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构建含HSV -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TK并观察AdTK/GCV系统对体外培养的PG49、H460、MCF -7和HeLa4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同源重组法构建AdTK ;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已成功构建了AdTK ;AdTK/GCV系统对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AdTK、GCV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所构建的AdTK/GCV系统对4种肿瘤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含有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丙氧鸟苷系统(AdTK/GCV)及该重组病毒/无环鸟苷系统(AdTK/ACV),在体外分别对4种肿瘤细胞进行抑瘤实验,比较GCV、ACV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将同滴度AdTK感染的4种肿瘤细胞分别加入GCV、ACV,用MTT法测定OD值,计算细胞抑制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相同浓度的GCV与ACV相比,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由于ACV最大耐受量是GCV的4倍,且价格低廉,故在AdTK自杀基因治疗中可用ACV取代GCV。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PHA、CD_3单克隆抗体、IL-2体外诱导正常人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抗肿瘤效应及其对LA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IL-2诱导脾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在体外不仅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效应,并且能增强LA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PHA、抗CD_3单克隆抗体和IL-2联合刺激可增强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杀伤肿瘤细胞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HA-LAK对5种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在效靶化为7.5:1.0时,PHA-LAK对143TK^-细胞的杀伤率可高达57.3%,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加而升高;但在效靶比为15:1时,杀伤效应不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数。结论:(1)来自健康献血员的PHA-LAK对肿瘤细胞具非特异性杀伤活性,能较好解决传统过继免疫治疗中免疫应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2)在一定的条件下,MTT法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瘤作用时才具寻敏,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HSV-tk/GCV系统对人宫颈癌细胞株ME180旁观者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SV-tk/GCV系统对宫颈癌ME180细胞株的旁观者效应。方法:应用脂质体及ploybrene转染技术,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SV-tk,导入PA317包装细胞,以其分泌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ME180细胞(ME),建立ME/TK转化细胞株。观察GCV对ME、ME/TK细胞的存活率及旁观者效应。结果:从病毒滴度、电镜及PCR检查,证实tk基因随病毒的感染已成功地导入PA317及ME180细胞。ME/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亲代ME细胞。ME/TK及ME+ME/TK混合细胞还随GCV浓度的增加受到明显的抑制。ME+ME/TK混合细胞的存活率,随ME/TK细胞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说明TK/GCV系统不但能杀伤tk^ 细胞,也能杀伤未导入tk的细胞,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HSV-tk/GCV系统对宫颈癌ME180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及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pGODN体外活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CpG—ODN体外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活化的PBMC与肿瘤细胞按50:1的比例共孵育72h后,以MTT和酶学检测活化的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CpC—ODN诱导活化的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而对正常肝细胞则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CpG—ODN可诱发机体免疫效应,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NFR基因转移对肿瘤细胞表面TNFR表达量的影响,观察其对TNF杀伤膀胱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TNFR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通过转染包装细胞PA317产生完整病毒颗粒;膀胱癌BIU-87细胞经病毒感染后,检测细胞表面TNFR数量及TNF对其杀伤作用的变化。结果:TNFR基因转移前膀胱癌BIU-87细胞表面与TNF结合的位点数量平均为912个/细胞,经病毒感染后,细胞表面与TNF结合的位点数量平均为2872个/细胞(P<0.05);TNF对经病毒感染的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较未经病毒感染者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转移方法可以提高肿瘤细胞表面TNFR的表达量,从而增强TNF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自杀基因系统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1-tk/GCV)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杀伤和抑制效应。【方法】将B16/tk(tk+)细胞和未经修饰的B16(tk-)细胞按tk+细胞占总细胞数的0%、10%、20%、40%、80%比例分别进行混合,各组细胞于96孔板中培养,加入丙氧鸟苷(GCV)至15.7μ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tk+细胞比例的HSV1-tk/GCV系统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各组混合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腋下,以GCV注射液按100 mg.kg-1.d-1进行治疗,检测瘤体体积、湿质量,测定抑瘤效应。【结果】tk+比例10%以上治疗组,HSV1-tk/GCV系统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效应,但旁杀伤作用不明显;从移植瘤体积看,20%以上tk/GCV治疗组肿瘤呈现明显生长抑制状态(P0.05),以80%tk/GCV治疗组作用最显著(P0.01);从移植瘤质量看,80%tk/GCV治疗组肿瘤呈现明显生长抑制状态(P0.01),其他组虽随着tk+细胞比例的增高瘤体平均质量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HSV1-tk/GCV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杀伤和抑制效应均随着B16/tk细胞比例的增高而增强,已建立显示出体外杀伤效应和体内抑瘤活性的小鼠黑色素瘤自杀基因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LAK细胞的活性诱导和杀伤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的LAK细胞、LAK细胞冻融液及培养上清液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相关性以及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加入终浓度为1mg/L的放线菌素D以阻断检测过程中肿瘤增殖对实验结果影响。结果①LAK细胞冻融液和培养上清液的杀伤活性与LAK细胞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996和0.999,直线相关性t检验P<0.001和0.005);②动态杀伤分析显示,LAK细胞动态杀伤活性与LAK细胞冻融液、培养上清液之间不呈直线性相关(r分别为0.847,0.799,P值均>0.05),而LAK细胞冻融液和培养上清液间则呈显著直线相关(r为0.969,P<0.01)。这表明L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方式为快速杀伤,而LAK细胞冻融液和培养上清液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方式则为慢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高于LAK细胞冻融液。结论LAK细胞活性诱导与胞浆内细胞毒因子表达有关;LAK细胞可能通过释放细胞毒因子对肿瘤细胞起直接杀伤作用;LAK细胞通过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释放杀伤介质,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是其高效、快速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含HSV-tk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Lewis肺癌细胞,探讨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含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tk),将含LacZ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MVLacZ)转染Lewis肺癌细胞,X-gal染色后,测定腺病毒对该细胞的转染率,并观察AdCMVtk/GCV系统对Lewis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随着AdCMVLacZ的病毒量(MOI)增加,对Lewis细胞转染率也增加,当MOI为500时,转染率可达100%。AdCMVtk/GCV系统可明显杀伤Lewis细胞, 且随着AdCMVtk的MOI增加,或GCV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但单独使用AdCMVtk或GCV时,对Lewis细胞无杀伤作用。AdCMVtk/GCV系统对该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20%Lewis细胞被AdCMVtk转染可引起74%细胞死亡。 结论:AdCMVtk/GCV系统杀伤肿瘤细胞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旁观者效应在TK/GCV系统杀灭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转TK基因肺癌细胞A549-TK与亲代细胞A549分别以不同比例、高低密度混合培养,加50 mmol/L GCV作用5 d,MTT法测活。结果 当细胞以高密度接种(104/孔),TK+细胞占20%就能观察到较对照细胞出现明显的生长抑制(P<0.05),而细胞以低密度接种(103/孔),TK+细胞占50%出现较对照细胞明显地生长抑制 (P<0.05)。结论 旁观者效应在TK/GCV系统杀灭瘤细胞中起重要作用,且这一效应与细胞间密切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2.
菱壳水提物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菱壳水提取物对胃癌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菱壳水提取物对离体培养胃癌细胞及 MFC荷瘤小鼠进行体内外实验 ,观察该提取物对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对 MFC荷瘤小鼠生长的影响。结果 :当菱壳水提物剂量达 14.0 6 g/ L时 ,体外实验其胃癌细胞抑制率为 37.76 % ;当菱壳水提物剂量达 10 ml/ kg时 ,体内实验其抑瘤率为 36 .1% ,并存在量效关系。结论 :菱壳水提取物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态水对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正态水为溶剂配制的培养液培养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肝癌、胃癌、黑色素瘤等细胞系的肿瘤细胞,观察正态水对肿瘤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同时,观察正态水对阿霉素敏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采用正态水配制的培养液培养多种肿瘤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率均有所下降;用正态水配制的培养液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传代22代后,生长速度下降;正态水增加了低浓度阿霉素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系由肿瘤细胞凋亡所致。结论正态水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可增加阿霉素抗肿瘤敏感性。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蒿甲醚对胰腺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蒿甲醚(ART)在体外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在体内对荷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RT对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RT对SW-1990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测量裸鼠体质量、移植瘤瘤径和瘤质量,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观察ART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结果MTT结果显示,ART对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RT使SW-1990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荷瘤裸鼠体内实验显示,中、高剂量的ART(4、8 mg)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显著(P<0.05),抑瘤率分别为48.10%和53.51%。结论ART在体外及荷瘤裸鼠体内对SW-199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heHSV TKbystandereffecthasbeendefinedtodescribetheGCV mediateddeathofHSV TKex pressingcellsandadjacentHSV TKnegativecells .Thiseffectisconsideredaprerequisiteforthethera peuticefficacyofHSV TK /GCVtherapyowingtothecurrentlowefficiencyofdeliveryvectorstota…  相似文献   

16.
Y L Guo 《中华医学杂志》1992,72(9):522-4, 572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high energy shock waves (HESW) on bladder tumor cell line BIU-87 in vitro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lithotripter Dornier HM3 with voltage 15 kV, impulsation 0, 400 and 800 respectively, water bath 35-37 degrees C and impulse rate 60/min. Cell viability and clonogenicity were decreased, but the cell doubling times were prolonged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HESW impulsation. Both cell growth curves and 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assay showed the temporary inhibition on the growth of tumor cells, which were viable after HESW. After a period of time, these tumor cells would recover their normal growth ability. For the group received 800 HESW impulses, the first passage of cell growth curve decreased temporarily 24 hours after HESW impuls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ESW do show a cytotoxic effect on tumor cells in vitro, including acute and chronic lethal effect and temporary growth inhibition.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HESW is positively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impulsation at the condition of definite working voltage.  相似文献   

17.
白藜芦醇对恶性黑色素瘤生长抑制作用的体外及体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体外和体内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白藜芦醇对小鼠B16及人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B16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建立B16皮下种植瘤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对小鼠皮下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发现在白藜芦醇对B16及A375细胞均显示了良好的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了不M浓度的白藜芦醇有效的抑制了p-Akt蛋白的表达,提示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此有关;体内实验证实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对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白藜芦醇有效的抑制了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并且发现其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来实现.这为白藜芦醇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的可能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也为我国中草药的抗肿瘤效果的开发提供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旁观者效应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HSV-tk/ACV(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 gene/Acyclovir)系统基因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作用。方法:HSV-tk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细胞为PA317-tk细胞。培养PA317-tk细胞即可获得有感染力的携带HSV-tk基因的病毒颗粒,然后转染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为SMMC-tk细胞。SMMC-TK细胞与SMMC-7721细胞以不同百分比混合,用ACV(100ug/ml)培养基培养,MTT法检测ACV对各组细胞抑制率(Inhibit Rate,IR),根据各组IR与该组SMMC-tk细胞数的百分比值(IR/SMMC-tk%,IR/St)的大小判断旁观者效应作用的有无和强弱。结果:旁观效应试验表明,含SMMC-tk细胞10%,20%,30%,40%,50%,60%,70%,80%,90%,100%各组IR/St比值分别为2.15,1.91,1.83,1.47,1.30,1.11,1.02,0.93,0.84,0.76。10%-70%各组IR/St比值均大于1,存在明显旁观者效应,以10%,20%,30%,40%组最强,80%-100%三组IR/St比值小于1,旁观者效应不明显。结论:研究结果证实用HSV-tk/ACV系统基因治疗恶性肿瘤,适宜比例TK^ 细胞时,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TK/细胞为10%时旁观者效应最强,这对于HSV-TK/ACV系统基因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