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后DNA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CON),氧糖剥夺/复氧复糖4 h组(OGD/R 4 h),氧糖剥夺/复氧复糖4 h+1%七氟醚后处理组(OGD/R 4 h+1%SEVO),氧糖剥夺/复氧复糖4 h+2%七氟醚后处理组(OGD/R 4 h+2%SEVO),氧糖剥夺/复氧复糖6 h组(OGD/R 6 h),氧糖剥夺/复氧复糖6 h+1%七氟醚后处理组(OGD/R 6 h+1%SEVO),氧糖剥夺/复氧复糖6 h+2%七氟醚后处理组(OGD/R 6 h+2%SEVO);实验后序部分只取前四组研究.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PI/Hoechst荧光双染检测细胞坏死及凋亡,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测定Cleaved-casepase3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8-OHdG以测定DNA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测定SIRT1、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前半部分实验结果 中,与CON组比较,OGD/R 4 h及OGD/R 6 h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P<0.01),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占比升高;与对应OGD/R 4 h组比较,1%和2%七氟醚后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升高(均P<0.01),凋亡及坏死细胞数量占比降低;与对应OGD/R 6 h组比较,1%和2%七氟醚后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升高(均P<0.01),凋亡及坏死细胞占比降低.实验后半部分,与CON组比较,OGD/R 4 h组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多,Cleaved-casepase3表达增加(P<0.01),8-OHdG含量增多(P<0.01),BAX蛋白表达上调(P<0.01),SIRT1、Bcl-2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OGD/R 4 h组比较,1%和2%七氟醚后处理的细胞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Cleaved-casepase3表达降低(均P<0.01),8-OHdG含量降低(均P<0.01),BAX蛋白表达下调(P<0.05,P<0.01),而SIRT1、Bcl-2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P<0.05,P<0.01).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改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元DNA氧化损伤及凋亡,并上调SIRT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TRPM8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神经元PC12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建立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 型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PM8、UCP4和cAMP、p-PKA、 Bax、Bcl-2 的表达变化;向PC12 细胞分别加入AMTB(TRPM8 阻断剂)和转染UCP4 质粒,western blot 检测cAMP、p-PKA、 UCP4、Bax、Bcl-2的表达水平;抑制PKA信号,检测UCP4、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导致脊髓神经 元PC12 细胞发生凋亡,TRPM8 过表达,UCP4 表达下降,抑制cAMP-PKA 信号。抑制TRPM8 表达,则细胞凋亡减少, cAMP-PKA信号被激活,且UCP4的表达有所恢复。抑制TRPM8和cAMP-PKA信号,UCP4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中,PC12细胞TRPM8过表达,且通过cAMP-PKA/UCP4诱导神经元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对氧糖剥夺/复氧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鉴定的Sprague-Dawley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组细胞经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培养48 h,细胞贴壁并伸出突触后实验组及模型组更换DMEM无糖培养基进行氧糖剥夺,对照组仍使用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3组细胞放入培养箱中孵育6 h后,实验组更换为含100μmol·L~(-1)丁基苯酞的DMEM高糖培养基,模型组更换为DMEM高糖培养基进行氧糖剥夺/复氧糖,对照组更换新的DMEM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caspase-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表达。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高于实验组和模型组(P<0.05),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内荧光信号最弱;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内荧光信号最强;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内荧光信号强度较模型组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在氧糖剥夺/复氧糖后caspase-3表达相对最高,实验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糖剥夺/复氧糖24 h后,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以改善氧糖剥夺/复氧糖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rc激酶抑制剂PP2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
(H/R;缺氧8 h/复氧24 h),PP2 +缺氧/复氧组(PP2+H/R;缺氧前给予10 μmol/L PP2作用24 h)。MTT法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
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中Src激酶、Bax及Bcl-2的蛋白
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H/R 损伤后细胞存活率降低,而在使用PP2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增加(P<0.01);流式细胞术实
验结果显示H/R 损伤后细胞凋亡增加,而在使用PP2预处理后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H/
R 损伤后Src激酶表达增加,用PP2预处理后Src激酶表达降低。H/R 损伤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比值增加,在用PP2预
处理后Bax/Bcl-2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PP2可对星形胶质细胞H/R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rc激酶的
蛋白表达和激活抗凋亡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对星形胶质细胞内Cdh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体外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1h复氧组、氧糖剥夺6h复氧组,Western blot检测Cdh1及Skp2蛋白的表达变化;②将体外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6h组、单纯缺氧6h组,Western blot检测Cdh1蛋白的表达变化,血糖仪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1h复氧组、氧糖剥夺6h复氧组Cdh1蛋白表达均下降,Skp2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氧糖剥夺1h复氧组与氧糖剥夺6h复氧组组间Cdh1、Skp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6h组Cdh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单纯缺氧6h组没有明显变化,氧糖剥夺6h组与单纯缺氧6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缺氧6h组细胞外液葡萄糖摄取率低于对照组(即常氧组)[(21.43±6.74)%vs.(26.98±9.21)%,P<0.05]。结论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内Cdh1蛋白表达减少,其变化与细胞外液中缺少葡萄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8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及细胞水肿形成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38抑制剂组。模型组:细胞接受5 h氧糖剥夺/复氧处理;P38抑制剂组:细胞在5 h氧糖剥夺后的复氧过程中加入P38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处理。在5 h氧糖剥夺/复氧后的不同时间点,用RT-PCR及Westem blotting法测定P38、磷酸化P38及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乳酸脱氢酶测定反应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在5 h氧糖剥夺/复氧后,其磷酸化P38的水平明显上升,并在复氧lh时达到峰值(P<0.01),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水肿在氧糖剥夺/复氧后2 h时达到高峰,LDH漏出率也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入P38抑制剂可明显降低5 h氧糖剥夺/复氧后P38磷酸化的水平(P<0.01),以及复氧后各时间点AQP4增高的水平(P<0.01),并可明显缓解氧糖剥夺/复氧后细胞水肿及LDH上升的程度(P<0.01)。结论 P38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5 h氧糖剥夺/复氧后AQP4上调及细胞水肿形成,抑制p38的激活可降低AQP4表达的上调,减轻细胞水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P38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及细胞水肿形成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原代
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38抑制剂组。模型组:细胞接受5 h氧糖剥夺/复氧处理;P38抑制剂组:细胞在5 h
氧糖剥夺后的复氧过程中加入P38 抑制剂(SB203580,10 μmol/L)处理。在5 h 氧糖剥夺/复氧后的不同时间点,用RT-PCR及
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P38、磷酸化P38及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乳酸脱氢酶测定反应细胞
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在5 h氧糖剥夺/复氧后,其磷酸化P38的水平明显上升,并在复氧1h时达到峰值
(P<0.01),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水肿在氧糖剥夺/复氧后2 h时达到高峰,LDH漏出率也
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入P38抑制剂可明显降低5 h氧糖剥夺/复氧后P38磷酸化的水平(P<0.01),以及复氧后
各时间点AQP4增高的水平(P<0.01),并可明显缓解氧糖剥夺/复氧后细胞水肿及LDH上升的程度(P<0.01)。结论P38信号通
路的激活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5 h氧糖剥夺/复氧后AQP4上调及细胞水肿形成,抑制p38的激活可降低AQP4表达的上调,减轻
细胞水肿。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2):106-109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复氧糖后星形胶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prague Dawley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将培养至第3代的星形胶质细胞传代至96孔板内,待细胞贴壁并长出突触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腺苷预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进行氧糖剥夺;氧糖剥夺组细胞接受氧糖剥夺8 h和复氧糖24 h处理;腺苷预处理组细胞在氧糖剥夺前24 h加入100μmol·L~(-1)腺苷后接受氧糖剥夺8 h和复氧糖24 h处理。复氧糖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和Ang-1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氧糖剥夺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变圆,水肿明显,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形变成梭形,突触明显变短甚至消失;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较氧糖剥夺组轻,细胞排列相对整齐。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力分别为0.698±0.059、0.196±0.062、0.412±0.009;氧糖剥夺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q=3.561,P<0.05),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氧糖剥夺组(q=2.102,P<0.05)。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水平分别为(0.038±0.005)、(0.053±0.007)、(0.084±0.006)μg·L~(-1),Ang-1水平分别为(0.030±0.007)、(0.049±0.008)、(0.080±0.004)μg·L~(-1);氧糖剥夺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Ang-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q=1.394、1.633,P<0.05),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Ang-1水平高于氧糖剥夺组(q=1.584、1.632,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能够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后VEGF和Ang-1的表达,增强大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沉默Rho家族GTP酶3(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OGD/R)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包有沉默RND3表达的短发夹RNA(shRND3)及其阴性对照(shRND3-NC)序列的慢病毒载体分别对海马神经细胞进行转染.转染成功后对细胞进行2 h的缺氧缺糖培养再行复氧复糖建立OGD/R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检测RND3及炎症和凋亡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RND3和凋亡蛋白以及胞核内NF-κB的蛋白表达,Annexin V-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细胞相比,OGD/R损伤后细胞活力降低(P<0.001),炎症因子(TNF-α、IL-6和 IL-1β)和 NF-κB 表达升高(P<0.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升高(P<0.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P<0.001),细胞的凋亡率升高(P<0.001).与沉默RND3阴性组相比,沉默RND3后,细胞活力增加(P<0.01),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 β)和NF-κB表达降低(P<0.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降低(P<0.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P<0.001),细胞的凋亡率下降(P<0.001).结论 沉默RND3表达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轻海马神经细胞的OGD/R损伤,沉默RND3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沉默Rho家族GTP酶3(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OGD/R)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包有沉默RND3表达的短发夹RNA(shRND3)及其阴性对照(shRND3-NC)序列的慢病毒载体分别对海马神经细胞进行转染.转染成功后对细胞进行2 h的缺氧缺糖培养再行复氧复糖建立OGD/R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检测RND3及炎症和凋亡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RND3和凋亡蛋白以及胞核内NF-κB的蛋白表达,Annexin V-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细胞相比,OGD/R损伤后细胞活力降低(P<0.001),炎症因子(TNF-α、IL-6和 IL-1β)和 NF-κB 表达升高(P<0.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升高(P<0.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P<0.001),细胞的凋亡率升高(P<0.001).与沉默RND3阴性组相比,沉默RND3后,细胞活力增加(P<0.01),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 β)和NF-κB表达降低(P<0.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降低(P<0.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P<0.001),细胞的凋亡率下降(P<0.001).结论 沉默RND3表达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轻海马神经细胞的OGD/R损伤,沉默RND3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大鼠脑出血后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5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HMGB1中和抗体治疗(anti-HMGB1)组、control IgG组。模型组选择颅内纹状体注射0.2 U/mL胶原酶Ⅳ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Sham组颅内注射2 μL生理盐水,术后尾静脉注射PBS,6 h后再次注入等量PBS;anti-HMGB1组术后尾静脉注射1 mg/kg anti-HMGB1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control IgG组术后尾静脉1 mg/kg anti-IgG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采用改良神经损害程度(mNSS)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损伤程度。TUNEL染色检测纹状体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细胞HMGB1、自噬蛋白(Beclin-1、LC3-II和LC3-I)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组织中HMGB1阳性表达。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变化。结果 造模成功后,脑出血组中mNSS评分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mNSS评分减少(P<0.05)。与 Sham 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01),Beclin-1、LC3-II、Bax 和 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减少(P<0.05),HMGB1含量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减少(P<0.05),Beclin-1、LC3-II、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增加(P<0.05),HMGB1含量减少(P<0.05)。结论 anti-HMGB1单克隆抗体下调HMGB1水平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ZEB1-AS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脑中动脉闭塞构建雄性SD大鼠局灶性CI/RI模型,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ZEB1-AS1和HMGB1的时序表达并确定了CI/RI最佳时间(2 h/24 h)。将大鼠分为Sham组、CI/RI组、CI/RI+si-NC组、CI/RI+si-ZEB1-AS1组、CI/RI+OE-NC组、CI/RI+OE-ZEB1-AS1 组。向CI/RI大鼠侧脑室注射ZEB1-AS1沉默/过表达载体及对照载体后,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转盘实验分析认知功能;干湿重法分析脑水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白蛋白水平以评价血脑屏障完整性;ELISA法分析脑脊液和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用FJC和TUNEL法检测CI/RI大鼠皮层中神经元丢失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分析HMGB1和TLR-4水平。此外,体外建立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来模拟缺血/再灌注微环境,TUNEL法、Hoech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ZEB1-AS1 沉默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 分析 HMGB1 和 TLR-4 水平。结果 qPCR 和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ZEB1-AS1和HMGB1在CI/RI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升高(24 h达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转盘试验结果显示,与OE-NC组相比,ZEB1-AS1过表达加重了CI/RI大鼠认知功能受损(P<0.05);而si-ZEB1-AS1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则好于 si-NC 组(P<0.01)。OE-ZEB1-AS1 组大鼠的脑水含量高于 OE-NC 组(P<0.05);而与 si-NC 组相比,si-ZEB1-AS1组大鼠的脑水含量减少(P<0.01)。血脑屏障渗漏检测数据提示,si-ZEB1-AS1组大鼠脑脊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低于si-NC组(P<0.01);OE-ZEB1-AS1组大鼠脑脊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则高于OE-NC组(P<0.05)。ELISA结果显示,si-ZEB1-AS1组大鼠脑脊液和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si-NC组(P<0.01);而OE-ZEB1-AS1组大鼠脑脊液和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高于OE-NC 组(P<0.01)。OE-ZEB1-AS1 组大鼠皮层 FJC 阳性神经元数量高于 OE-NC 组(P<0.01);与此相反,si-NC 组相比,ZEB1-AS1敲减则降低了FJC阳性神经元数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OE-NC组相比,ZEB1-AS1过表达促进了HMGB1和TLR-4水平(P均<0.01);而ZEB1-AS1敲减则产生相反的结果(P<0.01)。细胞水平上,与si-NC组相比,ZEB1-AS1敲减降低了 TUNEL阳性细胞数(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该现象。此外,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ZEB1-AS1敲减下调了HMGB1和TLR-4水平(P均<0.01)。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ZEB1-AS1通过HMGB1/TLR-4信号轴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对正常肝细胞株L02缺氧复氧损伤的抗凋亡细胞保护机制.方法建立缺氧预处理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hypoxia reoxygenation,H/R组)和缺氧预处理组(hypoxic precondition,H/P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后l、6、12、18、24 h细胞凋亡率,并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后12 h时bcl-2、bcl-xl、bax和P53蛋白的表达量,同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H/P组和H/R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bcl-2、bcl-x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53、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结构基本维持正常.结论缺氧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导致的L02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肝缺氧预处理过程中,bcl-2、bcl-xl、bax及P53蛋白参与了细胞凋亡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P2X7受体拮抗剂亮蓝G(BBG)抗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大鼠10只,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和50 nmol/L BBG+H/R组.MT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荧光示踪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onnexin 43(Cx43)、Bax和Bcl-2蛋白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50 nmol/L BBG预处理后,H/R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荧光示踪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J功能增强(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Cx43和Bax/Bcl-2比值显著表达增高(P<0.01),50 nmol/L BBG预处理后,H/R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间GJ功能下降(P<0.05),Cx43及Bax/Bcl-2比值明显下降(P<0.05);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BBG预处理后,H/R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减少(P<0.01).结论:BBG拮抗P2X7受体对H/R损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43组成的GJ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族成员1(TRPV1)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辣椒素(TRPV1激活剂)组(缺氧/复氧+辣椒素组)、辣椒素+LY组[缺氧/复氧+辣椒素+LY294002(PI3k抑制剂)组]。采用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辣椒素组、辣椒素+LY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和Bcl-2水平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Bax、p-Akt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素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和Bcl-2、p-Akt水平升高(均P<0.05),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Bax水平降低(均P<0.05);模型组与辣椒素+LY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RPV1可抑制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RPV1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明玄参环烯醚萜苷(IGRS)基于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IGRS(50、100、200 μg/mL)预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EBP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实时逆转录PCR法检测肌浆网钙泵2(SERCA2)、1,4,5-三磷酸肌醇受体1(IP3R1)、兰尼碱受体2(RyR2)mRNA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质中的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IGRS预处理可以提高OGD/R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均P < 0.01);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GRP78、CHOP,Bax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均P < 0.01),上调Bcl-2和Bcl-2/Bax(均P < 0.01),增加细胞SERCA2 mRNA表达(P < 0.01),降低游离钙离子浓度,下调RyR2和IP3R1 mRNA表达。结论: IGRS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ERCA2维持钙平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牛磺酸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CCl4诱导形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法测定大鼠肝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肝细胞Bcl 2、Bax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牛磺酸治疗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 ,Bcl 2表达增强 ,Bax表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牛磺酸具有抑制肝细胞凋亡作用 ,机理可能与通过增强Bcl 2表达及抑制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银杏提取物(Egb)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Egb肾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用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24 h方法制成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Bcl-2、Bax表达均增强,Bax/Bcl-2比值增高;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Bcl-2表达进一步增强,而Bax表达减弱,Bax/Bcl-2降低.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12,PC12)细胞缺氧缺糖复供(oxygen deprivation reoxygenation,OGD/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基于磷脂酰肌醇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 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及B 细胞淋巴瘤-2 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 PI3K/Akt/Bcl-2 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 PC12 细胞,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OGD/R),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5 μmol·L-1)和黄芪甲苷组(1.00、0.10、0.01 μmol·L-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体外PC12 细胞OGD/R 模型。CCK-8 试剂盒法检测PC12 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法测定乳酸脱氢酶的漏出量;采用Hoechst33342 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 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与坏死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细胞Akt、p-Akt、Bcl-2、Bcl-2 相关 X 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黄芪甲苷提高PC12 细胞OGD/R 损伤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 漏出量和细胞凋亡。黄芪甲苷浓度依赖性上调p-Akt/Akt、Bcl-2 的蛋白表达和下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 的表达。PI3K/Akt 通路的抑制剂LY2940002 能抑制黄芪甲苷对OGD/R 损伤的PC12 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论:黄芪甲苷对OGD/R 损伤的PC12 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Bcl-2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冬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小型中国家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冬眠心肌组(HM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HM组中Bcl-2蛋白表达较CON组显著增加,在IP组,Bcl-2蛋白表达较HM组进一步升高;在HM组Bax蛋白表达高于CON组,Bax蛋白表达在HM组、IP组无统计学差别.TUNEL显示,CON组极少心肌细胞凋亡,HM组细胞凋亡较CON组增多,IP组细胞凋亡较HM组减少.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加Bcl-2蛋白表达来减少冬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