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全国分层随机抽样确定的88所中医医院1994年12万余份出院病例中,遴选出78605份符合项目研究要求的病例,从中分析发现中医病、证诊断名5908个。通过对每一个病、证诊断所占有的病例量顺位列表分析获得了有代表性的全国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中医病、证诊断分布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标准为规范描述了中医病、证诊断内涵联系的层次结构,揭示了中医病、证的属性组合规律与因果关系,为中医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分层随机抽样确定的88所中医医院1994年12万余份出院病例中,遴选出78605份符合项目研究要求的病例,经统计分析中医证候诊断名1027个。通过对每一个证候诊断所占有的病例量顺位列表,获得了在国内有代表性的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人群中医证候诊断分布资料,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中医证候深层次的内涵规律。这一成果对促进中医学术发展具有极重要的学术及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全国分层随机抽样确定的88所中医医院1994年12万余份出院病例中,遴选出78605份符合项目研究要求的病例,经统计分析中医证候诊断名1027个。通过对每一个证候诊断所占有的病例量顺位列表,获得了在国内有代表性的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人群中医证候诊断分布资料,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中医证候深层次的内涵规律。这一成果对促进中医学术发展具有极重要的学术及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全国分层随机抽样的88所中医医院1994年12万余份出院病例中,遴选出78605份符合项目研究要求的病例,从中分析发现中医诊断病名475个。通过对每一个诊断病名所占有的病例量顺位列表,获得了有代表性的全国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人群中医诊断病名分布资料(中医病名谱)。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当前中医医院收治患者占有病例最多的疾病与中医学术特色及优势相关。由此证实当前中医建立专科专病中心、专科医院的合理性、适用性,以及它们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分层随机抽样的88所中医医院1994年12万余份出院病例中,遴选出78605份符合项目研究要求的病例,从中分析发现中医诊断病名475个。通过对每一个诊断病名所占有的病例量顺位列表,获得了有代表性的全国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人群中医诊断病名分布资料(中医病名谱)。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当前中医医院收治患者占有病例最多的疾病与中医学术特色及优势相关。由此证实当前中医建立专科专病中心、专科医院的合理性、适用性,以及它们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全国分层承机抽样确定的88所中医医院1994年12万余份出院病例中,分析探讨中,西医双重诊断的关系及其对应规律。为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强化临床医疗质控、完善医政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位证素.方法 通过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病毒性肝炎病例19 341份.应用Visual FoxPro 9.0编程统计证候诊断以及湿热证和肝胆湿热证对应的症状、方剂和中药.以病位证素为参考,从证候诊断中提取病位证素,对病位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行业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病毒性肝炎涉及的病位...  相似文献   

8.
一个完整的中医诊断,应当包括病名和证名诊断,但由于中医对病证的定义不精确、命名不统一、不规范,使得病名中常常出现病名与证名、症名混淆,如郁证、痹证、渗证等,本应称之为病,而却命名为证。因此就有人认为中医只会辨证,不会辨病,给临床的病例讨论总结,科研方案的设计、疗效成果的评价等都带来了较大困难。针对上述问题.中医病证规范研究已势在必行,现就粗浅认识阐述如下。1要明确病、证、症、征的含义及关系病、证、症、征是中医常用的术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在名词术语含义统一规范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提取和命名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高血压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盲法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索疾病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要素提取和命名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5个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12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探讨每一证候类型的证候要素构成及其对应的相关症状或体征,根据传统的中医辨证理论进行证候要素的中医命名.结果 高血压病主要的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主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肾和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内热、阳亢、阴虚、气虚和风、痰、湿、瘀.结论 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方法是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要素提取和命名的研究方法之一.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要素的分析进行证候命名是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10.
准确地辨析临床证型对中医临床治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证型的特点除与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外 ,伴发疾病亦可促使证型发生较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临床定量评定为衡量指标 ,研究各证型与中风病人伴发疾病的关系 ,用以研究各中医证型的差异 ,了解各证型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总计观察临床病例1 2 7例。均来自泉州市中医院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89例 ,女 38例 ;年龄最大 91岁 ,最小 32岁 ,平均64.1 3± 9.5 5岁。1 .2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按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 。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 2 0 6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回顾性研究分析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候的有关诊断与病机。结果按照传统中医证候诊断 ,有 2 0 %病人难于下中风诊断 ,认为中医中风诊断应临床症候与头颅CT扫描结果相结合。中风病人肝阳暴亢型及阴虚风动型所占比例较高 ,其他证的肝阳上亢型或肝肾阴虚型病人要关注预防中风的治疗。中医中风病理复杂 ,体现在风、痰、火、虚、气、血六端。中经络主要为小病灶 ,中脏腑主要为大病灶。中医治疗中风病要抓住在综合措施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气滞>湿热>肾虚>痰湿>脾虚>血瘀>心虚>气虚>阴虚>阳虚.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方法: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8个中心15家医院中长期从事肾病临床工作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调查。在分析专家对该疾病证候要素常见程度评价的均数、累积百分比、变异系数基础上,获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11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13份。按照专家给予的证候要素的常见程度评价情况,将同时满足变异系数≤0.35、累积百分比≥60%的结果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要素,病位类证候要素有肾、脾、胃、心、肺;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属实者为湿、浊毒、血瘀、水、痰;属虚者为气虚、阴虚、血虚、阳虚、精亏。结论:通过专家问卷的咨询调查,进一步确定了代表专家共识意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中医证候要素,与以往文献研究比较,临床专家在疾病认识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该结果为后期建立该病基于证候要素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计量诊断学日益受到中医界人士的重视,并逐步引入于中医脉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研究的方法,多是采用多指标同步观测,结合多元分析,对脉与脉、证与证以及病与病之间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所涉及的脉象有弦脉、滑脉、细脉等;证候包括肝阳上亢证、脾虚证、血瘀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痰证等;疾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取得了初步结果。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计量诊断是实现中医脉证定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手段。这一方法的运用,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治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6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候的有关诊断与病机。结果按照传统中医证候诊断,有20%病人难于下中风诊断,认为中医中风诊断应临床症候与头颅CT扫描结果结合。中风病人肝阳暴亢型及阴虚风动型所占比例较高,其他证的肝阳上亢型或肝肾阴虚型病人要关注预防中风的治疗。中医中风病理复杂,体现在风、痰、炎、虚、气、血六端。中经络主要为小病灶,中脏腑主要为大病灶,中医治疗中风病要抓住在综合措施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症状关联规则对小儿肺炎进行中医证候病机学研究。方法以大样本、多中心的480例小儿肺炎病例为数据源,进行症状关联规则运算,将总样本、分证样本的运算结果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分析小儿肺炎中医证候与病机的关系。结果对总样本症状体征的关联运算共获得超过30 000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小儿肺炎的基本病机为化热、气郁与生痰。对分样本症状体征的关联运算共获得超过100 000条关联规则。化热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风热犯肺证与痰热闭肺证中与热相关的病机之间有较高的关联度;与郁相关的病机之间痰热闭肺证比风热犯肺证关联度高;与痰相关的病机之间痰热闭肺证比风热犯肺证关联度高。结论基于症状关联规则的证候病机学研究有利于中医客观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其“症”,辨其“证”,分其“型”,是中医传统辨证体系的基本模式,其优势和特色是灵活、多变,缺陷是难以规范统一.基于审证求机提出病机证素概念,它是某种疾病范围内某一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该病证的病机特征.病机证素源自病理因素,因其数量有限,内容相对清晰,故建立其规范化的辨证诊断标准是完全可行的.研制病机证素诊断量表是规范化辨证诊断的前提.以出血性中风为例,探讨病机证素诊断量表研制的方法和步骤,进而研究基于病机证素组合的证候辨证诊断方法.结果体现了辨证灵活性与证候规范化之间的统一,以适应中医临床证候繁杂多变的局面,为构建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相统一的中医辨证模式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证候多变,该文通过从中医证候分布研究、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证候演变规律研究、证候要素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今后应考虑人群、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扩大样本量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调查研究与证候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在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与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的中医病名思辨李达祥(第三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266012)关键词冠心病;中医病名;诊断与鉴别诊断冠心病中医病名的诊断,存在以一个病名概括求全的倾向,值得讨论。1胸痹与冠心病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立胸痹病名为纲 ̄[1],概括真心痛、厥心痛为目,...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证"研究的发展方向--证中求病,病中求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中医临床科研思路与方法的角度,回顾历史,总结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认为“证”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研究中一项关键性的课题。近十几年来,西医学有关新发现疾病及其诊断方法的发展较快,而中医“证”的研究却进展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1)辨证分型固定化,不求发展;(2)辨病为主,辨证为辅;(3)只对病下药,不对症下药。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开展“证中求病,病中求证”的临床研究思维方法,从辨证与辨病结合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探索未知,不断发现新的疾病和证,以提高中医临床辨病诊断和辨证诊断的水平,为中医基础理论和药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条件,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