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薇  张苗  严艳  张磊  曾宪涛  靳英辉 《西部医学》2019,31(7):1134-1139
【摘要】 目的 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与PubMed,并通过其他资源补充检索,检索时间均从建库~2017年12月4日。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严格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82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护理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主要以Ⅰ、Ⅱ级为主,Ⅲ级较少,Ⅳ级全无;而常规护理组则以Ⅱ、Ⅲ级为主,Ⅰ、Ⅳ级较少,但均有发生。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后能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减轻,预防重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及哮喘控制情况与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自护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可有效改善疾病控制情况,增强自护意识与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证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剂量为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7.5、3.75 g·kg-1·d-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200μg/m L)自由饮用、小承气汤(2 m L/只,生药1 g/m L)灌胃法及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18周复制脾虚证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组织病理学及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浆TNF-α及IL-4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TNF-α、IL-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与胃痞消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中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IL-4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痞消改善脾虚证胃癌前病变大鼠组织学变化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NF-α、IL-4含量变化及胃黏膜间质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动员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营模式与费用偿付制度、服务机构与服务内容、质量管理机制、全科医生队伍及培养四个方面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进行详细比较,总结出三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成功的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老年衰弱综合征与自我护理能力。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干部病房的9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社会人口学特征、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衰弱量表调查。比较衰弱患者与非衰弱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评分;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老年患者的衰弱人数占比。结果 98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有衰弱患者48例(48. 98%),非衰弱患者50例(51. 02%);衰弱组患者ESCA量表总评分及自我概念、自护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低于衰弱组(P <0. 05);衰弱组中女性、年龄≥70岁,家庭月收入<3000元、患病数目≥3种、用药数目≥4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非衰弱组(P <0. 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患病数目、用药数目的增加,老年人的自我概念、自护知识、自我护理技能下降,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综合征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或部分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患者与单纯AIH患者临床特点及并发症,为改善AIH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99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IH患者149例,根据合并症分为无合并病的AIH组(68例)、AIH合并PBC组(AIH-PBC 组,41例)及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AIH-肝外组,40例),比较三组临床特点、并发症、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情况。结果 ①AIH-PBC 组及AIH-肝外组年龄低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共有的临床症状为瘙痒、黄疸、乏力、食欲不振及腹部不适,其中AIH-PBC组瘙痒症状患者多于AIH组、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黄疸、乏力、食欲不振及腹部不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IH-PBC 组ALT低于AIH组及AIH-肝外组,ALP、GGT高于AIH组及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外组的AST、DBIL高于AIH组及AIH-P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外组IgG水平高于AIH组及AIH-P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ANA、ASMA、SLA、LK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PBC组AMA、AMA-M2 阳性率高于AIH组、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三组均以界面性肝炎和淋巴细胞浸润表现居多,其中AIH-PBC组胆管病变、胆汁淤积高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三组并发症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癌、肝移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三组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IH-PBC组2~5年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率高于AIH组及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PBC的AIH患者比单纯AIH患者诊断年龄早,肝脏炎症反应轻、胆管病变重;比AIH及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易出现瘙痒、胆汁淤积更重、胆管损伤更严重,且肝纤维化/肝硬化速度更快。AMA、AMA-M2可作为AIH合并PBC的鉴别指标。另外,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存在肝功能损害,IgG对其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对患者进行贯穿日常的人文关怀而达到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目的。实验方法则是选择我科2018年1月-6月收治的在院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患者将是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将人文关怀贯穿其中,从而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明显升高,且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得出最后结论,在皮肤科的护理中对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对护理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组45例和氯沙坦组45例,随访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炎症指标和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等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UACR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气虚表现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P 0. 01),ELISA检测结果表示治疗组中TNF-α、IL-6、PCX表达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可以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和UACR,抑制TNF-α、IL-6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  相似文献   
10.
严艳  黄芝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29-13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制定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记录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动静脉内瘘开始使用时间和失功时间。结果11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发生内瘘阻塞12例,占10.3%。12例发生内瘘阻塞者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肾病7例、红斑狼疮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凝状态所致5例,超滤量过多4例,压迫时间过长2例,内瘘使用过早1例。结论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正确选择血管,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内瘘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