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最佳方法。方法比较32例8种不同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和足底内侧组合皮瓣转移的效果最为理想。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和足底内侧组合皮瓣转移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外观及功能恢复最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和修复重建的原则。方法:对9例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和慢性溃疡恶变行局部广泛切除,根据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大小,分别选用足外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及内踝上皮瓣转移修复。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在功能及感觉恢复方面,足底内侧皮瓣与足外侧皮瓣最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恢复良好,内踝上皮瓣效果稍差,没有感觉。结论: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应行局部广泛切除术,在切缘阴性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建,根据创面大小分别采用足外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史福东  李长江  张勇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81-1983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区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16例足底区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16例患者的皮瓣均成活良好.随访6个月~5年,皮瓣修复重建后皮肤的感觉、色泽、痛觉、耐磨性及负重功能良好.结论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应用各种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包括带蒂的逆行小腿内侧皮瓣3例、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2例、远端蒂足内侧皮瓣2例、踝前皮瓣4例、第一跖背动脉皮瓣7例、对侧内踝上皮支皮瓣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9例、游离背阔肌皮瓣3例。结果:3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5~15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美观,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均保持了跖趾关节功能,能负重行走,足功能满意;供区植皮耐磨,无破溃。结论: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及创面大小,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外科皮瓣;而防止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应用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邦敏  徐健  李恒 《河北医学》2008,14(7):779-781
目的:探讨和评价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18例损伤深度达跟骨的软组织缺损病人,采用岛状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完全成活,均未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所有病人随访3~12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感觉功能好,耐磨、承重性能好,均未出现皮肤溃疡。结论: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确切,是修复足跟部深度创面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法.方法 应用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各种原因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5 a,外观满意,行走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感觉良好.结论 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为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9例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皮瓣及供区皮肤均全部成活,术后经6~18个月随访,内外踝皮瓣修复区外观良好,感觉正常,踝关节及足部功能良好。结论:该法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成功率高,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逆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逆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临床设计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2 0例。结果 :1足底内侧皮瓣有足背动脉内侧分支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内侧支多个供血来源。足背动脉与足底内侧动脉经足底深支相互吻合 ;跖背动脉与跖底动脉、足背动脉弓足底弓之间有丰富的穿支相互吻合 ,且动脉与吻合支均有静脉伴行。 2临床应用 2 0例皮瓣 ,1 9例成活 ,效果满意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逆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 ,手术简便、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皮瓣修复足跟后皮肤缺损、跟腱外露的方法技巧。方法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岛状皮瓣转位修复足跟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外露14例,皮瓣面积4cm×3cm~7cm×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12个月,皮瓣色泽基本正常,弹性好,耐磨,未出现皮瓣坏死及皮瓣摩擦破损。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岛状皮瓣治疗足跟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外露,具有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影响足部血运等优点,可满足跟腱外露修复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足底组织缺损采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方法]对9例足跟部组织缺损的病例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侧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皮瓣无磨损及溃烂,色泽、质地、厚薄与足跟部组织相似,神经感觉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瓣处于足部非负重区,组织与足跟相似,切取操作简单,切取后对足部负重功能及外观影响很小,不须二次手术,是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皮瓣转位修复足底部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倒转和交叉皮瓣、足背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和逆行倒转皮瓣转位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结果33例皮瓣全部成活,23例获得1~11年随访,皮瓣有感觉,皮肤无磨损,行走和负重功能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带血管蒂皮瓣转位能够修复足底部任何部位的软组织缺损,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不存在吻合血管神经的麻烦和可能出现血管危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23例,皮瓣面积为5 cm×3 cm~12 cm×7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蒂皮瓣转位修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皮瓣转位修复足底部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倒转和交叉皮瓣、足背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和逆行倒转皮瓣转位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结果 33例皮瓣全部成活,23例获得1-11年随访,皮瓣有感觉,皮肤无磨损,行走和负重功能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带血管蒂皮瓣转位能够修复足底部任何部位的软组织缺损,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不存在吻合血管神经的麻烦和可能出现血管危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交腿皮瓣转移5例,游离皮瓣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40岁。成人(1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12cm×7cm~13cm×10cm,儿童(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8.5cm×6cm,供区游离植皮。交腿皮瓣3~4周断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1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再造前跖区两点辨别觉6~9mm。患肢活动自如,皮瓣无溃疡发生。结论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可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面积大,皮瓣质地外观好,可恢复有效两点辨别觉,操作较复杂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足跟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病例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54岁.软组织单纯缺损4例,合并跟骨骨髓炎2例,病程3个月至3年不等.缺损面积最小4×3cm,最大8×7cm.结果 6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随访皮瓣负重、感觉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18例,均为足部无血运且合并软组织大块缺损,根据创伤部位、创面大小均选用小腿内侧皮瓣,皮瓣面积最小为7cm×6cm,最大为20cm×13cm.结果 18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血运好,足部及感觉恢复较满意.结论 对于足部毁损性离断伤,应用该术式进行保肢,急诊修复主干血管缺损的同时修复了皮肤软组织的缺损,操作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带蒂皮瓣对足跟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2009年问我院收治的28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分别进行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及跖内侧岛状展肌皮瓣转位修复。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良好行走无疼痛。15例行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术患者,1例因足跟部臃肿,术后1年行皮瓣成形术。13例行跖内侧岛状展肌皮瓣转位修复术患者,1例植皮后皮肤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1个月愈合。结论两种带蒂皮瓣质地良好,神经重建后可恢复部分感觉。其中足底内侧皮瓣更适用于修复足跟底部及足跟前内侧软组织缺损;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跟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邦中  曹东升 《安徽医学》2010,31(5):415-417,F0003
目的探讨超长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和带神经筋膜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筋膜皮瓣转轴点,在小腿内侧设计超长的筋膜蒂皮瓣,皮瓣大小范围5.0cm×10.5cm~25.0cm×6.0cm。转移修复足踝部、足底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8例筋膜皮瓣长度均在16cm以上。结果术后8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修复效果好,随访6~12个月,伤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获得一定程度恢复,足底负重行走及耐磨功能正常。结论以内踝上4.0~7.0cm处胫后动脉较粗大的筋膜蒂穿支血管,切取位于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距离长,面积大,血供可靠,切取便利,不损伤主要血管,成活率高。可修复较长距离的足底、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3例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足跟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修复术后创面I期愈合。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有感觉,耐磨及稳定性能好,易于解剖操作,成活率高,是较理想的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跟黑色素瘤的扩大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观察收治的足跟黑色素瘤9例,其中男5例,女4例。行扩大切除术,并根据足跟皮肤的缺损大小,分别选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外侧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皮肤缺损区,手术前后均应用干扰素治疗。结果: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年,1例患者因黑色素瘤全身转移死亡,其余8例患者足跟部皮瓣形态、感觉、色泽、耐磨性、痛觉及功能均满意。其中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在功能方面最佳。结论:足跟部的恶性黑色素瘤采用扩大切除术,在切缘阴性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建,根据创面大小分别选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外侧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