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57BL/6J小鼠为模型,研究了甲巯咪唑(MMI)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MI使小鼠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水平明显降低,使脾T淋巴细胞中L3T4+细胞数量显著减少、Thy1.2+细胞和Lyt2+细胞数量降低、L3/Lyt2比值下降。而且实验鼠脾NK细胞对腹水型S180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降低。表明MMI对小鼠的细胞免疫有非特异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MTT及原位杂交技术对本室建立的人胸腺上皮样细胞株(TEC1)分泌的细胞因子活性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EC1细胞自发性分泌IL-1及IL-6活性蛋白,TEC1细胞的起始浓度为5×104/ml,培养5天后,TEC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的活性平均为84.6±12.0U/ml;IL-6的活性平均为65.4±14.0U/ml;经原位杂交发现TEC1具有IL-1、IL-1ra及IL-6mRNA的表达。提示:TEC1细胞分泌的上述三种细胞因子对T细胞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白蛋白包埋法制成具有磁响应的秋水仙碱-白蛋白-磁微粒,并采用MTT法检测了秋水仙碱-白蛋白-磁微粒及游离秋水仙碱对EMT_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对乳癌EMT_6细胞裸鼠移植瘤进行基底部注射和外加磁场定位治疗.结果表明:秋水仙碱-白蛋白-磁微粒及游离秋水仙碱在体内、体外实验均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体外实验在100μg/ml剂量时,灭活率分别为56.16%和58.46%.对乳癌EMT_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2.8%和23.6%,提示秋水仙碱-磁微粒外加磁场引导定位对裸鼠乳腺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最大电休克发作(MES)法,戊四氮最小阈发作(MET)法,协同巴比妥作用法以及小鼠耐缺氧法,观察癫痫宁对动物惊厥,催眠及耐缺氧的影响,同时还观察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实验表明,癫痫宁4.5g*kg^-1能对抗小鼠的MES和MET,能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以及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且毒性甚小。  相似文献   

5.
毫米波辐照小鼠植入后期胚胎对其脑内神经肽、胆碱能-M受体、单胺神经递质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赵志刚,郭鹞(放射医学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微波;胚胎;辐射损伤,实验性中图号R818.74以前研究结果表明,毫米波照射孕鼠可导致生后成年仔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6.
分别测定6月龄组和30月龄组大鼠血清T-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和血浆E2、T4的含量变化,以探讨老年雄性大鼠与自然衰老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30月龄雄性大鼠表T-SOD活性和血浆E2、T含量明显低于6月龄雄性大鼠(P〈0.01),30月龄雄性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6月龄雄性大鼠(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HXTMT)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犬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脉,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经颈外静脉插管至冠状静脉窦,测定冠脉结扎15min(药前)及药后不同实验时间点血浆ET、TXB2、6-keto-PGF1a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活血通脉片能降低血浆ET和TXB2水平(P<0.05~P<0.001)提高6-keto-PGF1a活性(P<0.001),增加6-keto-PGF1a/TXB2的比值(P<0.01).结论: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ET、TXB2及6-keto-PGF1a有明显影响,提示该药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仲海  朱德生 《医学争鸣》1995,16(2):114-116
作者用白蛋白包埋法制成具有磁响应的秋水仙碱-白蛋白-磁微粒,并采用MTT法检测了秋水仙碱-白蛋白-磁微粒及游离秋水仙碱对EMT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对乳癌EMT6细胞裸鼠移植瘤进行基底部注射和外加磁场定位治疗。提示秋水仙碱-磁微闰外加磁场引导定位对裸鼠乳腺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丹参对克隆化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丹参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生长、分化与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克隆化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细胞内DNA合成与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结果:丹参明显增强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丹参浓度为5.0g/L时,对MC3T3-El细胞内ALPase活性影响最大,比对照组强约135%。丹参这种促进作用只限于分化晚期的MC3T3-E1细胞,而对分化早期细胞内的ALPase活性起抑制作用,其次,这种作用还与药物作用时间有关.但是,丹参对各生长分化期的MC3T3-E1细胞内DNA合成均无影响。结论:丹参可明显增强体外培养分化晚期MC3T3-E1细胞内的ALPase活性,该作用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而是改善细胞功能而实现的,并且受丹参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影响,说明丹参可能在正畸牙齿移动中促进新生牙槽骨的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EMC)的免疫药理研究。方法:通过3H-TdR掺入法观察该药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通过小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观察该药对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EMC(30μg·ml1~100μg·ml1)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给予EMC(5mg·kg1×6d,ip)对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转化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EMC(5mg,25mg·kg1×6d,ip)未见延长小鼠异体心肌组织移植物的存活期。结论:EMC可抑制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及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丁寅  相马俊一 《医学争鸣》1996,17(4):261-263
了解丹参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生长,分化与代的影响。选择克隆化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细胞内DNA合成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丹参明显增强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丹参浓度为5.0g/L时,对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影响最大,比对照组强约135%  相似文献   

12.
过氧钒烟酸对糖尿病鼠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分光光度酶偶联速率法,测定用过氧钒酸络合物(POV)和二甲双胍(MET)治疗前后糖尿病鼠肝细胞质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K)活性,结果显示,糖尿病鼠肝组织细胞质的PEPCK活性较正常鼠明显增加(P〈0.01);POV治疗组经POV治疗后该酶活性明显受抑制(P〈0.01),而MET治疗组经MET治疗后该酶活性虽有轻微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OV和MET对正常大鼠的PEPCK均无明显影响,此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IDDM病人血管病变与血浆内皮素(ET)、6-酮-前列环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IDDM病人血浆ET、TXB2、6-K-PGF1α的变化。结果NIDDM无血管病变组与NIDDM合并血管病变组ET、TXB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6-K-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有血管病变组ET、TXB2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6-K-PGF1α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结论血浆ET、TXB2、6-K-PGF1α的改变可反映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对40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AMI患者在来诊时血浆ET明显高于健康人水平,差异显著(P<0.01).来诊后1h,病后(5.07±3.08)h达峰值[(28.892±8.85)pg/ml]。尿激酶静脉溶栓20例患者的ET峰值较未溶栓组的峰值低,(26.145±3.90)pg/ml与(29.587±6.08)pg/ml),且下降较快(P<0.01)。溶栓治疗后,再通组与未通组的ET时间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缺血再灌注可减少ET释放。有合并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浆ET较无合并症者持续增高,有合并症者来诊后72hET值仍高,而无合并症者ET值已接近正常[(19.3±6.29)pg/m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蒺藜总皂甙抑制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甙(GSTT)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C)和中性粒细胞(NTP)的数目;应用ELISA法检测BCMEC表达E选择素的量。结果:BCMEC经IL-1β诱导后,明显增加细胞表面E选择素的表达;BCMEC与白细胞的粘附率亦明显增加,对MNC的粘附率从(12.9±0.4)%增至(45.7±0.6)%,对NTP的粘附率从(14.7±0.3)%增至(44.9±0.6)%。抗E选择素单克隆抗体(AEmAb)能显著降低IL-1β的诱导作用。在IL-1β处理前,用GSTT(0.01~1.00g/L)与BCMEC共孵育,则GSTT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L-1β的诱导作用,降低E选择素的表达量。结论:GSTT能抑制BCMEC表达E选择素  相似文献   

16.
甲基叔丁基醚遗传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甲基叔丁基醚的遗传毒性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MTBE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引起细胞DNA损伤、诱导细胞中原原癌基因c-myc的高表达、促进细胞增殖作用,不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MTBE可引起雄性SD大鼠睾丸间质肿瘤和肾小管细胞肿瘤,雌性大鼠淋巴瘤、白血病和子宫肉瘤,雌性小鼠肝细胞腺瘤等的形成。MTBE没有促癌活性,非遗传毒性的激素学说可能是MTBE所致肿瘤发生的可信解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内皮细胞合成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4例AMI患者和59例正常对照,测定血浆6KPGF1α、ET、tPA、PAI。结果 AMI患者血浆6KPGF1α、tPA、tPA/PA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P〈0.01),E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得存在PGI2、ET、tPA等代谢障碍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关;6KPGF1α、E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酶偶联速率法,测定用过氧钒烟酸络合物(POV)和二甲双胍(MET)治疗前后糖尿病鼠肝细胞质的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化酶(PEPCK)活性。结果显示:糖尿病鼠肝细胞质的PEPCK活性较正常鼠明显增加(P<0.01);POV治疗组经POV治疗后该酶活性明显受抑制(P<0.01),而MET治疗组经MET治疗后该酶活性虽有轻微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OV和MET对正常大鼠的PEPCK均无明显影响。此结果为POV降低高血糖的分子生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亦为探讨治疗糖尿病新的降糖药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经雷公藤单体T4处理2h后对正常人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RA患者消化的滑膜单个细胞分泌TNF的影响。在35ng/ml浓度下,正常人PBMC(n=10)及RA-PBMC(n=6)T4处理组产生TNF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01)。延长T4作用时间至6hRA-PBMCT4处理组TNF活性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01),表明T4可抑制PBM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其对R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E1对肺心病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成  贺广平 《宁波医学》1997,9(5):205-206
对3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前列环素-血栓素A2(PGI2-TXA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气的影响。结果发现:①PGE1治疗后血浆TXB2降低(P〈0.05),6-Keto-PGF1α/TXB2增高(P〈0.05),而6-Keto-PGF1α无变化(P〉0.05);②PGE1治疗后MPAP下降明显,PaO2略有改善。认为PGE1能纠正PGI2-TXA2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