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皮瓣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100例(100指),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50指)。对照组采用腹部皮瓣、交臂皮瓣、胸部皮瓣等修复,观察组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点辨别觉、治疗费用。在术后6个月患者复查时评价两组皮瓣修复效果,并分析触觉、冷觉、热觉、痛觉恢复效果,及术后患指美观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皮瓣修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触觉、温度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指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皮瓣等其他常用皮瓣相比,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的两点辨别觉更好,能进一步改善患指的皮肤质地,促进感觉功能恢复,术后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医用胶黏合假疝囊技术预防腹腔镜全腹膜外直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可行性。 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普一科收治的36例腹股沟直疝患者。所有患者采用TEP手术。术中直疝假疝囊均给予改良医用胶黏合预防术后血清肿。 结果36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5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67.5岁;体质量指数17.6~31.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6 kg/m2。其中Ⅱ型疝13例,Ⅲ型疝23例,均为单侧腹股沟直疝;其中右侧疝25例,左侧疝11例。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病例,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36.6~53.2 min,平均用时44.5 min,其中1例因游离弓状线外侧缘时分破腹膜,术中用3-0可吸收线缝合,因而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1~5 ml,平均3 ml;术后24~36 h下床,平均下床时间30 h;术后1~3 d出院,平均2 d;住院花费1135.42~1269.74元,平均1189.42元。术后经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术后1d评分为2~5分,平均3.5分。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周和2周出现血清肿,经腹股沟超声检查证实,血清肿发生率为5.56%,1例因较小,未特殊处理,随访3个月后自行消失,1例给予2次局部抽液,3个月后消失。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血清肿。 结论改良医用胶黏合假疝囊技术预防直疝TEP术后血清肿的技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鼠高选择性神经损伤联合皮肤缺损模型,研究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只.包括A组:后根感觉神经切断+后肢皮肤缺损组;B组:前根运动神经切断+后肢皮肤缺损组;C组:假神经切断+后肢皮肤缺损组.伤后2,7,14,21 d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伤后1,3,7,14 d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RT -PCR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mRNA的表达情况;3,7,14,21 d取创面皮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 -2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伤后2dA、C组创面愈合率高于B组(P<0.05),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dC组创面愈合率高于A、B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dB、C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各组均可见CGRP mRNA的表达,并逐渐增强,伤后1,3dB、C组表达均较A组高(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dC组>B组>A组(P<0.05);14 d B组>A组>C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伤后3d各组Bcl -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7dC组表达较A、B组强(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4dC组>B组>A组(P<0.05);21 dB组表达高于A、C组(P<0.05),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感觉神经纤维对创面愈合的影响较运动神经纤维显著,神经损伤(尤其是感觉神经)不利于创面愈合,完整的神经支配是创面正常愈合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5.
应用3通道动态心电图(DCC)对300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1273次,分析结果表明:①SMI是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300例中有244例发生SMI。占总例效的81.3%;SMI1273次占发生心肌缺血总次数的78.5%;②SMI的发生82.1%与日常活动有关,并且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规律,以上午6~12时为发生高峰;③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亦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作者认为3通道DCG监测可提高SMI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以下简称师市)羊群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效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7-2020年全师8个农牧团场采集的4 010份血清进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并按单位、年份、类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0年全师8个农牧团场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4.69%(3 396/4 010),均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高于平均值的三家单位是E 87.22%(157/180)、G 86.45%(268/310)、H 88.67%(798/900),合格率最低的是D 76.11%(137/180);养殖合作社的抗体合格率为84.81%(1 340/1 580),养殖大户为84.65%(2 057/2 430)均接近于平均合格率,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师市羊群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较好,为确保师市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无疫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征,并对其病理特征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宫颈癌患者8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年龄不低于35周岁的宫颈癌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两组在临床表征、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征均以接触性出血症状为主,且两组对应比例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病理诊断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均为鳞形细胞癌,以非角化型、中分化为主,两组对应比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与中老年妇女宫颈癌情形在临床诸多方面均具备显著性差异,且患病人数呈现逐年提升趋势,需提升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筛查、防治的重视程度,以便实现及早发现、及时诊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疗法、氟尿嘧啶(5-FU )与曲安奈德混合液两种方法对瘢痕疙瘩术后防治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放射疗法、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对126例瘢痕疙瘩术后的预防性治疗;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组(A组)65例,术后24 h内放射治疗1次,剂量为2~2.5 GY ,24~48 h内放射治疗1次,1周内再放射治疗1次,剂量均为2.5GY,总剂量7~9GY。如3个月后瘢痕疙瘩术后有复发的症状,再加1次放疗,每次剂量一样。瘢痕疙瘩术后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治疗组(B组)61例,用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局部注射伤口两侧边缘0.3~0.5cm的真皮及皮下组织,其浓度为0.10~0.25mL/L,每2周1次,连续2个月后改为每4周1次,连续应用4个月,整个疗程为6个月。结果随访6~12个月,A组治愈率83.08%,B组治愈率59.02%,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缝合打包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缝合打包的3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女29例,男1例,年龄45~72岁,平均56+5岁。20例术中快检诊断为乳腺癌,10例术前穿刺确定诊断。导管癌20例,湿疹样癌1例,乳头状癌5例,髓样癌2例,鳞状细胞癌2例。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皮下积液。6例创缘部分变黑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缝合打包被应用到乳腺癌手术后,能够可防止皮瓣移动,让皮瓣与皮下多点牢固接触,抑制液体积聚,能够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不影响呼吸与胸廓整体舒缩运动,还有利于血液的循环,对于乳腺癌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加坡国情和医疗体制、医疗卫生服务、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护理人员的培训及培养等方面的阐述,对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系、医院管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构建护理安全管理文化和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对如何做好护理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启示,先进医院管理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