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栋珉  肖谦 《医学争鸣》2009,(22):2553-2556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3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糖尿病组(D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11wk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RT-PCR,原位杂交法检测ChATmRNA表达;免疫组化,WesternBlot法检测ChAT蛋白表达.结果:D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减退,其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C组40.90±10.90与D组77.56±27.86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越目标区域次数C组(3.93±0.44)次与D组(1.37±0.85)次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中心区域停留时间百分率C组(5.41±0.97)%与D组(2.20±1.28)%相比较明显下降(P〈0.05).海马ChATmRNA和ChAT蛋白表达C组0.48±0.03,0.55±0.02与D组0.37±0.01,0.33±0.01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海马ChATmRNA和蛋白低水平表达可能是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突触素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 尼莫地平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尼莫地平干预12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突触素蛋白表达,RT-PCR检测突触素mRNA水平表达变化.结果:尼莫地平组与糖尿病组比较,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和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P<0.05),突触素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使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和大脑皮质Ghrelin受体GHSR的表达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替米沙坦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替米沙坦干预12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认知能力.RT-PCR检测大脑皮质GHSR mRNA水平表达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大脑皮质GHSR蛋白的表达.结果 替米沙坦组与糖尿病组比较,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和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P<0.05),免疫组化显示GHSR蛋白表达增加(P<0.05),RT-PCR显示GHSR在mRNA水平表达增加(P<0.05).结论 糖尿病引起大鼠认知功能下降和GHSR表达下降,GHSR下降可能与认知障碍有关.早期替米沙坦治疗可使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GHSR表达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4.
罗平香  唐洪丽 《现代医学》2009,37(5):333-336
目的探讨发育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对大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方法生后10d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用戊四氮(PTZ)反复腹腔注射5d,制成反复痫性发作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生后第60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可塑性标志物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一43)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问明显缩短(P〈0.05);海马组织GAP一43mRNA的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发育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可引起远期学习记忆损害及海马神经元激活和突触重建等神经元可塑性改变,而GAP一43表达增多可能是学习记忆功能和可塑性变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实验组(n=16)和盐酸多奈哌齐干预组(n=16)。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认知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及原位凋亡(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结果水迷宫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和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但干预组与实验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和干预组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及凋亡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二者在干预组的表达较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可以改善V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抑制大鼠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并减少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脑内各磷酸化位点的变化,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实验组予以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记忆及学习能力;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额叶皮层脑组织总tau、tau部分位点磷酸化变化。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1型、2型糖尿病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及单纯药物干预组明显延长(P〈0.05),使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相应模型组后均能显著改善(P〈0.05)。(2)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糖尿病大鼠脑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影响:各组大鼠额叶皮层脑组织总tau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型、2型糖尿病组大鼠额叶皮层脑组织tau蛋白在丝氨酸396/404位点、苏氨酸205位点、苏氨酸21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及单纯药物干预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后,以上位点磷酸化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内tau蛋白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样过度磷酸化;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后可逆转病变,发挥保护脑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老年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6只。分别吸入0%(C)、1%(S1)、2%(S2)、3%(S3)、4%(S4)七氟醚6 h。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同时检测β-淀粉样物质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以及人BACE-1(beta-site APP-cleaving enzyme-1)的表达。结果:(1)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表明,S3、S4组的老年大鼠学习记忆与C组相比,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象限的次数减少(F=14.215,P<0.05);而S1、S2组潜伏期及平台穿越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大鼠海马内的APP、Aβ表达都随着吸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3)大鼠海马中BACE-1的表达与C组相比,S3、S4组的表达显著增高(F=14.215,P<0.05)。结论:七氟醚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而高浓度七氟醚可能通过诱导APP、Aβ生成从而引起BACE-1表达上调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治疗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D大 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糖尿病模型组组(DM)和GLP-1治疗组(GLP-1)。采用高脂高糖喂养合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 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GLP-1组,糖尿病组大鼠不进行治疗,GLP-1组大鼠于糖尿病成 型后第25天,以经皮下埋缓释泵方式给予GLP-1(30 pmol/kg/min)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先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 鼠的学习及认知能力,然后或获取大鼠大脑海马区组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认知相关基因的转录,蛋白印迹 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认知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认知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 糖尿病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显著下降(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糖尿病大鼠脑内APP,BACE1,Arc,ERK1/2,PKA, PKC的基因转录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rc蛋白分子在糖尿病大鼠中表达升高。而GLP-1处理 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比糖尿病组有显著改善(P<0.05),脑内APP,BACE1,Arc,ERK1/2,PKA,PKC基因转录表达明显减少 (P<0.05),Arc表达降低。结论GLP-1治疗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其效果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 的PKC,PKA,ERK1/2通路,抑制Arc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3区AP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揭示AD发病的部分机制和脑灵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脑灵汤组和脑复康组,每组8只,喂养1周后,采用Aβ1 42注射大鼠海马法制成大鼠模型,再喂养28 d,治疗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能力, 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PP蛋白在大鼠海马CA3区中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显示:AD大鼠组的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在探索实验中,AD大鼠存在记忆障碍(P<0.05),而脑灵汤治疗后可使A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大鼠平均探索次数明显增多(P<0.05)。AD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有细胞缺失的现象,APP蛋白表达增多,脑灵汤治疗后可改善CA3区椎体细胞的病理改变以及降低APP蛋白的表达。结论:脑灵汤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低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模型大鼠海马CA3区APP表达,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吗啡依赖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依赖组、NaHS组和HA组,Morris水迷宫观察H2S对依赖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测定大鼠海马NMDA受体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依赖组和HA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搜索距离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延长(〈0.05),NaHS组较依赖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短(〈0.05),NaHS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在Western-blotting实验中,依赖组和HA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多(〈0.05),NaHS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较依赖组减少(〈0.05)。结论外源性H2S可减少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改善吗啡依赖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对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与氯胺酮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麻醉诱导时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0和50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维持麻醉6h。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取海马标本行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A值。结果:氯胺酮可导致大鼠的认知功能的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之间海马突触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致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和实验组(60只)。实验组大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做结扎。分别于术后第7、14和21天随机各取假手术组大鼠10只、实验组大鼠20只处死取材。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蛋白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单宁酸-氯化铁媒染法观察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动态变化,采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结果、大鼠海马水平部的微血管密度(MVD)和微血管面积密度(MVA)。结果: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hAT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明显降低(P<0.05);且随缺血时间的延长,ChAT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实验组14 d时大鼠ChAT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7 d时(P<0.05),实验组21 d时明显低于实验组14和7 d(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的MVA和MVD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MVA逐渐降低,实验组14和21 d时大鼠的MVA明显低于实验组7 d时(P<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MVD也逐渐降低,实验组14和21 d时的MVD明显低于实验组7 d(P<0.05),实验组21 d时明显低于实验组14 d(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可致大鼠海马MVA、MVD及ChAT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性下降,进而导致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逐渐加重,这可能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从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氧合酶-1(rAAV+HO-1)基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认知能力改变和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每组各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缺血2月组(2-VO),缺血2月+HO-1治疗组(2-VOH)。各组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定位大鼠海马部位,2-VOH组缓慢注射rAAV+HO-1基因2μl,余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7 d后,采用永久节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慢性缺血8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酶学法检测大鼠海马SOD活性、MDA含量、NO水平改变。结果:2-VO组大鼠认知水平下降与S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VOH组比2-VO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减少,空间探索试验穿过平台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VOH组HO-1蛋白水平表达与2-VO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2-VOH组与2-VO组对比SOD活性增多、MDA含量和NO水平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2-VOH组与SH组SOD活性、MDA和NO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马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HO-1基因,能够使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HO-1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增加SOD活性,降低MDA、NO含量,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空间认知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精神分裂症模型(Sz)大鼠海马中GluR1表达及认知功能影响。 方法  选取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Sz+LBP)。Sz及Sz+LBP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0.6 mg/(kg·d),连续注射14 d制造精神分裂症模型,Sz+LBP同时灌胃枸杞多糖100 mg/(kg·d)。正常对照组在相应时段注射等剂量的正常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分别评估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进行Morris水迷宫,比较3组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时间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中GluR1蛋白的表达。结果  Sz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刻板行为评分以及海马中GluR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Sz+LBP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及刻板行为评分均低于Sz,明显抑制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中GluR1的表达(P <0.01)。结论  枸杞多糖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海马中GluR1表达来改善其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脑宁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 Aβ)和Tau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心脑宁胶囊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D动物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脑宁胶囊治疗组(心脑宁组)。以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以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区Aβ和Tau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Aβ和Tau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心脑宁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Aβ和Tau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 VD大鼠海马区Aβ和Tau蛋白表达增加,给予心脑宁胶囊治疗后,海马区Aβ和Tau蛋白的表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V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腹腔注射卡因酸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兴奋性氨基酸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卡因酸,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3天后以尼氏染色海马神经元,T U 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Bax/bcl-2抗体标记神经元Bax/bcl-2蛋白,SABC法检测。结果: 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带变狭,TUNEL染色阳性对照片可见大量阳性细胞,阴性对照片未见阳性细胞;实验组Bax为强阳性,Bcl-2为阳性;PBS生理盐水对照组Bax为弱阳性(+),Bcl-2均为强阳性(++)。结论: 腹腔注射卡因酸可以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Bax表达上调,Bax/bcl-2平衡改变可能与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模型组、低剂量(50 μg·kg-1)BQ-123组和高剂量(75 μg·kg-1)BQ-123组。采用二次注血法制作SAH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海马区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的表达;穿梭箱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抓力测定实验评价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前肢拉力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损伤,神经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磷酸化mTOR、beclin-1和LC3-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拉力值降低(P<0.05);与SAH组比较,BQ-123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损伤减轻,神经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磷酸化mTOR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beclin-1和LC3-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动物学习记忆功能和拉力值增加(P<0.05);与低剂量BQ-123组比较,高剂量BQ-123组上述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BQ-123可显著改善SAH大鼠神经功能缺陷,其机制与调控mTOR-自噬通路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莹  李文媛  刘艳翠  丁利  赵斯达 《医学综述》2012,18(15):2501-2502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低氧诱导因子3α(HIF-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SCs组。再灌注72 h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表(NSS)法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表达。结果 NSCs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NSCs在海马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NSCs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表达,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孔圣枕中丹对痴呆动物模型抗凋亡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孔圣枕中丹抗痴呆动物模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孔圣枕中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将其余大鼠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给大鼠灌胃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及bcl-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53的表达。结果:孔圣枕中丹、脑复康均能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bcl-2表达,提高p53表达,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孔圣枕中丹能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强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亚型NR1在癫痫后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制备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和慢性癫痫(chronic epilepsy,CEP)模型,采用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动态观察大鼠癫痫后学习记忆功能变化.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REB和NR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磷酸化的CREB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SE大鼠致痫成功后24 h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错误次数增多(P<0.05),30 d恢复正常.CEP大鼠24 h和30 d错误次数均有所增加(P<0.05).同时伴有海马组织NR1 mRNA和CREB mRNA表达的下调(P<0.05)及磷酸化CREB蛋白水平表达量的下降(P<0.05).结论 海马组织NMDA受体和CREB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