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春惠  李冬梅  荣翱 《现代医学》2001,29(2):110-111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小剂量前房内注射对实验性前房出血及高眼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灰兔,建立兔眼前房出血模型,30min后每只兔子的右眼注入t-PA各20μg于前房,左眼不作处理以作对照。以后每日在裂隙灯下观察前房积血及吸收情况,并作眼压测定,连续7d。结果兔眼前房内注射自家血后第1、3、5、7天,双眼前房积血及吸收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第1、3天差异最为明显。兔眼前房内注射自家血后第1、5天双眼高眼压情况,经统计学处理第1天双眼无显著性差异,第5天有显著性差异,第3、7天因变化不大未作统计,注射t-PA组最终无一眼形成继发性青光眼。结论t-PA是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非常有希望的药物,它可以减少角膜血染、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魏春惠  荣翱等 《铁道医学》2001,29(2):110-111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小剂量前房内注射对实验性前房出血及高眼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灰兔,建立兔眼关房出血模型,30min后每只兔子的右眼注入t-PA各20μg于前房,左眼不作处理以作对照。以后每日在裂隙灯下观察前房积血及吸收情况,并作眼压测定,连续7d。结果:兔眼前房内注射自家血后第1、3、5、7天,双眼前房积血及吸收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性差异,其中第1、3天差异最为明显。兔眼前房内注射自家血后第1、5天双眼高眼压情况,经统计学处理第1天双眼无显性差异,第5天有显性差异,第3、7天因变化不大未作统计,注射t-PA线最终无一眼形成继发性青光眼。结论:t-PA是治疗挫报告团性前房阵血非常有希望的药物,它可以减少角膜血染、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验性家兔持续性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探讨临床上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选择26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高眼压持续3 d组、2周组、4周组)各7只(14眼)共42只眼,及正常对照组5只(10眼)。实验组前房注入1%甲基纤维素建立持续性高眼压家兔模型,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持续性高眼压兔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3个实验组兔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变化。结论持续性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随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提示临床上诊治青光眼时应早期控制眼压,减少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烧灼大鼠不同数量巩膜上静脉后的眼部变化,确定比较理想的持续性高眼压动物模型.方法:选择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3组,以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烧灼大鼠实验眼巩膜上静脉2、3和4根,比较各组的术后眼压、并发症情况,并进行视神经的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术后各组实验眼眼压升高,与空白对照眼的眼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出现角膜水肿,可引起视神经纤维丢失及凋亡的改变.烧灼3根巩膜上静脉组与其他组相比,具有眼压升高稳定、术后角膜水肿轻微、恢复快的优点.结论:烧灼大鼠3根巩膜上静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眼压动物模型,在青光眼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伴有低眼压、正常眼压或高眼压的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特别是眼外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或长期的浅前房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自内障、虹膜基质平坦、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合、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对一组青光眼术后的浅前房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低浓度丝裂霉素C(MMC)联合几丁糖在小梁切除术后抗瘢痕作用及安全性。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均分为三组(A、B、C),随机选一眼为实验眼,另侧对照,均行小梁切除术,实验眼结膜瓣、巩膜瓣下分别应用不同浓度MMC(0.01、0.025、0.05mg/mL)及几丁糖,对照眼单用几丁糖。术后观察滤过泡形态,监测眼压及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变化。结果:术后B、C组中实验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眼(P<0.05),C组巩膜瓣下成纤维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眼(P<0.01);三组实验眼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眼(P<0.05),实验眼功能滤过泡形成率与对照眼无差别(P>0.05),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低浓度MMC联合几丁糖能安全有效地抑制小梁切除术后纤维增殖,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有低眼压、正常眼压或高眼压的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特别是眼外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或长期的浅前房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白内障、虹膜基质平坦、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合、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本文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细胞增殖指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s) ,研究兔眼滤过道纤维细胞 (Fb)增殖规律及羊膜的抗增殖作用 ,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作兔眼高眼压模型 ,行双眼小梁切除术 ,一眼植入羊膜 ,另一眼作为对照而不植入羊膜。分别于术后的 3、7、15、30d取兔眼滤过道组织作切片 ,作Ag NORs及HE染色 ,比较羊膜植入眼和对照眼FbAgNORs染色颗粒数量及HE染色后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 :①不同手术区羊膜植入眼FbAgNORs颗粒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眼 (P <0 0 1) ,羊膜抑制率为 5 1 4 %~73 7% ;②HE染色观察 ,羊膜植入眼纤维组织增生轻微 ,而对照眼组织增生明显。结论 :羊膜植入巩膜瓣下可有效抑制咬切口 ,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Fb增殖活性 ,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兔眼滤过性术后抗瘢痕作用。方法:取青紫蓝兔24只,双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右眼结膜下注射GM6001,左眼注射PBS作为对照,术后测量眼压,观察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情况,记录功能性滤过泡数,并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下降,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眼压均较对照组眼压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未出现角膜水肿、晶状体混浊、浅前房等并发症,轻微的结膜充血和前房反应于术后7d基本消失且两组无明显差别。实验组较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结论:GM6001具有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中成纤维细胞过分增生,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延长了功能性滤过泡存活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兔角膜爆炸伤后海水浸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穗桦  沈薇  石尧  黄振平  王理理  吴波  马恒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3):220-221,224,T001
目的:通过对兔眼爆炸伤后角膜组织裂隙灯和光镜下改变的观察,确定海水浸泡对角膜爆炸伤后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为沿海作战中对角膜爆炸伤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只成年灰兔造成近乎相同的双眼爆炸伤模型。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眼海水浸泡0.5h,对照眼等渗盐水浸泡0.5h。伤前和伤后l、2、3、4、5、7、9、10、15和20天分别进行角膜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超声角膜厚度测定,按期、按序取角膜标本进行光镜下对比观察。角膜厚度值分别进行伤前与伤后自身对照t检验,实验眼和对照眼t检验。结果:伤后裂隙灯下见角膜明显混浊水肿,l~7天角膜荧光素染色呈不同程度着色,15天后角膜出现明显血管化。实验眼比对照眼角膜混浊明显加重,荧光着色时间延长,血管化明显提前并加重。光镜下对比观察显示:爆炸伤后角膜组织上皮缺损,角膜基质炎细胞浸润并逐日加重,伤后5~7天对照眼角膜上皮层再生,角膜基质有大量新生血管。实验眼角膜组织的损伤改变明显加重,愈合延迟,角膜基质血管化程度加重。角膜厚度伤后均较伤前明显增加,实验眼更为明显,角膜厚度值与伤前自身对照和实验眼与对照眼经分组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角膜爆炸伤后角膜基质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和血管化,海水浸泡对角膜爆炸伤后愈合将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瞬康医用胶(α-氰基丙烯酸酯组织黏合剂)对兔视网膜的毒性。方法18只日本大白兔每只兔随机选择一眼作为实验眼(实验组,n=18),在玻璃体腔内注射瞬康医用胶0.05ml;另一眼作为对照眼(对照组,n=18),注射生理盐水0.05ml。2组均在注射前和注射后规定的时间内行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ERG)等检查,在实验结束时,摘除眼球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2组术后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未见异常炎症反应;2组ERG的视杆细胞反应(Rod—R)、Max—R、视锥细胞反应(Cone—R)的b波振幅,振荡电位(Ops)的P,波振幅,30Hz闪烁反应的平均振幅测量数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光镜下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良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少于0.05ml的瞬康医用胶对兔视网膜短期内没有毒性。  相似文献   

12.
孙莉  李秋华  杨敏  王颂佩 《上海医学》2005,28(11):968-970,F0003
目的研究兔实验性高眼压对睫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A组于前房内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0.1 ml,实验B组于前房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不作前房注射.每日测量眼压,共1周.利用放射性配体125I-epidepride多巴胺D2(DAD2)显像剂、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剂,结合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兔虹膜睫状体内的DAD2受体(DAD2R)和DAT含量.结果实验A组虹膜睫状体DAD2R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3.8231±0.6487)较对照组(6.3949±0.7780)下降67.27%(P<0.05);DAT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10.4431±1.2430)较对照组(16.2321士0.5939)下降35.66%(P<0.05);而对照组与实验B组DAD2R、DAT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眼压时实验兔睫状体多巴胺能系统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每周1次前房注入甲基纤维素制成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高眼压对照组、外科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另加1组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每周1次玻璃体内注射bFGF,高眼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外科对照组仅于玻璃体内注入与治疗组等量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l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实验持续4wk。每周测定各组动物的图像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观察各组动物b波变化趋势,最后光镜、电镜观察动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治疗组PERGb波振幅仅见轻微下降趋势,与正常组接近,两对照组则下降趋势显著,结果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形态学上可见治疗组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轻微,对照组则变化明显。结论:bFGF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在设立正常对照、急性高眼压模型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rhEPO,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天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可见bcl-2蛋白表达,染色阳性细胞数为每高倍视野(10.5±1.2)个。模型组和EPO组兔眼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P<0.01)。EPO组第7天、14天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结论rhEPO可以上调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rhEPO保护急性高眼压引起的兔眼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联合囊膜抛光是否可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及其眼内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 4 0只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均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分别采用不抛光不用透明质酸酶、抛光不用透明质酸酶、水分离和抛光囊膜时用进口透明质酸酶和用国产透明质酸酶的方法。手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 3个月对每组 5只兔眼的后囊膜混浊进行分级 ,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 3个月经秩和检验第 1、2组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与第 3、4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第 3组与第 4组、第1组与第 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说明透明质酸酶联合抛光可以降低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 ,而且进口与国产透明质酸酶同样有效。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抛光用联合囊袋内注射组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最少 ,而且该组的 Soemmering环、Elschnig小体和后囊膜上的细胞都比较少 ,出现晚 ,眼内其它组织未受损害。结论 :晶状体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联合囊膜抛光可以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发生 ,而且眼内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兔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神经轴突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2只(44眼),选取20只免,用前房注入卡波姆的方法制成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每只兔随机一眼为bFGF治疗组(20眼),分别于建模同时及建模后7、14、21d重复玻璃体腔内注射2000U/50μL的bFGF;另一眼为外科对照组(20眼),分别于相同时间玻璃体腔内注射等体积的PBS。另外2只兔不做任何注射为正常对照组(4眼)。观察bFGF治疗纽和外科对照组两组动物不同时间段的眼底视乳头、杯盘面积比、视神经轴突形态、数目以及建模后28d时视神经轴突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14d时,外科对照组可见视乳头凹陷开始加深、颜色变淡,血管开始出现移位;21d时,外科对照组视乳头出现明显改变。bFGF治疗组杯盘面积比在14d及以后改变明显较外科对照组小(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在各时期bFGF治疗组较外科对照组视神经纤维数目多,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电镜观察可见,28d时,外科对照组轴突排列紊乱、髓鞘变性,多见凋亡现象;但bFGF治疗组轴突内结构尚正常。结论bFGF在慢性高眼压状态下对视神经轴突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杉醇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6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标准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均行右眼标准小梁切除术。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其他3组术中分别在巩膜瓣下一次性应用0.3?mg/ml丝裂霉素C、0.2?mg/ml紫杉醇、0.3?mg/ml紫杉醇5?min。分别在术后第3、7、14、28天时检查眼压、滤过泡、结膜、角膜、眼底情况,取滤过泡及附近组织送病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Ki67)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术后第7、14、28天4组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核数比较,实验Ⅱ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P均<0.05);实验Ⅱ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标准对照组可见结膜伤口漏及角膜上皮损伤。结论: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紫杉醇能抑制纤维增殖,有助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有效降低眼压,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兔慢性实验性青光眼玻璃体中谷氨酸浓度的影响及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前房注射2.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建立白兔双眼实验性慢性青光眼模型,动态观察眼压,高眼压维持4周后行双眼小梁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刺五加组和对照组,于前房注射前、注射后4、8、12周抽取双眼玻璃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玻璃体谷氨酸浓度。结果:两组间前房注射前、注射后、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前房注射前,刺五加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玻璃体谷氨酸浓度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注射后4、8、12周,刺五加组和对照组玻璃体谷氨酸浓度均高于注射前(P<0.01)。刺五加组玻璃体谷氨酸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五加能抑制玻璃体谷氨酸浓度的升高,可能对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兔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硅胶植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实验兔20只,随机取一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硅胶植入术,另一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作对照,随访时间12周,术后观察眼压、前房、并发症等情况,用UBM监测滤过泡,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有18眼结膜充血,对照组有1眼发生小梁网穿破。UBM检查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存留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12周滤过道开放,对照组滤过道多数闭合。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硅胶植入术可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且硅胶条未引起组织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