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知情同意系列文书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医疗知情同意书是医疗法律文书,是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新要求.我院重视知情同意的医疗文书,在提高认识和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完善了知情同意的系列文书并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构成要件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有效的知情同意应包括5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知情同意权的主体应是患者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必须是出于患者的自愿,知情同意的内容和形式应合法,知情同意应在医疗行为实施前作出。  相似文献   

3.
谢小龙  龚智峰 《广西医学》2012,34(10):1404-1406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医疗知情同意从形式上的"简单同意"过渡到实质上的"知情同意".本文就医疗知情同意书的渊源、我国的相关立法与发展状况、医疗告知标准现状、我国医疗告知的缺陷及其隐患作一综述,为规范医疗知情同意书的医疗告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侵权责任法》为医疗机构实施医疗知情同意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缺少如何落实知情同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文章分析了在知情同意管理中的问题,如特殊情况下医疗知情同意主体不明确、个别医务人员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不仔细,只是完成将知情同意书交给患者签字的手续,没有认真履行知情告知义务以及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及项目有遗漏等问题。探讨规范医疗知情同意书和知情同意管理的具体做法,如制定《医疗知情同意管理办法》,制作统一的医疗知情同意书项目和模板,规范医疗知情同意的履行手续,明确特殊情况下医疗知情同意的主体,划分医疗知情同意的形式,开展培训与考核,确保医疗知情同意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孟竞玲 《医学与社会》2011,24(7):71-72,78
在我国,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如:"家文化"中的、医患不信任的、简单功利化的知情同意,使知情同意陷入在医学目的混乱,职业精神弱化;商业化管理和运营模式下的中国式困境中。为了充分保护患者的权利,履行医方的责任,必须对知情同意进行全方位的本土构建,从国情出发,肯定和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明确规定知情同意权行使的条件和程序。重视医患信任系统的构建,真正地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明确知情同意的实质,让医院回归公益属性。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陈新  陈瑜  许睿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91-92,100
临床麻醉工作中,尊重患者自主权是知情同意的基础,知情同意反映了患者自主权与医学干涉主义之间的相互妥协.在信任基础上的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的最佳体现,也是对医学干涉主义的尊重,从而为患者的最佳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7.
探索新型知情同意模式充分履行知情同意义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出发,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和完善知情同意制度,深化知情同意的内涵;设置和完善心理咨询专科,设立知情谈话室,加强人性化的知情沟通;充分履行知情同意义务,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考虑的机会,探索充分知情的新型知情同意模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淑琼 《中外医疗》2013,32(16):191-192
在医生对患者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时要求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这是医疗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医院正确而及时履行知情同意手续既是对患者权利的保护,又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证。该文以患者知情同意的相关法律,结合临床医疗工作中常见的履行知情同意手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人对住院治疗知情同意是否一致。方法:对46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80例患者家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一调查。结果:患者与家人在知情同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选择家人代理知情同意时,要注意尊重患者的意愿,患者及家人共同参与知情同意,以保证患者及时合理住院治疗时,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法律问题,并注意做好精神卫生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试论知情同意与公共卫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同意赋予患者、受试者自我选择和决定医疗或实验的权利,是生命伦理学和生命法学的重要论题,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知情同意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受到广泛关注,讨论公共卫生实践中及流行病学科研中可能遇到的知情同意问题越来越有必要。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知情同意须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知情同意方式,使之更好规范医学研究实施。  相似文献   

11.
急救中执行知情同意制度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才敬  荀凯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57-1358
急救医生的职责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争分夺秒、果断、尽最大可能有效地救治患者.<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在医疗模式和医疗观念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医疗机构的工作者正依法主动行使告知义务,努力避免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医疗知情同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朝阳 《中外医疗》2008,27(35):151-152
医疗知情同意权是法律赋予患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分析我国现阶段医疗知情同意的现状,指出我国现阶段在医疗知情同意告知方面存在着知情告知不充分、告知的主客体不明确、告知的方式、时间不明确、知情同意书的文本不规范以及医患双方对知情同意认知上的差异等问题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知情同意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的伦理标志,在开展临床研究前,研究人员有责任将研究信息充分告知参与者。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开展的临床研究,让其中的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在狭窄的治疗时间窗口内完全知情同意很难做到。目前现实中可接受的知情同意方式除传统的一般知情同意外,还有豁免知情同意、泛知情同意以及延迟知情同意。通过介绍临床研究中延迟知情同意起源和发展历程,对延迟知情同意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紧急情况下应用延迟知情同意的先决条件并针对延迟知情同意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紧急情况下临床研究延迟知情同意的应用提供伦理辩护和伦理程序。  相似文献   

14.
患者知情同意原则的法律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知情同意原则是现代医疗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侵权责任法》首次在基本民事法律层面规定了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弥补了以往的法律缺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侵权责任法》第55条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实践中应将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区分为患者知情权和患者同意权两个权利,同时应给予患者的知情范围一个大致明确的界定和确定医疗机构履行告知义务的标准,最终还应明确医疗机构的免责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深入应用,目前医疗机构或科研机构使用医疗数据或利用患者剩余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的需求很大,但根据近两年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国际伦理发展,对此类研究须满足研究前的知情同意程序。但由于这些研究的特殊性,进行传统的面对面知情告知并同意的困难很大甚至无法进行。泛知情同意是欧美近十年逐步推行的一种特殊知情同意方式。结合我国的情况,从泛知情同意利弊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与动态知情同意相结合进行推行的"动态+泛知情同意"方式;并从医院管理层面、我国法规层面、流程操作方面进行探索性分析,为我国实施严谨合理高效的泛知情同意模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尊重患者的意愿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履行知情同意有助于制约医务人员权利的过度运用,有利于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患者采取较为客观的态度,避免医患矛盾,但应防止医务人员将知情同意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人体实验中知情同意的伦理聚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培育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人体实验准则相适应的知情同意现代伦理理念,是我国当代医学道德建设必须达到的目标之一,为此,应把知情同意纳入“人本-功利-公正”综合价值观的伦理框架中加以审视,辩护和把握;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知情同意所有权与行使权之间的关系,并努力做到使受试者完全知情,从而保证有效同意。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知情同意原则在精神病人中并未得到充分实施,作者通过介绍精神病人知情同意权的依据、知情同意在精神科的应用范围、精神病人的知情同意能力及在精神科如何实施知情同意,指出应尊重精神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相似文献   

19.
何运昉  余小平  董燕 《西部医学》2007,19(5):978-979
目的探讨病人知情同意对医疗投诉的影响。方法回顾统计医院2003~2005年发生的医疗投诉、因知情同意告知不全的投诉例数;发生的医疗纠纷、因告知不全产生的纠纷的例数;使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问卷,对本院住院病人96例为对象做知情同意整体抽样调查。结果2003~2005年医院发生医疗投诉112起,因知情同意告知不全发生的投诉27起(24.1%);医疗纠纷28起,因知情同意告知不全发生的纠纷17例(60.5%)。2006年4月医院知情同意调查的情况:患者对自己主管医生的知晓率为100.0%;主管护士知晓率为92.0%;对科主任的知晓率为90.0%;对护士长的知晓率为92.0%;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检查、用药、病重等告知知晓率为95.0%~96.0%;患者需做各种有创检查、有创治疗、输血、麻醉风险、手术风险的告知知晓率为100.0%。结论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是告知病人和家属知情同意的主体。知情同意告知不全在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中占较大的比例。目前,医院已重视了知情同意的告知程序,但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病人知情同意的实现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目前医疗知情同意权的现状,分别就医疗知情同意告知主体的资质、医疗知情同意权除患者本人外的主体、书面告知义务履行、知情同意书文本制订的规范、医生履行知情同意告知的职责和义务、知情同意应纳入医学教育及医院管理中、知情同意的医疗行为立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