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常分泌儿茶酚胺等物质,临床较少见。2004年WHO内分泌肿瘤分类定义PHEO为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瘤,恶性约占10%;肾上腺外或异位嗜铬细胞瘤统称为PGL,约占PHEO/PGL的9%~24%,30%~40%的PGL为恶性。  相似文献   

2.
胡斌  毛秋粉  王锦锋  谢新立 《重庆医学》2016,(16):2229-2232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及原发性胃淋巴瘤(PGL )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3例胃癌(23例黏液腺癌及70例非黏液腺癌)及58例PGL [3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及27例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的临床资料、胃壁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灶最大厚度、CT值、病灶形态、合并脾肿大及肾门下淋巴结转移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的平均年龄、病灶累及贲门的比例明显高于PGL组(P<0.05)。胃癌组的SUVmax及脾肿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 PGL组(P<0.05)。病灶形态方面,胃癌组以Ⅱ型及Ⅲ型多见,而PGL组以Ⅰ型及Ⅱ型多见,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DLBCL的SUVmax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病灶最大厚度明显大于胃黏液腺癌及MALT(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18 F‐FDG PET/CT检查在胃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不同肿瘤、不同病理亚型患者在SUVmax、病灶最大厚度、病灶形态等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因其分泌的激素不同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胰岛细胞瘤因分泌过量胰岛素导致反复低血糖发作,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定性诊断并不困难。由于目前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因此术前定位诊断极为重要。以往多种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US)、CT或MPd检查对于较大的胰岛细胞瘤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而对于较小(〈2cm)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阳性率大大下降。我们应用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osonaography,EUS)诊断2例,其中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均为阴性,最后经过手术切除证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PHEO)在高血压中的患病率为0.3%~1.9%,其中恶性占10%左右,目前尚无可靠的指标来区分良、恶性PHEO,因此探求它们临床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为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良、恶性PHEO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发热待查(FUO)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武汉协和医院PET 中心行18 F‐FDG PET/CT检查的144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结果。以手术病理、穿刺细胞学检查或者出院诊断并结合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分析PET/CT图像,并从病变检出率、诊断效率、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等方面评价 PET/CT对FUO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144例患者有130例最终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89例,14例病因未明。PET/CT为97.6%(40/41)的恶性肿瘤患者和88.7%(79/89)的良性病变患者检出了异常病灶,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40/41)、86.5%(77/89)、90.0%(117/130)、76.9%(40/52)、98.7%(77/78)。PET/CT 为46.3%(19/41)的恶性肿瘤患者首次检出了原发灶,并为92.7%(38/41)的患者检出了比传统影像学方法更多的病灶。结论18 F‐FDG PET/CT 显像对FUO患者病变的检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对阑尾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阑尾病变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总结我院2005年以采20例阑尾病变的CT资料,结合MSCT强大的后处理功能(MRP、MIP等)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与临床治疗情况对照。结果 20例阑尾病变患者中CT诊断15例为单纯化脓性阑尾炎,3例阑尾炎性包块,1例阑尾黏液囊肿,1例异位阑尾炎,1例阑尾腺癌。与临床诊断及病理结果相符。结论 MSCT能清晰显示阑尾的位置及形态,对阑尾病变能做出准确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孝检查,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应成为诊断阑尾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32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方法、病理特征。结果:32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中,小细胞癌27例(84.38%,27/32),不典型类癌4例(12.5%,4/32),类癌1例(3.13%,1/32);影像学(螺旋CT或PET/CT检查)评估可手术患者的临床TNM分期(TNMstaging),手术后病理TNM分期(Pathological TNM staging,pTNM分期)上调的占本组患者总数的12.5%(4/32),主要为3例术前评估为L的患者术中见为侵犯外膜(T4),另1例术前为T,NOM0患者术后有单站纵隔淋巴结转移(N1);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细胞表达嗜铬素A(CgA)、肿瘤细胞表达突触素(Sy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单种或多种分化标记物呈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特别是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综合多部位的增强CT或PET/CT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分期,病理检查中联合CgA、Syn、NSE等多种分子标记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李亚范  韦智晓 《医学综述》2008,14(1):133-135
甲状腺核素显像因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逐渐成为甲状腺疾病的一项常规检查。利用甲状腺显像独特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定性、定量参数指标对Graves’病可做出准确诊断,并指导放射性碘(^131 I)治疗剂量最优化的确定及对^131 I治疗后进行预后评估。甲状腺核素显像在Graves’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HEO/PGL)是由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肿瘤,肿瘤合成、贮存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表现为高儿茶酚胺血症,  相似文献   

10.
郭艳艳 《中原医刊》2011,(19):F0004-F0004
肺栓塞(PE)是深静脉血栓(DVT)潜在的致命并发症。临床上,肺栓塞的表现无特异性,因此,对可疑的肺栓塞患者行影像检查显得十分重要。临床确诊肺栓塞多依赖于血管造影,具有创伤性,其他非侵入性检查精确度不佳。核素显像包括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是目前针对肺栓塞应用最广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及评价溶栓、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秀云 《中原医刊》2007,34(15):91-92
目的 了解子宫腔内息肉样病变的类型、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312例子宫腔内息肉样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按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类。结果 69.23%(216/312)为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子宫内膜息肉(EP)151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5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9例。本组另一类为肿瘤性病变,多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仅占9.1%(9/96)。结论 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时要注意同息肉样改变的子宫内膜增生和真性肿瘤相鉴别。妇科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可提示息肉样病变的存在,宫腔镜下取活检配合病理检查是确定息肉性质的最佳措施。对于子宫腔内息肉样病变的处理应根据息肉的性质、大小和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SPEC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临床确诊为MM的患者,均行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通过分析MM骨显像的显像特点并结合患者的X线平片.CT等其他相关检查,探讨SPECT骨显像诊断MM的临床价值。结果 22例患者中,有20例SPECT骨显像表现为骨质代谢异常,阳性率90.9%,共发现病灶246处,大多数表现为多发性异常浓聚(226处)和多发性浓聚合并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20处)。部分患者的骨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如“面圈征”8处,肋骨串珠样浓聚3例,颅骨“帽状征”5例。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阳性率为90.9%,常伴有特征性表现,其灵敏度高,一次成像可反映全身的骨骼代谢状况,能够较早发现骨骼的病变,如果结合X线、CT等检查,相互补充,有助于提高MM的检出率。骨显像可以作为诊断MM重要的常规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3.
赵军  林祥通  管一晖  左传涛  华逢春 《上海医学》2002,25(10):610-611,I002
目的 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查,评价其在探测乳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治疗后临床疑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均进行FDG PET全身显像,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判断结果(标准摄取值,SUV)。分别对每例患者及其病灶进行分析,比较FDG PE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病灶检出率的不同。结果 30例患者中,12例PET检查未见异常,18例可见局部复发和/或转移。1例骨转移患者PET为阳性。FDG PET检测灵敏度为97.4%,仙影像学检查灵敏度为73.7%。在122个肿瘤转移灶中,PET检出116个(95%),常规影像学检查检出84个(69%),FDG PET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P<0.001)。结论 FDG PET全身显像有助于早期诊断乳腺癌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或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特点、误诊状况及诊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年6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5l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颐性分析.47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4例未手术者综合血钙、血碱性磷酸酶(ALP)、血甲状旁腺素令段(iPTH)、CT或者99mTc-氧基异丁基异腈双时相显像(99mTcMIBI)检查诊断。结果PH盯临床表现以骨型由专常弛,占51%(26/51)。病凶中腺瘤最多见,占72%(34/47)。原位病变以有下檄最常见,占41%(19/46),其次为左下微,占28%(13/46),异化病变占10%(5/51)。PHPT易误诊,误诊率92%(47/51),较多误诊为泌尿系结石、风湿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等。,不同临床类型、病理分型患者术前血钙、ALP及iPTH水平存在差异,以肾骨型及甲状旁腺癌患者水平最高,分别为(3.22±O.35)mmol/L、(1455±1091)U/L、(1669±515)ng/L及(3.46±0.40)mmol/L、(1410±426)U/L、(1861±768)ng/L。术前定位甲状旁腺彩色超声、CT及99mTcMIBI的检出率分别为88%(35/40)、97%(30/3I)和97%(31/32)。结论PHPT误诊率高,血钙应列为常规体检项目,辅以ALP、iPTH、影像学等检佥有助于避免误诊;联合99mTc-MIBI和CT可提高术前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曹邦明 《医学综述》2013,19(5):845-848
对于严重的、有症状的发作性高血压总是怀疑嗜铬细胞瘤(PHEO),但确诊为PHEO者不到2%。伪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发作性高血压,对其定义、诊断及治疗国际上尚无金标准,国内尚属空白。伪嗜铬细胞瘤区别于PHEO及一系列酷似PHEO的临床状况,β、α1受体阻滞剂、心理治疗必要时联合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效。现就伪嗜铬细胞瘤的定义及其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核素显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对Meckel憩室、肠重复畸形的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6例腹痛、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患儿行99m锝酸盐(99mTcO-4)显像,其中12例显像阴性者于检查后24小时有活动性出血者,再行99m锝标记红细胞显像。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经手术、病理及内窥镜等检查所证实。结果99mTcO-4显像诊断Meckel憩室和肠重复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12/14)、91.7%(11/12)及88.5%(23/26)。结论核素显像具有无创、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特别是对异位胃粘膜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核素显像可作为下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影像学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X线、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均行X线检查,39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表现。结果:53例中良性骨肿瘤11例(骨巨细胞瘤6例,骨软骨瘤5例),恶性骨肿瘤25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4例,尤文氏肉瘤2例,脊索瘤3例,淋巴肉瘤2例),转移瘤5例,肿瘤样病变1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骨囊肿4例)。结论:合理应用X线平片、CT、MRI3种影像学检查.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骨肿瘤,确定病变的良恶性、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了48例肝占位性病变,全部经AFP、CT扫描、B超检查确诊。本组25例原发性肝癌中,肝动脉增粗、肿瘤内动脉血流、肿瘤周围血流包绕分别为40%(10/25)、92%(23/25)、96%(24/25)。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转移癌、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进行对比分析,后者肿块内无动脉血流。因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本文还就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马秀文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237-123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腹痛小儿肠系膜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长短轴比值(L/S)及彩色血流参数值。结果所有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淋巴结形态规整,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L/S〉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流信号增多,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经临床治疗后复查疗效显著。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时为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肿瘤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点。X线、CT、MRI、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转移常用的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临床应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部位等来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其在肿瘤治疗效果评估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转移检测中的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