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15~29日进行的3D腹腔镜手术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2例,肾部分切除术1例,肾癌根治术1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1例,输尿管癌根治术1例。统计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数据。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80~180min,其中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分别为148min和180min,出血量分别为210ml和350ml。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min,出血量50ml。肾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15min,出血量20ml。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为80min,出血量15ml。左输尿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28min,出血量90ml。患者术后1~2天恢复胃肠道功能,随访1个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3D腹腔镜系统较传统腹腔镜技术视野更清晰,立体效果更强,在术中提供了良好的解剖层次,降低了手术难度,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均优于传统的2D腹腔镜,且不增加手术费用,有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后入路3D腹腔镜进行常见肾脏手术的技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对103例常见肾脏疾病患者行了腹膜后入路3D腹腔镜手术,其中肾癌根治术28例,肾部分切除术28例,单纯肾切除术24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2例,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11例。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103例患者均在3D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者常规腹腔镜手术病例,所有病例无重大并发症发生。3D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位手术时间70 min,平均出血量6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 d。3D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9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2 min,平均出血量9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 d,无切缘阳性病例。3D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60 min,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 d。3D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位手术时间40 min,平均出血量3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 d。3D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中位手术时间80 min,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 d。结论腹膜后入路3D腹腔镜进行常见肾脏手术安全可行,尤其是镜下缝合精准快速,值得在已经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肾切除术2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腹腔镜行肾切除术26例,其中经腹腔途径19例,经腹膜后途径7例.包括肾癌根治术8例,肾输尿管全切术7例(其中肾盂癌2例,输尿管癌5例),无功能和萎缩肾6例,活体供肾取肾术5例.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250 min,平均190 min,出血量50~200 ml,平均130 ml,均未输血,无手术并发症.肾肿瘤8例平均随访16个月,肾输尿管全切7例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1例输尿管肿瘤局部复发,余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结论腹腔镜下行肾切除术可行,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12月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56例。结果:56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38min;出血量40~200ml,平均110ml;术后住院时间4~7天,平均6.5天;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检报告:肾透明细胞癌43例,肾颗粒细胞癌7例,肾梭形细胞癌3例,肾腺癌2例,肉瘤样腺癌1例。随访2~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单孔多通道平台后腹腔镜技术在肾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4月,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平台,利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87例后腹腔镜肾脏手术,包括14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10例肾部分切除术,63例肾癌根治术。结果 14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46.6±30.6)min(110~207 min),(66.7±90.6)ml(20~350 ml),(2.6±0.8)min(1.9~4 min);10例肾部分切除术和63例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6.5±5.7)min(118~130 min)和(131.7±13.9)min(120~150 min),(30.0±20.4)ml(15~60 ml)和(36.9±9.7)ml(30~50 ml)。无中转行常规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无输血,仅肾癌根治术组发生2例并发症(心房纤颤、切口愈合延迟)。结论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平台的后腹腔镜肾脏手术技术可行,术式安全可靠,无须使用专用的特殊腹腔镜器械,降低了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积水、萎缩肾的技术要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为24例无功能积水、萎缩肾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感染情况。结果:23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220 min,平均(103.0±35.1)min;出血量20~250 ml,平均(45.3±31.7)ml。术后均无肾周、切口感染发生,其中1例肾盂输尿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肿瘤皮下种植。结论:由于积水肾、萎缩肾使肾动脉定位寻找游离难度大,术中先于肾周筋膜下游离肾脏,再游离结扎肾动静脉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肾切除术容易引起肾破裂,因此对于肾结核或肾盂、输尿管肿瘤导致的积水或萎缩肾,应行开放性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经验,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例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肾静脉长度、输尿管长度、切口长度、手术并发症。观察供、受者术后肾功能的情况等。结果 19例活体供肾切取术均在3D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术中改为常规腹腔镜和中转开放者。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手术时间80.5~125.2(平均102.3)min;术中出血量40.6~90.4(60.8)ml;肾脏热缺血时间100~230(161)s。供肾动脉长度2.6~3.2(2.9)cm;供肾静脉长度2.2~3.0(2.6)cm;供肾输尿管长度8~13(10)cm;切口长度约5~6 cm,伤口愈合良好;供者术后24 h尿量2 000~2 500 ml;术后3 d查血清肌酐轻度增高1例,术后7 d和1个月复查血清肌酐恢复正常。术后住院时间5~7(6)d。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结论 3D腹腔镜手术系统可有效提高术中操作的精准性,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治疗各类肾脏疾病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癌13例,肾盂癌5例,上段输尿管癌3例,肾萎缩6例,肾结核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180min,平均100min;术后8~24h进食,术后住院7~14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具有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D腹腔镜和2D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疗效,评价3D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实用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4年1~10月手术治疗肾脏恶性肿瘤50例,其中采用3D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30例(3D组),采用2D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20例(2D组)。所有手术均有同一人完成。对两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以排气为准)、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总费用等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组和2D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9.03min和109.80min,前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60ml和143.00ml,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1);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二者手术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3D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有效,与2D腹腔镜术相比,3D腹腔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传统2D腹腔镜,且二者手术费用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评估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13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4.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支肾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20~170min,平均135min;分支肾动脉阻断时间14~40min,平均26min;术中出血量50~190ml,平均95ml;术后住院时间8~10d,平均9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10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1例,肿瘤切缘均阴性。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单位。初步观察该手术安全可行,是后腹腔镜下肾动脉主干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平均(56±11.8)岁,肿瘤直径(3.4士1.3)cm.结果 70例患者均成功在后腹腔镜下实施手术,无1例术中中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30±27)min.血管阻断时间20~40min,平均每例患者25 min.术中失血50~800mL.术后出血2例:1例发生在术后第4天,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后好转;另1例出现在术后第7天,经选择性血管栓塞后未见好转遂行患肾切除术.术后病检:肾透明细胞癌53例,肾乳头状癌12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囊性肾癌2例,肾脏囊肿并出血1例.随访3~18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脏肿瘤安全、有效,兼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其中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3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为90~360(110士11.3)min与l00~t50(100±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后腹腔镜组费时较长;术中出血50~1600(108.6±28.3)ml与70~1100(162.8±40.1)ml(P〈0.05);术后需用镇痛剂8例与32例(尸〈0.05)、术后进食时间1~2(1.3±0.5)天与3~5(3.1±1.1)天(P〈O.05)、术后住院3~7(4.5士1.3)天与7~13(8.8±1.7)天(P〈O.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5~40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肾癌患者65例.男4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岁.临床分期均为T_1N_0M_0.肿瘤直径1.8~4.0 cm,单发.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中用bulldog血管夹阻断肾动脉,距肿瘤边缘0.5~1.0 cm处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中转开放手术3例,改为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平均120(70~210)min,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32(21~5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20~200)ml,平均住院10.5(7~15)d.术后发生肾周血肿1例,尿瘘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62例患者随访3~5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残肾功能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直径≤4 cm、局限性单发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范围和经验。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23例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肾细胞癌14例、错构瘤5例、重复肾4例,孤立肾1例。结果22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肾肿瘤因仅阻断肾动脉前支时出血而行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121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0~55min,平均32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均未输血。病理报告肾细胞癌14例,切缘均阴性;错构瘤5例。1例重复肾因切除不彻底,术后发现肾上极囊性肿块而再次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选择性的肾脏病变是一种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8年2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7岁。右侧27例,左侧25例。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8例,其余44例为超声体检发现。肿瘤的大小1.5cm×1.8cm~8.7cm×9.2cm,平均3.6cm×4.3cm。肿瘤位于肾上极19例,肾中部15例,肾下极18例。52例均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术前临床分期:T1N0M05例,T2N0M045例,T3aN0M02例。结果52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有13例腹膜破裂,有6例术后肩部隐痛,有4例切口皮下气肿,患者均在短期恢复。术后均无使用镇痛剂。手术时间90~230min,平均152min;出血量50~200ml,平均120ml;术后住院时间6~9d,平均7.5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49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颗粒细胞癌1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无气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肾部分切除术中无气腹腹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用无气腹腹腔镜技术行肾部分切除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手术时间130~190m in,术中失血量250~600m l。术后引流管留置2~3d,术后进食时间6~24h,术后住院5~8d,随访1~24个月,手术侧肾脏功能良好,1例为肾癌行保肾手术肿瘤无复发。结论:无气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将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技术相结合,学习曲线短,可能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肾部分切除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1肾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T1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T1肾癌患者352例,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肾癌根治术,其中行后腹腔镜下手术组185例、开放性手术组16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期、SC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为55~130(75.6±11.2)min与50~140(68.0±10.6)min(P0.05);术中出血量50~1200(110.6±32.3)ml与50~1500(160.8±38.1)ml、术后需用止痛药治疗8例与132例、术后进食时间1~2(1.3±0.5)d与2~5(2.9±1.2)d、术后住院时间3~7(4.6±1.2)d与7~1 4(8.9±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5(6~42)个月,2组生存率(85.4%与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T1肾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单切口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手术经验与体会,探讨单切口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为55例患者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10例,肾部分切除术6例,肾上腺切除术20例,肾盂成形术3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9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例。结果:5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或中转普通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68~320 min,平均(105±38)min;出血量10~120 ml,平均(60±35)ml,无输血病例;平均住院(6.1±2.4)d,术后随访1~24个月,无肾脏萎缩及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征象。结论:单切口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美观等优点,但操作难度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增加,应谨慎把握手术适应证,术者具备扎实的普通腹腔镜操作技术方可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