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闭负压引流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四肢创伤性骨外露创面先行清创及VSD治疗,压力维持40kPa;4例明显骨外露者再次VSD治疗。结果23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其中4例仍有明显骨外露者再次VSD治疗,均于肉芽组织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组织瓣移植,全部一次成功。结论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使用VSD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减轻医护工作量及患者的痛苦,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伴发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四肢皮肤缺损伴发感染创面25例患者,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应用VSD技术5~7d,待肉芽生长、创面新鲜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结果 平均应用VSD技术1.4次,伤口感染控制,创而缩小,肉芽新鲜,给予植皮治疗后创口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5 d.结论 VSD技术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伴发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Ren GH  Li JW  Li RG  Wang G  Yu B 《中华外科杂志》2012,50(1):39-44
目的 探讨健侧胫后血管皮瓣桥携带游离皮瓣的桥式皮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下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桥式皮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治疗11例患者,年龄15~52岁,平均32.5岁,男性7例,女性4例,均为下肢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或坏死感染的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6例同时合并骨折.经彻底清创后,对不稳定骨折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或简便内固定,然后采用VSD治疗1 ~2次,每次5~7d.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新鲜后,采用桥式皮瓣移植修复患侧骨及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皮瓣周围残留的创面采用游离植皮VSD覆盖修复.术后对皮瓣移植区及皮片植皮区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5~14 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应用桥式皮瓣移植联合游离植皮VSD覆盖治疗,皮瓣移植区组织全部成活且质地、外观满意,感染控制良好,未形成窦道.6例游离植皮区由于面积较大术后遗留部分散在创面,4例经再次植皮,2例经积极换药后均完全消灭创面,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率100%.术后随访5~ 24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下肢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VSD覆盖技术可有效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严重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15例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严重骨髓炎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0~46岁,平均32.6岁.所有患者先行彻底清创并应用VSD技术封闭创面,同时结合应用灌洗技术.7~10 d后拆除VSD装置,对肉芽组织生长丰富且无骨或肌腱外露者行游离植皮,对伴肌腱或骨外露的患者应用组织瓣移位或移植术方法覆盖创面.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3.3个月)随访.15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平均1.9次(1~4次)后感染得到控制,肉芽组织生长充分、新鲜,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或组织瓣移位、移植均一次成活.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0 d(12 d~4周).植皮均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VSD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并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植皮或组织瓣移位、移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治疗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严重骨髓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应用VSD技术联合游离皮瓣治疗32例四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13cm×9cm~32cm× 16cm,新鲜创面1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21例.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创面.5~7d后去除VSD负压膜,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游离背阔肌皮瓣7例,胸脐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22例. 结果 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均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皮瓣全部成活,受区无窦道形成.术后随访3 ~ 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治疗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VSD及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结合植皮或邻近皮瓣治疗25例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8个月。16例患者VSD术后5~7 d解除负压,经植皮治疗后创面均愈合;7例较严重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经2次VSD治疗后,给予植皮+邻近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创面均愈合;2例严重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经3次VSD治疗后,行植皮+邻近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治疗后均获得愈合。结论 VSD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控制创面炎症,只需结合简单易行的植皮或邻近皮瓣应用即可理想地修复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引流技术对骨科软组织缺损感染的效果。方法对30例骨科软组织创面缺损感染患者实施负压引负压引流治疗,观察治疗后肉芽生长、炎症反应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本组22例创面经引流5~7 d,感染控制良好,肉芽新鲜,经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后均愈合。8例经8~10 d负压引流后更换了VSD材料,Ⅱ期缝合或植皮后愈合,随访1~12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无功能障碍。结论负压引流技术能抑制创面感染,促进软组织缺损修复和创面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 VSD)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11年11月应用VSD技术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患者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固定,修复神经血管肌腱后,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二期行游离植皮或者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且外露的骨、肌腱已被覆盖者行游离植皮,对骨、肌腱仍外露的患者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观察创面清洁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VSD创面愈合时间组平均(12.67±4.49)d,局部转移皮瓣8例,中厚皮片植皮26例,1例因清创时残留死腔,反复进行3次清创及VSD更换,伤后4周行植皮覆盖创面,创面愈合时间为43 d.[结论]VSD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骨科创伤中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临床收治的16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9d后,拆除敷料(必要时可更换VSD敷料)然后行游离植皮术。结果 16例患者中10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全部成活;6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 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封闭式负压吸引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在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8例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的患者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14d后,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45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3例发生创面感染,多次引流后行皮瓣转移成功。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患者痛苦少,且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装置结合头皮游离植皮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儿,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术后1周更换1次并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待创面坏死组织彻底清除,肉芽新鲜时,于头部切取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大块或邮票状植于创面,继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1周~10天去除VSD敷料。结果:15例患者植皮完全成活。3例患者去除VSD敷料后,边缘少许坏死,积极换药后愈合,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持续应用VSD,使创面引流更加彻底,利于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术后护理方便;头部取皮植皮,供区隐蔽,可反复切取,结合VSD的应用,植皮的成活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人工真皮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1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55岁,平均32.5岁;车祸伤8例,机器绞伤2例,碾压伤5例;单纯的肌肉软组织外露8例,肌腱外露2例,骨外露5例。清创后VSD覆盖创面并持续负压引,Ⅱ期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用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再次VSD覆盖创面并负压吸引,7~14 d后去除负压封闭引流,人工真皮上方移植游离皮片,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6.5个月。15例患者植皮片全部存活,人工真皮移植后植皮间隔时间为7~14 d,平均9.5 d。术后移植皮肤未见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无明显色素沉着,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人工真皮植入后再行植皮传统的方法需2~3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人工真皮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明显缩短Ⅱ期植皮时间,无须皮瓣修复,供皮区损伤少,创面愈合质量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儿严重外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小儿严重外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对9例因外伤所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小儿患者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修复。结果9例患儿分别使用VSD治疗1~3次后,创面肉芽组织均生长良好,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技术应用于小儿外伤创面修复,可以有效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不失为一种有效、省时、省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游离皮瓣治疗小儿肢体严重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SD及游离皮瓣治疗22例患儿,年龄3~10岁,均为四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12 cm×8cm ~ 34 cm×25 cm,新鲜创面9例,感染坏死性创面13例.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创面.对合并不稳定骨折者,急诊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或克氏针内固定.5~9 d后去除VSD负压膜,根据软组织缺损及其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单纯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8例,游离皮瓣加植皮修复14例.术后对皮瓣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结果 合并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22例患儿,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施行的游离皮瓣移植全部一期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感染控制良好,没有形成窦道.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小儿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游离皮瓣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小儿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修复43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岁,平均32.5岁.创面部位:上肢10例,下肢33例;创面面积为20 cm ×7 cm~52 cm ×22 cm.31例合并骨折,18例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行外固定支架或简便内固定重建骨骼支架,然后采用VSD技术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采用不同类型的穿支皮瓣、肌皮瓣或肌瓣等游离组织瓣修复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同时行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游离组织瓣周围残留的肉芽创面. 结果 43例患者经清创、VSD技术治疗1~3次(平均1.8次)[5~21d(平均10.5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感染得到控制.43例患者术后获5~32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0例患者游离组织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游离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所有患者游离组织移植区及游离植皮区组织均成活,且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感染控制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6.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的应用(附7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我院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的骨创伤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骨髓炎经2~4次VSD治疗后,创面明显缩小,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经治疗后痊愈;骨折术后钢板外露6例,经2~4次VSD治疗,创面明显缩小,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且肉芽组织部分覆盖钢板,后经游离皮瓣及皮瓣转位修复创面;8例感染创面应用VSD后,配合敏感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均得到控制,平均使用14 d;植皮10例使用VSD 1次全部存活;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18例,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无明显感染,明显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后期行皮瓣、植皮、内固定治疗或继续外固定支架治疗;16例新鲜的软组织缺损创面经1次VSD治疗后,均能一期缝合创面或植皮修复创面;8例脓肿切开引流后经1~2次VSD治疗后有肉芽组织生长,均能填平创面或直接缝合创面;褥疮3例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无明显渗液后行皮瓣修复创面;8例皮肤脱套伤,经1~2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存活。所有病例均经5~20个月的随访,均未有慢性炎症的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是非常有效的引流手段,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换药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介入治疗后皮肤坏死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2例介入治疗后有皮肤软组织缺损坏死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并在每次更换负压装置时进行清创。经过15~40天,平均28天的治疗后,部分患者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皮片或皮瓣转移修复术。结果:2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创面清洁、面积缩小、肉芽生长迅速,16例患者在负压引流治疗后创面直接上皮化愈合,6例患者经过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结论:自制简易负压吸引结合间断清创能够减少创面污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还可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且减轻患者痛苦及医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后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17例。结果 17例经VSD术及相应的处理后,创面均愈合良好,创面分泌物做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拆除VSD后11例予以植皮,6例直接缝合,无皮瓣转移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得到满意治疗。结论 VSD技术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及时清除小块坏死组织及组织渗液,改善局部微循环,解决了开放的深部组织的临时覆盖,明显的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为最终创面的关闭及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在四肢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3例四肢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植皮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3例患者中,60例在封闭负压引流5~7 d后见创面长出新鲜肉芽且无明显感染,予以植皮,并再次给予负压吸引,术后7~10 d全部成活;10例由于感染重,肉芽生长差,予再次清创后继续负压封闭式引流5~7 d,见创面长出丰富的新鲜肉芽且无明显感染,给予植皮,术后7~10 d全部成活;3例植皮成活约95%,予再次植皮后完全成活。所有患者创面最终均完全修复,平均治愈时间17(12~24)d。结论应用VAC技术植皮处理四肢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创面,能更好地促进创面引流,控制感染进展,促进植皮与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移植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20.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地震伤员肢体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5.12地震伤员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地震伤员肢体软组织缺损19例,维持负压60 kPa。结果18例经VSD技术引流7 d,1例经2次VSD技术引流14 d,创面均无感染,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给予二期缝合或植皮治疗后创口愈合。结论VSD技术对于地震导致肢体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