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春  王洁  杨瑞霞 《新中医》2023,55(9):205-207
目的:观察抖针结合摇罐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 例肱骨外 上髁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予抖针结合摇罐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Moya 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1 周、2 周后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EPS 升高(P< 0.05),且观察组治疗1 周、2 周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EPS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抖 针结合摇罐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给予瘫痪肢体针刺治疗及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头针结合舌针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舌针能显著提高中风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脐针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90.00%(2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33只眼),对照组25例(32只眼).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中药左归饮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8%,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或P<0.01),治疗组中心视野、P100波潜时也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视力、中心视野、P100波潜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朱冬梅 《河南中医》2013,33(6):954-956
目的:观察头针(丛刺法)、项针(完骨穴、风池穴)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针针刺、头针针刺及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丛刺、电项针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为指标,综合评定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3.33%,对照组愈显率为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无明显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仪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组、对照组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项针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确切,并可以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用岐黄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岐黄针在腰、臀、腿部位的筋结点进行治疗,对照组配穴参照《针灸学》,采用普通针刺进行治疗。采用JOA下腰痛评分量表、VAS评分等量表对其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疾病疗效、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PRI等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 05);两组JOA下腰痛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均有所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67%,优于对照组的73. 33%(P 0. 05)。结论:岐黄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两者比较岐黄针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湿敷理疗联合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后通过VAS评分、压痛仪测量压痛值、红外热成像测量患侧与健侧温差值评估疗效。结果:2组VAS评分、压痛值、患侧与健侧温差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依从性好,优于颈部湿敷理疗联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结合耳聋左慈丸加味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耳聋左慈丸加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级及治疗前后电测听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耳聋总有效率为79.17%,优于药物组的53.33% (P< 0.05);治疗组治疗耳鸣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药物组的69.09%(P<O.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电测听结果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耳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岐黄针组,每组各32例。岐黄针组给予岐黄针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每周3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3个月后随访时,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以及Mc Gill疼痛量表(MPQ)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岐黄针组失访1例,常规针刺组失访2例,均因受疫情影响而脱落。最终岐黄针组31例、常规针刺组30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1周后,岐黄针组有效率为90.3%(28/31),常规针刺组为 56.7%(17/30),岐黄针组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 3 个月后随访,岐黄针组有效率为 87.1%(27/31),常规针刺组为36.7%(11/30),岐黄针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3)治疗1周后及治疗3个月后随访,2组患者的NPQ评分、MPQ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岐黄针组在改善NPQ评分、MPQ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常规针刺组出现2例晕针,岐黄针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秩边透水道为主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选取秩边透水道为主穴,并随证配穴,采用长175 mm的芒针与矢状面呈20°夹角的方向刺入秩边穴,进针深度100~115 mm,透达水道穴,使针感直达病所;对照组与观察组取穴相同予以常规针刺法.两组患者均不分月经前后及经期与否,连续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1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体温情况、性激素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65.3%(32/49),有效率为91.8%(45/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1%(25/52)、63.5%(33/52)(均P<0.01).观察组基础体温典型双相及不典型双相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单相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睾酮(T)均明显下降(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LH、T亦明显降低(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LH、LH/FSH、T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P<0.01).结论:秩边透水道为主针刺能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基础体温,调节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其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透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脑卒中入院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透刺、推拿治疗;对照组在脑卒中入院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与观察组相同的推拿治疗.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总有效率6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4.497,P<0.05,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Fugl-Meyer评价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对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单项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治疗组对颈臂疼痛、颈椎活动度、上肢麻木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玲  阚俊微  郑旭  张敏  张吉 《中国针灸》2013,33(3):199-202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地震后板房区膝骨关节炎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针刺组,每组44例.温针组采用温针灸法,穴取内膝眼、犊鼻,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组取穴及康复训练同温针组,只针刺,不施灸.观察治疗20次后及随访1个月、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100.0%(41/41),明显优于针刺组的85.4%(35/41,P<0.05);两组症状积分、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20次后均显著改善(均P<0.05),温针组在症状及疼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组(均P<0.05),且在随访2个月内仍保持较好的疗效,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地震后板房区膝骨关节炎远期疗效优于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头针组27例,体针组25例,对照组28例.头针组给予针刺头部穴区治疗;体针组给予针刺躯体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都可喜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各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MMSE、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头针组与体针组MMSE及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头针组与体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更显著,能明显改善MMSE及BI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舌针加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舌针加吞咽障碍治疗仪)和对照组(吞咽障碍治疗仪),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及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89.80% (P< 0.05);且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与吞咽障碍评分均有改善(P<0.05),而以治疗组改善为优(P<0.05).结论 舌针加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  相似文献   

16.
项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FS)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康复组各40例.康复组在一般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项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项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吞咽功能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分以及咽通过时间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项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常规组(均P<0.05);项针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高于康复组的65.0%(26/4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针配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拨针配合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项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予拨针配合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夹脊穴和阿是穴联合TDP灯照射治疗。结果:压痛人均评分观察组为(0.89±0.79)分,对照组为(1.48±0.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4.44%,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拨针配合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项背筋膜炎近、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芒针结合隔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提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的最佳针灸方案,并从免疫学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芒针组、隔药灸组,每组37例.针灸组取穴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等,采用芒针透刺针法治疗,并于针后隔药灸神阙、腰阳关等,每日1次;芒针组及隔药灸组单独采用相应芒针或隔药灸治疗方法.治疗21次后观察各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数值并进行分析.结果:针灸组有效率为97.3%(36/37),优于芒针组的75.7%(28/37)和隔药灸组的73.0%(27/37,均P<0.05).各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幅度及腰椎活动度等指标均较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针灸组较其他两组改善更加明显(均P<0.05).针灸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芒针组和隔药灸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结合隔药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芒针或隔药灸治疗,在免疫作用机制上有调整患者体液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2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使用自制消癥饮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12例使用内美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随访12 ~24个月,发现其复发率为17.39%(6例),对照组复发率为35.29%(8例),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在普通取穴基础上于颧髎、颊车及双侧合谷穴予以温针治疗,对照组67例于普通取穴前在患侧翳风、牵正、阳白、颊车予以每周刺络拔罐两次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1个疗程结束后痊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