ型体内超声衰减测试仪,经临床应用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这项成果于1988年9月9日在福州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4.
<正> 活体组织的超声衰减系数测定是目前超声领域中的关注课题,多数学者试图寻求人体脏器所特定的不同衰减值的改变,来提供对疾病的诊断依据,从而使超声医学向定量方向发展。肿瘤组织对超声波有衰减,为探讨肝癌对超声衰减特性,我们对临床确诊为肝癌的104例病人进行了检测,另外选择50例正常肝脏做对照,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正常组 50例经临床检查排除肝、胆与心、肺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男30例,女20例,年龄30岁~59岁,平均年龄50岁。肝癌组104例,男89例,女15例;年龄34岁~74岁,平均年龄51.3岁。原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的声像学特征。方法 对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声像图变化。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除1例胆管细胞癌)均表现为动脉相增强,于门脉相及延迟相消退;肝血管瘤呈逐渐向心性填充式增强,延迟相缓慢消退,肝脏局部脂肪缺失于三期内无明显异常强化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呈内部或中心向周边快速整体增强,于延迟相消退;肝脓肿呈周边增强,内部无增强;肝内坏死组织无增强,呈低回声。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由于病理及血流供应的类型不同,造影时声像学有显著的差异,能够明显提高肿瘤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肝脏病学     
对慢性肝病患儿体内维生素A水平的比较;肝静脉压力梯度对预测终末期肝病的肝硬化患存活率的影响;单核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体内特定的TLR配体反应性的改变;通过基因表达谱显示从发育不良性结节发展至肝细胞癌的分子改变;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期间肝内CD8^+细胞的衰竭;在转氨酶正常的丙肝病毒携带中,两种无创性方法检测肝纤维化进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尚勇  龙伟吟 《广西医学》1999,21(4):668-672
肝脏超声造影系指利用声学造影剂,使肝内的血管、肝组织及肝内病灶显影的超声检查技术。虽然超声造影早已在心血管领域广泛应用,但直到1986年Matsuda才将其首次用于肝脏临床(1),随后,许多学者也相继开展了此项研究,并取得令人满意的造影效果。现本文就...  相似文献   

8.
林一鸣 《广州医药》1996,27(2):72-73
采用实时灰阶B超发现10例肝脏小血管瘤病人,B超所见肝内瘤体结节单发7例,多发3例。B超图象特点为肝门弧立性成多发性强回声结节,内部结构疏松呈网状结构,边缘清蜥 ,锐利,有中断现象。病灶对周围肝细胞中和肝内血管无挤压征象,长期B超随访观察,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中国科技大学最新研制的KX—I型体内超声衰减测试仪,对526例正常人体肝脏及70例脾脏做了正常值探讨。该仪器利用B型超声诊断仪的视频输出,用幅度差法有效地消除了B超仪上时间增益补偿(TGC)的影响,从而获得所测组织的声学参数。结果表明,正常人体肝脏的衰减系数为0.54dB/cm/MHz,标准差0.08dB/cm/MHz,正常脾脏衰减系数为0.43dB/cm/MHz,标准差0.09dB/cm/MHz,与离体脏器测试结果相差甚远,为超声医学拓宽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利香 《西部医学》2012,24(4):717-718,720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直方图计算肝脏回声衰减系数与脂肪肝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40名,运用超声直方图测量所有入选者同一切面不同深度的肝组织回声灰阶值,计算衰减系数,并检测每位入选者的肝功能(AST,ALT、GGT),比较四组间的衰减系数和肝功能,并分析二者间的关系。结果四组间的衰减系数和肝功能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衰减系数与AST,ALT成正相关。结论超声直方图计算的回声衰减系数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可以作为客观的定量指标,对脂肪肝的分度具有指导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如不干预可能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细胞癌。目前评估NAFLD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是肝活检病理,但有创性限制了其成为大面积筛查的手段。近年来磁共振成像相关检查被作为仅次于肝活检的金标准,但仍存在无法大规模应用的缺点。超声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对身体无伤害等优势,有望成为评估NAFLD的重要检查手段。本文总结了受控衰减参数、声衰减成像、超声肝/肾强度比与肝衰减率、背向散射技术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体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它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代谢过程,还具有防御、解毒和排泄等各种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在肝内经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及转运等方式进行解毒,并最终从粪便或尿中排出。由于绝大多数的药物是在肝内代谢的,因此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肝脏不良反应,特别是对原已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更为常见。有人估计目前肝脏病患者中约有20%是由药物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共76个≤3.0cm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且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造影剂使用SonoVue,剂量2.4ml,经肘静脉团注,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实质相观察病灶的灌注情况。结果76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恶性病灶28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18个,转移性肝癌10个;良性病灶48个,包括血管瘤20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个,局部脂肪缺失15个,肝硬化增生结节7个,局部脂肪变性1例。肝内良恶性小占位病变在造影后灌注方式明显不同。结论应用SonoVue超声造影对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一组常规超声发现的肝脏局灶性病变(FLL)进行超声造影,探讨超声造影对FLL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8例FLL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增强、消退时间、增强形态及增强程度,分析病灶造影增强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不同性质肝局灶性病变增强类型及强度各有不同。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在显示肝局灶病变内血流特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KX-1型体内超声衰减系数测试仪对38例正常中期以上孕妇进行胎盘超声衰减系数(PUAC)测定,结果表明PUAC值随孕期增长而升高。PUA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盘的组织特性,可作为定量监测胎盘成熟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患者女 ,2 8岁。因上腹部闷胀不适一月余来院就诊。既往无异常病史。查体 :肝区稍隆起 ,肝肋下 5 cm,剑下 4 cm,质软 ,轻叩痛。腹部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无腹壁静脉曲张 ,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肝功 :碱性磷酸酶 185 .4 U/ L ,转肽酶2 98.3IU/ L;B超检查 :肝脏体积增大 ,右叶斜径 18.6 cm。肝缘变钝 ,实质回声不均 ,内见大小 2 0 cm× 15 .8cm× 9.0 cm的低回声实性团块 ,边界清晰 ,较光滑 ,包膜回声不明显 ,形态欠规则 ,团块占据肝左叶及右前叶。内部回声强度接近肝实质的回声 ,分布均匀 ,但光点增粗。巨大的团块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雷公藤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白鼠肝虫卵肉芽肿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肝单卵和多卵肉芽肿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肉茅肿内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极为罕见;平均每对成虫排入肝内的虫卵数少于对照组。表明雷公藤对日本血吸虫病鼠肝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微波热疗组织超声衰减系数的温度相关性,以期实现肿瘤微波热疗超声无创测温.通过对离体猪肝进行微波加热实验,采集肝组织在不同温度下的超声回波信号,计算不同温度下离体猪肝的超声衰减系数.获得超声衰减系数的温度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衰减系数与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5以上),基于超声衰减系数的温度相关性进行温度检测具有较高的温度测量精度(温差范围在0.2~4℃之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肝纤维化小鼠肝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s)对具有杀伤能力的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CD25抗体组、对照组3组.实验组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4周后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纯化的CD25单克隆抗体(PC61培养上清),下调体内Tregs水平.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流式细胞分析检测肝脏Tregs水平以及CD8+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标志)、Kupffer细胞(F4/80)以及NK细胞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不同亚型的Kupffer细胞及IFN-γ在不同组小鼠肝脏的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小鼠肝脏Tregs明显高于对照组,注射CD25抗体下调Tregs 50%以上.CD8+T细胞、Kupffer细胞在肝纤维化小鼠肝内表达升高,下调Tregs后均无明显改变;但NK细胞和IFN-γ在肝纤维化小鼠肝内表达明显下降,下调Tregs后表达显著上升,其中M1型Kupffer细胞在肝纤维化组表达略有降低,下调Tregs后表达升高;M2型变化不明显.结论 Tregs参与对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免疫调控,其中对M1型Kupffer细胞和NK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对CD8+T细胞抑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肝癌高危人群的肝内局灶性小病灶的实时超声造影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85例肝癌高危患者共98个≤3.0 cm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 进行分析.患者均行增强CT或MRI检查,且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结果 98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恶性病灶57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54个,转移性肝癌3个,良性病灶41个,包括血管瘤19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个,肝硬化增生结节19个.肝内良恶性小占位病变在造影后灌注方式明显不同: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性填充,即从周边向中心部持续充填,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肝转移癌动脉相为均匀性增强或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可有轻度点状增强改变,实质期迅速出现回声减弱改变;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也为动脉期迅速增强,表现为门脉期保持呈持续增强改变,以中央扩散型的均匀持续增强为主,在延迟相中有明显的造影剂摄取.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