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联合间质干细胞(MSC) 输注治疗骨髓纤维化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例骨髓纤维化转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了HLA全合Allo-HSCT,同时联合输注供者来源体外扩增的MSC.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马利兰+环磷酰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CSA)+短程甲氨蝶呤(MTX)+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结果 输注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为11.92×108/kg、CD+34细胞为3.73×106/kg、MSC剂量为1.1×106/kg(受者体质量).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 14 d和16 d.+30 d时骨髓染色体为100%供者源,+40 d时出现皮肤I度GVHD.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与骨髓MSC共移植治疗骨髓纤维化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性好,造血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我院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1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波体外净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自体骨髓35例,自体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7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4例。移植前采用微波体外净化自体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结果 76例病人造血均获造血重建,随访5年,5年生存率37.1%,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5年生存率4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生存率33.3%。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联合单倍型相合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患者女性,26岁,因停经37+5周,产前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于2008年8月18日入院.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6型.2008年8月19日行剖宫产术,同时采集并冻存脐带血35 mL.2009年1月7、8、9日行父供女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联合子供母单倍型相合脐血移植.结果 移植后13 d造血功能重建,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移植后14个月,患者无明显慢性GVHD表现,骨髓FISH检查性染色体为XY,血型转为其父亲血型,骨髓细胞学检查正常.结论 亲缘间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联合单倍型相合脐血移植可解决供者来源困难,促进造血功能重建,减轻GVHD,是治疗妊娠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对8例白血病患者实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我们观察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方法:采集经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对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结果:移植后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迅速,DNA检测证实为供者型。结论:移植后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迅速,DNA检测证实为供者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G—MSC)联合移植效果。方法急性髓性白血病-M2,供者为其胞兄,HLA单倍型相合,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入分离、扩增的hUC—MSC。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ATG^+霉酚酸酯+短程甲氨喋呤和CD25单抗。结果输注供者的MSC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7.92×10^8/L和3.78×10^6/L。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d和15d。24d嵌合体100%,40d左右出现Ⅰ度aGVHD,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移植安全简便,可加速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s,HSC)移植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一致公认治疗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遗传性造血功能障碍、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方法。更令人惊叹的是,骨髓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示它们可以诱导分化为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白血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完全或部分一致的亲缘供者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进行移植,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白消安、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采用环孢素 霉酚酸酯联合方法。结果 5例患者全部移植成功,造血恢复时问分别是白细胞10.2d,血小板12.5d,无明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随访3~7个月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 非清除性移植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治愈白血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功能重建变化规律。方法:对7例资料完整的白血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常规及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2周骨髓呈极度抑制,第3周出现恢复征象,5-6周骨髓造血恢复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预处理后明显下降,随着造血功能恢复而逐步回升,早于粒细胞数,血小板数回升。结论:预处理后1-2周时骨髓极度受抑,巨核系恢复较慢、预防出血措施应持续至5-6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与骨髓造血功能有关,出现时间较早,可做为观察造血干细胞植入和骨髓造血重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谢燕丹  刘元生 《广西医学》2007,29(2):216-21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是中胚层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由于骨髓是其主要来源,因此统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chymal stem cell,BM—MSC)。也因其比较容易贴壁和形成成纤维样的克隆,又可称为贴壁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基质细胞(MSC)或间充质干细胞或间充质祖细胞(MPC)。许多研究发现,BM—MSC在骨髓移植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在骨髓微环境中支持造血;另一方面,对移植免疫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在某些方面减轻移植物抗宿主效应。  相似文献   

12.
郝蕾  伍柏松 《医学争鸣》1989,10(6):418-420
造血干细胞分离是骨髓移植的重要环节,作者比较了梯度密度离心法、浮选沉降法对狗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离效果。有核细胞回收率Ficoll分离法为35.1%、中分子右旋葡萄糖酐分离法为68.9%、羟乙基淀粉分离法为50.5%。选用羟乙基淀粉分离法处理患者骨髓,进行临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1例,其造血功能恢复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外周血代替骨髓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方法:采用G-CSF动员与患者配型相合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后,对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结果:移植后2例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迅速,白细胞计数>l.0×l0 ̄9/L。时间分别为+l4d和+15d,血小板计数>20×10 ̄9/L。时间分别为+9和+8d。染色体分析或ABO血型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可以部分取代异基因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外周血代替骨髓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方法;采用G-CSF动员与患者配型相合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用血细胞分离要采用PBSC后,对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结果;移植后2例患者的因功能恢复迅速,白细胞计数〉1.0×10^9/L时间分别为+14天和+15天,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间分别为+9和+8天,染色体分析或ABO血型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结论;异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琬玲  侯开宇  李真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8):1492-1493,1495
目的 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45例因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别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SCT)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SCT)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和性激素变化,同时抽取45名同年龄段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结果 Allo-SCT组有2例患者月经恢复,Auto-SCT组有4例恢复;移植时年龄越小,卵巢功能越易恢复。Allo-SCT和Auto-SCT后促性腺激素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雌激素显著降低,Allo-SCT患者雄激素也显著降低。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起的卵巢功能降低主要是因为移植前化疗对卵巢的损害,但Allo-SCT引起的免疫调节障碍可进一步使卵巢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移植前肺部感染对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12年3月我院21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1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肺部感染均为深部真菌感染或混合感染,抗真菌治疗后病灶消失或缩小至稳定时进行移植,肺部还有残存病症移植期间持续抗真菌治疗,病灶消失的预处理后给予抗真菌次级预防。结果 21例移植后28 d骨髓均增生活跃,骨髓像完全缓解,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体均为100%供者型。移植后14例未出现新的肺部感染,其中1例因白血病复发死亡;7例肺部感染加重,考虑为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1~2个月后痊愈2例,显效3例;肺部感染恶化死亡2例,其中1例白血病复发。结论肺部感染的血液病患者经有效抗感染治疗,依然可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肺部真菌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流行病学 血液病患者IFD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生率在不同的疾病人群中有所不同。国内的前嗡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住接受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确诊及临床诊断IFD的总体发生牢为2.1%,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IFD发生率最高,尤其是在诱导化疗期间。而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FD明显高于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单倍体移谴患者IFD高于同胞相合移植IFD。  相似文献   

18.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7):33-33
日本一家生物工程风险企业与日产化学工业公司日前宣布,两家公司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使造血干细胞有效增生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名为“NR-101”,能与造血干细胞结合,促进造血干细胞活跃增生。该化合物与人体内存在的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类似,但其促进造血干细胞增生的能力比后者更强。脐带血中含有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到骨髓造血干细胞的1/10,长期以来,很多脐带血无法用于移植。研究人员认为,利用NR-101,能够解决脐带血供应不足问题,可以为更多白血病患者提供治疗。  相似文献   

19.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重建造血功能重建的规律。方法观察5例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特点。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第1~2周骨髓呈极度抑制,第3~4周开始出现恢复,第5~6周骨髓造血恢复正常。患者在移植后外周血中三系变化有一定规律。结论移植后1~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处于最低值,是发生感染、出血的高危阶段。造血功能重建的速度不仅与输入单个核细胞数有关,而且移植前患者状况及对症支持治疗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分别对2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坚持定期化疗。结果:25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随访6-91月,5例死亡,20例仍长期无病生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坚持定期化疗,可使其移植后复发率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进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