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郑庆生 ,男 ,17岁。患者于 1996年 7月 6日下午4时游泳时 ,右足被水泵盖卡住 ,水泵盖为排水盖 ,在水上约2 0 0kg力 ,当时疼痛 ,患肢不能动 ,停电后将足取出 ,被他人送往当地医院。检查以“右足骨折、跗跖关节脱位”收入院治疗 ,患肢行石膏下托固定。夜间足疼痛较剧烈 ,将石膏去掉 ,口服止痛药 ,第 3d下午来本院治疗 ,查看病人一般情况好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功能正常。查看患肢情况 :右足跟及踝关节处明显肿胀 ,足底肿胀 ,按压张力较高 ,足背稍肿胀 ,按压无明显增高 ,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均未触及 ,前足稍有紫癍 ,末稍足趾苍白 ,点压回…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女,89岁,因"摔伤致右髋部肿痛、活动受限7d"于2011年5月2日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控制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10余年,腔隙性脑梗塞病史1年余,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痛风性关节炎病史5个月。查体:右髋部肿胀明显,未见皮肤破溃及明显皮下淤血,可见畸形骨性隆起,右髋部侧方压痛明显,局部皮温较健侧升高,纵向叩击痛(+),未及明显骨擦感,右髋关节活动不能,足背动脉搏动尚可,右足末梢足趾  相似文献   

3.
筋膜间室综合征发於足部,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常常不被人们所认识,我院近年来有18例足部外伤病人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8例病人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7~49岁。致伤原因:砸伤6人,辗轧伤9人,坠落伤4人,骨折类型:足跖骨多处多段骨折11人,足距跟骨骨折2人,小腿内外踝骨折并关节脱位5人。其中2人合并小腿筋膜间室高压症,发生前足坏死1人。二、临床表现及治疗(一)临床表现 伤足肿胀,并逐渐加重,局部皮肤有压痛,皮下瘀血皮肤张力增加并有水泡形成,伤足趾被动活动时疼痛剧烈,趾端麻木,感觉减退,足趾部皮肤发紫或…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1岁,学生,因右足扭伤后疼痛,不敢负重半年而入院.缘于1992年10月平地走路时扭伤右足,当时出现疼痛,轻度肿胀,当地医院摄片未见骨折,给予服中药、理疗、按摩等效果不佳,症状逐渐加重,再行石膏托外固定,抗结核治疗后完全不能站立.体征:右下肢轻度萎缩,右足背及右踝明显肿胀、压痛明显、右足主动及被动屈伸明显受限,足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辅助检查:ESR40mm/小时,AKP230~u/L,血离  相似文献   

5.
足压伤临床多见 ,对于有骨折或严重开放伤的损伤 ,据伤情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预后较明确 ;但对一些无骨折及脱位或仅伴有小裂伤的足压伤若认识不足 ,处理不当 ,可导致足趾迟发坏死。自 1993年以来笔者遇到 13例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6~ 5 5岁。受伤史 :均为重物压伤 ,重木料压伤 3例 ,重木箱、集装箱压伤 3例 ,水泥管、水泥板压伤 5例 ,机器压辊压伤 2例。临床表现 :足无皮肤裂伤者 6例 ,有小伤口缝合 1~ 2针者 7例 ;当时足趾伸屈活动及血运良好 ,但部分足趾感觉麻木。伤足X…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于供足足背动脉变异的患者,采取携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Ⅴ、Ⅵ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拇指Ⅴ、Ⅵ度缺损或伴有大面积皮肤缺损,并伴有供足足背动脉变异的患者,采用三种方法 进行第二足趾的血运重建:(1)移植静脉桥接跗外侧动脉和第二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预留与受区转移的中(环)指指固有动脉吻合;(2)移植静脉桥接跗内侧动脉和第一跖底动脉;(3)移植静脉桥接跗外侧动脉和第二跖底动脉,第一跖底动脉预留与受区转移的中(环)指指固有动脉吻合.结果 术后再造拇指全部存活,外形及功能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例,良4例.结论 在足背动脉变异的情况下,通过桥接重建移植足趾的血循环,可对拇指Ⅴ、Ⅵ度缺损实施再造术.  相似文献   

7.
自 198 4年 2月~ 2 0 0 0年 6月我科共收治无膝关节周围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单纯闭合性动脉损伤 7例临床资料 ,经动脉修复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5例 ,女性 2例。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5 3岁。车祸 2例 ,绞压砸伤 3例 ,钢丝绳崩断击伤 2例。临床表现为窝及小腿肿胀 ,皮温低 ,窝可有淤血青紫 ,5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2例搏动减弱。其中 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周及小腿软组织挫伤。受伤至入院手术时间 6h~15h。单纯动脉损伤 5例 ,合并静脉损伤 2例 ,其中 6例为动脉完全断裂 ,1例为部分断裂。 7例均有…  相似文献   

8.
对于足部直接暴力损伤 ,特别是碾压伤 ,足部发生与创伤严重程度不相称的持续、剧烈疼痛 ;触之硬韧 ,显著肿胀的患者应警惕足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而骨科临床中往往只注重对足外伤骨折和闭合伤口的处理 [1] ,作者从 1996年~1999年共收治了 9例足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提高了对该病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9例患者 ,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1~ 6 8岁 ,平均 43岁。其中跖骨骨折 5例 ,4例为多发骨折 ,其中 1例足背外侧开放 ;跖跗、跖趾关节脱位各 1例 ,并伴有软组织捻挫损伤。 9例患者均行…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1岁。入院前20d被金属片击中右大腿,X线片显示右大腿异物(图1)。试取异物失败后来我院就诊。患侧足及小腿运动功能好,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行清创缝合术。术后第8天逐渐出现右大腿内侧肿胀、疼痛,并形成包块;膝关节因疼痛强迫于屈曲位,小腿及足内侧麻木。2周拆线后右大腿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查体:右大腿中部肿胀明显,可扪及包块,约15cm×18cm,质韧,皮温高于健侧,未见静脉充盈扩张,可触及明显震颤感。小腿及足内侧感觉异常,足趾活动、血运正常,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可扪及。超声多普勒检查:股动脉中段15cm×12cm无回声区,其内可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因右小腿疼痛伴肿胀10dX院。患者轻微扭伤后,次日右小腿渐进出现疼痛、水肿,至入院时疼痛剧烈,水肿加重,查体:右下肢膝以下至足背肿胀,屈曲位,拉伸时疼痛加重,触痛明显,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右足趾苍白。既往糖尿病史1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1.
跗骨窦综合征是踝关节内翻扭伤以后遗留以跗骨窦处肿胀,疼痛为主并伴有小腿感觉异常,跛行等一系列症状的症候群。现将临床所见1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2岁,平均30.5岁。右足9例,左足7例。所有病例均有踝关节内翻扭伤病史,其中7例合并第五跖骨基底骨折,4例合并外踝撕脱骨折。患者在踝关节扭伤后1至3周开始出现症状。病程最长者2年半,最短3个月,随防时间为6个月至4年。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跗骨窦处肿胀、饱满、疼痛、局部压痛,足内外翻活动时疼痛加重,有时向足趾部放散。症状时轻时重,长期不愈。其中9例有小腿部感觉异常,表现为小腿发凉,发紧,沉困无力。4例有明显跛行,行走越远,疼痛越重。 1.3 治疗及结果 16例中13例采取保守治疗,局部理疗及药物治疗。以醋酸强的松龙25毫克加1%普鲁卡因1ml行跗骨窦内封闭治疗,七天一次为一疗程,经2~4疗程后跗骨窦处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3例采取手术治疗。其中2例在行跗骨窦内脂肪垫、滑膜、滑囊等软组织切除后治愈。1例在行跗骨窦内软组织切除后肿胀消失,但仍遗留有局部疼痛及轻度跛行,最后行距跟关节融合术后症状消失。 2 讨论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以来,本院收治小腿部位的创伤性骨折病人中有7例并发了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1994年5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小腿部位的创伤性骨病人中有7例并发了小腿骨筋膜间室合征。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17~岁。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5例;合其它伤4例。1.2症状与体征:小腿部位高度肿胀、肤紧张且有张力性水泡,疼痛剧烈,足趾的主动活动无力,被动活动疼痛加剧,肢体远端皮肤感觉减退、麻木,足及趾的血运减退,甚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1.3诊断及治疗: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密切观察患肢…  相似文献   

13.
自 1998年 6月~ 2 0 0 3年 3月我科共收治足筋膜室综合征患者 10例 ,采取早期若干小切口切开减压治疗 ,效果良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例中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0~ 43岁。受伤原因 :挤压伤 4例 ,压砸伤 4例 ,其它 2例。伴有跖骨骨折 4例 ,楔状骨骨折 2例 ,余 4例未见骨折。 6例骨折均为闭合性 ;10例中 ,8例为单纯性足部损伤 ,2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 ,伤后 1h~ 1.5天住院。1.2 临床表现 :持续性疼痛呈加重趋势 ,用止痛药物效果不佳 ,前足、中足肿胀明显 ,触之柔韧 ,甚至坚硬 ,主动活动明显减弱 ,被动牵涉疼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方法对正常人足部动脉的解剖结构进行无损伤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对正常 32人 6 4足的足背、跖背、跖底动脉行径、来源与口径进行探测。结果  6 4足中 1 6只检测到足背动脉弓 ,出现率为 2 5 % ,36足检测到第二跖背动脉 ,出现率为 5 6 2 % ,37足检测到第二跖底动脉 ,出现率为 5 7 8% ;1例足背动脉缺如 ,占 1 6 % ,其第一跖背动脉来源于腓动脉。 5 9足检测到第一跖背动脉 ,出现率为 92 2 % ,其中 ,顾玉东Ⅰ型 ,占 2 8 1 % ,Ⅱ型 ,占 4 6 9% (30例 ) ,6足为ⅢS 型 ,占 9 4 % ,正常人足部动脉彩超结果表明 ,5足为Ⅵ型 ,占 7 8%。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的方法可以对足部动脉的解剖结构进行无损伤的检测 ;以足背动脉为共同血管蒂 ,第一、二跖背 (底 )为动脉蒂共干同时移植拇趾皮甲瓣和第二足趾 (或二、三足趾 ) ,扩大再造手的虎口 ,改进现有单足供趾再造手技术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足背痛在日常骨科病人中相对较少 ,由足副舟骨滑囊炎所致足背痛则更少 ,笔者于近 7年间治疗足副舟骨滑囊炎 1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8例 ,男性 16例 ,女性 2例 ;年龄最大 45岁 ,最小 11岁 ;左足 4例 ,右足 7例 ,双足 7例 ;病程 3d~ 16年 ,X片证实 18例均为双足副舟骨 ,扁平足 6例 ,均为男性。临床症状和体征 :患足背内踝前内侧肿痛 ,行走及活动时疼痛明显。检查 :足背内踝前内侧局部高突并肿胀 ,或可及一小肿块 ,或红肿 ,皮温偏高 ,压痛 ( ) ,踝关节活动功能一般无影响 ,抗阻力足内翻疼痛加重 ,部分…  相似文献   

16.
足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晋才 《中国骨伤》2000,13(9):546-546
近年来作者在门诊发现 11例未经治疗的足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遗留严重的足部畸形和功能障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11例 ,男 9例 ,女 2例。年龄 17~ 42岁 ,平均31岁。致伤原因 :因高处跌落跟骨骨折引起的足筋膜间室综合征 3例 ;摩托车从足背碾压引起者 4例 ;劳动时滚石、水泥板及其他重物压砸伤者 4例。伴有趾骨骨折的 5例 ,伴有跟骨骨折的 3例 ,有皮肤破损的 6例。2 治疗方法处理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有骨折的复位固定 ,有伤口的清创缝合 ,但所有的病人都未做筋膜间室的切开减压。病人受伤初期共同的临床特点是受伤后足部肿胀…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右髋部摔伤后肿痛、活动受限3d人院。患者有脑血栓病史11年,长期卧床,3d前因不慎从床上跌落,出现右髋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右髋部轻度红肿,右下肢缩短外旋畸形,右髋部局部压痛(+),右腹股沟处压痛明显,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右足趾端m运、感觉、活动可。DR示右股骨颈骨折。排除手术禁忌证,于入院后第2d行右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7岁,个体工商户,因骑摩托车行驶时不慎将左足前部横撞路边小树上,致左足部肿胀,畸形伴功能障碍,于1995年5月7日急诊入院,检查:左足部肿胀明显,尤以前足剧烈疼痛,皮下瘀血,足弓塌陷,横径变宽,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足趾甲下循环轻度紫钳,X线片检查示:左足5个跖骨连成一体,向外下方脱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8岁,缆绳缠伤右髋部1天.当时感右髋部疼痛,予卧床休息。次日送至本院.伴有右小腿疼痛,麻木。患者有腰痛病史,门诊行右髋部X线片检查无殊,腰椎CT检查示L4/5椎间盘右后方轻度突出,拟“L4/5椎间盘突出症,右髋部软组织挫伤”收住本院。入院时查体患者体形偏瘦,生命体征平稳,L4/5右棘旁压痛,无下肢放射痛;右腹股沟部可见伤痕,局部肿胀有瘀斑,股动脉搏动正常;右小腿痛觉过敏,麻木,以小腿外侧及足背明显,膝关节以下肤温低,肤色基本同对侧,无肿胀,足趾活动可,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但较左侧弱。  相似文献   

20.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1岁。双足无明显诱因逐渐缩小,皮肤反复破溃、流脓18年就诊,于2010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自13岁时起出现双足皮肤破溃,先自足趾处溃烂,溢脓,逐渐出现足趾骨和跖骨骨质破坏,患足缩小畸形,在多家医院以慢性骨髓炎施治,效果不明显,足骨破坏逐渐加重。查体:右足皮肤破溃,溢脓,双小腿下段及双足肿胀,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弹性差,呈橡皮样质地,双足缩短呈马蹄状畸形(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