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的归属感情况,为提高规培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93名规培人员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微信自愿填报调查问卷形式.结果 归属感会影响规培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归属感中价值感占了主导作用;医院文化对归属感有影响,文化影响的三大要素分别为医院文化、临床科室文化、带教老师个人;归属感跟带教老师有关系,其中跟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关系最大.结论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层级,通过文化提高规培人员的归属感,加强带教老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带教意识.  相似文献   

2.
先前研究表明,归属感是一种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尊重,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相一致的个人经验,是学习过程中护生最重要的需求之一[1].在临床工作中,归属感往往被用来预测压力、设置临床满意度等[2].在临床实践中,压力将极大影响护生的归属感,而归属感缺失会导致护生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护生学习效果[3].相关研究表明,归属感作为定性研究的重要研究范畴,对护生临床实践十分重要[4].护生表示,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的归属感是获得临床经验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索护生在临床上对归属感这一概念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及与抑郁、焦虑症的关系。方法 对8所院校的1 629名全日制医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测量工具包括学校归属感量表(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PSSM-18)、9条条目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the 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对学校归属感、抑郁症和焦虑症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SSM-18与PHQ-9、GAD-7得分间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归属感缺失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影响。结果 研究对象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得分为(77.31±14.12),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检出率分别为25.97%(423/1 629)和21.92%(357/1 629)。PSSM-18得分与PHQ-9得分(r=-0.52,P<0.001)和GAD-7得分(r=-0.49,P<0.001)均呈负相关。在校正协变量后,低归属感的学生出现抑郁症的风险是高归属感学生的4.33倍(OR=4.33,95%CI=2.48~7.43),出现焦虑症的风险是高归属感学生的5.85倍(OR=5.85,95%CI=3.76~8.15)。结论 归属感缺失增加抑郁症和焦虑症出现的风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应加强健康宣教和支持服务,提高医学生的归属感,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女性对初次性生活的感觉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这一点同双方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尽管第一次大多数女性都会流血,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但由于性生活双方感情较好,女性会视这种经历为义务,并因此产生归属感;而如果双方感情不好,就会因此加重厌恶感。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应着眼于医学职业认知、医学职业归属感以及职业道德选择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医学职业的人学认知教育构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起点;医学职业归属感教育形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核心;医学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医学院校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取样,使用手机成瘾量表、亲子依恋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对某全日制医学院校638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学校适应得分为(3.81±0.55)分,男生的人际适应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P<0.05);回归分析显示,手机成瘾可以负向预测学校适应(β=-0.17,P<0.001),亲子依恋正向预测学校适应(β=0.09,P<0.001),学校归属感正向预测学校适应(β=0.71,P<0.001);中介分析结果显示,亲子依恋和学校归属感在手机成瘾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14%。结论 手机成瘾、亲子依恋和学校归属感是影响医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临床归属感问卷、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对240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护生临床归属感和职业获益感处于中上水平,临床归属感与职业获益感存在正相关,建议通过提前接触临床、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加强临床科室团体文化建设、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等措施增强护生临床归属感。  相似文献   

8.
刘丹 《中国医院》2014,(7):74-75
目的:了解医院招聘职工归属感现状,探讨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招聘职工归属感调查问卷,对不同岗位的360名招聘职工进行调查。结果:总体来说,绝大部分招聘职工有强烈的归属感。结论:只有通过“以人为本”的各种改革措施,不断提升招聘职工归属感,才能实现全院职工的大融合,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临床归属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医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8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66.10±21.63)分、临床归属感得分为(82.36±18.5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护理实习生临床归属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呈现正相关。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该针对护理实习生的特点采取措施,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归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休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是佛洛姆氏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一般来说,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护士对工作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是护理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它能影响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最终影响医院的医疗及护理质量.研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是改善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艳萍 《中外医疗》2013,32(6):168+170-168,170
目的探讨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导致护士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习,增强护士各方面业务能力和水平,规范、优化护理流程是提高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先决条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缺失日益凸显,如何建构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成了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归属感。方法选择我院77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归属感。结果 2017级规培护士临床归属感得分总分为126.00±19.08,2018级得分126.32±13.67,两者得分基本一致。对2017级及2018年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规培护士在工作中与同事的协作性、主动性、积极性相对较强,对同事及团体的信任感不够、被关心及关注度不够。结论我院应加强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临床归属感的关注度,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名老中医知识传承行为的影响机理。认为名老中医的知识垄断的心理、医院归属感以及自身传授能力等因素,会影响其传承意愿,从而间接影响其知识传承行为。提出应从建立激励机制、医院文化和政府扶持3个方面激励名老中医进行知识传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通市区企业职工的心理状况。方法:随机抽取的1000例企业职工,采用《南通市企业职工心理状况调查表》对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按不同性别、户籍、年龄进行比较。结果:满意度男职工2.88±0.41,女职工2.94±0.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3,P<0.05);幸福感男职工2.79±0.40,女职工2.86±0.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5,P<0.05)。满意度城镇职工2.87±0.42,农村职工2.94±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7,P<0.05)。归属感青年职工2.75±0.57,中老年2.82±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8,P<0.05);职业倦怠青年职工3.02±0.59,中老年3.12±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864,P<0.05)。结论:南通市市区职工整体心理状况处于中度水平,工作满意度、归属感、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农村职工满意度高于城镇职工,女性职工满意度高于男性。青年职工归属感低于中壮年职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绩效工作体系(HPWS)在青岛市三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反映HPWS主要指标的维多利亚州员工职业体验标准调查问卷,收集青岛市两家三级医院202名员工职业体验相关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假设检验,运用通径分析及多重回归验证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反映HPWS主要指标的就业安全感、选拔招聘、信息共享、员工培训、团队合作!、岗位质量及关系质量等的均数范围在2.96~3.96之间;员工归属感、员工授权感及医疗质量的均数分别为3.58、3.72和4.36;基于HPWS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归属感与员工授权感的贡献度分别为0.57与0.63;员工授权感与员工归属感对医疗服务质量贡献度分别为0.30与0.26。结论HPWS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青岛市三级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它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及医疗服务质量,并最终改善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访1年生活质量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随访期间至少有1名家属陪护,总照护时间不少于1个月,每天照护时间不少于8h。入组时及1年后向患者和陪护家属发放老年认知功能损害生活质量量表(DQoL,内容包括自尊、积极情感、负面情感、内在归属感、审美感知等)进行调查,比较入组时与1年后老年DQoL自评及他评结果。结果DQoL自评结果显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年后生活质量总分及自尊、负向情感、归属感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积极情感、审美感知评分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QoL他评结果显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年后归属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质量总分及自尊、积极情感、负向情感、审美感知评分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时间推移,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特别是归属感。  相似文献   

18.
现今社会儿童死于虐待案件层出不穷,已成为近年来国家所重视的社会问题。大部分受虐的儿童不会主动告知任何人,对自我也易产生负向认知,也可能因年幼而无法自行通报求助,往往造成更严重的虐待事件发生。儿童受虐事件的发生会使儿童在生理、安全及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不但会造成儿童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等问题,也可能对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及社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际,从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多元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医院长期发展几个方面提出了强化研究生归属感培养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医院内强化研究生归属感培养的具体措施,包括对医院的认同,科学制定研究生的成长计划、帮助研究生解决困难、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等.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学虎 《中国医院》2006,10(4):53-56
论述了医院专科品牌竞争力的内涵;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阐述了与公共媒体合作,在公众中树立起医院正面形象,增加医院公信力;通过媒体报道增加医院两个效益;通过与媒体建立长期、友好关系,有效化解负面报道带来的危机,提升医院职工自豪感和归属感.论述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