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2例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组意识障、侵袭性操作、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吸烟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吸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是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向阳 《河北医学》2007,13(2):214-216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346例,选取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分别记录相关资料.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61例(17.63%),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9.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36.07%),其次是尿路感染(36.07%);年龄越大、意识障碍程度越重、住院天数越长、进行导尿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越易出现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是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导尿等侵袭性操作、住院天数等.患者一旦出现医院感染,其预后则差.  相似文献   

3.
袁炳斌 《当代医学》2009,15(21):79-79
目的探讨外科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80例AC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资料综合判断是否为医院感染,将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无医院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住ICU时间、抗酸剂应用、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等)、预防应用抗生素等可能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8.1%,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因素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抗酸剂应用、意识障碍及侵袭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应针对上述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监测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院内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有入住ICU患者的病历资料, 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否手术、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有无侵袭性操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对比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29.41%.2组在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的患者病死率 (40%)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7%) , P<0.05.结论 病情危重程度、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89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并发医院感染24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8%,其中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占41.7%,其次为泌尿道,占29.1%。丘脑梗死、侵袭性操作、血糖、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意识障碍程度、中线移位、住院日、老年及吸烟等九项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胆固醇则为医院感染的保护因子。结论:脑梗死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重视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84例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2例(发生率为18.31%)、79例次(例次发生率为27.82%),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侵袭性操作、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使用抗生素、激素、抑酸剂关系密切。结论患者年龄、侵袭性操作、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使用抗菌药物、激素、抑酸药物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林盛 《当代医学》2009,15(16):50-5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8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为13.36%。医院感染主要与高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并不能降低感染率。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高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是主要高危因素,应重点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寻找医原性危险因素。方法以收治的200例次住院超过48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确定其中52例次为医院感染,并进行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6.00%,最常见的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其次为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为侵袭性医疗操作(如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保留导尿管、鼻饲)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使用种类、使用时间、免疫抑制剂、制酸剂)。结论尽量减少或避免医原性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损伤,是有效预防和控制ICU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有目的 性地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医院感染作为观察组,无医院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早产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9.25%(50/540);单因素分析医院感染的与性别、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无关(P>0.05).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存在球麻痹、有意识障碍、伴呕吐、实施侵袭性操作、糖皮质激素、脱水剂及抑酸剂应用时间长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筛选出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有意识障碍、实施侵袭性操作4个因素与医院感染有关.结论 医院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老年人重点保护、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意识障碍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适量活动、尽可能减少侵袭性操作,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宋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72-72,107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60例患儿临床资料;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无医院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构成、是否实施侵袭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否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260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90例,占7.14%;观察组患儿年龄小、实施侵袭性操作多、住ICU、预防抗生素比例高(P〈0.05),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增强护理人员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病房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以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9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7例院内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昏迷、卧床、各种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应加强病房管理,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以有效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先用 χ2 检验比较有或无某因素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筛选出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 ,后用Logistic回归选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患者 3 0 995例中 ,4 41例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 1.4 2 %。有 14个因素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显著联系 ,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需从宿主因素、抑制免疫的治疗措施、原发疾病情况、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病原体构成、药敏及危险因素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103例,对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切口;细菌学检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338株,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位居前列;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侵袭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意识障碍程度、H2受体阻滞剂使用、年龄、ICU停留日等.结论: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各种侵入性治疗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依据药敏实验调整用药,加强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的营养疗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患者医院感染38例、57例次,发生率分别为18.45%和27.67%。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合并慢性疾病、侵袭性操作以及激素、抑酸剂、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合并慢性基础病、侵袭性操作、激素、抑酸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临床上应注意以上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共676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14例,并对可能影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如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意识状态、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意识情况、是否使用侵袭性操作及是否使用抗生素等与院内感染有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意识模糊、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的使用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医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80例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中38例医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本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为47.5%,其中以慢性重症肝炎和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率最高;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侵袭性诊治手术和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均为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旭  李骥 《浙江医学》2001,23(9):522-524,53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治疗的83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Cox模型分析.结果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21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8%,以下呼吸道最多(占38.9%),其次为泌尿道(占27.8%).除公认的危险因素年龄(RR=1.38,P<0.001)外,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侵袭性操作、内囊-丘脑出血、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吸烟史、中线移位、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血糖水平的RR值依次为1.66、1.56、1.43、1.40、1.35、1.32、1.31、1.26、1.02(P<0.001或0.05),而血胆固醇水平的RR值为0.98(P<0.001).结论年龄、入院时收缩压、侵袭性操作、内囊-丘脑出血、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吸烟史、中线移位、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血糖水平等9项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血胆固醇水平则为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院内败血症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2~2005年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败血症与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及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有关,致病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真菌败血症亦需引起重视。结论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张华  任静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467-1468
目的探讨干部病房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以2009年1月-2010年4月干部病房老年院内感染患者35例为感染组,设同一时期住院的老年非院内感染患者40例为未感染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患者院内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使用情况均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情况是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综合的护理对策,才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臻 《吉林医学》2007,28(11):1265-1267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度住院的5 978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23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91%,恶性肿瘤患者男性较女性患病率高,差异显著;感染与年龄、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和侵袭性操作密切相关,而白细胞水平低下、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还影响恶性肿瘤的预后,表现在受感染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提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为48.72%;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念珠菌为首,杆菌与球菌比例明显失调。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机体抵抗力降低、大量抗菌素使用,扰乱了机体正常菌群,甚至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医院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易感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