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刺电针翳风、颈部阿是穴治疗面肌痉挛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疼牵(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X痛且不规则抽搐的病症,表现为从一侧眼轮匝肌开始逐渐缓慢扩展至同侧面肌、口角。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发,大约80%-90%的HFS是由于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关于面肌痉挛,目前国内尚未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国外调查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十一。R前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肉毒素、手术,但均有一定弊端。笔者观察齐刺翳风、颈部阿是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近20年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各类数据库自1999年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全面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体重、BMI、腰围、臀围等各项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计9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高[OR=2.18,95%CI(1.49,3.19),Z=4.00,P0.0001]、体重减少[MD=1.21,95%CI(0.49,1.92),Z=3.31,P=0.0009]、BMI降低[MD=1.24,95%CI(0.59,1.88),Z=3.75,P=0.0002]、腰围减小[MD=1.93,95%CI(0.73,3.14),Z=3.16,P=0.002]、臀围减小[MD=0.81,95%CI(0.14,1.47),Z=2.37,P=0.02],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疗效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电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文献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样本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肌性脑脊髓炎,其被定义为使人衰弱的疲劳无法通过充足的休息得到缓解。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异质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目前已制备出多种动物模型,本文系统整理分析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常用的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标准,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研究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与Apriori算法探索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选穴规律。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PSUI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R3.6.1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与Apriori算法分析针灸治疗PSUI的选穴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2篇,针灸处方22个,涉及腧穴24个,腧穴出现总频次11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腧穴归属以任脉为主;分布以腹部、下肢及骶部为主。集合可视化分析、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腧穴组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是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PSUI腧穴处方以温阳化气利水为主,重点应用特定穴,选穴以病变脏腑膀胱近部(腹部及骶尾部)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佐以下肢脾胃经腧穴,契合本病的病机及女子生理特点,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有助于总结PSUI针灸处方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面肌痉挛患者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行针刺预处理对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发病持续时间、面部神经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35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综合治疗。针药防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处理,持续4周。随访时间6~12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迟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生率、面神经损伤功能分级。结果:对照组出现迟发性面神经麻痹22例,发病率12.36%,其中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7例,术后发病持续时间(61.82±12.99) d。针药防治组出现迟发性面神经麻痹9例,发病率5.06%,其中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后发病持续时间(45.67±11.98) d。两组患者发病率、面神经损伤功能分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减少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并可将病程缩短、有效减轻面部神经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6.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中枢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常伴认知困难、焦虑抑郁及痛觉改变等,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PET可为研究CFS中枢系统异常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就PET研究CFS中枢机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现代研究发现其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对于CFS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证实针灸能够防治CFS,同时也能调节肠道菌群,对于由CFS导致的菌群紊乱可发挥调控与保护作用。本研究拟从针灸对CFS与肠道菌群的影响入手,就三者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针灸防治CF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温针灸涌泉和百会穴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损伤状态和血清突触后致密区95(postsynaptic density-95, PSD-95)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110例癫痫儿童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药物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涌泉和百会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Ⅳ, WISC-Ⅳ)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癫痫发作频率、癫痫持续时间、脑电图指标以及血清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和PSD-95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WISC-Ⅳ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癫痫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头针结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与口服谷维素及维生素B1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66例符合CFS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脱落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头针疗法组)30例和对照组(西药疗法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施以经颅重复刺激手法,对照组采用西药谷维素及维生素B1口服治疗,治疗频率均为每周治疗6 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量表、SAS和SDS评分及总体疗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除对照组躯体性疲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0.05)外,余两组FS-14量表、SAS和SDS评分均较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疗法对于改善CFS患者的疲劳症状、焦虑和抑郁症状效果明显,且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0.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心理社会应激、遗传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功能失调、神经内分泌系统障碍。目前,西医对于CFS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采取对症治疗。CFS属中医学虚劳、郁证范畴,临床治疗多从整体观念出发,对CFS进行综合治疗,尤其是根据经络理论采用针灸治疗,优势明显,在临床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