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程凤燕  朱明  范伟雄  林优  李文  于昭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96-97,F0003
目的分析胃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并发脑干脑炎的磁共振表现特征,探讨MRI在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011年7月~2012年8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EV71感染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患儿头颅MRI资料。结果病变累及延髓26例,桥脑被盖部23例,中脑9例,小脑齿状核2例,颈段脊髓7例。结论MRI是评价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有效方法,损害部位常位于脑桥被盖部及延髓,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MRI表现。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48例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中MRI阳性者7例,阴性者41例。MRI显示阳性病灶均局限于延脑与脑桥交界处,无占位效应,无明显边界。信号特点为T_1WI略低信号、水抑制及T_2WI略高信号,其中3例患儿病灶分布呈非对称性斑片状,4例呈基本对称性斑片状,上颈髓、脑其他部位均无明确病灶。治疗2个月后MRI阳性患儿复查可见延脑、脑桥交界位置病灶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边界较为清晰,T_1WI表现为略低或低信号,水抑制及T_2WI表现为略高信号。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MRI表现与临床症状有关,MRI可准确显示患儿脑干脑炎脑部受损及病变变化情况,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大道太平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入院的25例经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患儿的头颅及脊髓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FLAIR、DWI呈等或低信号,无强化;10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模糊,FLAIR、DWI正常或呈高信号,其中5例表现为斑片状强化;2例脊髓炎病例均呈纵行长条状T2WI高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边缘清晰;横断位病灶呈对称性类圆形,位于脊髓前角,脊髓无增粗。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MRI与临床表现具有一定关系,MRI检查可以显示脑部及脊髓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肠道病毒7l型(EV71)相关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患儿临床及MRI资料,并总结其临床及MRI特征。结果 14例患儿中,单上肢瘫痪1例、单下肢瘫痪1例、双上肢瘫痪2例、双下肢瘫痪1例、单侧偏瘫3例、四肢瘫痪6例,临床表现为相应受累肢体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典型MRI表现为矢状位脊髓长条形、横断位相应节段脊髓前角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本组中同时合并脑干脑炎6例,MRI表现为延髓和桥脑背侧长T1长T2信号灶。结论 MRI是评价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脊髓及脑部病变范围、程度及观察预后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损害部位常位于脊髓前角、延髓及脑桥背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低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EV71感染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低场0.2 TMRI表现。结果:13例病灶局限在脑桥和延髓交界部,2例病灶以脑桥和延髓交界为主向两侧延伸,2例病灶位于脑桥偏背侧,1例位于中脑。8例病变均呈略长T1、长T2班片状信号,边界欠清,FLAIR成像表现为高信号。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于低场0.2 TMRI表现主要位于脑桥和延髓交界区斑片状信号,MRI能清晰显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变特点,是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脑炎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HFMD脑炎患儿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并与15例病毒性脑干脑炎进行比较。结果:HFMD脑炎临床症状重,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发生率高(P<0.05),累及延髓的概率远大于病毒性脑干脑炎组,而发生在中脑的概率远小于病毒性脑干脑炎组(P<0.05),病变范围局限,呈稍长T1、长T2斑片状信号,DWI呈高信号,边界欠清。结论:小儿HFMD脑炎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能明确脑炎脑损害的真实情况,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IDS局灶脑炎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综合诊断为AIDS局灶脑炎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钆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结果 AIDS局灶脑炎病灶95.23%多发,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及皮髓交界区;形态为环状或不规则状,少数为结节状。MRI平扫病灶实质区主要为等T1WI等T2WI信号,坏死区为稍长T1WI长T2WI信号,T2 Flair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可呈环状、结节状、"靶征"样强化。DWI上病灶主要为高信号。结论 AIDS局灶性脑炎MRI平扫、钆对比剂增强、DWI成像特征明显;综合各种检查信息能为病灶定性诊断、区分各种成份及确定病程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脊髓炎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45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或脊髓炎的患儿进行头颅MRI检查,其中18例同时进行脊髓MRI检查,获得T1WI、T2WI及FLAIR图像,并分析脑部及脊髓MRI表现,重点分析病变的位置、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458例头颅M...  相似文献   

9.
腹膜后纤维化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MRI表现。方法本组经手术证实3例,穿刺活检1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2.5岁,4例均作MRI平扫,3例作CT检查,2例作MRI增强扫描。结果腹膜后纤维化早期,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中度强化;腹膜后纤维化晚期,MRI呈增稍长T1稍短T2信号,延迟期轻度强化。结论MRI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8例HFMD并发AFP患儿的临床特点,在起病1~3周内进行神经电生理、MRI检查,并进行早期药物治疗及康复锻炼,随访3~12个月。结果 8例手足口病并发AFP病例中,3例四肢瘫痪,2例单侧上肢瘫痪,2例双下肢瘫痪,1例单侧下肢瘫痪。7例神经电生理结果提示脊髓前角细胞病变,4例MRI显示颈2~7或胸12~腰1脊髓前角区长T1长T2信号。其中有1例四肢瘫痪MRI示延髓长T1长T2信号,胸3~7中央管扩张。单侧下肢瘫痪者功能恢复较快,上肢及四肢瘫痪患儿恢复相对缓慢。1例四肢瘫患儿随访至6个月时出现后遗症,随访至12个月时其患肢功能障碍仍存在。8例手足口病合并AFP中,EV71阳性5例。其中1例双下肢瘫痪患儿粪便EV71排毒时间长达70 d。结论手足口病并发AFP患儿其神经电生理、MRI显示病变越重,相应患肢功能障碍越明显,恢复时间亦相对漫长,预后较差。神经电生理、MRI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EV71感染后粪便排毒周期长,需强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合并脑干脑炎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并根据MRI特点进行分型,分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脑干脑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中国海南EV71感染流行期间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传统MRI阳性EV71脑炎与MRI阴性脑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1位传统MRI阴性的EV71患儿与11位MRI阳性的EV71脑炎患儿,所有患儿进行传统的MRI检查(T1WI、T2WI、FLAIR),并根据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MRI阳性组及MRI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MRI阴性组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高热、皮疹、肢体震颤、头痛、呕吐、心率加快、呼吸加快、高血压、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眼球运动异常、肺出血、血糖、血白细胞计数、CSF压力、CSF细胞数、CSF总蛋白与MRI阳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MRI阳性的EV71脑炎患儿,并不代表其临床特征更差。为了识别更加严重的EV71脑炎,可能需要行增强MRI或弥散-加权成像的MRI。  相似文献   

13.
马慧敏  欧维琳 《华夏医学》2014,27(4):132-135
肠道病毒71型(Ev71)易致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是近年来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严重的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EV71精确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在细胞水平研究发现清道夫受体B族2型(SCARB2)既是EV71病毒受体,也是Toll样受体(TLRs)内源性配体。TLRs作为重要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EV71,与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炎症反应等有直接关系,可能参与介导EV71感染所致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MARS)。现就Toll样受体在EV71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危重型手足口病( HFMD)临床诊治经验及病原学分析。方法选择636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均给予并发脑炎的常规治疗。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624例给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8~20μg/( kg·min),其中143例高血压仍未控制,改用静脉滴注硝普钠,血压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药。46例呼吸、循环衰竭患儿(其中20例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在入院12 h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结果未给予降压治疗的12例危重型HFMD患儿机械通气治疗11例,5例(41.67%)死于肺出血;2例病情好转出院,后失访。624例危重型HFMD患儿及时给予治疗、控制高血压,机械通气治疗35例,7例死于肺出血,2例好转出院后失访。631例做粪便病原检测:其中EV71阳性495例。结论目前 HFMD 己成为儿科较常见、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危重型HFMD病原以EV71为主。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高血压严重程度与肺水肿成正比。本研究624例在治疗脑炎的同时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明显减少了机械通气的应用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应用,降低了医疗成本,取得了满意疗效。重视及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控制高血压是抢救危重型HFMD患儿最重要措施之一,是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型 HFMD患儿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梅  陈伟 《海南医学》2010,21(10):118-119
目的通过对某一局部集中发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2008年5月手足口病爆发以来患儿发生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的情况以及患儿是否感染EV71型肠道病毒,向幼托机构提供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措施,提醒医院加强病区、门诊管理,防止手足口病的交叉感染。方法对患儿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结果两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均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但无外出史,未饮用不洁水源,实验室检测均为病毒性脑膜炎,咽拭子和肛拭子检出肠道病毒阳性率高,急性期血分离出EV71型肠道病毒。结论幼托机构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医院内部需加强管理,预防交叉感染;医疗机构与疾病控制机构应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6.
唐智超  石玮  朱红霞 《海南医学》2014,(20):3097-3100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和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该地区手足口病原体的类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医生和流调人员采集符合聚集性疫情的手足口病病例和诊断为重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病毒株中EV、EV71和CoxA16病毒的核酸。结果聚集性疫情病例咽拭子标本共276例,共分离出病毒125例,阳性率为45.29%;其中EV71阳性率为17.75%(49/276),CoxA16阳性率为26.09%(72/276),其他EV阳性率为1.45%(4/276)。重症病例咽式子标本共21例,共分离出病毒8例,阳性率为38.09%;其中EV71阳性率为9.52%(2/21),CoxA16阳性率为23.81%(5/21),其他EV阳性率为4.76%(1/21)。聚集性疫情病例中散居儿童、学生中CoxA16的检出率高于托幼儿童,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50和χ2=8.048,P=0.005)。结论顺义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和重症病例均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聚集性疫情病例以托幼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应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为落实防控措施及明确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65例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皮疹(100.0%)、呕吐(100.0%)、精神差(96.9%)、易激惹(80.0%)、肢体抖动(72.3%)为多见;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脑干脑炎各1例;病原学检测32例,其中22例阳性为EV71感染8例、CoxA16感染14例。56例痊愈出院,9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除1例失访,1例仍观察外,其余7例随访半年均恢复正常。结论: 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时呼吸支持、积极降颅压、维护循环功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