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MMP-1,- 2,- 9,- 14表达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和有/无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IHC)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高/低免疫反应性截点得分选择和ROC曲线被用来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14)在89例胆囊癌(GBC)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VM)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MP-2与MMP-14(MT1-MMP)表达明显与胆囊癌VM相关(P均<0.01),与Nevin分期、分化和无VM组肝转移程度相关(P均<0.05);此外,MMP-2表达也与浆膜浸润和VM组肝转移相关(P均<0.05).在胆囊癌VM患者中,MMP-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如中度分化、Nevin分期(S3-S5)、肝转移、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14表达与分化程度(G2和G3)、Nevin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阴性肝转移和浆膜浸润相关(P均<0.05).多变量分析显示,MMP-2与MMP-14为胆囊癌VM阴性或阳性患者总生存和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MMP-2、MMP-14是有/无VM胆囊癌患者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在VM形成和GBC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uopmteinase,MT1-MMP)在大肝癌(瘤体直径〉3cm)及小肝癌(单肿瘤结节且瘤体直径≤3cm)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在肝癌肿瘤细胞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T1-MMP mRNA在22例大肝癌及12例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T1-MMP蛋白在53例大肝癌及40例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T1-MM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MT1-MMP蛋白在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7),但其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MT1-MM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浸润及转移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21;P=0.001)。【结论】调控MT1-MM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关键环节可能是在转录后水平进行,大肝癌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小肝癌强与其高表达MT1-MMP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在大肝癌(瘤体直径>3 cm)及小肝癌(单肿瘤结节且瘤体直径≤3 ca)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在肝癌肿瘤细胞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T1-MMP mRNA在22例大肝癌及12例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T1-MMP蛋白在53例大肝癌及40例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T1-MM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MT1-MMP蛋白在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7),但其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MT1-MM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浸润及转移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21;P=-0.001).[结论]调控MT1-MM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关键环节可能是在转录后水平进行,大肝癌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小肝癌强与其高表达MT1-MMP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MT1-MMP的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在体外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对VM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Trans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靶向抑制MT1-MMP的表达下调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影响肝癌细胞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VM管状结构的形成。结论 MT1-MMP表达影响肝细胞癌VM的形成,可能成为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404例女性乳腺组织石蜡标本分为5组,其中浸润性乳腺癌组220例、导管原位癌(DCIS)Ⅲ组39例、DCISⅠ~Ⅱ组33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组64例、正常乳腺组48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T1-MMP蛋白的表达。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DCISⅢ、DCISⅠ耀Ⅱ、UDH、正常乳腺组中MT1-MMP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73%(149/220)、25.64%(10/39)、6.06%(2/33)、4.69%(3/64)、18.75%(9/48);浸润性乳腺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DCISⅢ、DCIS玉耀域、UDH和正常乳腺组(均P<0.01);DCISⅢ组阳性率显著高于DCISⅠ耀Ⅱ和UDH组(均P<0.05)。(2)MT1-MMP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孕激素受体(PR)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MT1-MMP蛋白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腋窝淋巴结转移(OR=0.213,95%CI=0.084~0.544,P<0.01)和PR表达状态(OR=1.927,95%CI=1.049~3.542,P<0.05)。结论MT1-MMP蛋白表达自UDH和DCISⅠ~Ⅱ、DCISⅢ至浸润性乳腺癌显著升高,且其MT1-MMP蛋白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多项预后不良因素相关,提示其在乳腺癌进展的全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同转移类型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乳腺癌转移患者186例,根据首次诊断发生转移部位分为骨转移组(A组,90例)、肝转移组(B组,30例)、肺转移组(C组,40例)、软组织转移组(D组,26例)4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手术时获得的癌组织标本进行MMP-1表达水平观察。结果 A、B组患者MMP-1表达水平均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不同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患者MMP-1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MMP-1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骨转移、肝转移患者的MMP-1呈高表达,MMP-1在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的判断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舌癌黏膜固有层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揭示它们在舌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舌癌标本及正常组织各取材部位中MMP-1、TIMP-1的免疫学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舌癌组织的MMP-1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舌癌组织中的MMP-1和TIMP-1的表达与舌癌大小无关(P〉0.05),而与舌癌分化程度、有无转移、病理分级等具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 MMP-1和TIMP-1在舌癌黏膜固有层组织中的表达关系,有助于判断舌癌的侵袭和转移及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8.
崔广飞  高凌   《中国医学工程》2011,(7):21-23,26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5%)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95.0%)(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7.5%)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52.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57.5%,0.869±0.063)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92.5%,1.103±0.152)(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75.0%,1.083±0.137)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47.5%,0.902±0.03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Ki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胃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姚广裕  何萍  杨名添  刘民锋  叶长生 《重庆医学》2012,41(24):2459-2461,2452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关系,提供MT1-MMP参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证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VEGF-C和D2-40的表达,分析MT1-MMP与VEGF-C、LMVD的关系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MT1-MMP、VEGF-C的阳性表达以及肿瘤的淋巴管的高密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增加相关。MT1-MMP阳性的患者中VEGF-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T1-MMP阴性的患者(86.0%vs 43.2%,P=0.000)。MT1-MMP阳性的患者中LMVD的平均值明显高于MT1-MMP阴性的患者(30.2个vs 25.1个,P=0.000)。结论 MT1-MMP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是参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对人肺癌A549细胞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 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杂交检测MT1-MMP蛋白质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活性基质金属蛋白晦-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浓度.结果:BMP-2可促进A549细胞MT1-MMP蛋白质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ELISA进一步显示BMP-2可增加A549细胞培养液中活性型MMP-2的含量.结论:BMP-2可促进A549细胞MT1-MMP的表达及MMP-2的激活.肺癌组织中BMP-2表达的增加可通过促进肺癌细胞MT1-MMP表达及MMP-2激活而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此可能为肺癌侵袭转移的另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乳腺癌组织及2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T1-MM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的相关性。结果MT1-MMP蛋白在69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61例(88.4%),在2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无一例阳性表达(P<0.01);在T1+T2与T3+T4两组阳性表达为24例(77.4%)和37例(97.4%)(P<0.05);在N0+N1与N2+N3两组阳性表达为14例(70%)和47例(95.9%)(P<0.01);在M0与M1两组阳性表达为39例(82.98%)和22例(100%)(P<0.05)。结论MT1-MMP蛋白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生长和扩散转移过程,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生物学事件。  相似文献   

12.
魏鑫 《中外医疗》2010,29(31):11-11,13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经腹腔镜发现并治疗意外胆囊癌的病案。方法总结我院1997年至2006年收治的发现意外胆囊癌的患者的病例,分析治疗方法和术后生存率。结果 nevinⅠ和Ⅱ期的1、3、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NevinⅢ、Ⅳ期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NevinⅠ期和Ⅱ期之间的1、3、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NevinⅢ期的1、3、5年生存率高于Ⅳ期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发现意外胆囊癌后即可进行治疗,如果胆囊癌在NevinⅢ期以上有必要行二次根治术。但NevinⅢ、Ⅳ期的术后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MP-9和Kis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各6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Kiss-1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两基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的阳性表达率为58.3%,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ss-1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率为20.0%,低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肿块的大小和组织学分级等因素无关(P>0.05)。Kiss-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Kiss-1表达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r=-0.690,P<0.05)。结论:MMP-9高表达及Kiss-1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Kiss-1可能对MMP-9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Livin、N-cadhe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两步法检测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5例甲状腺瘤组织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ivin、N-cadherin及MMP-2的表达,并分析3个指标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Livin、N-cadherin及MMP-2的阳性率分别为58.3%、64.6%、37.5%,与甲状腺瘤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Livin、N-cadherin及MMP-2的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Livin与N-cadherin、MMP-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L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MT)指标(N-cadherin和MMP-2)表达密切相关,提示Livin可能参与调节滤泡上皮EMT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il,APC)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胆囊良恶性病变中β-catenin和APC基因的表达,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β-catenin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异位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80.0%和25.0%(P<0.01),与胆囊癌分期及转移均有一定的关系(P<0.01);APC基因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85.0%及90.0%(P<0.01)。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APC基因缺失和β-catenin异常表达是胆囊癌发生的早期事件,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黏附功能的丧失也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T1-MMP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
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和mRNA的表达,研究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采用免疫组化
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表达,发现阳性染色位于癌细胞胞膜;而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到MT1-MMP mRNA
的阳性染色位于乳腺癌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所有标本均有
MT1-MMP mRNA的表达,其中MT1-MMP免疫组化阳性染色的乳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高(0.759±0.0802);在MT1-MMP免
疫组化阴性染色的乳腺癌中相对表达量低(0.547±0.0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1-MMP 很可能是由乳腺癌
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产生,激活后锚于癌细胞膜发挥作用,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产生和作用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上调SHI-1细胞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达对SHI-1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SHI-1细胞的TIMP-2、MT1-MMP、MMP-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构建TIMP-2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SHI-1细胞,有限稀释法挑选出单克隆细胞S1、S2、S3。跨膜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力。建立裸鼠白血病模型,留取各脏器病理切片,观察人白血病细胞在各脏器中的浸润;RT-PCR检测裸鼠各脏器中人白血病细胞MLL/AF6融合基因表达。结果 SHI-1细胞TIMP-2、MT1-MMP、MMP-2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以及它的体外侵袭率均高于其他细胞株(均P〈0.05)。单克隆细胞S1、S2、S3体外侵袭率增加了1.5~2.5倍(P〈0.05)。S1、S2和S3组裸鼠较SHI-1组发病时间提前、生存期缩短(P〈0.05)。各组裸鼠多脏器病理切片均出现明显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各组裸鼠体内多脏器均扩增出MLL/AF6融合基因,且S1、S2和S3组裸鼠脏器累及多于SHI-1组(P〈0.05)。结论 SHI-1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高表达MMP-2、MT1-MMP、TIMP-2;上调TIMP-2增强了SHI-1细胞体内外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50例皮肤鳞癌(高分化鳞癌34例,低分化鳞癌16例,其中14例淋巴结转移)。结果NF-κB与MMP-2表达于瘤细胞和癌旁间质细胞、内皮细胞质中。NF-κB表达阳性率为80%,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07),且表达越高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4)。MMP-2表达阳性率为76%,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21),且表达越高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3)。结论皮肤鳞癌中NF-κB和MMP-2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MMP-7和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80例、正常肺组织40例中MMP-7和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非小细胞肺癌组MMP7和bFGF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1)。2非小细胞肺癌组TNM分期中Ⅰ期合并后和ⅢⅡ期合并后和Ⅲ期合并后MMP-7和bFGF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低分化癌的MMP-7和bFGF的阳性率与高、中分化癌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淋巴结转移组MMP-7和bFGF的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3非小细胞肺癌中MMP-7和bF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77,P=0.001)。结论 MMP-7与bFGF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演进的过程;MMP-7与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的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MMP-7与bFGF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评价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预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