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群英  王锐  孙喜才 《中医学报》2019,34(2):343-347
目的:探讨消癌解毒方联合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单一DCF方案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DCF方案+消癌解毒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客观病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3~+)、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活性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社会、情绪、角色及躯体、认知各功能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66.67%,对照组为65.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7.88%,高于对照组5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CD_4~+、CD_3~+、NK活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15.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社会、情绪、角色及躯体、认知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联合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活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10-113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联合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fluorouracil+epirubicin+cyclophosphamide,FEC)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KPS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6月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进行FEC(EPI100 mg/m~2,d1,CTX0.6 g/m~2,d1,5-Fu 0.5 g/m~2,d1)方案化疗,治疗组为FEC方案化疗联合服用消癌解毒方,连续服用2个周期。2个周期后对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及KP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均出现了骨髓抑制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基本相同,治疗后对照组评分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联合FEC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患者的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夏枯草消瘤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TP或GP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夏枯草消瘤合剂。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实体瘤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KPS)评分、肿瘤标记物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3.3%和3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KP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CEA、SC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7%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消瘤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单纯采用化疗治疗比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癌胚抗原(carcinoma embryo antigen, CEA)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 CRF)评分,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 core 30, QLQ- C3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肿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CEA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CEA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F总分及行为、躯体、认知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躯体评分显著增加(P<0.05)。两组基于QLQ- C30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降低化学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拟生血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学治疗致骨髓抑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生血方汤剂口服及粉剂加工后外敷穴位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骨髓抑制发生时间、骨髓抑制持续时间、0~3周骨髓抑制等级变化,采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首次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抑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抑制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学治疗第21天与化学治疗第1天白细胞抑制等级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FS为10个月,较对照组PFS(6个月)明显延长。结论 自拟生血方治疗晚期脾肾两虚型胃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学治疗所致骨髓抑制,能延迟首次骨髓抑制发生时间并缩短持续时间,降低白细胞骨髓抑制等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美罗华(Rituximah)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8~2011年间收治的74例B细胞NHL患者随机分为CHOP组和R-CHOP组,每组各37例,CHOP组采用CHOP治疗方案,R-CHOP组采取R-CHOP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R-CHOP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显著高于CHOP组的73.0%,组间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HOP组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2例,畏寒发热1例,CHOP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减少3例,经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后情况好转,恶心呕吐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NHL完全缓解率高且不良反应小,患者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宋通微 《海南医学》2012,23(23):30-32
目的 比较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与常规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治疗的41例DLBCL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的18例患者列入观察组,而常规CHOP方案治疗的2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CR+P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BCL-2阳性表达或者IPI评分超过2分的患者采用R-CHOP治疗方案能获得更高的CR率(P<0.05).②观察组总生存期为32.9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能够提高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小复方芩黄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初发中高危DLBCL患者,采用单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芩黄组和对照组,每组按中医辨证又分为痰瘀互结证和气血两虚证两大类基本证型。两组均采用R-CHOP方案化疗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芩黄组加用中药小复方芩黄合剂,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功能状态卡式评分(KPS)、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安全性指标情况。结果中期和终期CR率评估芩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病理分期,Ⅲ期病例的CR率芩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60岁和60岁中aa IPI=1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的aa IPI≥2的高危患者,芩黄组CR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芩黄组KPS总体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分型比较,芩黄组气血两虚型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芩黄组为66.7%(22/33),对照组为78.1%(25/32);芩黄组共发生147人次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98人次,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芩黄组所有及3-4级非血液毒性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芩黄合剂提高了R-CHOP方案治疗初发中高危DLBCL的近期疗效,更早取得完全缓解,减轻了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 CHOP样方案(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本院采用利妥昔单抗+CHOP样方案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CHOP样方案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6~8周期,于治疗结束时统计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12 ~ 36个月统计远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CHOP样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理想,1~3年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 II-III 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化疗均采用 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组加服健脾解毒方汤剂(每日1剂,连服8周),化疗每2周重复1次,1次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KPS评分疗效及体质量增加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能提高大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王引舟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03-105
目的探讨CHOP方案联合美罗华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90例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CHOP方案联合美罗华治疗。比较两组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卡氏(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KPS评分、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KPS评分、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出现发热、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CHOP方案联合美罗华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健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丽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2):144-146
目的 集中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传统化疗方案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笔者医院进行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证实为中度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并进行就诊的患者80例,采用CHOP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给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28天为1个治疗周期,1个疗程持续2个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和Karnofsky(KSP)评分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7.5%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KPS评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化疗组及中药加化疗组。中药组治以扶正解毒方,化疗组以NP或GP方案治疗,中药加化疗组予以扶正解毒方和化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以卡氏评分和QLQ-C30量表为工具评价扶正解毒方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卡氏评分增加稳定率分别为90%、85%,化疗组为75%,中药组疗效优于化疗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疲倦、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大便异常情况等维度计分较治疗前下降,总健康状况计分升高(P<0.05,P<0.01);中药加化疗组治疗后情绪功能计分明显下降(P<0.01),疲倦、恶心呕吐、经济计分明显上升(P<0.01),且情绪功能计分下降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化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维度,以及疲倦、恶心呕吐等计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结论:扶正解毒方能够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血脂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逐瘀方,疗程为16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逐瘀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42-45+169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miR-92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中外泌体miR-92a的表达水平;收集不同时间点血清评估miR-92a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降低血清外泌体miR-92a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化疗前相比,对照组和研究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外泌体miR-92a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miR-92a与c-MYC呈负相关关系(r=-0.451,P0.001)。血清外泌体miR-92a区分缓解与非缓解患者的效能较强。结论血清外泌体miR-92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表达升高,其检测可用于监测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后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艾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Karnofsky(KP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6.7%和33.3%(P&gt;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和KPS评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积分、KPS评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数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可提高化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汤联合厄洛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厄洛替尼治疗,对照组仅服用厄洛替尼。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体瘤疗效及基于中医证候评分的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实体瘤疗效和基于气阴两虚证积分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略有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汤联合厄洛替尼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实体瘤疗效,减轻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抗凝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积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IB水平和血瘀证积分、VTE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例齿龈出血和2例大便带血,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