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以某中医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分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三甲中医院不同类别药品费用的影响,讨论药品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政策前后的西药费、中成药费及中药饮片的次均费用及药占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政策实施后,次均门诊药品费及次均住院药品费分别下降3.98%、2.67%,均次门诊药费比、均次住院药费比均大幅下降6.20%和7.65%,次均中成药费、次均西药费比、次均中成药费比都明显降低(P<0.05),而次均中药饮片费比明显增加(P<0.05),但是住院中的次均西药费比(25.43%)远远高于次均中药饮片比(2.13%)。结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减轻了患者药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医药的竞争力,推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中药占比仍偏低,还需促进中西药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药品费用在医院整个医疗收入中所占比例及药品费用在患者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我院2009年医疗收入整体提高,同时药品费用总数及门诊、住院药品费用总收入均有所增长,但总体药品费用占医疗总收入比例及住院药品收入占住院医疗总收入比例均有所下降;门诊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下降,但住院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有所上升。现将我院2009年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的增长变化以及患者的医疗费用的负担情况做如下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通过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来减少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方法实施药品集中供应改革。结果实施药品集中供应改革后,门诊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药费、住院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药费、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床日费用较改革前大幅度减少。结论药品集中供应是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依彤  马原  杨练  孙群  李佳 《现代预防医学》2021,(18):3353-3357
目的 评价四川省省管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政策前后,从医疗服务提供量、服务效率、医疗服务收入与结构、患者医疗负担变化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进一步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模型探究政策的瞬时效应。结果 政策实施后医院门急诊人次数增长130.35万人次,出院人数增长8.71万人,平均住院床日缩短1.09 d;医院总体医疗收入增长24.93%,药品收入占比下降7.83个百分点,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收入增幅达62.43%,占比位居第二。门诊与住院患者次均药品费下降明显,但整体次均医药费分别较改革前增长12.58%、10.39%。断点回归模型显示门诊药品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及占比、门诊患者次均药品费、住院患者次均药品费及占比于政策实施节点均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作用效果明显,药占比得到一定控制,医疗收入结构逐步优化。医院医疗服务量增加,服务效率有所提高,但患者医疗负担未见减轻。  相似文献   

5.
第19次降价波澜不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28日,第19次药品降价启动。这一次,全国99种抗微生物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30%,降价金额为43亿元。 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一直没有平静过。从1997年覃今,10年来药品降价19次。19次降价,体现了国家对老百姓的关心和照顾;体现了国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决心;也说明药品价格已经高出大多数百姓承受极限;更加说明药品降价之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不同类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前后医保相关数据分析,了解改革后医保基金压力和居民个人就医负担变化,为稳妥推进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整群抽取医保资料,对比分析就医费用变化。结果:改革后参保城镇职工住院患者总费用和次均费用、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总费用和次均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均下降;门诊次均费用增长,药品次均费用下降、医疗服务项目增长。不同类型医保在不同类型医院费用变化不同。结论:改革初步实现了医保基金能够承受改革带来的压力、患者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的预期,但受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下降的影响,患者实际就医负担增加,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实际报销费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还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药品集中供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议。方法:运用PASW Statistics 18统计软件对药品集中供应后总费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药品集中供应改革后,药品费用、医疗总费用、门诊均次费用、门诊均次药费、住院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药费和平均住院床日费用等较改革前大幅度减少。结论:降低医疗费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相关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住院费用在总额预付制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总额预付的改革效果,为医保付费方式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的住院次均费用、住院药品次均费用、住院检查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等数据,统计方法用F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实施后住院次均费用下降6.99%,药品次均费用下降31.79%,检查次均费用下降15.1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总额预付制可以有效降低住院医疗费用、药占比和平均住院日,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降低了患者的费用负担,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医院用药结构、运行绩效及患者费用负担相关指标的变化,为推动政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分析某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用药结构、运行绩效及患者费用负担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政策实施1年后,医院中标药品使用率均大幅提高,药品需求结构从以心血管系统药物为主转变为以抗肿瘤药物为主,60%的中标药品及同通用名药品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使用金额构成比变化明显等;药占比和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比例降低,门诊/住院费者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下降明显;中标药品及同通用名药品限定日费用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显著改变了某院的用药结构,降低了医院药占比,有利于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20多次降低药品价格,每次平均大概降了15%~20%,一部分药品最高降价幅度达到60%左右,但并没有真正降低老百姓的药品消费和解决"看病贵"的难题.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不单纯是价格问题,而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药品价格不合理是医药卫生体制和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1.
医院药品顺加作价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多次药价虚高治理不理想的经验后,浙江省在管制价格的药品范围和医院允许采购的药品范围内,提出在透明进价的基础上顺加规定差率定价的顺加作价改革政策.顺加作价改革虽然能降低药品价格,但并不能承担降低患者负担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顺加作价政策对不同等级医院经济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加作价改革对医院的作用,由于医院等级不同而效果不同.医院分大、中、小、基层四类,在药品收入均有下降的相同情况下,在利润(结余)、自有货币拥有量和医疗业务增长等方面,四类医院经济依次为状况良好、状况一般、状况由微赢转亏、亏损状况加重.  相似文献   

13.
顺加作价改革暴露了医药卫生行业中的重大矛盾,为医药卫生行业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但在改革中出现医院经济效益降低而患者医疗负担没有降低的矛盾局面.针对这一局面,完善顺加作价改革的对策应该是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加强医疗行为规范,调整大小医院政府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广西县级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对医院收入和医疗服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2009—2012年为干预前,2013年为干预期,试点县级公立医院为干预组,非试点县级公立医院为对照组;数据来源于2009—2013年医院统计报表和新农合报表、2010—2014年广西统计年鉴;采用基于回归的倍差法进行分析。结果:医药分开改革包括取消药品加成、提高诊查费和护理费项目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和增加财政补助;在医院收入方面,相对于非试点医院,试点医院药品收入减少332.6万元、医疗收入增加1 075万元,财政补助没有显著变化;在医疗费用方面,相对于非试点医院,试点医院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减少3.51元、次均门诊诊查费用增加2.23元、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减少133.50元、次均住院诊查费用增加62.01元、次均住院护理费用增加69.72元,门诊和住院人次、平均住院日、次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县级公立医院住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弥补了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损失,门诊需通过政策外项目费用调整来弥补损失。医药分开改革没有减少试点医院业务收入,但对医院和医生的激励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5.
医药价格改革能降低患者负担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社会和政府一直将医药价格改革的目的确定为降低社会医疗负担,但降低了药品的价格就导致医院收入的大幅度降低和亏损增大,影响了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终将损害患者的利益。面临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该如何确定医药价格改革的目标?降低社会医疗费用负担的目标不是在当前经济体制和医疗体制下能够实现的。当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医疗行为规范化,让患者清清楚楚看病,明明白白地付费。同时,在政府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医疗价格对3个病种医保住院费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辽宁省启用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后,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执行物价和医保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方法通过收集某市价格调整前后2所医院各1年的3个病种的所有医保病例,共581例,对其费用进行分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论(1)调整后的医疗价格标准更趋于合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2)住院费用的变化受物价政策和医保政策的双重影响;(3)价格调整使收费更合理、更规范,并未发现增加参保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医药费用变化的原因,为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北京市某区2004年至2007年医药费用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按医院等级进行分层比较.结果 2004年至2007年,26所医院病入门诊人均费用由72.73元降至70.09元,定基比-3.64%;住院人均费用由2 690.49元增至3 044.35元,定基比13.15%;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由40.56%降至40.03%.结论 通过规范医疗收费、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完善各级医院服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可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分析恶性肿瘤病人住院信息基础上,探讨恶性肿瘤病人住院费用和治疗效果情况。[方法]以宁夏3所三级公立医院为样本,对3所样本医院4年的恶性肿瘤医疗费用和治疗情况进行了筛选和分析,采用描逝l生分析法。[结果]发现恶性肿瘤病人西药费和未归类费用偏高,自费、商业保险和公费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比例不断上升,同时恶性肿瘤病人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公立医院应实施统—规范的临床路径法,以合理降低住院费用;研究改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和思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福建省沿海某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的影响。方法抽取26家公立医院,分析比较调价前后一年全部医院、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有助于优化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结构,尤其是诊查费的调整使诊查收入占总的医疗收入比例大幅度提升,有利于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调动积极性,但手术项目、检查化验项目调整未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调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议逐步建立合理地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拉开不同级别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差距,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同时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地市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情况进行跟踪调研,评价不同阶段性实施效果,为深化和完善医药价格体制改革补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市级5家医院相关医药价格改革前后运营指标,运用对比研究方法进行改革效果研究。结果样本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增长,药占比有所下降,运行正常;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不同程度增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未能有效弥补减少的合理收入,传统内科、肿瘤专科受冲击大。结论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逐步建立有利于费用控制、以合理成本定价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探索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分类补偿办法;推动DRG付费改革,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