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考察豨红通络提取液的精制工艺。方法:以奇任醇保留率、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水提醇沉法、超滤法和ZTC1+1-Ⅱ天然澄清剂吸附法在豨红通络提取液精制中的效果,并且采取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优于水提醇沉法和超滤法。提取液加入5%的B组分ZTC1+1-Ⅱ天然澄清剂,置于50℃的水浴中,以150r/min的速度搅拌,纯化絮凝搅拌时间45min为最佳精制工艺。结论: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精制豨红通络提取液。  相似文献   

2.
益肾通络颗粒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益肾通络颗粒ZTC1 1澄清工艺。方法ZTC1 1Ⅱ型澄清剂应用于益肾通络颗粒的澄清工艺,以丹酚酸B、多糖的保留率及固形物的降低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药液浓缩比、絮凝温度及澄清剂用量,并与醇沉法进行比较。结果运用ZTC1 1Ⅱ型澄清剂除杂能有效降低收膏率,且有效成分保留率均较醇沉法高。结论ZTC1 1Ⅱ型澄清剂对益肾通络颗粒的除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土茯苓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法测定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和黄杞苷保留率及澄清前后固形物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天然澄清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土茯苓提取液的最佳澄清工艺为先加入2%A组分,再加1%B组分,料液比1:10,澄清时间1 h,温度60℃。黄杞苷及落新妇苷保留率分别为98.71%和98.46%。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澄清方法较醇沉方法简单,活性成分损失少,适于土茯苓提取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7)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土茯苓总多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为指标,考察天然澄清剂加入量、料液比、纯化时间和温度四个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天然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2%,a组分为1%,料液比为1∶15,纯化时间120 min,温度为80℃,多糖保留率为94.07%,蛋白清除率为55.59%。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工艺简单可靠,合理可行,为土茯苓多糖的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人参多糖提取中的纯化效果,并优化人参多糖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来安排实验,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II型ZTC1+1天然澄清剂加入量、纯化时间、纯化温度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人参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加入的澄清剂用量(B∶A=2∶1)为药液体积分数的2%,纯化温度为73℃,纯化时间135 min,此工艺条件下获得最大人参多糖保留率为67.9%。结论:II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纯化人参多糖,且基于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的纯化工艺,方法简单可行,精密度高,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Ⅲ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参芝安神口服液中的澄清效果。方法以澄清剂用量比(A)、温度(B)、时间(C)、转速(D)为考察因素,以蛋白去除率、多糖保留率及浊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澄清剂用量比(A)2%:1%,温度(B)80℃,时间(C)120 min,转速(D)150 r/min结论Ⅲ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改善参芝安神口服液澄明度,主要澄清机制为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7.
ZTC1+1天然澄清剂在赤芍药材除杂工艺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赤芍药材除杂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对ZTC1+1天然澄清剂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与醇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ZTC1+1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要比醇沉好。结论:采用ZTC1+1天然澄清剂对中药水提液除杂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该方法有方便、经济、除杂效果好、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清热润燥口服液的澄清制备工艺.方法:选用ZTC1+1型天然澄清剂,以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顺序、反应温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实验.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加入量A%-B%为2%-4%、先加B组分再加A组分、在80℃条件下反应后静置2 h.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清热润燥口服液的澄清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ZTC 1+1-Ⅱ型澄清剂处理黄瑞香叶水提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祖师麻甲素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液质量浓度、温度、搅拌速度、水浴保温时间、澄清剂组份加入顺序和加入量对澄清效果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祖师麻甲素含量,流动相甲醇-0.5%乙酸(25:75),检测波长327 nm。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生药质量浓度0.1 g·mL-1,温度80 ℃,加入B组份溶液后加入A组份溶液,加入量分别为6%,3%,搅拌速度100 r·min-1,水浴保温时间10 min;祖师麻甲素保留率74.29%,固形物去除率38.80%。结论:ZTC 1+1-Ⅱ型澄清剂处理黄瑞香叶提取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除杂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7(g∶m L)的浓度;CTSA+B天然澄清剂用量,按生药计B组分为1%(g/g);B∶A=2∶1;先B后A的次序加入;搅拌速度120 r/min;在80~90℃保温;时间4 h以上。结论: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陶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3):112-113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晦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本文运用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辨证治疗等方法进行医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本文就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爱萍  徐小薇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23):1765-1769
 目的介绍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外有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OATP1B1存在遗传多态性,且不同等位基因所表达的OATP1B1的转运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而会对多种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产生影响;OATP1B1还与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有关。结论基于OATP1B1对药物体内过程的重要作用,关注OATP1B1遗传多态性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及其与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地处中国最西部,是一个偏远落后地区。2009年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本州也有421例报告病例。甲型H1N1流感在本州暴发过程中,结合本地特点应用中医药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4,(8)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对光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ESF-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1抑制剂(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光老化ESF-1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桃叶珊瑚苷处理用20 J/cm2的UVA照射建立的光老化ESF-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别检测细胞中SOD活性、GSH-Px活性和MDA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中ERK1、ERK2、MMP-1及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MP-1和TIMP-1的水平。结果 UVA照射ESF-1细胞后,其细胞活力、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ERK1、ERK2、MMP-1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MMP-1水平升高、TIMP-1水平降低(P<0.01);1×10-5mol/L和1×10-6mol/L桃叶珊瑚苷能够显著改善ESF-1细胞的光损伤(P<0.05或P<0.01)。结论桃叶珊瑚苷能调节光老化ESF-1细胞MMP-1和TIMP-1的表达,减轻UVA对ESF-1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构建3D-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QSAR)模型,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1A1(cytochrome P450 1A1,CYP1A1)的抑制活性。方法借助Topomer CoMFA方法开展黄酮类化合物结构-CYP1A1抑制活性构效关系研究;通过体外孵育体系对化合物CYP1A1抑制活性进行评价,开展预测模型验证和优化;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酮类化合物抑制CYP1A1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构建的3D-QSAR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800,非交互验证系数(r2)为0.9650,外部验证的相关系数(rpred2)为0.9567,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利用该模型预测9种黄酮类化合物的CYP1A1抑制活性,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832 8。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能与CYP1A1空腔内的THR497、ASN222、ASN255、SER116和ASP313等残基形成氢键,影响该类化合物的CYP1A1抑制活性大小。结论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与稳定性,为设计高活性分子提供理论参考,为新型CYP1A1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寒疫论甲型H1N1流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此次首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原则,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结合临床观察,从寒疫的源流、病因病机、发病特点等方面分析,认为此次甲型H1N1流感属中医学"寒疫"范畴,病机本气先虚,风寒疫毒挟湿,邪犯太阳,表(太阳)里(太阴、少阴)同病,而见发热、咳嗽、喘促等症,以小青龙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蠲饮泄肺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分别用脂多糖作用6 h、0.005%浓度的蠲饮泄肺方相应处理细胞,并对细胞进行SOCS1-siRNA转染,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果。根据不同的处理措施,分为空白对照组、试验1组(仅脂多糖刺激)、试验2组(脂多糖刺激+SOCS1-siRNA转染)、试验3组(脂多糖刺激+蠲饮泄肺方)、试验4组(脂多糖刺激+SOCS1-siRNA转染+蠲饮泄肺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裂解液中SOCS1、MUC5AC、磷酸化JAK1和STAT1表达量,同时检测JAK1、STAT1总蛋白,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DPH)蛋白表达量为内参。结果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OCS1-siRNA转染效果明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试验1组细胞内SOCS1表达被抑制,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1);试验2组细胞内SOCS1表达被抑制及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增高更明显(P0.001);试验3组相比试验1组,细胞内SOCS1表达增高,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P0.001);试验4组相比试验2组,细胞内SOCS1表达增高,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P0.001)。使用蠲饮泄肺方后能改善脂多糖和SOCS1-siRNA对细胞内SOCS1表达的抑制,降低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及MUC5AC的表达。结论蠲饮泄肺方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MUC5AC高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与SOCS1抑制JAK1/STAT1信号通路、产生负反馈调节、降低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01-1103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MMP-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紫草素及对照药物口服给药CIA小鼠,连用30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CIA小鼠血清中的MMP-1、TIMP-1;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IA小鼠髌骨及邻近滑膜组织的MMP-1、TIMP-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775.9 102.12)相比,紫草素组(255.9 103.7)降低了CIA小鼠血清中MMP-1水平(P<0.001),紫草素组(135.3 9.1)与模型组(106.3 7.07)相比,升高了TIMP-1水平(P<0.05),髌骨及邻近滑膜组织的MMP-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TIMP-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MMP-1,提高TIMP-1发挥对CIA小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为切入点,由现象到本质探析其发病机制,紧扣病机阐述临床,凸显民族药配合西药应用截断治疗甲流H1N1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间46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在奥司他韦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结果:两组,6-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显效率(78.26%)优于对照组(47.8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