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滑膜彩超下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滑膜及血管增殖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二维、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了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滑膜二维声像图、血流信号显示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①73个腕关节滑膜增厚(96.05%),厚度0.72~1.12 mm(平均0.92mm),腔面毛糙不平,有的可见类似绒毛状突起.②滑膜血管增生,6个关节滑膜内显示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8.21%),显示率与滑膜厚度有关.能量多普勒(CDE)可提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为Ⅰ级的滑膜内血管显示率.③频谱多普勒检测,增生滑膜能显示血流均为I级血流,故不能检测到血流速度.结论:高频超声是显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滑膜改变的无创性敏感方法,可准确地显示关节滑膜增生及血管增殖等重要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血流成像(SMI)及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技术在监测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炎活跃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入选60例RA患者,超声检测其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对受累关节的增厚滑膜,分别启用SMI及PDUS两种血流模式,分别记录两种技术的滑膜血流显示率和血流分级,并探讨SMI及PDUS血流分级指数与临床上常用于评估RA活跃性的实验室指标ESR、CR P及DSA28评分之间是否具有正相关性。结果 (1)在60例RA患者中,共有450个关节滑膜增厚,PDUS血流模式与S MI血流模式对受累关节增厚滑膜的血流显示率分别为71、8%、81.1%,PDUS对于滑膜内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明显低于SM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在RA临床缓解期,PDUS对亚临床滑膜炎显示率为42.9%,明显低于SMI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3)PDUS与SMI对滑膜血流分级结果 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21,P<0.05),但SMI较PDUS能够更敏感的显示滑膜微血管内的低速血流,提高滑膜血流分级。(4)SMI及PDUS的滑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RA患者的60个踝关节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健康组对比分析.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研究组踝关节滑膜增生55个,占91.7%,同时对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进行分级,血流信号为3级者26个,占47.3%,2级者21个,占38.2%,1级者8个,占14.5%.关节腔积液60个,占100%.骨侵蚀14个,占23.3%.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肌腱腱鞘炎47个,占78.3%.研究组与健康组对比超声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频超声能显示RA踝关节的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或骨侵蚀及关节腔积液等病理改变,通过分级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翔实的影像学资料,是诊断RA病人踝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活动期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心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以腕关节肿痛为主诉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54个腕关节),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做类风湿筛查的健康体检者23例(共46个腕关节),设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腕关节滑膜厚度,检测增生滑膜有无血流信号、关节有无骨质侵蚀、有无关节积液;对观察组患者腕关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CEUS),分析检查结果与DAS28、EST、CRP、RF的相关性。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54个腕关节中出现滑膜增厚51个、关节积液33个、骨质侵蚀29个,对照组46个腕关节中,出现滑膜增厚3个、关节积液4个、关节侵蚀1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31,P<0.001);②观察组51个滑膜增厚关节中,42个检出血流信号,对照组3个滑膜增厚关节中,1个检出血流信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滑膜厚度和CEUS分级与ESR、CRP、DAS28评分呈正相关,与RF、Anti-CCP无相关性;超声造影TIC定量分级与滑膜厚度、CEUS灌注分级呈正相关。 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清晰显示腕关节内滑膜形态学改变,定量分析滑膜内血流灌注情况,与血清学指标及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在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活动期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血友病患者膝关节状况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4例血友病患者中70个膝关节行超声检查,其中11例小于18岁患者中16个膝关节完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同时对膝关节按照2.1版血友病关节健康评估表(HJ HS)评价其健康状况,分析超声评分与年龄及出血次数的相关性,以及与MRI评分和HJH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友病关节病变严重程度与血友病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F=0.013,P=0.987),随着年龄增加、出血次数增多,膝关节病变加重.关节病变早期的滑膜增厚及软骨改变的检出,超声及MRI检查无差异(P>0.05).超声评分、MRI评分、HJHS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超声对于血友病性关节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膝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对14例膝关节疼痛患者28个膝关节进行双膝关节检查,观察滑膜、积液、骨侵蚀及关节病变区域血流情况.结果 23个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炎表现,即滑膜增厚、关节囊积液伴或不伴软骨侵蚀;5个膝关节无异常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在诊断膝关节病变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血流灌注改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1年1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CKD患者73例(146个肾)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体检者34例(68个肾)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脏病K/DOQI分期指南,将73例CKD设为病例组,病例组患者分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5组,将34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CDFI及SMI模式下观察所有研究对象双侧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并对CDFI及SMI肾血流灌注进行分级、记录。结果 在214个肾脏中,SMI显示为4~5级157个(73.4%),显示为0~3级57个(26.6%);CDFI显示为4~5级118个(55.1%),显示为0~3级96个(44.9%);同一组别SMI与CDFI肾血流灌注分级构成比进行比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CKD1~CKD3期组SMI显示4~5级的构成比均高于CDFI(P<0.05);CKD4期组、CKD5期组SMI显示3...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应用高分辨力超声诊断手部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与价值。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手部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病例,将这些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选择同时间段的健康志愿者共计40例,将这些人设为对照组,全部研究资料均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实施检查。结果 40例共200个关节滑膜增厚,占受检关节总数的50.00%,MCP的检出率为55.00%(220/400),PIP检出率为37.5%(120/320);共检测出35例患者350个关节有关节腔积液,MCP检出率为45.0%(180/400),PIP检出率为37.5%(120/320);共20例患者120个关节血流信号检测结果为阳性,MCP检出率为25%(100/400),PIP检出率为3.1%(10/320)。对照组中没有血管翳形成、关节腔积液、滑膜增厚情况。结论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对手部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查,取得了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在检查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血流信号等方面优势突显。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膝关节积液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研究30位膝关节积液患者41个膝关节超声声像图改变并与X线检查进行比较。结果髌上囊积液39个(95.12%),积液深度3.1-17.9 mm;关节腔积液32个(78.05%),积液深度2.3-12.2 mm;36个关节囊滑膜增厚(87.80%),厚度1.2-7.7mm,腔面毛糙不平,部分滑膜增厚成乳头状;显示关节软骨损坏15个(36.59%)。X线检查均无报告关节囊积液或滑膜增生改变。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是诊断膝关节积液性病变客观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结肠炎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能量多普勒(CDE).结果 9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二维超声检查均显示结肠壁增厚,1例肠管壁活动僵硬伴不全性肠梗阻.5例经CDFI检查增厚的肠壁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其中2例经CDE检查探及血流信号;4例经CDFI检查探及点状血流信号.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超声检查多表现为肠管壁增厚,气体线较薄,假肾样改变不典型;CDFI或CDE检查表现为少血供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微血流成像(SMI)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7例,根据住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将其分为PIS组(40例)与非PIS组(107例)。两组均进行颈动脉斑块SMI检查及颈动脉CDFI检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PIS患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颈动脉斑块SMI联合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PIS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糖尿病史、SMI分级、纤维蛋白原、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SMI分级为2级、RI、PSV、EDV为PIS的影响因素(P<0.05)。颈动脉斑块SMI联合颈动脉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PIS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SMI联合颈动脉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在PIS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银广  杨仁东  陈丽珍  黄祯 《中国医药导报》2015,(6):107-110,114,169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腕关节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RA患者86例(R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进行腕关节高频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声像图表现及腕关节滑膜厚度,分析RA患者滑膜血流分级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对RA组进行DR摄片检查,比较超声和DR摄片对骨侵蚀的检出率。对RA组进行3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滑膜厚度、血流分级及RI值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关节腔未见积液,滑膜内未见血流信号;RA组161个(93.6%)腕关节滑膜增生,137个(79.7%)腕关节显示关节腔积液;彩色多普勒成像显示141个(82.0%)关节滑膜内可见血流信号。RA组滑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3.21±1.42)mm比(1.59±0.62)mm,t=9.772,P=0.000];滑膜血流RI值与分级呈负相关(r=-0.81,P<0.05);病程<2年的RA患者超声检查对骨侵蚀检出率高于DR摄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比13.5%,χ2=4.698,P=0.030),病程≥2年的RA患者超声检查与DR摄片对骨侵蚀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RA组患者滑膜厚度降低[(3.21±1.42)mm比(2.35±0.86)mm,t=6.794,P=0.000],RI值增加[(0.52±0.11)比(0.60±0.12),t=6.445,P=0.000],血流分级0、Ⅰ级患者增加,Ⅱ、Ⅲ级患者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8.619,P=0.006)。结论高频彩超可较好显示RA腕关节病变,并对疗效的评价提供依据,在RA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钟玲  傅景霞  金蕾 《吉林医学》2014,(13):2779-2780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腕关节滑膜的变化,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RA活动期以腕关节病变为主的患者,运用高频超声扫查RA患者腕关节,记录滑膜厚度、滑膜内血流信号,并于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腕关节超声检查,同时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腕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腕关节滑膜厚度、滑膜内血流信号均明显减少,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压痛评分、CRP、ESR均明显下降,且滑膜厚度与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压痛评分、CRP、ESR均分别呈正相关。结论:高频超声观察关节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可以为RA活动期疗效评估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56例RA患者312个膝关节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结果 病变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关节积液、软骨及骨质破坏等表现.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RA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病变超声与MRI表现的对比,分析高频超声诊断RA膝关节滑膜病变与MRI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确诊RA的30例患者患侧膝关节和20例正常对照者双侧膝关节行超声检查,在相同切面测量滑膜厚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对RA组患侧膝关节行MRI检查,在超声和MRI相同的切面上观察滑膜病变情况,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RA组髌骨上、内外侧髁滑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01);超声和MRI均显示滑膜增厚,超声测量的滑膜厚度与MRI测值无明显差异(P>0.1);超声与MRI对滑膜增厚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 <0.001).结论:超声对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病变的检查结果与MR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诊断RA膝关节滑膜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关节病的X线和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16个膝关节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的X线和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显示关节肿胀、密度增高7例,骨质疏松5例,骨性关节面破坏5例,骨端(骨骺)增大变方、股骨髁间凹增宽加深5例,方形髌骨3例,关节变形、脱位3例,软组织钙化1例;MRI表现8例16个膝关节均有积血,出血位于关节腔、骨内和/或软组织,血肿在T1WI为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关节囊肿胀、滑膜增厚6例,关节内韧带肿胀7例,关节软骨及半月板侵蚀吸收7例,关节软骨下骨质吸收7例,关节骨质囊变3例,骨端(骨骺)增大、股骨髁间凹增宽加深5例,关节变形、脱位3例,关节肌肉萎缩2例。结论X线平片能清楚显示血友病性关节病的早期关节肿胀和中晚期骨关节特征性改变,可做为初诊的检查方法。MRI能更准确显示关节出血部位和范围、关节损害的程度及软组织改变,对疾病分级和临床诊疗、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频彩超在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技术评估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膝关节关节软骨、滑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2例(OA)共计124个膝关节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100个膝关节进行探查,测量其软骨厚度、边缘及局部轮廓,滑膜厚度和滑膜上血管增生的程度以及关节腔积液情况。结果:超声检出对照组和病例组在关节腔积液、软骨厚度、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存在显著差异(P<0.01)。病例组软骨厚度变薄,软骨表面粗糙,滑膜明显增厚,滑膜上血管增生,部分膝关节关节腔有不同程度的积液。结论:(1)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极少量的关节积液。(2)高频超声对关节软骨的清晰度、软骨表面轮廓的光滑度以及软骨厚度和软骨的完整性分辨力较高。(3)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彩色多普勒对滑膜上血管增生的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飞燕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1025-1026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观察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诊断为膝关节炎(KOA)患者进行膝关节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50例KOA患者中,超声发现关节腔积液41例(82%),滑膜增厚24例(48%),关节游离体9例(18%),腘窝囊肿5例(10%).关节腔积液厚度9.23~17.32mm,平均(13.48±3.87)mm,滑膜厚度0.57~6.31 mm,平均(3.24±2.75) mm,滑膜血流0级占8% (4/50),1级占58% (29/50),2级占22%(11/50),3级占12% (6/50).结论 超声通过观察关节积液、滑膜情况及关节周围病变,为临床辅助诊断膝关节炎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红梅 《中外医疗》2012,31(27):182-18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及能量多普勒(PDI)超声对乳肿块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2例乳房肿块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48例为乳腺结构不良,17例为单纯乳腺囊肿,未经手术治疗,137例为实性肿块。该文主要对137例经高频CDFI及PDI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CDFI及PDI超声诊断137例实性肿块中,良性115例,恶性22例,与手术病理对照,肿块检出率100%,良恶性肿块除2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外,总符合率98.5%(135/137)。高频CDFI及PDI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血流检查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块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CDFI及PDI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对病人治疗、临床手术均有指导义意,可做为乳腺肿块确诊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另选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滑膜状态(包括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滑膜内血流)及软骨病变。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1例另行MRI检查。同时分析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状态与患者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病变组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关节积液、滑膜内血流信号增多、软骨变薄及骨质破坏等表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2个膝关节)均行超声及X线检查,超声对软骨病变检出率为41.7%,X线检查率为11.1%,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患者行超声与MRI检查,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为30%,MRI检出率为5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厚度与CRP(r=0.40,P<0.001)及ESR(r=0.51,P<0.001),关节积液深度与CRP(r=0.46,P<0.001)及ESR(r=0.54,P<0.001)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超声可以通过观察滑膜状态及软骨病变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