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86篇
综合类   7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与低级别胶质瘤(LGG)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或治疗后随诊证实的TIDD患者为病例组,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GG患者为对照组。采用3.0T磁共振(MRI)成像系统,所有患者手术和/或药物治疗前全部行横轴位T1WI-FLAIR、FSE-T2WI、T2WI-FLAIR及1H-MRS检查。结果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较,TIDD组患者病灶侧Cho/Cr比值升高,NAA/Cr及NAA/Cho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较,LGG组患者病灶侧Cho/Cr比值升高,NAA/Cr及NAA/Cho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DD组与LGG组病灶区比较,Cho/Cr比值、NAA/Cho比值和Lac/Cr峰差异p<0.05,而NAA/Cr比值差异p>0.05。结论1H-MRS能够无创性检测脑组织代谢物含量。LGG患者比TIDD患者Cho/Cr比值增高、NAA/Cho比值降低及Lac/Cr峰降低。1H-MRS对TIDD和LGG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1前言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病",以猝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症[1]。如果临床以突发眩晕、或复视、或步履不稳、或肢体抖动等表现,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于中风的范畴。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2]。所以,脑梗死的防治意义重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临床实践中,卒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对症状、体征的判断及影像学检查,但是许多疾病如偏头痛、痫性发作等可能与卒中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客观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与脑梗死相关的诊断性生物标记物被发现,特别是新生蛋白质组及miRNA家族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对临床脑梗死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7天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其中男138例,女77例,年龄17~88岁,平均(59.2±13.1)岁,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天和7天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TIA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TIA后114例(53.0%)患者于7天内发生脑梗死,其中81例(37.9%)发生于2天内;ABCD^2评分与TIA后2天和7天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r=0.977,0.980,均P〈0.01);在年龄≥60岁、症状持续时间≥10分钟、高血压史、发作次数≥3次、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ABCIY评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可作为一种临床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简单评估方法;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成像表现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是鞘磷脂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细胞.S1P既可作为细胞外介质,又能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参与细胞生长、存活、增殖、分化、Ca~(2+)动员等多种生理学过程.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PHK)是催化生成S1P的关键酶.S1P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细胞凋亡、神经发生、免疫抑制、损伤修复等病理生理学过程,并与缺血性损伤、多发性硬化以及胶质细胞瘤等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的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ICH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和残疾率高。通过对ICH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1 ICH后病理生理机制持续时间既往研究认为,活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I3-K/Akt通路的活性变化,并探讨阿利吉仑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采用Western blot和qR-T PCR观察PI3-K、Akt基因和蛋白变化,比较各组脑梗死体积、患侧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结果缺血-再灌注后PI3-K、Akt表达明显减少。阿利吉仑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减轻脑水肿,减小梗死体积。结论 PI3-K/Akt通路参与了阿利吉仑的脑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发病在48 h内的105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入选病例分为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治疗,未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他汀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d采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他汀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提高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广泛,通过对其下游基冈的转录调控,广泛参与细胞结构、信号转导、基因转录、突触传递以及代谢等病理牛理学过程.CREB不仅参与脑的正常发育过程,而且还与缺血性卒中、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和药物成瘾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