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掌握2011年上海市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例常见病诊疗技术使用情况,并提出需淘汰和更新的技术清单,为政府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和规范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选取上海市郊区两家二乙医院,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2011年15种常见病、多发病住院病例使用的药物、检验、影像、化验、手术、康复及其它治疗措施。选取各病种临床和管理专家,咨询卫生技术应用和配置的合理性,了解需要淘汰或增加的卫生技术。结果共调查600例,男女比例约为1.2:1;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平均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正常分娩平均年龄、住院天数、平均费用均为最低值;病例主要为自费病人。卫生技术利用主要表现为药物和化验;药物的应用比例平均约为50%。慢性肾炎、脑梗塞及冠心病应用的技术种类位居前3位;平均每种化验技术使用人数均高于检查。基本需要的卫生技术约占实际应用的50%。需淘汰的种类数量为13种,需增加的为64种。其中淘汰和增加的卫生技术主要为药物。结论基层医院使用的卫生技术基本合理,但应用种类和数量较多,部分卫生技术可能需要淘汰和增加。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和临床诊疗技术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设备及药品等配置和利用情况,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3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调查。[结果]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缺乏,人才配置不合理;设备配置率及信息化程度不高;药品基本不能较好满足常规需求。[结论]重视培养与引进人才;适当放宽基本药物种类限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1年中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脑梗塞住院病例的诊疗技术使用情况,为政府规范临床诊疗和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选取10个省的乡镇中心卫生院为调查现场,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2011年脑梗塞住院病例的检查、化验、药物及其它治疗措施.结果 共抽样调查344例,男女比例约为1.5∶1;平均年龄为67.9岁;平均住院费用约为3 675元;主要为新农合病例,约占68%.人均利用卫生技术6.8种,其中云南、浙江、上海及广东应用种类数较多.检查主要为心电图、X线和B超;化验主要为肝功、电解质、血脂及血糖等;药物主要为活血化瘀,中成药、改善微循环药、降压药及抗血小板药等.结论 调查抽样的基层农村医疗机构使用的卫生技术基本合理,但使用技术相对落后且针对性不强.应进一步加强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和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陕西省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供应与配备情况,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陕西省县级医疗机构样本,调研其2012年基本药物的供应与配备情况,主要指标包括基本药物的配备情况、采购金额、缺(断)货情况、中标情况等。结果:陕西省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占所有药品总数的69.1%,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药品总采购金额的42.4%,均达到阶段性目标要求;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前25位的化学药中,省级增补药品占33.9%;采购金额前25位的中成药中,省级增补药品占51.9%,省级增补药品较好地满足了基层用药需求;27家样本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药品缺(断)货现象;并且部分基本药物空标给医疗机构的用药产生了影响。结论:2012年度陕西省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供应与配备状况良好,但是药品缺(断)货情况值得重视,建议完善集中采购办法,降低空标率,提高中标率,同时加强基本药品的缺(断)货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目前河北省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现状,规范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积极探索医疗卫生监督执法的模式.[方法]制作调查表,随机抽取158家医疗机构,对其依法执业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无证行医行为多发生在城乡结合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等问题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以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尤为突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及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意识淡漠.[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自身管理,依法执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医疗卫生监管力度,重点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疗卫生制度实施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医疗和防保服务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前后,分别利用机构调查表,获取基层卫生机构医疗及防保工作的基本数据;利用处方分析法,分析卫生技术人员行医行为的变化,并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与对照县相比,项目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用药量减少,基本药物利用率提高;抗生素使用率、多联抗生素使用率以及静脉输液率下降;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范围和数量增加,卫生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施,卫生技术人员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四川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实证依据与对策建议.方法:比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样本地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合理用药情况、基本药物可负担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品收入占医疗机构总收入比例下降,财政补助占比上升;样本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配备率中位数为50.81%;次均处方费用从23.95元降至21.23元,含抗生素处方率从71.06%降至68.37%,含注射剂处方比率从32.27%降至29.70%.基本药物可负担性提高,但部分仍超过了农村居民收入可负担范围.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转变;基层医疗机构"两降两升"效果未完全显现;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不足;基本药物价格下降,可负担性仍有待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问题仍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江西、四川和重庆共24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2009年至2012年6月)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机构、人员的收入情况等.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的月均门急诊人次和月均住院人次上升,部分机构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下降;药品收入比重下降,政府补助收入显著上升;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收入稳步增长,每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0%~30%之间.结论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出现“两升两降”,收入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绩效工资制度对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了解其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技术使用情况,探讨技术使用环境与卫生技术使用之间的关系,为开展适宜卫生技术遴选、推广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云南省某市新农合患者就医流向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新农合患者就医方向变化,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设计,收集云南省某市2009年1月—2011年10月的新农合患者补偿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段回归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新农合患者到乡村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人次增长缓慢但到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人次增长迅速,且占新农合患者总门诊人次的比例上升;新农合患者到乡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减少但到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增加,且到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占新农合患者总住院人次的比例增加。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可能由于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药品配送不及时等原因,使得新农合患者更加倾向于去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因此在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时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多样化用药的需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并落实完善的补偿政策,还要加强对医药供应、配送企业的考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纵向随访数据分析四川省城乡居民的就医路径特征和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四川省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样本区(县)中抽取1个城市点和1个农村点,监测居民3个月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定性描述居民就医路径特征,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就诊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病后,城市点以遵医嘱治疗为主,农村点则以就诊为主;就诊时,城市以县(市、区)级医疗机构为主,农村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影响就诊医疗机构选择的因素有就业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结论 四川省城乡居民就医路径特征不同,城市居民就诊机构的流向存在不合理分布。应加强城市点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规范城市居民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邮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现状及保健意识,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促进妇女健康、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农户,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585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受访育龄妇女两周患病率为14.5%,慢性病患病率为7.9%,住院率为5.1%。调查前一年妇科检查率为91.6%,乳腺癌、宫颈癌检查率为47.9%。结论:需提升育龄妇女对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重要性的认知,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项目检查和检验水平。医生/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作用对农村妇女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健康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四川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描述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内患病就诊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基本特征,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两周内患病是否就诊以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两周患病率为41.7%,其中选择就诊的比例为46.4%;影响居民患病后是否就诊以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自感患病伤的严重程度、病伤的持续天数和患者受教育程度(均P<0.05);基本医疗保险类型是就诊机构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居民选择就诊机构并无城乡差异,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可能性是非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2.627倍(P<0.001)。结论 四川省居民两周患病后就诊的比例较低,应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并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规范居民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的需要和利用现状,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忠县农村居民600户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忠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呈现高需要量、低利用率、利用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特点。[结论]为了满足忠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提高其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该县应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卫生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安徽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六类健康问题现状,并进行城乡相比分析,为今后制订合适城乡居民的健康教育规划提供根据。方法采用PPS抽样,选择安徽省15~69岁城乡居民3 213人,使用2012年度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城乡居民对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以及健康信息等六类的知晓率有显著差别,农村居民低于城市居民。结论应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探索适合城乡居民的健康知识传播途径,针对六类问题的单薄环节,积极开展健康干预,从而提高安徽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某武警部队官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况和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武警部队623名官兵的两周患病及就诊、慢性病患病、住院等情况,并与军队、武警、国家相关调查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被调查的武警部队官兵两周患病率为21.35%,以训练伤最为常见。两周就诊率为9.63%,多数选择部队医疗机构就诊。慢性病患病率为9.63%,多见于腰椎疾病。一年住院率为8.03%,其中90%选择总队医院住院。结论相对偏远地区武警官兵卫生服务需求较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提示卫生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和加强各层次卫生医疗机构的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为政府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分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潜在健康需求较大,尤其是传染病问题突出;低门诊利用、高门诊费用、高住院利用是少数民族地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特点;妇幼卫生工作基础薄弱,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有待改善.建议: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突出抓好传染病的防治;注重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建设,提高门诊服务可及性;充分利用资源,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成都市农转非与城市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为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该市6188名农转非居民以及3482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市的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8.3%)稍高于农转非居民(26.1%),但城市与农转非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类型前5位排序大体相同。农转非居民的两周患病率(16.1%)、两周就诊率(15.2%)、年住院率(9.7%)分别高于城市居民的两周患病率(12.7%)、两周就诊率(12.2%)、年住院率(6.2%)。农转非居民和城市居民在两周患病后分别有44.7%、41.7%的人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在需要住院时分别有50.0%、73.4%的人去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结论 农转非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更高,城市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更高。农转非和城市居民在两周患病后都更倾向于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在住院机构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说明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在成都取得一定效果。农转非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高于城市居民,建议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新修的农转非社区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和分配卫生资源,改善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9.
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1年5月对江西省40个县进行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基本药物流通的现场调查,并将采集数据录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总体情况较好,表现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健全,实现药品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建立多部门的监管协作机制。问题:有过期失效药品,未按要求配备技术人员,药品储存不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不平衡;药监部门电子监管发挥作用不够,执法能力有待提高。建议:完善企业诚信评定体系,提升监管部门监管能力,加大各部门间的协作,强化"规范药房"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居民对分级诊疗的接受度与期望,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南京市浦口区11个社区中各抽取100位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晓家庭医生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患有慢性病的居民更能接受社区首诊。居民最希望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分别是定期体检、常见病诊治、慢性病治疗和指导、随时获得服务和健康指导,以及紧急情况的抢救。结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及度,充分利用医保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重点人群逐步扩大到普通人群,强化对常见病诊治以及其他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职责与功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