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CD4^+CD25^+ Treg在哮喘发病巾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8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30例,慢性持续期组25例,缓解期组23例)和2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PBMCs中CD4^+、CD25^+Treg的比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s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慢性持续期组PBMCs中CD4^+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CD4^+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虽亦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CD4^+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低于慢性持续期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 Treg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CD4+ CD25+ Treg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8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30例,慢性持续期组25例,缓解期组23例)和2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PBMCs中CD4+ CD25+ Treg的比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s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慢性持续期组PBMCs中CD4+ 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CD4+ 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虽亦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CD4+ 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低于慢性持续期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 CD25+ Treg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激素抵抗性哮喘(SRA)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79例,分为SRA组(31例)和激素敏感性哮喘(SSA)组(48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 Treg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结果 SRA组和SSA组CD4^+CD25^+Foxp^3+ Treg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和绝对值分别为0.0225±0.0063、(1.09±0.23)×10^7/L和0.0345±0.0094、(1.35±0.14)×10^7/L,均较对照组[0.0537±0.0128、(2.06±0.27)×10^7/L]明显下降,且SRA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38.12±23.26)、(176.25±40.37) ng/L比(281.22±47.1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16.43±86.33) ng/L比(763.02±90.1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A组血清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R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均较SS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与CD4^+CD25^+Foxp^3+ Tre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CD4^+CD25^+Foxp^3+ Treg、IL-10和TGF-β1之间的相互作用在SR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通过增加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数量,稳定其功能,增加IL-10和TGF-β1表达,可能是治疗SRA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卵白蛋白(OVA)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reg细胞过继转移给哮喘大鼠,然后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ELISA检测BALF中IL-4、IL-5和IFN-1及血清OVA特异性IgE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哮喘组比较,过继转移CD4^+CD25^+Treg细胞后哮喘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BALF中IL4和IL-5含量明显降低,IFN-1含量明显升高,血清OVA特异性IgE含量明显降低(P〈0.05);气道炎症明显减轻。结论过继转移OVA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reg细胞可以明显抑制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HBeAg阳性患者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病情发展不同阶段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频率,初步探讨Treg细胞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24只,对照组16只。模型组以非暴露方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1mL石英粉尘悬液(40mg/mL)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等容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染尘后第7、14、21及28天分别处死6只模型组和4只对照组大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CD4+CD25+细胞及Treg细胞的百分率。[结果]第7天,急性肺泡炎期间,模型组CD4+CD25+T细胞和Treg细胞较正常对照组频率明显降低(P〈0.05);第14天,矽性肉芽肿形成期,模型组CD4+CD25+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回升,接近正常水平;第21天,矽性肉芽肿增多期间,模型组CD4+CD25+T细胞和Treg细胞频率较正常对照组略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8天矽性肉芽肿增多并大量纤维化期间,模型组CD4+CD25+T细胞和Treg细胞频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eg细胞可能在维持免疫耐受和矽肺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伟  仲晓燕  李蓉 《现代保健》2009,(26):23-25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达,并探讨该群细胞频数的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在胃癌肿瘤免疫过程中Treg细胞对免疫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IM^+CD25^+和CD8^+水平显著增高,胃癌临床分期越晚CD3^+、CD4^+、CD4^+/CD8^+水平越低,CD4^+CD25^+和CD8^+水平越离.在临床I、Ⅱ期患者与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数量下降,而Treg细胞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使T细胞不能有效地清除肿瘤,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外周血和脐血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检测点分子表达水平。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正常妊娠妇女和43例GDM患者外周血和脐血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PD-1)、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人白细胞抗原G(HLA-G)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在调节性T细胞(CD4^+Treg细胞和CD8^+Treg细胞)中的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比例。结果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GDM患者外周血和脐血中CD4^+Treg细胞比例降低,CD8^+Treg细胞比例升高,外周血中PD-1和GITR+Treg细胞及脐血中PD-1/CD4^+Treg细胞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中,脐血HLA-G表达高于外周血,而PD-1和GITR表达低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外周血和脐血CD4^+Treg细胞、CD8^+Treg细胞表型及功能具有不同的免疫学特征,PD-1和GITR表达下调可能与GDM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脓毒症患者自诊断成立第1、3、5天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并与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脓毒症患者19例生存,17例死亡。生存组和死亡组第1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2±3.26)%、(12.96±3.00)%比(16.97±3.66)%,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第3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分别为(24.47±4.62)%和(26.61±3.85)%,均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18.28±4.28)%,较第3天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36.19±5.33)%,较第3天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天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生存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持续上升提示出现免疫功能麻痹,伴随病死率的升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临床评价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中免疫功能状态和预后的方便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mRNA的表达比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前列腺癌及5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igs占CD4CF细胞的比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人外周血PBMCFOXP3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Gleason分级升高,CD4^+CD25^+Tregs/CD4^+T比值和FOXP3 mRNA表达量均有升高趋势;PCa患者术前CD4^+CD25^+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和FOXP3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术后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组Tregs表达率与FOXP3mRNA呈正相关(r=0.623,P〈0.01)。结论Tregs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具有维持自身免疫稳定和抑制肿瘤免疫作用,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reg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进一步分离纯化和体外刺激诱导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Treg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分泌状况。同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含量。试验对象共分3组:哮喘控制组(A组、19例),哮喘未控制组(B组、21例),对照组(C组、19例)。结果上述三组之间Treg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P〈0.05)。经过SNK—t检验,A组的Treg百分率高于B组(q=2.69,P〈0.05),但A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Treg培养上清液中IIA、IFNγ浓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Treg细胞百分率与同组总IgE水平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Tr)细胞和IL-18水平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儿中的变化及AIT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42例AITP患儿(AITP组)和42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细胞数量及占CD4+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8水平。结果:AITP组Tr细胞、Tr细胞/CD4+细胞比值和Foxp3+Tr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IL-18水平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ITP组外周血Tr细胞/CD4+细胞水平与IL-18水平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A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r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IL-18的生成,在AITP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该院儿科诊断为哮喘的患儿80例,分为急性发作期(急性组)、缓解期(缓解组)的哮喘儿童,各40例,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 4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占CD4~+T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功能基因Foxp3相对表达量。结果急性组CD4~+CD25~+Foxp3~+Treg占CD4~+T百分比(0. 98±0. 92)和Foxp3基因相对表达量(2. 55±1. 37)最低,其次为缓解组(3. 46±1. 53,6. 82±2. 66)和对照组(5. 30±2. 56,15. 33±6. 81),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降低是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新生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择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7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外周血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母亲和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外周血CD4+ CD25+ Treg和CD4+ CD25+ Foxp3+ Treg水平.结果 宫内感染HBV新生儿外周血CD4+ CD25+Treg和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10.57±2.25)%和(1.67±0.37)%,均高于未感染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产妇HBV DNA载量增加,新生儿外周血CD4+ CD25+ Treg和CD4+CD25+ Foxp3+ Treg增加,CD4+ CD25+ Treg比例高于阴性组(P <0.05);CD4+CD25+ Treg和CD4+ CD25+Foxp3+ Treg均与产妇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430、0.409,P<0.05).结论 Treg可能通过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影响乙肝病毒清除,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可能与Treg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并进行水平比较和分层分析。结果肝癌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14.06±2.3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5±1.57)%(P〈0.05);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与肝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Ⅰ+Ⅱ期亚组(8.31±1.4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Ⅲ期亚组(13.68±2.31)%、Ⅳ期亚组(18.50±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1样受体(TLR)参与黏膜佐剂增强黏膜耐受和缓解实验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三硝基苯磺酸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以卵白蛋白为诱导抗原,脂多糖为佐剂,将已建立的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大鼠模型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结肠炎组(无干预)、口服耐受组、经鼻耐受组、口服加佐剂组、经鼻加佐剂组、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局部TLR2和TLR4表达水平。用三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亚群和CD8^+CD28^-亚群表面TLR2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在结肠组织局部,结肠炎组的TLR2和TLR4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和口服加佐剂组的TLR4表达较结肠炎组显著下降(P〈0.05)。外周血CD4^+CD25^+亚群内,口服加佐剂组、经鼻耐受组、经鼻加佐剂组和佐剂对照组的TLR2^+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结肠炎组(P〈0.05,P〈0.01);口服加佐剂组和经鼻加佐剂组的TLR4^+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结肠炎组(P〈0.05)。外周血CD4^+CD28^-亚群内,各组的TLR2^+细胞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口服加佐剂组和经鼻耐受组的TLR4^+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结肠炎组(P〈0.05)。结论多次给予脂多糖佐剂可能通过下调调节性T细胞的TLR2和TLR4表达而增强黏膜局部和循环的调节性T细胞功能(对CD4^+CD25^+亚群作用更明显),从而增强免疫耐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4^+CD2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8^+CD28^-及CD4^+CD25^+。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4^+CD25^+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后三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4^+CD25^+一及CD4^+CD25^+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AIHA/Evans综合征患者60例,以是否处于发作期为准分为发作组与缓解组,其中发作组39例,缓解组21例,另同期随机选取2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共刺激因子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AIHA/Evans综合征发作组CD80、CD86、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7.21±1.84)%、(6.23±4.42)%、(2.83±1.75)%,发作组CD80、CD86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缓解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HA/Evans综合征发作患者外周血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AIHA/Evans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发病及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明确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予深度水解或完全水解蛋白配方粉喂养6个月,6个月后行食物激发试验,过敏耐受者15例,耐受失败者3例。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分析比较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及与对照组之间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并比较治疗后过敏耐受患儿和耐受失败患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结果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3.73±0.42% vs 6.90±0.35%,t=2.22,P<0.05);治疗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18±0.81% vs 3.73±0.42%,t=2.10, P<0.05);治疗后牛奶蛋白耐受患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耐受失败患儿(5.36±0.76% vs 4.28±0.36%,t=2.31,P<0.05)。结论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有助于减少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并帮助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以降低AML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初诊AML感染患者36例,设为AML感染组,36例患者中12例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缓解组,将余下24例患者设为复发组,AML感染组36例患者依据FAB分型标准,M2 6例、M3 17例、M4 7例、M5 6例;选择20例单纯初诊AML患者为AML组,另选择健康人群2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L感染组CD4+CD25+FOXP3+Treg及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AML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L组CD4+CD25+FOXP3+Treg及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CD4+CD25+Treg及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AML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和CD4+FOXP3+T细胞比例呈现正相关(r=0.387,P=0.015)。结论初诊AML感染患者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单纯AML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