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细致分析和探讨咸阳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结果咸阳市2005~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0375例,平均发病年龄(36.22±16.45)岁,且有后移趋势,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6.74/万,并随时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以30~40岁农民病例为主,无明显季节性,以本地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为主。结论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继续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居民主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意识,提高塞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细致分析和探讨咸阳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结果咸阳市2005~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0375例,平均发病年龄(36.22±16.45)岁,且有后移趋势,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6.74/万,并随时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以30~40岁农民病例为主,无明显季节性,以本地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为主。结论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继续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居民主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意识,提高基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现状及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 1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5.4/10万,各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发病率为556.97/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52∶1;职业以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的55.42%、23.24%、12.12%。结论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腮高发场所,春末夏初和冬季呈发病高峰;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掌握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05—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珠海市2005—2018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珠海市2005—2018 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 3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53.67/10万,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109.97/10万,2007年最低为18.04/10万;每个月均有病例发生,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香洲区(59.23/10万);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8∶1,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83.64%),5~9岁组占比最高(44.43%);发病职业类型以学生为主(47.61%),其次为幼托儿童(25.49%);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其中小学23起(74.19%)。 结论 珠海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通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提高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7—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07—2016年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应用Excel 2016与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西安市2007—2016年共报告病例数为419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96/10万.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递增,而2011—2016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30.43/10万.发病季节呈双峰特征,分别是4月至7月、11月至翌年1月.西安市15个区县均有发病,雁塔区、长安区、碑林区和莲湖区为高发区.发病以0~15岁为主,且5~10岁年龄组发病最高,共报告19234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5.86%,男女性别比为1.47:1.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8.96%.时间序列模型预测适配为指数平滑法.结论 西安市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于2015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要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保证重点人群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其次,应加强学校晨午检制度,进行监测预警,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防治疫情扩大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城乡、年龄、性别、职业)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用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季节聚集性高峰特征用圆形分布计算r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992例,报告发病率为44.84/10万,无死亡病例。不同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88,P<0.001)。城区发病率为58.16/10万,乡镇发病率为19.92/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χ^(2)=821.85,P<0.001);时间以4至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为主,形成2个发病高峰,累计发病存在季节聚集性发病高峰特征(r=0.17,P<0.001);男性发病率为52.68/10万,女性发病率为36.8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46∶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56.18,P<0.001);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405.26/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68.31,P<0.001);职业以学生为主(58.66%),托幼儿童次之(24.00%)。结论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应加强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行性腮腺炎或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接种,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与策略,对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流行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了解周口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的周口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8 a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 525例,无死亡病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15/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最高(19.78/10万),不同年份间报告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7月为发病高峰,占56.27%;<15岁儿童病例占93.04%,4~9岁儿童发病占62.75%;发病以中小学生(62.93%)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20.99%)和幼托儿童(10.22%).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为学龄儿童.应加强对3 ~ 14岁儿童的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8.
徐金芳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2):150-152,封3
目的分析2012-2017年临清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7年临清市流腮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流腮监测月报,人口数据来源于山东临清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免疫规划系统年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临清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7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6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2012年发病率最高(达33.24/10万),2014年发病率最低(3.05/10万)。发病年龄构成中以<15岁发病居多,共425例,占73.78%。男女报告发病比例为2.08:1,冬季发病206例,为流行性腮腺炎明显高发季节,占35.76%。八岔路镇发病率最高,其年平均发病率为23.22/10万。发病数前六位的分别为新华办事处、金郝庄镇、青年办事处、八岔路镇、赵庄镇、先锋办事处,共302例,占总发病数的52.43%。结论临清市近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更好的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控制腮腺炎发病率,下一步要重点关注幼托机构和学校等主要场所,在做好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常规免疫的前提下,适时开展大年龄组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以提高疫苗覆盖面和有效控制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咸阳市2005-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趋势,为今后预防和控制乙肝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4年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乙肝报告病例个案资料,分析乙肝的流行规律。结果咸阳市2005-2014年共报告乙肝病例56 31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7.0±16.7)岁,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发病率由2005年的192.635 2/10万降低到2014年的51.059 3/10万。男性发病年龄呈现17~21岁、37~41岁2个小高峰;女性发病年龄有1个高峰(21~25岁)。以农民病例为主,无明显季节性,以"本地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为主。结论咸阳市乙肝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继续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乙肝防控知识宣传,特别是对农民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5—2011年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1年镇海区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1年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29.79/10万,每年4~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以城乡结合部蛟川街道发病率最高,为49.40/10万,九龙湖镇最低,为12.11/10万。20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3.27%,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1.70%,流动人口占总病例数的59.32%。结论:为进一步做好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探索和完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症状监测工作,提高高危人群腮腺炎或麻腮风疫苗的常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高枫  陈薇  孙梅英  马合木提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172+2305-F0002,F0003
目的通过了解乌鲁木齐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06—2010年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和暴发疫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 212例,年均发病率为74.83/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在春末夏初和秋冬季是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发病年龄以3~15岁的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暴发疫情集中在学校。结论学生是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学校的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推广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提高疫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海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对2005—2014年北海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北海市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874例,年均发病率38.25/10万,每年的4~7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人群以3—9岁儿童为主,高发地区以人口密集城区为主。结论大年龄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低、低年龄儿童接种疫苗后抗体保护效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造成易感人群的积累,是流行性腮腺炎出现周期性流行和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如东县2005—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流行情况,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腮腺炎病例数457例,年平均发病率8.62/10万;1月份、4-6月份为高发月份;发病以5~16岁儿童、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82.28%,在校学生占76.59%。结论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加强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4.
2011—2012年临清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尹冬梅  赵西波  崔晨 《职业与健康》2013,(19):2508-2509,2511
目的分析临清市2011—2012年444例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1-201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年临清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44例,年平均发病率28.94/10万;发病高峰在2011年10—12月及2012年1—4月,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15岁,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2.67:1。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该病重在预防,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5.
穆金萍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03-2804
目的通过分析沈阳市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其控制对策。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1.64/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月、12月至次年1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2.50%、21.02%;男女性别比为1.62∶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3.00/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9.98/10万,男女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以4~14岁年龄组为主,占72.02%;学生、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4.80%、15.83%。结论该市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开展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预测,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水平;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水平及其特征,为控制腮腺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对2006年马鞍山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马鞍山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759例,报告发病率为61.68/10万,比2005年上升468.58%;发病构成比占当年传染病全部报告病例数的15.23%;时间以冬季为主,主要集中在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份,;发病年龄在1~49岁间,以6~14岁间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90.2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是当前严重危害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议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申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19-1620,1622
目的通过了解西双版纳州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 32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29/10万,男女病例报告性别比为1.27∶1;4—7月、10—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63.20%),职业分布以学生(50.51%)、散居儿童(19.11%)和幼托儿童(15.71%)为主;7年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7起,病例272例(11.68%),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小学。结论该州应加大防控力度,进一步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达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达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达州市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31/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78/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63/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性别比为1.78∶1,男性和女性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岁年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占87.68%;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总数的62.94%、19.76%、11.01%;通川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90/10万,渠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58/10万,各区、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9.54%。结论该市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监控;做好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5—2014年崇左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4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崇左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崇左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498例,年均发病率为54.15/10万,无死亡病例,以散发为主。各年发病率波动在74.50~13.36/10万之间。全年均有发病,病例高峰期为6月,4—7月发病最多,共5548例,占48.25%;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10354例,占报告总数的90.05%,其中发病最多为学生,共6942例,占60.38%;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别比为1.58∶1。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重在预防,应切实加强流行季节易感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疫苗接种,加强疾病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病人,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1年营口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探讨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营口地区共报告腮腺炎病例709例,发病率为30.11/10万。其中大石桥443例,发病率61.50/10万,占全市病例总数的62.48%,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市区,年龄以0-15岁发病最集中占发病总数的89.14%;患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25%。结论易感人群积累、传染源未严格隔离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原因。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免疫接种率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