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云南省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5年云南省手足口病高发的4个州(市)344例重症手足口病和440例普通手足口病诊断病例,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自然分娩、半岁前全母乳喂养、主要看护人的文化程度高,初诊诊断为手足口病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因素;明确传染源接触史、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发病到确诊的时间短、确诊手足口病的医院级别高、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级别高、发热、EV71感染、流动人口、家庭年平均收入高、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小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流动人口、有明确手足口病传染源接触史、出现发热症状、且EV71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是云南省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人群。提高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能力,鼓励倡导自然分娩和半岁之前的全母乳喂养,均可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南宁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2019年南宁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重症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9年三家定点医院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963例,死亡20例,重症率和重症死亡率分别为3.03%和1.02%,重症率和重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162.55,P<0.001;〖XC小五号.EPS;P〗趋势=16.09,P<0.001);重症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83.24%),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88.84%),男性重症率高于女性(〖XC小五号.EPS;P〗=16.88,P<0.001);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农村重症率高于城市(〖XC小五号.EPS;P〗=245.81,P<0.001);死亡病例主要在农村(85.00%);EV71型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125.58,P<0.001);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男性、0~3岁、散居儿童、居住农村、发病-就诊时间间隔≥2d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初诊在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最后入院重症级别为重症Ⅲ期及以上、EV71型感染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南宁市手足口病重症率和重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加强健康教育和EV71疫苗接种、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是预防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所选对照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群分类、初诊正确诊断手足口病、EV71感染、发热、丘疹、头痛、精神差、易惊、抽搐、手足抖动、嗜睡、心率加快和呕吐等13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精神差、易惊、抽搐、呕吐是手足口病重症发病危险因素. 结论 加强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监测并及时对症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湖北省2010-2012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湖北省2010-2012年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为病例组,共63例;按照1∶3的比例随机在湖北省抽取189例同期监测录入的非死亡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发病后就诊情况、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使用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初次诊断为手足口病和出疹为保护因素;年龄<1岁、现居住地为农村、母乳喂养、初诊医院为村级和乡级医疗机构、使用激素类药物、使用抗生素类药物、EV71阳性均为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初诊诊断为手足口病(OR=0.276,95%CI:0.082~0.937)为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保护性因素;年龄<1岁(OR=8.222,95%CI:1.875~36.046)、现居住地为农村(OR=3.459,95%CI:1.051~11.388)、母乳喂养(OR=2.451,95%CI:1.013~5.928)及EV71阳性(OR=7.964,95%CI:2.504~25.330)为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 结论 防范手足口病患儿发展为死亡,应提高医疗机构的早期诊断能力并且开展病原分子检测,加强农村区域相关知识宣教,同时对低龄、EV71感染的患儿给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济南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86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对照组为86例手足口病轻症病例,用问卷调查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接触史、就诊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信息,对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发病到就诊日期、初诊单位类型为村级、患儿出现发热、足部皮疹、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咳嗽、呕吐、有病例接触史、EV71阳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出现发热(OR=89.38)、口腔疱疹(OR=22.28)、臀部皮疹(OR=234.81)、呕吐(OR=23.90)、有病例接触史(OR=31.48)和EV71阳性(OR=71.65)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识别发热、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对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提高EV71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率,可降低由EV71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10年滨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0年滨州市手足口病病例中,选择70例重症病例及按照1∶2的比例选择的140例普通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有4个危险因素和2个保护因素,危险因素为就诊前最高体温(OR=4.676)、嗜睡(OR=11.336)、心律失常(OR=7.012)、EV71型感染(OR=2.691),保护性因素为年龄较大(OR=0.450)和初诊到县级以上医院(OR=0.001)。[结论]及时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吉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所选对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EV71感染是发生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24.46(95%CI:2.75~217.94);而初诊正确诊断手足口病为保护因素,OR值为0.07(95%CI:0.01~0.72)。结论EV71感染可作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参考指标,而及时、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柳州市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12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在柳州市工人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354例普通病例,进行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诊单位、初诊诊断、发病就诊间隔天数、体温、持续发热天数、精神、抽搐、呕吐和血糖等9个影响因素与手足口病重症化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发病就诊间隔天数≥3 d、体温≥38.5℃、持续发热天数≥3 d、精神差、抽搐、呕吐和血糖≥6.11mmol/L为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手足口病患儿就诊史、体温、血糖等变动,尽早识别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缓该病重症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成都市2014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相应比例的手足口病轻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轻症病例转变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的因素包括:性别、发热、居住地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诊断手足口病医院类型、EV71感染等。结论 手足口病轻症患者中的女性、发热、居住地在农村、看护人文化程度低、在低级别医院诊断、感染EV71等是导致重症病例发生几率增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危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33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和66例普通手足口病病例,根据患者发病、就诊、既往病史和治疗等资料分析探索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99例手足口病病例病原学检测EV71感染占45.45%(45/99)、Cox A16感染占21.21%(21/99)、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33.33%(33/99),重症与普通病例组病原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就诊时间≥24h(OR=8.50,95%CI:1.11~64.78)是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Cox A16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较EV71感染为保护性因素(OR=0.05,95%CI:0.01~0.31)、使用抗病毒药物(OR=0.01,95%CI:0.00~0.14)、使用抗生素(OR=0.09,95%CI:0.02~0.52)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后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抗病毒和抗生素综合治疗是遏制患儿重症化,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与重型手足口病对比,探讨深圳市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以2012年1—8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的38例危重型手足口病例作为危重型组,以同期该院的75例重型手足口病例为作为重型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居住在非住宅小区、未参加医疗保险、自然分娩、发病至诊断重症间隔2d以上、曾去个体(民营)医院就诊和曾去社康中心就诊等为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8.40(2.95~23.89);10.72(2.40 ~48.00),3.40(1.24~9.33),3.48(1.47~8.27),3.57(1.16 ~10.94)和4.50(1.06~19.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非住宅小区、未参加医疗保险为其危险因素.危重型组、重型组EV71检出率分别为87.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为减少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发生,对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的儿童和EV71感染者应给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分析肇庆市2010—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71 (EV71) 型疫苗接种效果,为完善手足口病 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 EV71型疫苗接种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 病原构成和疫苗接种情况,保护效果采用疫苗保护效力评价。结果:肇庆市 2010—2019 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314.77/10万,发病以≤5岁儿童为主。肇庆市 2016—2019年 EV71疫苗估算接种率为 6.80%,疫苗推广后报告发病率、重症 比例较低,接种EV71疫苗是EV71所致手足口病的保护因素,总保护效果为92.70%。结论:EV71疫苗上市后肇庆市手足口 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目标儿童疫苗估算接种率较低,应推广及时全程接种EV71疫苗,并加强重点人群 手足口病知识健康宣教和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苏州市2010 - 2018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 - 2018年苏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苏州市2010 - 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11 530例,重症2 687例,年均发病率为175.24/10万,重症比例为1.27%;重症病例发病高峰在5 - 7月(62.93%);市辖区重症比例高于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59%,散居儿童占78.79%,男女性别比为1.99∶1。63.49%的病例发病至诊断为重症的时间间隔≥3 d。98.98%的病例出现发热,98.52%的病例有出疹。病原监测结果显示:EV71占阳性标本的79.23%,CoxA16占6.59%,其他肠道病毒占14.17%。结论 苏州市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对社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识别能力,加强EV71监测,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高危因素的差异,探求重型特别是危重型手足口患儿的典型识别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危)重型手足口患儿临床资料,其中重型104例,危重型24例(死亡9例),并收集同期实验室确诊的143例普通型病例资料进行成组匹配,对比普通型病例与(危)重型病例、重型病例与危重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与高危因素的区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求重型病例与危重型病例典型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1)普通病例与(危)重病例在发病年龄、是否首次确诊、发热时间及热峰值、皮疹性质、是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胸片与心血管表现、实验室指标及病原学方面存在明显差别(P<0.05);2)危重型手足口患儿皮疹不典型比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比例、心血管与胸片表现异常比例、EV71感染构成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方面高(重)于重型患儿(P<0.05);3)Logistic模型显示非典型皮疹、神经系统症状、胸片渗出性表现、空腹血糖升高、血压升高、EV71感染是危重型手足口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临床要高度关注3岁以下皮疹不典型、且胸片、血压、血糖异常的EV71型感染病例的患儿,这些指标的出现异常提示患儿病情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南京市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特征,并分析时空聚集性,为HFMD的重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6年南京市报告的重症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采用时空重排扫描分析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 2009-2016年南京市共报告重症病例1 526例,年均报告191例(93~284例);重症病例占HFMD比例为11‰(6‰~20‰),无趋势变化(Z=1.5,P=0.125),5岁及以下儿童重症病例报告发病率为53/10万(21/10万~76/10万)。4~7月报告病例占54%;病例中男性占64%,年龄中位数为2岁(0~13岁),5岁及以下占97%,1~3岁占75%;散居儿童占67%,幼托儿童占31%。除2013年外,其他各年均探测到时空聚集区域(均有P<0.001),聚集地区由中心城区向南部江宁、雨花台和溧水转移,聚集时间多为3~7月。重症病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9%(17%~70%),阳性标本中75%(54%~89%)为EV71,5%(0~17%)为CoXA16。结论 南京市重症HFMD流行特征与普通病例一致,但病原以EV71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和人群监测,宣传接种EV71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为手足口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结果:2010年共检测1238例手足口病例,其中重症病例122例。所有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43.29%,CA16阳性率为11.14%;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75.4%,CA16阳性率仅1.63%;死亡病例均为EV71阳性。5月份病例数最多;城乡结合部为重症病例高发区。3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重症高发年龄段。结论:EV71和CA16是引起深圳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最主要原因,必须加强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 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后(2014年—2016年10月 VS 2016年11月—2018年)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结果 共收治手足口病住院患儿7 099例,其中普通型6 339例,重症1 570例。与 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比较,接种后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数减少,重症病例所占比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01)。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发病年龄仍然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但每个年龄段重症病例均有下降;全年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5—7月、9—11月;普通型病例以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仍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后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较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且重症病例所占比率明显下降,EV71型病毒疫苗值得推广应用。需进一步开展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