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平均(56±11.8)岁,肿瘤直径(3.4士1.3)cm.结果 70例患者均成功在后腹腔镜下实施手术,无1例术中中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30±27)min.血管阻断时间20~40min,平均每例患者25 min.术中失血50~800mL.术后出血2例:1例发生在术后第4天,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后好转;另1例出现在术后第7天,经选择性血管栓塞后未见好转遂行患肾切除术.术后病检:肾透明细胞癌53例,肾乳头状癌12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囊性肾癌2例,肾脏囊肿并出血1例.随访3~18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脏肿瘤安全、有效,兼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130例表浅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和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其中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70例,吡柔比星60例.观察术后1年肿瘤复发和灌注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①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11.4%(8/70)和16.7%(10/60)(P>0.05).在丝裂霉素组,病理分级G1、G2、G3级肿瘤1年复发率分别为12.2%、8%和25%,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吡柔比星组,病理分级G1、G2、G3级肿瘤1年复发率分别为4%、12.5%和54.5%,其中G3级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G1和G2级肿瘤(P<0.05).②130例患者中,进行即刻膀胱内药物灌注(24h内)和非即刻灌注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4%(1/25)和16.2%(17/10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后全身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8.5% 和 1.5%(P<0.05),局部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4.3% 和 33.3%(P<0.05).结论 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G3级肿瘤的复发率高于G1和G2级肿瘤,对其灌注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术后即刻膀胱内药物灌注可有效降低肿瘤1年复发率,值得推广;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的副作用在全身和局部发生率不同,但均可耐受;由于观察时间短和例数有限,观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尿毒症时的肺部改变称为尿毒症肺,是尿毒症常见的继发病变,此例肺部X 线表现特殊,故报道如下并略加讨论。赵某某,男,33岁,司机,住院号175371。以反复浮肿,蛋白尿3年,恶心,纳差,乏力1月之主诉于1984年9月15日入院。查体:T37.1℃,P92次/分,R23次/分,Bp170/110mmHg。神志清,贫血貌,颜面浮肿,两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的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慢性前列腺炎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360例患者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和中西药联合三种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有效率67.1%,西药组有效率80.4%,中西药联合组有效率90%。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以个体化诊治方案为宜,中西药临床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后腹腔镜肾切除中肾门部操作技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门部操作的要点和方法。方法对78例后腹腔镜肾切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肾癌(T1N0M0)61例,良性病变致肾功能丧失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3例,肾结核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对术中解剖和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肾切除,1例肾肿瘤和1例结石患者因出血和肾门部广泛粘连中途改为开放手术。术中5例左肾有2个动脉,其中3例一次性阻断两个动脉,1例阻断静脉后渗血再次阻断另一动脉,1例阻断静脉后明显出血改为开放手术;右肾静脉入腔静脉处撕裂1例,缝合处理;右肾静脉两个者3例,均在入腔静脉处融合,分别处理。1例出现术后淋巴漏。76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肾切除者随访1-6个月,平均4个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肾门游离和肾蒂处理是后腹腔镜肾切除成功的关键步骤。左肾动脉及右肾静脉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难点。术前认真阅读影像学资料,术中仔细操作、掌握要点和方法以及正确处理肾蒂血管是腹腔镜肾切除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肿瘤剜除以及肾上腺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确定治疗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患者手术后血压、血电解质、醛固酮浓度和局部肿瘤复发情况,其中15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6例行部分肾上腺切除术,32例行肾上腺肿瘤剜除术。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2.5年,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均可改善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的临床表现;3个月后,除3例仍有高血压外,三组的血电解质、醛固酮浓度、皮质醇浓度均恢复正常,无一例肿瘤复发,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上腺切除和部分肾上腺切除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肿瘤剜除术(P<0.05)。结论:虽然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均为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剜除术既能缩短手术时间,又能保留同侧肿瘤外的肾上腺组织和功能,应为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经去势术加中药治疗后PSA和性激素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去势术加中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癌(PCa)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型PCa的出现时间、机制以及可采取的延缓其出现的措施。方法:对27例晚期PCa患者在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后行10%鸦胆子油乳等治疗,并动态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性激素水平,观察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PSA由治疗前89.8μg/L降至治疗后第4周的2.63μg/L,且维持至2.5年以内,睾酮由治疗后第2周降至正常值以下,一直维持至3年,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持续在正常值水平以上。余性激素雌二醇、黄体酮、催乳素等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当PSA正常时,临床表现明显好转;而当PSA倍增出现时,临床病情恶化。结论:外科去势术加中药鸦胆子油乳等治疗中、晚期PCa可在2.5年后开始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型PCa,且有延缓其发生和出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18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同时随访观察治疗后血浆PS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区别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中,PSAD显著优于PSA,但应用于个体时要综合分析。治疗后进行血浆PSA观察对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局部复发和转移以及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早泄病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早泄男性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 方法 :对 10 6例早泄病人和 38例正常人前列腺按摩前后尿液标本及前列腺按摩液 (EPS)进行显微镜和 /或细菌学检查 ,并评估 12 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中早泄的发生率。 结果 :在早泄病人中发现 49例 (46 .2 %)有慢性前列腺炎 ,其中 34 .7%存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12 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中 5 7例 (47.5 %)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泄。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慢性前列腺炎症在某些早泄病人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在针对早泄治疗前进行前列腺仔细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肾囊肿并肾梗死一例报告陈祥,杨志尚,南勋义患者,男,63岁.右腰部胀痛一周.无尿路刺激征,既往无外伤史.查体:腹平软,右肾区稍饱满,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右上腹可触及肾上极,质地正常,表面光滑,轻微触痛,CT诊断右肾上极囊肿.有肾新生物.入院后择期行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