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隐丹参酮在人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变化,谷胱甘肽(GSH)测定试剂盒检测GSH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体轻链蛋白(xC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以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in-1(Fer-1)、铁螯合剂去铁胺(DFO)、ROS清除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进行干预,同样检测细胞活力、ROS水平、GSH水平及xCT和GPX4表达。结果 隐丹参酮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活力,并引起HepG2细胞形态学变化和死亡,IC50为93.73 μmol/L。隐丹参酮可显著诱导HepG2细胞ROS累积,降低GSH水平,并下调xCT和GPX4表达。Fer-1、DFO、NAC均可不同程度恢复隐丹参酮引起的HepG2细胞活力下降。Fer-1可抑制隐丹参酮诱导的ROS累积,并恢复GSH水平及xCT和GPX4表达。 结论 隐丹参酮可能通过抑制GPX4和xCT表达使HepG2细胞中ROS累积,导致细胞发生铁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精多糖在过氧化氢(H2O2)损伤后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2O2诱导HT2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黄精多糖干预后,观察黄精多糖对HT22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形态变化。水溶性四唑蓝法(WST)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2O2模型组相比,黄精多糖组(100、200、400μg/mL)明显提高细胞活性(P<0.05或P<0.01),减少MDA的产生(P<0.05或P<0.01),增加SOD活力和GSH含量(P<0.05或P<0.01),降低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此外,黄精多糖还能够上调细胞中Nrf2的表达。结论:黄精多糖能通过增强细胞内抗氧化活性,提高HT22细胞的存活率,从而保护细胞抗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与Nrf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大鼠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方法  使用差速贴壁法获取大鼠NPMSC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鉴定第三代细胞三系分化潜能和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物;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和褪黑素诱导对大鼠NPMSCs活力的影响确定最佳浓度和实验分组;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NPMSCs活性氧水平;免疫印迹分析外基质标志蛋白(Ⅱ型胶原、糖胺聚糖)和通路核心蛋白(Nrf2、HO-1)表达情况。  结果  褪黑素在氧化应激下保护了NPMSCs的活性,且1 μmol/L浓度保护效应最为明显(0.717±0.018,t=7.102, P<0.01)。褪黑素可抑制NPMSCs在H2O2诱导后的活性氧水平(阳性率70.0% vs. 32.7%)。此外,褪黑素还能显著提高Nrf2/ARE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1.925±0.024,t=13.150,P<0.01)和血红素氧合酶-1(1.605±0.019,t=12.940, P<0.01)的活性,改善NPMSCs的功能。褪黑素治疗后,细胞基质蛋白Ⅱ型胶原(0.850±0.010,t=25.200,P<0.01)和糖胺聚糖(0.335±0.013,t=10.640,P<0.01)表达增加。  结论  褪黑素通过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可以影响NPMSCs退变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于Erastin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3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采用CCK-8法、特异性 Fe2+ 荧光探针、荧光染料(DAPI)检测和荧光探针(H2DCFH-DA)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活性铁水平、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变化。 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Nrf2、HO-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60 μmol BBR的最适浓度来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BBR+2 μmol Nrf2抑制剂 ML385组。通过使用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Nrf2抑制剂(ML385)作用后的活性铁的水平、活性氧含量以及Nrf2、HO-1、GPX4蛋白的表达来验证小檗碱调节的Nrf2-HO-1/GPX4通路对Erastin处理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0.5 μmol/L Erastin作用于HT22细胞8 h,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同时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增加(P<0.05)。与Erastin组比较,Erastin+30 μmol/L BBR组和Erastin+60 μmol/L BBR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P<0.05)。小檗碱增加 HT22细胞中Nrf2、HO-1、GPX4基因及蛋白的 表达量(P<0.05)。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后,Nrf2-HO-1/GPX4通路被抑制,并且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升高(P<0.05)。结论 Erastin诱导HT22细胞发生铁死亡,小檗碱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可能机制是激活了Nrf2-HO-1/GPX4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途径调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中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大鼠脑I/R模型和体外使用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并用丙泊酚预先给药处理。通过TTC染色分析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信号和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和Ptgs2)表达,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Fe2+水平。分别在大鼠体内和HT22细胞中干扰SIRT1,以及在HT22细胞中同时干扰SIRT1和过表达Nrf2,观察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信号相关蛋白以及铁死亡变化。HT22细胞中添加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后,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和铁死亡变化。结果 :I/R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高于Sham组,丙泊酚组低于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Sestrin2在吸烟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处理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复制吸烟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使用DCFDA荧光探针检测ROS的生成,ELISA方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IL-8的水平,免疫印迹方法检测Sestrin2的表达以及过氧化物酶(Prx-SO_(2/3)H)的氧化情况。同时检测Sestrin2 siRNA以及阿奇霉素处理后细胞中Sestrin2和Prx-SO_(2/3)H的表达以及ROS的生成和炎症因子的分泌。结果 CSE处理A549细胞后Sestrin2的表达降低,Prx-SO_(2/3)H的表达增加,ROS的产量升高,TNF-α和IL-8的分泌增多,阿奇霉素能够显著缓解CSE诱导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P0.05)。A549细胞经Sestrin2 siRNA沉默后,超氧化的Prx-SO_(2/3)H表达增多,ROS的产量升高,TNF-α和IL-8的分泌增多,但额外给予阿奇霉素不能缓解细胞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结论 Sestrin2通过抑制细胞内ROS的生成在吸烟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Sestrin2催化还原超氧化的过氧化物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Kruppel样因子13(KLF13)对骨肉瘤细胞(MG-63)侵袭、迁移的影响及该过程中p-AKT蛋白表达变化。  方法  将MG-63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C组和LV-KLF13-OE组;显微镜观察KLF13慢病毒颗粒转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KLF13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LF1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水平、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膜棕榈糖基化蛋白2(MPP-2)的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小室法(Transwell)检测侵袭能力。  结果  MG-63细胞转染效率>75%;与对照组和NC组相比,LV-KLF13-OE组细胞KLF13 mRNA和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F=1 544.143、588.000、235.391,均P<0.001),MP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260.053,P<0.001);LV-KLF13-OE组细胞划痕愈合率[(20.07±8.18)%]、侵袭数量[(89.29±15.04)个]、p-AKT蛋白表达(0.21±0.02)水平低于对照组[(71.61±6.02)%、(221.33±20.09)个、1.12±0.12]和NC组[(74.93±7.21)%、(212.69±25.47)个、1.09±0.08,F=109.781、76.815、226.896, 均P<0.001]。  结论  KLF13过表达可能通过下调p-AKT水平,抑制人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桃叶珊瑚苷(Aucubin, AU)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 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和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构建OGD/R模型。HT22神经元细胞分为常氧组、OGD/R组、OGD/R+50μmol/L AU组和OGD/R+100μmol/L AU组。采用Calcein AM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存活率。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实验检测神经元凋亡。采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试剂盒检测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① H2O2处理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两型细胞的增殖水平;② 120μmol H2O2和800μmol H2O2分别处理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 结果 在不进行处理的情况下,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较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ROS水平及CAT活性较低,GSH水平、GSH/GSSG比值及SOD和GPx活性较高(P<0.01)。在氧化应激条件下,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GSH水平及GSH/GSSG比值下降,SOD和CAT活性降低(P<0.01);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GSH、GSSG水平明显升高,GSH/GSSG比值略有升高,SOD、CAT和GPx活性升高(P<0.01)。  结论  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相比较,其本身ROS水平较高,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及抗氧化酶系统对氧化刺激可进行有效应答,细胞不易受到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否参与黄连素(BBR)介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抗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凋亡以及潜在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BBR(5和10μmol/L)预处理细胞12 h后,应用H2O2(200μmol/L,4 h)构建细胞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DCFH-DA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免疫荧光法标记Nrf2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HO-1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含量。此外,应用干扰核糖核酸(siRNA)特异性阻断Nrf2/HO-1后,重复上述检测。结果相对于对照组,H2O2降低细胞活性,增加细胞凋亡及ROS水平(P 0.05)。不同浓度的BBR有效抑制上述变化,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同时,BBR进一步促进H2O2导致的Nrf2核内移位及HO-1表达增加(P 0.05)。应用siRNA不仅可以显著抑制Nrf2/HO-1的活化,而且明显逆转BBR对HUVECs的保护作用(P 0.05)。结论 BBR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增强HUVECs清除ROS的能力,从而发挥抗H2O2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大肠癌SW480细胞铁死亡的激活,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0、10、20、40、80、160μmol/L)干预SW480细胞24、48、72 h后,CCK8法分析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不同剂量白藜芦醇(0、20、40、80μmol/L)干预SW480细胞48 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 PF)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与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y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信号通路的关系。  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诱导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低剂量PF组(L-PF,50 mg/kg)、高剂量PF组(H-PF,150 mg/kg)及高剂量PF+Nrf2抑制剂组(H-PF+ML385,150 mg/kg PF+30 mg/kg ML385),每组10只。采用改良的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对大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和IL-6水平;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肺组织中Nrf2、Keap1、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出现严重的脓毒症;肺组织出现严重炎症浸润,出现大量巨噬细胞,肺间质肿大;肺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IL-6及氧化指标MDA含量均上升(P<0.05),而抗氧化指标SOD含量下降(P<0.05);Nrf2及HO-1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低(P<0.05),Keap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PF给药组大鼠脓毒症程度均降低,肺组织损伤均得到改善,肺组织中IL-1β、TNF-α、IL-6及MDA含量均下降(P<0.05),SOD活性均增加(P<0.05);Nrf2及HO-1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5),Keap1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与H-PF组比较,Nrf2抑制剂ML385干预后可抑制PF对脓毒症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  结论  PF通过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降低组织氧化应激与炎症水平,改善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背景 探索维生素E在海马神经元放射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HT-22细胞及U251细胞体外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单纯放疗组(RT):放射线单次照射8 Gy;VE组:维生素E(200 μmol/L)处理24 h;Fer-1 组:铁坏死抑制剂(Ferrostatin-1,5 μmol/L)处理24 h;RT+VE组:放疗联合维生素E处理;RT+Fer-1组:放疗联合铁坏死抑制剂处理;RT + ZVAD 组:放疗联合凋亡抑制剂(ZVAD-FMK, 2 μmol/L)处理;RT + Necro-1 组:放疗联合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rosulfonamide, 100 μmol/L)处理。MTT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生长情况。检测铁坏死相关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脂质活性氧簇(Lipid ROS)以及细胞内铁离子水平评估各组细胞铁坏死状态。实验小鼠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3只/组):对照组:小鼠正常喂养;VE组:维生素E(500 U/kg)饮食喂养6周;RT组:小鼠全脑单次16 Gy照射;RT+VE组:放疗联合维生素E处理。观察各组小鼠水迷宫实验的探索时间及探索距离评估小鼠认知功能状况。结果 与RT组相比,RT+VE组HT-22细胞存活增加(P<0.05),U251无明显改变(P>0.05);RT+Fer-1组HT-22细胞存活也明显增加(P<0.05),RT+ZVAD组和RT+Nerco-1组HT-22细胞存活无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RT组HT-22细胞铁坏死相关氧化应激水平上 升,包括GSH下降、MDA及Lipid ROS水平上升,细胞内铁离子水平增加(P<0.05);而与RT组相比,RT+VE组及RT+Fer-1组能逆转铁坏死相关氧化应激水平改变(P<0.05)。与对照组及VE组比较,RT组小鼠水迷宫实验中游行的距离和探索时间较RT组明显增加(P<0.05);RT+VE组小鼠相比于RT组水迷宫探索距离及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铁坏死,而非凋亡和坏死性凋亡,是海马神经元放射性损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维生素E能通过抑制铁坏死减少放射性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损伤小鼠GC-1 spg精原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DEHP(0、30、60、90、120μmol/L)处理GC-1 spg细胞,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化学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铁离子(Fe3+)和丙二醛的相对含量;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内铁死亡相关蛋白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蛋白(xC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相对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JC-1)的改变。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1μmol/L)与DEHP(90μmol/L)联合培养GC-1 spg细胞24 h, 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30、60、90、120μmol/L DEHP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丙二醛、活性氧、Fe3+(90、120μmol/L DEHP组)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晚发型子痫前期(late-onset preeclampsia, LOPE)胎盘氧化应激失衡中,糖代谢来源的抗氧化物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NADPH)的表达变化。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行剖宫分娩的LOPE孕妇13例,正常妊娠孕妇13例,分别收集胎盘组织。采用DCFH-DA法测定LOPE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组织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LOPE组及对照组胎盘组织中 NADPH、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葡萄糖含量,磷酸戊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限速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 PGD)的表达及活性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OPE组及对照组胎盘组织中G6PD、PGD及糖酵解途径关键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1, PFK1)的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LOPE胎盘组织中ROS水平较对照组胎盘升高(P<0.05),抗氧化物质NADPH、GSH以及葡萄糖含量较对照组胎盘组织升高(P<0.05),PFK1蛋白表达在LOPE胎盘中升高(P<0.05),而G6PD、PGD活性及其蛋白表达在LOPE组与对照组中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晚发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葡萄糖发生代谢重编程,是抗氧化物质NADPH、GSH异常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