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病人90例,随机分为PCIA组、PCEA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PCIA组和PCEA组术后立即使用自控镇痛(PCA)泵.对照组则不用任何药物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1、4、8、24、48h各时间段进行镇痛效果评价和镇静评分并同时观察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及产后出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同一时间段PCIA组与PCEA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出血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发生率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P〈0.05);呼吸循环抑制PCEA组多于PCI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CIA组与PCEA组均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PCIA组拔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低.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镇痛质量优于PCEA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足月妊娠的健康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PCIA组与PCEA组,每组产妇60例。PCI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5μg后连接自控镇痛泵,PCE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在硬膜外腔注射10 m L的0.1%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混合液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 min(T1)、镇痛后60 min(T2)及宫口开全时(T3)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T0时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VAS评分[(4.32±0.68)、(3.27±0.54)、(3.14±0.83)、(4.44±1.01)、(3.41±0.64)、(3.17±0.78)分]均较同组T0时[(8.31±1.07)、(8.29±1.48)分]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改善幅度相近(P〉0.05)。PCI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475.31±117.25)、(42.12±5.68)min]明显短于PCEA组[(529.68±133.45)、(58.73±5.14)min](P〈0.05或P〈0.0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PCEA组(28.33%)(χ^2=4.09,P〈0.05)。结论瑞芬太尼PCIA用于分娩镇痛能取得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相近的镇痛效果,瑞芬太尼PCIA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及对产程影响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镇痛模式对老年病人术后血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宏军  刘芳  张文革 《吉林医学》2002,23(4):205-206
目的:观察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老年病人术后血糖、血浆胰岛素、皮质醇的影响来研究糖代谢。方法:3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按术后不同镇痛模式,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例。PCEA组:硬膜外腔给少量吗啡和低浓度(0.1%)布比卡因进行自控镇痛;PCIA组;静脉应用吗啡进行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应用哌替啶肌注。检测围术期血糖、血浆胰岛素、皮质醇。结果:对照组VAS明显高于PCEA组和PCIA组(P<0.05),对照组和PCIA组在术毕、术后4h、24h时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较麻醉前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CEA组术毕各时点与麻醉前比较血糖、血浆胰岛素、皮质醇无显著差异。结论:有效镇痛不一定能降低老年病人术后高血糖反应发生,应用PCEA能有助于抑制高血糖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CEA)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CEA组与CSEA组,CEA组采用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共10 mL硬膜外腔注射自控镇痛,CSEA组采用0.1%罗哌卡因3 mg+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自控镇痛。结果 CSE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CEA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T1、T2、T3时VAS评分均较同组T0时改善(P〈0.01),且CSE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好、对产程影响小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370例产妇按照宫颈口开张程度分为2组,潜伏期组130例在宫颈口开张1 ~ 2 cm时开始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镇痛,活跃期组240例在宫颈口开张3 ~ 8 cm时开始实施镇痛,记录2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应用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生物物理评分(即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结果】 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比较,潜伏期延长[(453 ± 203)min vs,(338 ± 182)min,P = 0.000]。活跃期组的活跃期时间明显延长[(229 ± 109) min vs(197 ± 101) min,P = 0.011]。第23产程和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00,P = 0.222,P = 0.091)。潜伏期组的缩宫素使用率较高(43.08% vs 23.33%,P = 0.012)两组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生物物理评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潜伏期实施联合分娩镇痛可能抑制子宫收缩延长潜伏期,正确使用缩宫素可以减少分娩镇痛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或技术用于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全组均为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泵组(简称PCEA组,n=40)、静脉镇痛泵组(简称PCIA组,n=40)和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泵组(简称E-PCIA组,n=40)。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结果:PCIA组在术后8h VAS评分和按键次数均明显大于或多于PCEA组(P<0.05和P<0.01)。PCEA组和E-PCIA组各阶段VAS评分和按键注药次数相似(P>0.05)。术后24h副作用比较:头痛头昏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P<0.05)。排尿困难和下肢无力:PCEA组明显多于PCIA组和E-PCIA组(P<0.05)。副作用发生率:PCEA组明显高于E-PCIA组(P<0.05)。结论:E-PCIA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镇痛方法和技术,其镇痛效果确切,术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患者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75例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舒芬太尼50μg+曲马多500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曲马多500 mg;C组:舒芬太尼150μg,3组镇痛药物均加入氟哌啶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连接PCA泵,镇痛模式为负荷剂量2 ml,持续剂量1.2 ml/h,PCA为2 ml,锁定时间20 min,全程观察24 h。分别于术后3-4 h、8-10 h、12-20 h、23-24 h访视记录患者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和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无需添加其他的镇痛药物。术后24 h各时段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各时段B、C两组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在34 h、810 h时间段PCA有效按压次数B、C两组明显低于A组(P〈0.05);3组患者各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未见明显差异,镇痛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永珍  丘小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54-1156,1159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组和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20例。两组芬太尼负荷量都是50μg。PCA药物配方为芬太尼1000μg+氟哌啶5mg+0.9%氯化钠至100mL。持续给药注速1mL/h,单次PCA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48hPCA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以及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PCIA组48h内药物用量、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PCEA组(P〈0.05)。两组患者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在PCA泵使用后12h内,PCIA组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CIA和PCEA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0%和85%。结论:ITP是一种免疫异常的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与Hp感染关系密切,对初诊的ITP患者,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规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9.
赵晶  姚敬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7-28,32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手术患者218例,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3组:A组(n=75)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70)硬膜外镇痛(PCEA);C组(n=73)对照组。观察住院期间胃肠道功能(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镇痛情况。结果:C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均早于A组和B组(P0.01),排便时间早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晚于B组(P0.01);C组患者术后静息、活动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均高于A、B组(P0.01)。结论:术后PCEA和PCIA均能提供完善镇痛,PCEA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硬膜外阻滞(CEA组)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正常足月妊娠、均为单胎头位、且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自愿要求无痛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CEA组、CSE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观察记录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下肢肌力、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和CEA组相对于未进行无痛分娩的C组,产妇的疼痛明显减轻,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C组(P〈0.01);CSEA组镇痛起效时间[(44.15±8.61)s]明显快于CEA组[(206.65±35.88)s],CSEA组用药后10、15 min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5);三组产妇无明显运动阻滞症状,均能下床活动,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在0~1分(P〉0.05);三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起效快,镇痛强,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椎管内不同诱导方式下腰-硬联合阻滞( CSEA)或硬膜外阻滞(EA)中,相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和头位初产妇60例,宫口扩张3 cm时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每组30例;另设无分娩镇痛的30例产妇为对照组.CSEA组鞘内注射舒芬太尼5μg后硬膜外置管接自控镇痛(PCA);EA组硬膜外注射0.1%罗哌卡因与0.5 μg/mL的舒芬太尼混合液实验剂量5 mL,随后注入上述药物10 mL后再接PCA;对照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观察CSEA组和E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完善时间、产妇满意度、不良反应、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催产素及器械助产的使用情况.结果 实施椎管内麻醉后,CSEA组和EA组的视觉疼痛评分表(VAS)评分逐渐降低.CSE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和镇痛完善时间较EA组显著提前.CSEA组和EA组的活跃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EA组第二产程较CSEA组和对照组延长(P<0.05);3组间第三产程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EA组和对照组.EA组改良Bromage评分高于CSEA组和对照组;3组剖宫产率、催产素及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于CSEA和EA均能提供满意且安全的分娩镇痛.CSEA因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少和产妇满意度高的优点而更适合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2.
王黎黎  王芬  柯善高  夏夷  钟明 《安徽医学》2016,37(3):314-317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CSEA)及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足月待产、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初产妇996例,其中503例产妇于活跃期实施CSEA+PCEA镇痛(分娩镇痛组),493例未行分娩镇痛(对照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子宫收缩、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中缩宫素的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结果 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无明显改变;子宫收缩力减弱;分娩镇痛组较对照组镇痛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程度低;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能会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延长,对子宫收缩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未增加缩宫素的使用率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其镇痛效果显著,运动阻滞程度低,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盆腔手术后3种镇痛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拟行盆腔手术患者60例,其中子宫肌瘤40例,宫颈癌4例,卵巢囊肿16例。随机分为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肌注哌替啶;B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C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3组患者术毕、术后6h、12h及24h的VAS评分,MAP及HR。结果B组及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MAP及HR均较A组显著低(P<0.05或P<0.01)。结论术后自控镇痛技术用于盆腔手术后患者镇痛,疗效较肌注哌替啶好,且PCEA优于PC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PS)不同给药时机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接受THA患者60例,将其分为3组:A组术前3d开始静脉注射PS(40 mg/d),直至术前当天;B组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PS 40 mg;C组术前3d开始与A组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疼痛;记录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泵(PCIA)的使用时间和总剂量;观察患者术后首次独立下地时间.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又明显低于B组(P<0.05).A、B、C组PCIA的使用时间分别为(25.05±10.32)、(36.75±13.91)、(50.40±15.17)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中有效镇痛药物舒芬太尼总使用剂量A、B、C组分别为(29.25±4.58)、(34.50±5.09)、(62.65±10.52)μg,A、B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C组(P<0.05).A、B、C组首次独立下地时间分别为(2.75±0.81)、(3.05±1.08)、(4.10±0.92)d,A、B组相比C组下地时间更早(P<0.05).结论 术前3d连续使用PS则可提高THA患者镇痛效果,有利于功能康复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刺相应穴位辅助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初产妇,排除难产因素和硬膜外穿刺禁忌,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A组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B组为针刺复合PCEA组。记录2组疼痛评分、产程等各项指标,并检测不同时间点血β-内啡肽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结果镇痛后(宫口开10 cm)血5-HT、血β-内啡肽和疼痛评分较镇痛前(宫口开3 cm)均降低(P < 0.05~P < 0.01);镇痛后,B组血5-HT和疼痛评分较A组低(P < 0.01),β-内啡肽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出血量均高于B组(P < 0.01),第三产程时间A组低于B组(P < 0.01)。2组间剖宫产率、产钳率和新生儿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PCEA辅助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开胸术后常用镇痛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医师控制镇痛(DCA)、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开胸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开胸术后病人33例随机平均分入DCA组、PCEA组、PC认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上述三组病人的术后疼痛,并观察与镇痛有关的副作用。结果:开胸术后48h内平静状态时,DCA组病人的疼痛积分高于PCEA及PCIA组(P〈0.05);术后24h时内咳嗽时,DCA组病人的疼痛积分高于PCEA组(P〈0.05);术后24h后咳嗽时三组间病人的疼痛评分元显著差异(P〉0.05);开胸术后任何时段PCEA与PC认两组间病人疼痛评分元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与疼痛和镇痛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EA和PCIA对开胸术后早期疼痛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庆  杨宇 《西部医学》2010,22(10):1846-1848
目的比较常用的两种自控镇痛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全麻下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病人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45岁,体重于标准体重±10%范围内,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为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ⅠA),分两亚组即:Ⅰ1组(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Ⅰ2组(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盐酸格拉司琼)。E组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按需肌注盐酸哌替啶1 mg/kg。术后镇痛期间观察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等项目。结果术后第一、二天,各镇痛组的VAS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1、Ⅰ2,VAS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Ⅰ1、Ⅰ2组间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Ⅰ1、Ⅰ2组VAS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E组与对照组及Ⅰ1、Ⅰ2组VAS值有显著性差异,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这三组。而Ⅰ1、Ⅰ2组间VAS无显著性差异。睡眠质量:用X2分割法对四组患者夜间睡眠状态进行比较,C组术后第1天的夜间睡眠状态显著差于其他三组(第1天χ2=15.69,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2天,第3天各组的夜间睡眠状况均较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患者自控镇痛有利于术后睡眠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和静脉镇痛组(PCIA组),每组80例,记录各组患者术毕后4、8、12、24、36、48 h后VAS评分、术后48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静脉镇痛组(P<0.05),硬膜外镇痛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术后布托啡诺用于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少,但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镇痛模式。  相似文献   

19.
芬太尼合剂用于晚期癌痛家庭治疗的可行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芬太尼合剂用于晚期癌痛家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具有病理诊断的晚期癌痛患者300例,按传统法镇痛效果不佳就诊后根据其自愿原则分为4组:A组芬太尼经硬膜外间隙患者自控镇痛(PCEA,n=94);B组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m=77);C组为芬太尼常规输液镇痛(m=69例);D组对照组(m=60例)。由其法定代理人应用VAS标准评价总体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患者生存时间和主要并发症。结果统计数据显示总体VAS评分以D组最高,且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及生存时间均以C组为低,且组间两两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并发症C组高于A、B组,但低于D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芬太尼合剂通过PCEA、PCIA或常规静脉输液途径均可应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家庭治疗,其中PCEA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静脉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硬膜外组各40例。静脉组用曲马多600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87mL,硬膜外组用曲马多500mg+氟哌利多2.5mg+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69mL,PCA设定为持续量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0min。分别记录开启泵6,12,24,48hVAS评分,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硬膜外组肠蠕动恢复优于静脉组(P<0.01),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组、硬膜外组均有极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