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小RNA(mi RNA)-29a在小鼠神经系统内的表达特征。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经原代培养第3、7、15、21天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出生后相应时间点小鼠大脑皮质mi RNA-29a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小鼠生长发育,mi RNA-29a在神经系统内的表达逐渐增强,与体外原代培养第3天相比,第7、15、21天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或P0.01);与饲养第3天小鼠相比,饲养第7、15、21天小鼠大脑皮质mi RNA-29a相对表达量亦升高(P0.05或P0.01);同一观察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相对表达量是神经元的20~40倍(P=0.000),而大脑皮质mi RNA-29a相对表达量仅为星形胶质细胞的1/3(P=0.000)。结论 mi RNA-29a在小鼠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呈现的高丰度特异性表达,主要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抑制物P27kipl在NPC小鼠模型中神经元变性、死亡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PC-1小鼠脑部P27kipl表达及胶质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P27pipl在野生型小鼠大脑皮质、海马、基底节、脑干广泛的神经元及小脑Purkinje细胞均有较强的表达, 而且在部分胶质细胞也存在免疫反应性, 而在NPC小鼠的基底节、脑干神经元及小脑Purkinje细胞中P27kipl的表达明显弱于野生型小鼠.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出现P27kipl表达上调, 其细胞数在NPC小鼠大脑皮质、海马及脑干(尤其在桥脑处)显著增多, 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异常增生.结论在NPC小鼠中枢神经元发生病变的同时, 星形胶质细胞也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性增生, 细胞周期蛋白酶抑制物P27kipl失调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氧化系统指标及Klotho(K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GBE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48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gal模型组、GBE组和D-gal联合GBE组。各组用相应药物连续处理6w。用比色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MDA和SOD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脉络丛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gal模型组小鼠脑脉络丛KL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增高并且SOD活性降低(P<0.01),而用GBE可以显著逆转上述变化(P<0.01)。结论D-gal可下调小鼠脑脉络丛KL蛋白的表达。GBE可提高D-gal所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活性及上调KL蛋白表达,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氧化苦参碱组。正常对照组海马神经元予以常规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海马神经元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培养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苦参碱组海马神经元在氧葡萄糖剥夺后再恢复前,予以200μg/m L氧化苦参碱。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Cav1. 2蛋白表达水平;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L型钙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LTCC)功能。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组海马神经元的游离钙离子浓度、Cav1. 2蛋白表达量及LTCC功能均明显降低(均P 0. 05);但仍未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均P 0. 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减少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Cav1. 2表达和LTCC功能,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CE对衰老小鼠免疫器官指数以及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藏药旺拉有效活性成分CE对D-半乳糖(D-Gal)合并亚硝酸钠(NaNO2)建造的衰老小鼠免疫器官指数以及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Gal(按体重120mg/kg)和NaNO2(按体重90mg/kg)的方法建立衰老模型.以称重法测定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经HE染色后观察小鼠海马部位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海马内APP、Tau和NT-3的阳性细胞数.并进行灰度扫描以反映染色的深浅。结果 D-Gal合并NaNO2建造的衰老小鼠免疫器官指数下降,而CE(按体重2.5、5、10mg/kg,口服)可减轻免疫器官指数的下降程度。衰老小鼠脑中APP、Tau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且NT-3阳性神经元数量也减少.而CE(按体重2.5、5、10mg/kg,口服)可抑制APP、Tau阳性神经元增多且可使NT-3的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 藏药旺拉有效成分CE可明显改善D-Gal合并NaNO2建造的衰老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神经系统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苯妥英对缺氧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钙激活钾 [K(Ca) ]通道的影响。方法 :应用膜片钳单通道技术记录苯妥英对缺氧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上K(Ca)通道电流活动。电流信号经放大、滤波及转换后输入微机进行采样、储存和分析。结果 :苯妥英对缺氧大脑皮质神经元K(Ca)通道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主要是增加通道的开放概率 (openprobability,Po)。结论 :苯妥英激活大脑皮质神经元K(Ca)通道 ,产生超极化电位 ,从而稳定细胞膜 ,降低细胞兴奋性 ,延缓缺氧除极的发生 ,这可能是苯妥英抗缺血脑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57BL/6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其纯度进行鉴定。方法用显微解剖方法获取胎鼠大脑皮质组织,通过Papain消化、Hibernate E洗涤、加入含2%B27的无血清的Neurobasal培养液等方法,在体外获得纯化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并采用NSE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所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的纯度。结果获得的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生长良好,纯度可达到90%以上。结论本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可以获得神经科学所需的高稳定性高纯化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否通过干扰氧化应激过程参与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损伤. 方法 50只ATP7Btx-J小鼠分为3组:(1)20周野生型(WT)小鼠,共18只;(2)20周ATP7Btx-J纯合型小鼠,共18只;(3)NADPH氧化酶抑制剂干预小鼠(即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共14只.其中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于16周开始灌胃给予apocynin,200 mg/(kg·d),至20周.其余2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纹状体铜含量;比色法测定其纹状体NADPH氧化酶的活性;二氢乙啶(DHE)染色法检测超氧阴离子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活化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 结果 (1) 20周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组织纹状体中的铜含量显著高于20周WT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组织纹状体中的NADPH氧化酶活性和超氧阴离子水平高于同周龄同品系的WT小鼠及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20周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组织纹状体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神经元数较WT小鼠及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明显增高(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TP7Btx-J纯合型小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与NADPH氧化酶存在一定联系,apocynin可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及其病理学改变。方法 9月龄雄性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和9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各1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情况,并于水迷宫后灌注处死各组小鼠,采用改良Bielschowsky银染法以及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跨台次数减少(P<0.05)。改良Bielschowsky银染法结果显示,C57对照组小鼠大脑皮质未见明显改变,神经原纤维排列有序、稀疏。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原纤维肿胀,密集成宽带状,可见神经纤维缠结,有老年斑散在分布。尼氏染色结果显示,C57对照组小鼠海马各区神经细胞排列密集、整齐,胞浆中尼氏体丰富,大脑皮质尼氏小体呈深蓝色,细胞核淡蓝色,背景略呈浅蓝色;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神经元水肿,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稀疏,细胞间隙增大,胞浆内尼氏体减少,分界不清,染成淡蓝色。结论 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AD小鼠能够较好的模拟AD患者的表现及病理过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试验模型的建立.方法 取 Wistar 大鼠乳鼠脑组织,采用过滤、消化、离心等技术获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并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采用MTT 法、酶学检查、光学显微镜等评价该模型.结果 (1)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NSE)鉴定所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元;(2)氧糖剥夺/复氧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变化显著,MTT 法及LDH释放测定均提示神经元损伤随氧糖剥夺时间呈时间依赖关系,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成功地建立体外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热打击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热打击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始终置于(25±0.5)℃,相对湿度(35±5)%环境下;热打击组置于人工智能气候舱内100 min,舱内温度(40±0.5)℃,相对湿度(60±5)%。TUNEL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结果热打击1 d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出现凋亡,第3天达高峰。caspase-3于热打击2 d后开始表达,于第3天表达最明显。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在1 d、2 d、3 d和7 d各时间点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时caspase-3含量最高。结论热打击可激活caspase-3表达,诱导皮质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 (valproic acid sodium salt,VPA)处理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presenilin1,PS1)双重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是否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APP/PS1双重转基因AD模型种鼠交配后产下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运用VPA 30 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4周.药物处理后采用免疫组化、甲硫素S染色检测VPA对老年斑(senile plapues,SP)的影响,用Nissl染色、Tunel染色观察脑内神经元的变化,并采用ELISA定量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peptide,Aβ)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及甲硫素S染色结果显示:VPA治疗组较生理盐水组的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域的老年斑数量明显减少(t = 7.78,P < 0.01).Nissl染色发现VPA治疗组小鼠皮质及海马内的神经元数目较生理盐水组增加;Tunel染色显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凋亡神经元明显减少(t = 5.95,P < 0.01);ELISA结果提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Aβ40(t = 4.23,P < 0.01)和Aβ42(t = 7.51,P < 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VPA处理能显著减少AD模型小鼠减少脑内Aβ的沉积和老年斑的形成,通过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来增加神经元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脑缺血后CuZn—SOD和Mn—SOD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化方法调查了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四动脉结扎)和局灶性脑缺血后(大脑中动脉结扎)海马区以及纹状体和额顶叶皮质内CuZn过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Mn过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分布和变化。发现两种SOD在神经组织内的分布有明显不同,而且缺血后SOD的变化与神经细胞的预后有很大关系。此外,缺血后中晚期,大量增生的胶质细胞可产生两种SOD。本实验认为,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早期损害,如SOD的合成障碍很可能是全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和局灶性脑缺血后“半暗区”最终发生梗塞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胶质SOD的产生可能是对缺血后自由基氧化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Gb)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同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EGb治疗。六周后,用开阔行为试验检测小鼠在新异环境中的自发行为,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mg/kg和100mg/kgEGb均可显著增加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在新异环境中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P〈0.05),抵御D-半乳糖对小鼠大脑学习记忆功能损伤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结论EGb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示这种提高可能与上调其海马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醒脑静对缺氧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缺氧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缺氧模型,通过An-nexin V、Hoechest33258染色半定量测定10μg/ml和1.0μg/ml浓度的醒脑静对缺氧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10μg/ml的醒脑静有显著降低缺氧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但较小剂量醒脑静则无此作用。结论醒脑静对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麻素对海人酸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海人酸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模型组、不同浓度天麻素干预组(12.5、25、50mg/L);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AO/EB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LDH活性测定检测胞膜稳定性,CY3荧光染色检测EphA4表达变化.结果 与海人酸模型组相比,各天麻素干预组神经元凋亡率、LDH活性显著下降(P<0.01),EphA4表达上调显著受抑(P<0.01),以25mg/L天麻素效果最明显.结论 天麻素对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中浓度效果最佳,可能与抗凋亡、稳定细胞膜、抑制细胞活化蛋白EphA4的表达上调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颅脑创伤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自噬及神经修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9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假模型组(26只)、颅脑创伤+生理盐水组(TBI+NaCl组,26只,模型制备后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颅脑创伤+姜黄素组(TBI+curcumin组,26只,模型制备后30 min腹腔注射姜黄素),通过碘化丙啶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数目、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激活型Caspase-3和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表达变化,Cavalieri法测量大脑皮质损伤体积。结果颅脑创伤后48 h,小鼠神经元凋亡数目显著增加(t=26.000,P=0.000;t=18.520,P=0.000),姜黄素治疗后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t=3.686,P=0.014);大脑皮质损伤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t=5.656,P=0.000;t=3.254,P=0.008;t=4.485,P=0.001;t=3.150,P=0.009)、激活型Caspase-3表达升高(t=8.534,P=0.000;t=3.468,P=0.005;t=8.565,P=0.000;t=2.846,P=0.016),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降低(t=3.574,P=0.004;t=7.612,P=0.000;t=3.465,P=0.005;t=8.637,P=0.000)、MAP1LC3-Ⅱ表达升高(t=7.101,P=0.000;t=7.656,P=0.000;t=6.816,P=0.000;t=9.043,P=0.000),姜黄素治疗后Bcl-2表达升高(t=3.290,P=0.007)、激活型Caspase-3表达降低(t=3.520,P=0.005)、P62表达持续降低(t=3.595,P=0.004)、MAP1LC3-Ⅱ表达持续升高(t=4.954,P=0.000)。颅脑创伤后28 d,小鼠大脑皮质损伤体积增加(t=34.813,P=0.000;t=11.172,P=0.000),姜黄素治疗后大脑皮质损伤体积减少(t=4.525,P=0.003)。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活性、增强自噬活性而对颅脑创伤后的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并促进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8.
脑皮质发育不良,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本文就脑皮质发育不良的分类、分子生物学、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基础和临床研究脑皮质发育不良与癫痫提供依据. 脑皮质发育不良( cortical dysplasia,CD),又称大脑皮质发育障碍、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神经元移行障碍等.大脑皮质的正常发育依赖于三个互相重叠的过程,即神经母细胞增殖、神经元迁移及大脑皮质的组建,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受到遗传因素或周围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脑皮质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与大脑皮质神经元共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后,与脑皮质神经元之间形成功能性突触的情况.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用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获得GFP转基因小鼠BMSCs(GFP-GM-BMSCs),在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取第3代GFP-GM-BMSCs,种植到源于小鼠大脑的原代皮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培养介质为加有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2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Neurobasal-A+2%B27),体外模拟建立细胞移植的共培养体系.共培养第10天,利用FM1-43荧光染料染色活动突触小泡的特性,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共培养的两种细胞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果 与神经元共培养的GFP-GM-BMSCs在含有EGF、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7 d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共培养10 d后,FM1-43染色阳性的突触囊泡明显增加,主要位于神经元样细胞胞体、突起及其末端结构上.结论 在体外模拟细胞移植共培养体系中,分化自GFP-GM-BMSCs的神经元样细胞能与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样连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原位检测C57BL/6小鼠脑缺血所致AP位点和3'-PO4型氧化DNA损伤的方法。同时采用TUNEL测定神经细胞凋亡,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并观察nNOS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bIR):夹闭双侧颈总动脉90min后恢复血流,按实验设计的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后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用大肠杆菌核苷酸外切酶Ⅲ敏感位点法(EXOSS)检测AP位点和3’-PO4末端型两种氧化DNA损伤;采用TUNEL技术观察细胞凋亡,并检测特异性nNOS抑制剂3BR7NI对此氧化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EXOSS阳性率在再灌注15min时至少增高20倍(P〈0.01),并在此后的30min内持续增高;EXOSS阳性主要出现在神经元的细胞核内;细胞死亡在再灌注24h组能检测到,并主要发生在神经元细胞内;在一定时间内大脑皮质区神经元细胞内的氧化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均能被特异性nNOS抑制剂3-bromo-7-nitroindazole(3BR7NI,30mg/kg,腹腔内注射)所抑制。结论EXOSS是一种原位检测AP位点和3’-PO4末端型氧化DNA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损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得到修复,nNOS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