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PSA灰区(tPSA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中度升高时(4.0~10.0 ng/ml),游离PSA(PSSA)与总PSA(tPSA)比值(f/tPSA)和结合PSA(c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及区分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方法,在28例PCa患者和33例BPH患者中,选择tPSA值在4.0~10.0 ng/ml范围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计算fPSA和cPSA,分析tPSA、f/tPSA、cPSA的临床意义.结果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f/tPSA比值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地提高了PCa诊断的特异性;而cPSA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在区分、诊断PCa和BPH上,f/tPSA比值明显优于tPSA,而cPSA并不优于tPSA.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tPSA)对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fPSA与tPSA并算出比值f/tPSA;同时算出不同f/tPSA所对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4-10ng/ml的诊断灰区,PCa组与前列腺增生(BPH)组间血清中fPSA和tPSA的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而f/tPSA比值,PCa组(0.12±0.05)和BPH组(0.28±0.09)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用f/tPSA比值比单独用tPSA及fPSA更有价值,诊断鉴别点以f/tPSA<0.19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嵘 《实用全科医学》2006,4(4):403-404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抗原(tPSA)的比值(f/t)对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微粒子捕捉法同时检测28例前列腺癌(PCa)和32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tPSA、fPAS,计算其f/t比值。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当tPSA在4.0~10.0ng/ml区间时,两组患者血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PCa患者组的f/t比值却明显低于BPH(P<0.01)。结论f/t比值对PSA水平在4.0~10.0ng/ml之间的PCa和BP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比值(f/tPSA)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PSA与tPSA并计算两者比值f/tPSA;计算不同f/tPSA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虽然各指标在PCa与BPH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4~10 ng/ml的诊断灰区,tPSA的PCa组(7.93±1.38)与BPH组(7.12±1.59)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fPSA的PCa组(1.12±0.39)与BPH组(1.36±0.48)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tPSA的PCa组(0.11±0.04)和BPH组(0.27±0.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用f/tPSA比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比tPSA更有价值,以f/tPSA<0.16为诊断鉴别点比较适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比值(f/tPSA)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PSA与tPSA并计算两者比值f/tPSA;计算不同f/tPSA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虽然各指标在PCa与BPH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4~10 ng/ml的诊断灰区,tPSA的PCa组(7.93&#177;1.38)与BPH组(7.12&#177;1.59)间无显著性差异(P&gt;0.05),fPSA的PCa组(1.12&#177;0.39)与BPH组(1.36&#177;0.48)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gt;0.05),而f/tPSA的PCa组(0.11&#177;0.04)和BPH组(0.27&#177;0.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lt;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用f/tPSA比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比tPSA更有价值,以f/tPSA&lt;0.16为诊断鉴别点比较适当。  相似文献   

7.
陈永红  陶鹏辉 《中原医刊》2007,34(13):94-94,F0003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tPSA比值(f/tPSA)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180SE ACCESS微粒子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以tPSA〉4ng/ml为临界诊断值,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41.6%,在诊断灰区(4ng/ml≤tPSA≤20ng/ml),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两组患者间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tPSA比值PCa组明显低于BPH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以tPSA诊断PCa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不高,应用f/tPSA比值能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t)在t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3例血清tPSA为4~10ng/ml的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行分析。均经由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组织学验证。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血清中tPSA与fPSA。结果:本组中32例(38%)为前列腺癌,51例(62%)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tPSA的平均值分别为6.63ng/ml和6.99ng/ml,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f/t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0.16vs0.23,P<0.01)。以f/t比值0.16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78%。结论:f/t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以0.16作为诊断临界值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探讨前列腺疾病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以及fPSA/tPSA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对40例健康男性、54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3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进行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及BPH组患者血清t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Ca组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衍生物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PSA异常(4~10ng/ml)怀疑PCa并行MRI检查的92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超声引导下的直肠穿刺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收集患者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总PSA比值(f/tPSA)、PI-RADS v2.1评分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比较PCa和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并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92例患者,其中39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被证实为PCa,其余为前列腺良性病变。PCa组fPSA和f/tPSA水平均低于良性病变组,而PCa组PI-RADS v2.1和PSAD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PSA、PSAD和PI-RADS v2.1评分为PCa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 <0.05)。当诊断阈值分别设置为PI-RADS v2.1评分≥3、f/tPSA <0.16和PSAD≥0.18,相应阈值下诊断PCa的AUC分别为0.787、0.848和0.822。f/tPSA、PSAD和PI-RADS v2.1评分联合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7.2%、88.7%和0.915联合模型诊断PCa的准确性均高于f/tPSA、PSAD和PI-RADS v2.1的单独诊断(均P <0.05)。结论 PI-RADS v2.1评分联合f/tPSA及PSAD的模型对前列腺穿刺结果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显著提高PCa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老龄人群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现状及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一汽集团50岁以上男性为研究对象,另设2组年龄对照,均行直肠指诊、经腹前列腺超声检查、放免技术测定血清睾酮与皮质醇含量.结果(1)50岁以上人群中BPH发现率,直肠指诊诊断率为60.05%,经腹超声诊断率为69.57%,并且随增龄明显增高;(2)血清睾酮含量随增龄下降,二者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45,P<0.0001);(3)前列腺体积与血清睾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24,P<0.001).结论在50岁以上人群中BPH的发现率超过60%,并发现BPH的发病可能与血清睾酮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邢锦  张丹  孟焱  翟林  张岚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83-1184
目的对比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与血清PSA和PSA密度的关系。方法 2006-2008年对105例因PSA升高、肛诊及超声检查阳性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血清PSA和PSAD与前列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5例患者,检出前列腺癌患者36例(34.3%),前列腺增生伴或不伴慢性炎症69例(65.7%)。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血清PSA浓度〈4ng/ml者有1/11例(9.1%)为前列腺癌。随着血清PSA浓度升高,前列腺活检阳性率升高(r=0.912,P〈0.01);当PSAD〈0.15时,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而当PSAD≥0.15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升高(χ^2=16.377,P〈0.01)。结论血清PSA及PSAD对前列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如何通过增加穿刺位点提高前列腺初次穿刺和重复穿刺的阳性率。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完成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1 293例,其中采用常规6点法穿刺250例,采用6+X法穿刺1 043例。比较不同穿刺方法的阳性率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表现的关系,并分析行重复活组织检查病例的阳性率。结果 6+X法穿刺的阳性率为46.4%,显著高于常规6点法的42.9%(P<0.05)。PSA≤4 ng/mL、>4且≤10 ng/mL、>10且≤20 ng/mL、>20且≤30 ng/mL4组中6+X法穿刺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6点法(P值均<0.05);而PSA>30 ng/mL各组中,两种穿刺方法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声表现正常、低回声结节、高回声或等回声结节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3.1%、60.3%和32.1%,低回声结节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另两组(P值均<0.05)。重复穿刺共54例,按最终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组,恶性组首次穿刺发现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样增生(PIN)、前列腺小腺泡不典型增生(ASAP)以及TRUS发现新的低回声结节...  相似文献   

14.
新参数(F/T)/PSAD对PSA在4~10ng/ml区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新参数(F/T)/PSAD对血清PSA在4~10ng/ml区间的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血PSA测值在4~10ng/ml的88例患者,其中确诊PCa患者21例,BPH患者67例。比较分析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对PCa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Pca患者的(F/T)/PSAD)均值明显低于BPH患者(P〈0.001)。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诊断PCa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76.19%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41.79%,43.28%和68.66%。(F/T)/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应用(F/T)/PSAD能有效提高PSA在4~10ng/ml区间的PCa检出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点与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选择因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直肠指诊或前列腺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癌可疑的患者300例,分别接受6点或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为(68.4±2.1)岁。PSA水平为(20.7±1.7)ng/mL(0.9~128.3 ng/mL),其中PSA<4 ng/mL 13例,≥4且<10 ng/mL 30例,≥10且≤20 ng/mL158例,>20 ng/mL 99例。前列腺体积13.4~178.5 mL,平均体积为(63.4±3.5)mL。前列腺B超检查显示阴性211例,阳性89例;直肠指诊阴性207例,阳性93例。结果 6点与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2.9%(50/152)和41.2%(61/148)。对于PSA≤20 ng/mL、前列腺体积≥50 mL、B超检查阴性的患者,12点穿刺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6点法。在12点穿刺活组织检查阳性的病例中,有18例在传统6点穿刺未检测到癌组织,而在添加的6点中检测到。结论 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比6点穿刺检出前列腺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偶发前列腺癌(即T1a~T1b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疗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977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而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其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10 μg/L,且既往无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史者共771例,对TURP组织病理标本进行全部取材,由专业病理科医师进行分析,描绘HE染色切片显微镜下的肿瘤轮廓,采用Image J 1.47h软件采集图像,测量肿瘤面积,将每例患者所有切片中的肿瘤面积相加,估算的肿瘤体积等于肿瘤测量面积总和乘以模块厚度。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其治疗方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进展情况、干预治疗的原因及方式、肿瘤特异性病死率等。结果:本组患者发现偶发癌86例,检出率为11.2%,此86例患者肿瘤体积0.4~180.2 mm3,其中T1a期77例(89.5%),平均肿瘤体积为(12.3±12.6) mm3,T1b期9例(10.5%),平均肿瘤体积为(105.1±41.8) mm3。所有患者肿瘤体积均<500 mm3,属于小体积前列腺癌。肿瘤Gleason评分,<7分者79例,≥7分者7例。86例患者初步治疗方案均为等待观察,其中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88.9个月(27.9~150.1个月)。共5例患者发生PSA进展,其中T1a期4例,T1b期1例,此5例患者均选择干预治疗。T1b期有1例患者虽然未发生PSA进展,但因患者意愿强烈也选择了干预治疗。T1a期患者中,1例选择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未见生化复发;3例选择内分泌治疗,未见治疗后PSA进展。T1b期1例患者选择放疗,未见放疗后生化复发,1例选择内分泌治疗,未见治疗后PSA进展。获得随访的84例患者中非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者6例,未见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者。结论:本研究偶发癌检出率为11.2%,86例偶发癌均属于小体积前列腺癌,等待观察治疗对T1a~T1b期前列腺癌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我院 4年来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测定结果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分析兰州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了 165 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PSA结果 ,城镇职工792例 ,农民 866例。对其中 2 37例PSA水平 >10 μg·L- 1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检出前列腺癌 35例 ,占总例数 2 .1% ,占活检病例 14 .7%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高于非前列腺癌组 (P <0 .0 1) ;城镇职工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结论 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兰州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 ,城镇职工发病率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早期筛查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各30例患者行按摩前、按摩1h内及按摩24h后的PSA监测。结果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与自身对照比较按摩前与按摩1h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前、按摩1h内与按摩24h后PS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按摩1h内及时抽血测定对PSA值无影响,门诊病人有针对性实施PSA监测对筛查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SA、FPSA及FPSA/PSA比值这三项指标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对正常对照组43例,BPH组45例,PC组50例进行PSA、FPSA的检测及FPSA/PSA比值的计算。结果三组的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BPH组和PC组病例在血PSA水平各阶段所占比例及相应FPSA/PS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PSA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当PSA水平在0~10μg/L时,PC难以与BPH区分,测定PSA、FPSA同时求出FPSA/PSA比值,可以提高PC的诊断率及PC和BPH的鉴别诊断率,同时FPSA/PSA比值的灵敏度、特异性均优于血PSA和FPSA的单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