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正常人和不同疾病状态急性白血病(AL)患者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差异。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对正常人和AL患者骨髓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结果表明:Id4基因在正常骨髓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初治AML和ALL患者中Id4基因甲基化比例分别为84%和86%。8例复发难治的AL患者中Id4基因全部甲基化,14例Id4基因甲基化的完全缓解ALL患者中有8例在12个月内复发,而9例Id4基因非甲基化的完全缓解ALL患者中12月内复发仅1例;Id4基因呈甲基化状态的完全缓解的AML患者中12个月内复发率为62.5%,而在非甲基化的患者中12个月内复发率仅为1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完全缓解的ALL患者甲基化比例为64.3%,而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甲基化比例为28.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9例初治AL中。有33例Id4基因呈甲基化状态,8例复发难治的AL患者的Id4基因均呈甲基化状态,58例完全缓解的AL中。有24例Id4基因呈甲基化状态。结论:与正常人不同,AL患者中Id4基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改变,缓解状态患者的甲基化比例低于非缓解状态患者,Id4基因甲基化模式的改变与AL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一、资料与方法急性肌纤维织炎患者 12 8例 ,男 56例 ,女 72例 ;年龄 2 3~56岁 ;病程 1~ 2d。共分 3组 :超短波组 46例 ,其中颈肩部肌纤维织炎 2 6例 ,腰部肌纤维织炎 2 0例 ;温热低周波组 40例 ,其中颈肩部肌纤维织炎 2 8例 ,腰部肌纤维织炎 12例 ;综合治疗组 42例 ,颈肩部肌纤维织炎 2 8例 ,腰部纤维织炎 14例。 3组在性别、年龄结构上基本相同。(1)超短波组 :采用上海产CDB I型超短波电疗机 ,波长7.3 74m ,输出最大电流 3 0 0mA ,最大功率 70 0W ,频率40 .68MHz ,2个 16cm× 2 3cm的电极 ,间隙 3~ 5cm。患者取仰卧位 ,2个电极板于…  相似文献   
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7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化疗方案效果欠佳,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概率较低,且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改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89-01/2007-03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完成。对象: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7例,中位年龄27.6岁,均同意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单次造血干细胞移植72例,其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自体骨髓移植51例;移植前CR1期69例,CR2期2例,CR3期1例。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其中均为自体骨髓移植1例,其余4例分别为首次进行骨髓移植和第2次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均为CR1期。方法:骨髓移植患者按单个核细胞(0.8~1.5)×108/kg采集骨髓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联合化疗后行粒系-巨噬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当白细胞>5.0×109L-1时采集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62×108/kg,4.03×108/kg。25例患者行TLI预处理方案,47例患者行TBI预处理方案,5例患者行不含TBI的高剂量化疗预处理方案。9例患者给予移植后治疗,接受VP/MM维持化疗3例,接受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α免疫维持治疗4例,三者联合维持化疗2例。移植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定期检测血常规、骨髓象等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存活情况以及维持治疗对患者骨髓功能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髓系造血重建。72例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无病存活42例,其中移植前CR1期41例,CR3期1例,至今无病存活率58.3%;5例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至今无病存活4例。定期进行血象和骨髓象复查,均未发现移植后维持治疗对患者骨髓功能有明显影响,患者对维持治疗的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可改善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以腹部包块起病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反应等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2003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5例以腹部包块起病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16~96个月。结果男性患者占74·3%;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多(71·4%);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91·4%(32/35),霍奇金病占8·6%(3/35);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40~50岁发病占15/32(46·9%);NHL中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比例65·6%(21/32),T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占28·1%(9/32),2例未分型占6·3%;3例霍奇金病患者中1例死于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死亡9例,其中常规化疗组6例,移植组3例;起病时伴有肝功能异常及腹水的患者4例中2例死亡。结论以腹部包块起病的恶性淋巴瘤男性多见;B-NHL多见;临床表现以腹部症状为主,包块巨大、有腹水及肝功异常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探讨化疗合G-CSF动员前,后患骺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表达CD44,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动态变化,用免疫荧光直接三角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测定G-CSF动员前,后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的CD44,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表达,观察输注各表达亚群细胞数与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关系。结果发现,动员后骨髓中CD34^ CD44^ 和CD34^+CD49d^ 细胞的百分比较动员前明显降低, 而外周血中二的比例则显升高;动员前,后骨髓中CD34^+CD62L^+和CD34^+CXCR4^ 细胞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外周血中前明显增加,后则显减少。输入CD44^+,CD49d^ ,CD62L^ 及CXCR4^ 的CD34^+细胞的量与移植后血中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未表明有显的相关,结论:G-CSF动员可下调骨髓CD34^+细胞的CD44,CD49d,CD62L及CXCR4的表达,从而进入外周血循环,输注这些细胞的临床意义有待累积更多病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FLAG方案治疗初次诱导失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FLAG方案治疗初次诱导失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本研究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宾50mg,静脉点滴,30分滴完。第1-5天;阿糖胞苷1000mg/m^2,静脉点滴,第1-5天;G—CSF300μg皮下注射第0—5天)治疗19例初次诱导失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结果表明:19例患者中,13例达完全缓解(CR率68,4%),2例达部分缓解(PR率10.5%),总有效率78.9%。CR的患者中有5例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3例均无病存活,其中存活最长的为26个月,仍处于CR期。该治疗方案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结论:FLAG方案对初次诱导失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好,患者对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因此,对于初次诱导失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该及早应用FLAG方案,为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ZO-1基因的表达、甲基化情况及其与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基因组限制性酶切扫描(RLGS)技术自白血病小鼠标本中钓取ZO-1基因,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自血病细胞系Molt4、HL-60、K562细胞及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甲基化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ZO-1基因表达水平,并对高表达ZO-1基因的K562细胞进行小十扰RNA(siRNA)靶向干扰,然后用Northem blot方法验证ZO-1基因抑制效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膜联蛋白V(Annexin V)和碘化丙锭(PI)舣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采用RLGS技术从门血病小鼠标本中成功钓取ZO-1基因.原代白血病细胞及Moh4、HL-60细胞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ZO-1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外周血细胞明显下降或不表达.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不发生甲基化,ZO-1基因高表达.K562细胞高表达ZO-1基因,未见ZO-1基因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可以诱导Molt4及HL-60细胞重新表达ZO-1基因.经ZO-1小干扰RNA干预的K562细胞ZO-1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但并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论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细胞中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表达明显降低,ZO-1基因是一个白血病相关基因.其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的意义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ZO-1基因的表达、甲基化情况及其与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基因组限制性酶切扫描(RLGS)技术自白血病小鼠标本中钓取ZO-1基因,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自血病细胞系Molt4、HL-60、K562细胞及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甲基化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ZO-1基因表达水平,并对高表达ZO-1基因的K562细胞进行小十扰RNA(siRNA)靶向干扰,然后用Northem blot方法验证ZO-1基因抑制效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膜联蛋白V(Annexin V)和碘化丙锭(PI)舣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采用RLGS技术从门血病小鼠标本中成功钓取ZO-1基因.原代白血病细胞及Moh4、HL-60细胞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ZO-1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外周血细胞明显下降或不表达.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不发生甲基化,ZO-1基因高表达.K562细胞高表达ZO-1基因,未见ZO-1基因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可以诱导Molt4及HL-60细胞重新表达ZO-1基因.经ZO-1小干扰RNA干预的K562细胞ZO-1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但并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论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细胞中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表达明显降低,ZO-1基因是一个白血病相关基因.其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的意义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对APL合并DIC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初治APlL患者25例,给予全反式维甲酸20mg,每日2次口服;三氧化二砷1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诱导分化治疗。待早幼粒细胞脱颗粒后加用化疗。在患者治疗同时给予血小板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适当应用氨甲苯酸、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DIC。根据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调整用药。应用多因素分析初诊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年龄等因素与出血严重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例APL患者中(低危组5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7例)合并DIC22例,DIC发生率为88%。22例合并DIC患者中经系统治疗后,DIC得到纠正2l例(95.5%),死亡1例(4.5%)。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23例(92%),平均CR时间为31.8±7.2d。诱导至完全缓解期平均输注血小板7.68±5.88u,红细胞8.90±5.69U;发生DIC患者中平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1.92±19.32U,血小板数恢复时间29.3±9.3d,PT恢复时间12.7±9.5d,APTT恢复时间为11.6±8.6d,FDP恢复时间16.0±9.3d,纤维蛋白原恢复时间12.3±8.3d。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白细胞数〉10×10^9/L及APlH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治APL易发生DIC,因此早期积极输注血制品,积极应用抗凝血及抗纤溶的药物及肝素,尽快使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早期纠正DIC,可明显降低早期APL因DIC造成的死亡,高白细胞血症及AFTT 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确诊依据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呈现淋巴结结构破坏,免疫母细胞增生,树枝状血管增生的特点,免疫表型全部为成熟外周T细胞性。12例患者均用CVP为主的化疗方案,总有效率58%。3年生存率为25%,全组中位生存25个月。结论:AITL临床过程呈侵袭性,进展快,中位生存期短,预后差,应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